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的大潮洗刷着人们的思想,新旧体制的交替更新着人们的观念,迅猛发展的形势,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已成为教育领域内急于解决的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已不再是简单的一个口号与方针,而应真正体现在教育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认识德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提高德育工作效率,从而促进素质教育。
德为人之本,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对品德进行了论述。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言不立”,并倡导“克己内省”、“身体力行”等自我教育,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尼泊尔进行了道德教育,日本开设了伦理学,我国在多个教育方针中也都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可见,品德在教育中的地位。
然而,作为向社会提供优秀人才的中学,德育工作却存在着许多令人费解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然而收效甚微;教师领导苦口婆心地教育,然而被认为是唠叨,说教、可谓“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品德课被认为是最没意思的课等等一系列德育问题摆在教育者面前。是学生素质太差吗?是教育部门不重视吗?是学校领导不创造条件吗?这些都不是,那么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德育现存有两大误区:
误区之一: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错位。德育起点的确立有两个依据:一是德育目标(即德育目标是学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劳动,培养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二是受教育者现在的思想观点、心理特点的要求。以德育目标为依据,是为了保证德育起点在方向上与德育目标保持一致,它具有方向性与引导性;以受教育者心理特点为依据,是为了使德育目标,要求有一定的层次和坡度,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定分层目标,以增强其可接受性。因此,两个依据之间的交汇点便是德育的最佳起点。即在把握德育方向的基础上,从学生心理现状出发。然而,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往往不顾及中学生的心理现状,采取单一的从德育目标要求出发来进行“飞流直下”的自上而下的教育,一味地说教、灌输。道理抽象难懂,内容陈旧、呆板,使学生产生一种理论太深、太高,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上的感觉。因此,中学生觉得道理空洞无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学起来也是被动地学,从而导致中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造成德育目标与收效的反差,致使德育步入恶性循环的误区。
误区之二:把德育过程单纯地看作是外因的过程。外因,是从外部输入的教育。它是促进中学生品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外因过程并不等于德育的全过程。它必须遵从品德内部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才能起作用,即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起作用。而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恰恰只注重如何说教、如何灌输,而忽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忽视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遵循学生心理特点,而使学生产生“消化不良”、“食而不化”的现象,出现貌合神离的现象,导致学生学起来费劲、太累,产生心理疲劳。这样,不仅影响了德育重大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德育应有的良性循环,有时还会直接屋德育的预期目标与实际收效的较大反差,从而使德育步入恶性循环的误区。
综合以上现象可以得出:在德育实施过程中,不重视学生心理因素,是导致德育工作收效甚微的直接因素。我校从这一认识出发,总结多年来德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认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因而,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使学生对德育产生心服口更服的效应,使师生心灵有约,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
一、将德育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要,让学生做德育的主人
中学的德育目标是远大而崇高的,是为新世纪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但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因此,为使我们收到良好的德育交果,我们应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中学生在这一阶段心理多变,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出发,他们能够有意识地把所学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对教师书本有自己的認识和看法,已不同于小学时把老师、书本看作是真理的传递者。他们喜欢争论和怀疑,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在品德教育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课堂上提倡学生踊跃发言,对有的问题可作为讨论课去上,使学生由被动的灌输变为主动的汲取,充分利用情境教学,使学生感兴趣,乐于去学,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让中学生好之,乐之,才能收到良好德育实效。因而了解学生,研究他们的兴趣,爱好、情趣及个性,只有针对这些,才能选择最佳时机,努力知其心,感其情,导其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真情实施暖人心,进而将德育目标变成学生内心追求,外在要求与内在心理相结合,找到实施德育的最佳结合点。
二、德育方式形式多样,满足需要。
深化德育手段必须适应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中学生情感丰富多变,思维上虽然已经由形象思维发展为抽象思维,但仍有一定的直观经验存在于其中,枯燥无味,抽象难懂的内容会使他们产生厌学心理。尤其是中学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增强,随着成人感的出现,他们迫切渴望摆脱家族和学校的束缚,寻求独立和自尊,他们自尊心极强,要求教师、家长尊重自己、给以信任。由于这一特征的出现,加之意志、性格尚处于形成过程,因而情绪不稳,如果学校对德育要求经常灌输,而不顾及独立、自尊的需要,使他们自我意识和自尊受到威胁,必然会产生偏激和逆反心理。心理学研究证明,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客观存在是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核心内容,是人行为的直接动力,如果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必然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校从中学生这一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上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观点、感受,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班团会中,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如我校一个班,充分利用班会之机,对有虚荣心、影响班级学习氛围的学生进行教育,在集体力量的感召下,使该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自我进行深刻的剖析,从而克服虚荣心作崇,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并提高了学习效果。通 过外在力量,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一方面使学生的自尊和独立意识得到保护,同时,又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使德育效果显著。因而,进行形式多样化的教育,如榜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增强感染性,变简单禁堵为悉心疏导,变粗暴强制为内心激励,变被动封闭为主动开放,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在丰富多彩、入耳动心的情境中,起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作用。
三、德育内容,贴近生活,可识可知
人非生而知之,接受必要的德育知识对中学生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但切忌内容的抽象化、成人化。中学生在意志品质上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有时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时会很创造性和随意冲动。因此对于他们认为干巴巴、食而无味的东西,他们就会不想学、不愿学。所以,我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实行心理换位,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中学生由于阅历浅,知识经验有限,而最易理解的知识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东西,因而就应努力追求语言的通俗化,事例的生动性;如生活中的小事,从老师、同学中挖掘,要求具体化,榜样可行性;如老师的身体力行、为人师表因事而起、有事情而发,让学生做主角,去实践,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学生亲教、敬师、信道。
