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如何审题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gxg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作文训练中,我们经常练习写一些话题作文,但有的同学面对话题,仍觉得无从下手,即便是勉强成文,也因审题大意而痛失荆州,有些观点本身并没有错,但却背离了我们要写的这个话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审题呢?
  需要我们了解话题作文的构成:材料、导语、话题、要求。材料是话题的引子,帮助我们理解话题;导语是对材料的说明、诠释、界定,帮助我们理解材料,启发思考,扩展思维。虽然话题作文的命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思维创作空间,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审题。特别是作为选拔性的高考作文,命题将会在开放性的前提下加大限制,稍不留意,就会犯背离话题这样的低级错误。怎样保证自己的立意是在规定的话题的范围之内呢?这就需要我们审清题意。
  首先,要明确要求。它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种,其中隐性要求主要是内容上的限制,背离话题现象的存在与没有很好地把握材料中的隐性要求有关。例如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以“诚信”为话题写文章。材料中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在艄公的开导下思索了一会儿,“诚信”抛进了水里。这就是隐性限制,暗示我们在写作时,要将“诚信”与其他“背囊”作比较,这是价值观的比较,也是人生态度的比较,要在七个背囊的比较权衡中去开拓思路,选取角度,只有把握好了隐性限制,才不容易背离话题。
  其次,要想不背离话题,还要排除试题中一些非话题语言的干扰。在“诚信”的话题作文中,艄公的话就是属于非话题语言,如果只抓住艄公的只言片语不放,大谈“得失”“取舍”“学会放弃”,审题必然铸成大错。
  再次,要正确理解材料。把握话题的含义,应该理解年轻人的做法是不对的,最不应该抛弃的就是“诚信”。“诚信”的正确理解为诚实守信,是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是为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如果把它理解为真诚、承诺、忠诚,信任、信念、自信,就背离了话题。
  在审题上,如果我们稍加注意,就很容易做到避免背离话题,但在实际写作中,常常觉得自己的观点与话题有关联,但又不完全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犯了似是而非、顾此失彼的毛病,这就需要我们对材料、导语、话题进行进一步的认真审读,明确表达的重点,并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例如:有这样一幅画,远处是一座高耸入云的高山,近处是一条崎岖的小路,路边坐着一位背着行囊的旅人,正拿着一只鞋在磕。画的下面有这样的一句话: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这是一句意蕴多么深远的话啊!其实,这沙子不正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种种主观的或客观的困扰与烦恼么?那么面对种种不顺心、不如意的小事,你会怎么办呢?以“面对生活中的困扰”为题写文章。材料中的关键词是“沙子”“高山”“崎岖小路”。“沙子”很小看起来微不足道,我们可以借助提示语来把握,它象征生活中种种不顺心、不如意的小事。“高山”高入云端,是旅人的目的地,象征人生的奋斗目标。“崎岖小路”应该与小小的沙子相对应,象征着人生旅途较大的艰难困苦。
  把握不了关键词句的含义,如果大谈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扰与烦恼,就犯了顾此失彼的毛病。因此这还需要我们把材料和话题综合起来审视,“面对生活中的困扰”就包含如何处理、排除困扰,材料中也有一个词能体现对待“困扰和烦恼”的态度,那就是“磕”。把材料与话题综合起来,我们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人生旅途中,往往还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麻烦,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它,解决它,才能实现我们人生奋斗的目标。
  把握住了话题的范围,明确了表达的重点,理解了话题的含义,做到立意正确,这是写作成功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呢?那就是教会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也就是要求学生以教学的客观载体——教材为研究对象,结合各自的原有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通过独立自主的探索,发现问题,然后或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切磋,或通过知识层面的拓展,或接受老师的点拨、讲解,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总结规律,最后联系社会实际,作能力迁移实践。而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毋庸置疑,“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因此,教师要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们也相应的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尊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把教师这一职业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一度成为别人羡慕的职业。然而长期以来,人们片面强调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相对忽视了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并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有助
一、一次思维导图与教学的结合  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英国“大脑先生”东尼·博赞始创的创造性工具思维导图,在西方世界已相当盛行,广泛应用于生活、工作与教学等领域,而在我国尚处于引进与发展阶段。伴随着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凸显,其潜在的教育价值已引起我国教育界部分相关人士的热切关注。虽然思维导图可以施展于各个思维领域,但对思维逻辑、理解和发散能力要求较高。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结构主义教学
【摘要】本文论述如何通过明确学习目的、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等方法来使小组合作学习更为有效,让每个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激发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  【关键词】小组 合作学习 英语 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作为《英语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
枞树、火鸡、五彩缤纷的装饰品……圣诞最令人动心之处远不止这些,与亲朋好友一同分享饱含心意的礼物吧,浓浓的温馨氛围才是让人安眠的梦幻曲。
天赋所引,执意求学  看書、画画、唱戏是宋世义小时候的最爱,“我们家小时候不让画画,觉得那是歪门邪道,怕耽误学习,唱戏也是,只有看书、写字可以。”但是家人的反对也泯灭不了宋世义对艺术的热爱,初中毕业的他执意报考了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从此开启了“艺术人生”。  1961年,宋世义进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学习雕塑专业。从那时候起,他开始接受专业、系统的美术学习。学校的课程多而杂,但勤奋好学的宋世义从没觉得
高科技时代、信息时代、改革开放的时代,使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变化。现代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给人以更多的尊重、更大的自主,同时要求人有更高的自觉、更严的自律。在教育中,原有的空洞、枯燥的说教(包括学校和家庭)与青少年不断增长的自主意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教改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激发我们不断去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方式,使教育魅力无所不在。    1 教育意图的隐蔽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利于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发智力,不断提升自己,全面发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真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意识,还时间给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的一个个精彩都是他们用心编制、辛勤创造的,只有因学生而精彩的课堂,才能称得上是带有艺术性的课堂。要变革传统
历史教材主要由课文和地图(插图)两部分组成。与课文相比较,地图集地域性、综合性和直观性特点于一身,是信息量大、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图像表达方式。历史地图册和历史教科书的插图,它们共同构成中学历史教材的地图体系。因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图(插图)可以促进历史教学效果。本文以必修Ⅱ专题二第1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教学设计为例,谈谈个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历史地图的运用。    一、图文结合,
2004年9月第1版教材第四册P158《逍遥游》注释32:“彼其于世,未数shuó数然也”,数数然:拼命所示的样子。无论是古代汉语词典还是现代汉语字典中,均无此读音,2004年11月第2版教材第四册已将其读音改为shuò。  2005年6月第1版教材第五册P122《百年孤独》注释1:胼pián手胝dǐ足,各种字词典中,“胝”并无dǐ读音,仅有zhī读音。2005年6月第2次教材第五册“胝”也改为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