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曾这样评价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乡土浓浓的气息,没有了让人望而却步的拗口难懂的理论术语,读后却有万条万缕了然在胸的豁然开朗感
有人说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后来的总比先前的人有知识有见解,不过这句话是很不正确的,至少在我看来现在很多人对中国社会的了解还远远不如费孝通先生的著作里面的见解。牛顿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看的更远,深层含义其实是牛顿要比巨人的脑袋要高。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比不上巨人的脑袋,并且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脚丫下倒着看的。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有人也许以为这本书写的早了,对于现在的情况很不实用,我觉得倒不是。这本书的理论价值到现在还闪烁着光辉。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读过那本社会学的著作在理论和语言上胜过这本薄薄的小书。
何为乡土中国?它的特性是什么?先生在第一篇已经很好指出来了。比如他就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土气不是贬义词,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谈论文字下乡的问题里面,他认为,在乡村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经验的传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个地区住的几百年,世世代代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都是一样的,解决的办法都是一样,不需要什么理论,什么创新。
下面就讲到他的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差序格局”。什么是差序格局?很简单就如同一颗石子砸到水上荡起的一圈圈水纹,最中心的哪一点是自己,其余就是按远近程度来划分。对于中国人自私,没有公德心的论调很多,但是先生在里面把这个问题做了一个梳理,他发现我们之所以和西方不一样,就在于群己,人我划分的基础不一样。西方人是什么样子呢?是团体。团体内外的人很清楚,他就从最基本的家庭这个概念分析的。在中国就不一样。他的伸缩性非常大,你得势的时候可以宾客三千,亲戚多的是,假如你不得势,也许一个人都不认识你。可以说我们的网络是以自己为中心,结果就造成了没有一个人和你的网络一样的。这样我们和西方的不同就出来了,西方要的是权利,而我们攀得是交情,我们讲究是等差。西方是讲团体,先有一个团体的概念,当然团体不能抹杀个人的,只能是契约平等,而我们却是自我主义,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
社会是发展、进步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提上了党中央领导的行动纲领上;而且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也是日新月日、翻天覆地,社会焕然一新,乡土农村面貌也焕然一新。这些已经不是费先生写这篇文章时所处的时代了。尽管如此,每次放假回家迎面扑来的仍是那一份质朴的浓浓乡土气息,家乡深山溪流还是清澈见底,带着甜甜味道;村子老人的笑容慈祥充满对村子朴素的热爱;那些特有的风俗依旧让人生出一份异样情绪,似久违的记忆又回来了。然后我就深深明白了,中国尽管在变化,但是对一个乡土的中国人来说,乡土土地仍是亲切的,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密切割不斷的,乡土本色仍是中国人心中的根。
关于《乡土中国》的另外一个内容“血缘与地缘”也同样触动的是那对亲人割舍不断情感;对故乡、故土深深依恋的根。王国维在重阳佳节写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作为一个异地长久的客人,不论身处何处,心中挂念的仍是自己的故乡,故乡的亲人、家人和相邻,那是一种人性最深处的情怀。贺知章少小离家白发苍苍回到故乡时,面对儿童嬉笑指点不禁泪流满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什么让一个白翁老者落泪,是血缘和地缘,因为故乡有亲人,有割舍不断一生相牵挂的血缘牵绊;还有对落地生长之地的牵念。这是一种对土地的热爱,也是中国人团结一致的根源。社会在进步,而且人们可能对某些观念某些生活习惯方式会有些改变,有的甚至变化很大,但是传统的乡土情结、乡土情缘仍是在人们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样的乡土社会将长期保持她的人情味,这样的乡土是的中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具深厚底蕴文化。。
现代性的入侵导致了乡土性的丧失,我们从一个熟人的社会变成了陌生的社会。然而这种结果我们也不知道是好是坏,但不管怎样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我们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活下去。是我们适应社会的改变而不是社会适应我们的改变。每个人都要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做一些事情,很多我们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事,或许成功了就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方向。并且无论现在怎样,社会最后也只会向好的发面发展。我们能做的就只是尽力扫清社会发展的障碍,加快社会发展得步伐而已。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