而今,教书必须育人,育人更需育心。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要求我们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它是促进德育工作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教育行为心理学的一个体现,它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创德育工作的美好前景。
德为人之本,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对品德进行了论述。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言不立”,并倡导“克己内省”、“身体力行”等自我教育,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尼泊尔进行了道德教育,日本开设了伦理学,我国在多个教育方针中也都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可见,品德在教育中的地位。
然而,作为向社会提供优秀人才的中学,德育工作却存在着许多令人费解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然而收效甚微;教师领导苦口婆心地教育,然而被认为是唠叨,说教、可谓“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品德课被认为是最没意思的课等等一系列德育问题摆在教育者面前。是学生素质太差吗?是教育部门不重视吗?是学校领导不创造条件吗?这些都不是,那么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德育现存有两大误区:
误区之一: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错位。德育起点的确立有两个依据:一是德育目标(即德育目标是学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劳动,培养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二是受教育者现在的思想观点、心理特点的要求。以德育目标为依据,是为了保证德育起点在方向上与德育目标保持一致,它具有方向性与引导性;以受教育者心理特点为依据,是为了使德育目标,要求有一定的层次和坡度,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定分层目标,以增强其可接受性。因此,两个依据之间的交汇点便是德育的最佳起点。即在把握德育方向的基础上,从学生心理现状出发。然而,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往往不顾及中学生的心理现状,采取单一的从德育目标要求出发来进行“飞流直下”的自上而下的教育,一味地说教、灌输。道理抽象难懂,内容陈旧、呆板,使学生产生一种理论太深、太高,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上的感觉。因此,中学生觉得道理空洞无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学起来也是被动地学,从而导致中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造成德育目标与收效的反差,致使德育步入恶性循环的误区。
误区之二:把德育过程单纯地看作是外因的过程。外因,是从外部输入的教育。它是促进中学生品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外因过程并不等于德育的全过程。它必须遵从品德内部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才能起作用,即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起作用。而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恰恰只注重如何说教、如何灌输,而忽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忽视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遵循学生心理特点,而使学生产生“消化不良”、“食而不化”的现象,出现貌合神离的现象,导致学生学起来费劲、太累,产生心理疲劳。这样,不仅影响了德育重大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德育应有的良性循环,有时还会直接屋德育的预期目标与实际收效的较大反差,从而使德育步入恶性循环的误区。
综合以上现象可以得出:在德育实施过程中,不重视学生心理因素,是导致德育工作收效甚微的直接因素。我校从这一认识出发,总结多年来德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认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因而,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使学生对德育产生心服口更服的效应,使师生心灵有约,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
一、将德育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要,让学生做德育的主人
中学的德育目标是远大而崇高的,是为新世纪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但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因此,为使我们收到良好的德育交果,我们应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中学生在这一阶段心理多变,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出发,他们能够有意识地把所学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对教师书本有自己的認识和看法,已不同于小学时把老师、书本看作是真理的传递者。他们喜欢争论和怀疑,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在品德教育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课堂上提倡学生踊跃发言,对有的问题可作为讨论课去上,使学生由被动的灌输变为主动的汲取,充分利用情境教学,使学生感兴趣,乐于去学,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让中学生好之,乐之,才能收到良好德育实效。因而了解学生,研究他们的兴趣,爱好、情趣及个性,只有针对这些,才能选择最佳时机,努力知其心,感其情,导其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真情实施暖人心,进而将德育目标变成学生内心追求,外在要求与内在心理相结合,找到实施德育的最佳结合点。
二、德育方式形式多样,满足需要。
深化德育手段必须适应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中学生情感丰富多变,思维上虽然已经由形象思维发展为抽象思维,但仍有一定的直观经验存在于其中,枯燥无味,抽象难懂的内容会使他们产生厌学心理。尤其是中学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增强,随着成人感的出现,他们迫切渴望摆脱家族和学校的束缚,寻求独立和自尊,他们自尊心极强,要求教师、家长尊重自己、给以信任。由于这一特征的出现,加之意志、性格尚处于形成过程,因而情绪不稳,如果学校对德育要求经常灌输,而不顾及独立、自尊的需要,使他们自我意识和自尊受到威胁,必然会产生偏激和逆反心理。心理学研究证明,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客观存在是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核心内容,是人行为的直接动力,如果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必然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校从中学生这一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上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观点、感受,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班团会中,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如我校一个班,充分利用班会之机,对有虚荣心、影响班级学习氛围的学生进行教育,在集体力量的感召下,使该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自我进行深刻的剖析,从而克服虚荣心作崇,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并提高了学习效果。通 过外在力量,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一方面使学生的自尊和独立意识得到保护,同时,又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使德育效果显著。因而,进行形式多样化的教育,如榜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增强感染性,变简单禁堵为悉心疏导,变粗暴强制为内心激励,变被动封闭为主动开放,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在丰富多彩、入耳动心的情境中,起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作用。
三、德育内容,贴近生活,可识可知
人非生而知之,接受必要的德育知识对中学生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但切忌内容的抽象化、成人化。中学生在意志品质上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有时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时会很创造性和随意冲动。因此对于他们认为干巴巴、食而无味的东西,他们就会不想学、不愿学。所以,我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实行心理换位,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中学生由于阅历浅,知识经验有限,而最易理解的知识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东西,因而就应努力追求语言的通俗化,事例的生动性;如生活中的小事,从老师、同学中挖掘,要求具体化,榜样可行性;如老师的身体力行、为人师表因事而起、有事情而发,让学生做主角,去实践,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学生亲教、敬师、信道。
而今,教书必须育人,育人更需育心。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要求我们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它是促进德育工作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教育行为心理学的一个体现,它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创德育工作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