有人说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后来的总比先前的人有知识有见解,不过这句话是很不正确的,至少在我看来现在很多人对中国社会的了解还远远不如费孝通先生的著作里面的见解。牛顿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看的更远,深层含义其实是牛顿要比巨人的脑袋要高。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比不上巨人的脑袋,并且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脚丫下倒着看的。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有人也许以为这本书写的早了,对于现在的情况很不实用,我觉得倒不是。这本书的理论价值到现在还闪烁着光辉。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读过那本社会学的著作在理论和语言上胜过这本薄薄的小书。
何为乡土中国?它的特性是什么?先生在第一篇已经很好指出来了。比如他就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土气不是贬义词,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谈论文字下乡的问题里面,他认为,在乡村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经验的传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个地区住的几百年,世世代代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都是一样的,解决的办法都是一样,不需要什么理论,什么创新。
下面就讲到他的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差序格局”。什么是差序格局?很简单就如同一颗石子砸到水上荡起的一圈圈水纹,最中心的哪一点是自己,其余就是按远近程度来划分。对于中国人自私,没有公德心的论调很多,但是先生在里面把这个问题做了一个梳理,他发现我们之所以和西方不一样,就在于群己,人我划分的基础不一样。西方人是什么样子呢?是团体。团体内外的人很清楚,他就从最基本的家庭这个概念分析的。在中国就不一样。他的伸缩性非常大,你得势的时候可以宾客三千,亲戚多的是,假如你不得势,也许一个人都不认识你。可以说我们的网络是以自己为中心,结果就造成了没有一个人和你的网络一样的。这样我们和西方的不同就出来了,西方要的是权利,而我们攀得是交情,我们讲究是等差。西方是讲团体,先有一个团体的概念,当然团体不能抹杀个人的,只能是契约平等,而我们却是自我主义,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
社会是发展、进步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提上了党中央领导的行动纲领上;而且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也是日新月日、翻天覆地,社会焕然一新,乡土农村面貌也焕然一新。这些已经不是费先生写这篇文章时所处的时代了。尽管如此,每次放假回家迎面扑来的仍是那一份质朴的浓浓乡土气息,家乡深山溪流还是清澈见底,带着甜甜味道;村子老人的笑容慈祥充满对村子朴素的热爱;那些特有的风俗依旧让人生出一份异样情绪,似久违的记忆又回来了。然后我就深深明白了,中国尽管在变化,但是对一个乡土的中国人来说,乡土土地仍是亲切的,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密切割不斷的,乡土本色仍是中国人心中的根。
关于《乡土中国》的另外一个内容“血缘与地缘”也同样触动的是那对亲人割舍不断情感;对故乡、故土深深依恋的根。王国维在重阳佳节写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作为一个异地长久的客人,不论身处何处,心中挂念的仍是自己的故乡,故乡的亲人、家人和相邻,那是一种人性最深处的情怀。贺知章少小离家白发苍苍回到故乡时,面对儿童嬉笑指点不禁泪流满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什么让一个白翁老者落泪,是血缘和地缘,因为故乡有亲人,有割舍不断一生相牵挂的血缘牵绊;还有对落地生长之地的牵念。这是一种对土地的热爱,也是中国人团结一致的根源。社会在进步,而且人们可能对某些观念某些生活习惯方式会有些改变,有的甚至变化很大,但是传统的乡土情结、乡土情缘仍是在人们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样的乡土社会将长期保持她的人情味,这样的乡土是的中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具深厚底蕴文化。。
现代性的入侵导致了乡土性的丧失,我们从一个熟人的社会变成了陌生的社会。然而这种结果我们也不知道是好是坏,但不管怎样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我们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活下去。是我们适应社会的改变而不是社会适应我们的改变。每个人都要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做一些事情,很多我们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事,或许成功了就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方向。并且无论现在怎样,社会最后也只会向好的发面发展。我们能做的就只是尽力扫清社会发展的障碍,加快社会发展得步伐而已。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