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宽容育

来源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7006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破解“西塔潘猜想”和其他数学方面的贡献,22岁的刘路成为最年轻教授。在很多人惊叹他是“数学奇才”时,刘路过去的高中班主任却这样说:刘路只是一个个性很强的普通男生。
  
  成绩不稳定的中等生
  刘路是个普通孩子,成绩并不优秀,他考上高中那一届,全校招收600人,他排名500多。可是,就是这个中等“偏后”的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高中数学越学越难,同学们见了“题海”都叹气,他却一头扎了进去,把钻研难题当成了挑战,他说那就跟玩儿一样。
  “刘路是一个喜欢提‘怪问题’的学生。”数学老师说,“他的学习方法与别人不一样。”他很懂得活学活用,思维跳跃,正因为这样,刘路虽然能解出难题,但步骤往往能省则省。考试中都是按步骤给分,这让刘路没少吃亏。
  面对不理想的总分,父亲担心极了,生怕孩子过不了高考这座“独木桥”。可是,看到儿子专注于数学的快乐,父母硬生生地把担忧压在了心底。
  我们不是狼爸、虎妈
  “我们不是狼爸,也不是虎妈,也没有给他学习上的指导,都是靠他自己努力。”父亲说。
  刘路的父亲高中学历,在大连一家国企的后勤部门工作,母亲上过大学,是一家起重机公司的工程师。他们两个人并没有遗传给刘路特别的数学基因,一切都源于刘路自己的兴趣。
  “小学的时候,在数学方面他没有任何的特别之处。上了初中,当其他同学们还在为课本习题发愁时,他却已经开始自学数学理论。别人眼中枯燥的理论,他看得妙趣横生,别人视为‘天书’的数学专著,他则爱不释手。”刘路父亲发现,儿子到了高中对数学更加痴迷了,“一次,他小姨落下一本大学微积分,他就当宝贝一样,早也看,晚也看,看完了还不过瘾,又去图书馆借下册。”
  刘路回忆说,“我觉得我父母教会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进取心,他们不会强制我做什么,更多的时候是激励我。”
  好一个“瓶子收藏控”
  刘路很幸运,在家有宽容的父母,进了中南大学结识了可以接受他独特嗜好的室友。数学达人刘路还有其他嗜好?那是当然。瞧,他手里拿着什么宝贝?瓶子?!刘路喜欢收藏瓶子,对瓶子的痴迷程度,可以说达到了“瓶子收藏控”级别。
  “他喜欢收瓶子,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瓶子,最多的时候有200多个。”室友严涛说。后来,那些瓶子严重侵占了寝室的空间,严涛、贾彪、刘洋他们就背着刘路偷偷处理了一批。没想到,这并没有阻止刘路对瓶子的热爱,他依然快乐地收着。也许正像中南大学数学院陈海波老师所言,“搞数学的人容易偏执”。沉默少言的刘路,除了潜心数学研究,瓶子就是他的最爱。这不,刚处理了一大袋的瓶子,现在又有不少了……
  正是这群默默包容的室友,给了刘路一个潜心研究数学的空间。“他非常勤奋,很少参加我们寝室的‘卧谈会’。常常,我晚上睡觉前看他在读论文,等我早上醒来他还在看论文,而且是英文原版论文。”严涛很佩服刘路的执著。室友刘洋也说:“在我印象中,他就是一个有着自己生活方式和自己世界的人。他自我控制能力很强,很少受外界干扰。”
  一鸣惊人,他解了世界难题
  2010年8月,上大二的刘路在自学反推数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困扰了各国数学家十多年之久的“西塔潘猜想”。
  10月的一天,他突然想到用之前想到的一个方法稍作修改便可以证明这一结论。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他通宵达旦用英文写了一篇长达12页的证明论文,以刘嘉忆的笔名投给了《符号逻辑》杂志。
  “论证并没有花费我太多的时间,灵感一闪而过,问题就解决了。如果一定要总结点什么,可能与我平时的积累有关吧。没有诀窍,就是一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突然间想到了就做到了。”刘路说。
  中南大学本科生中出了个“数学奇才”刘嘉忆!可是,学校查遍了数学院所有的学生档案,也找不到“刘嘉忆”。原来,刘路投稿时,为自己换了一个希望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的名字——刘嘉忆。他也确实做到了。
  2012年3月,还是大学三年级学生的刘路,因成功解决了困扰数学界17年的“西塔潘猜想”,被所在的中南大学正式宣布破例提拔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同时,他也以毕业论文全优的成绩提前毕业了!
其他文献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四川西部山区度过的,那里有大片的森林。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动物,最喜欢去的就是省城的动物园。每次离开动物园的时候,我都会恋恋不舍,都会跟母亲说,我想带一只猴子回家。  我确实带过很多小动物回家,比如麻雀、黄鹂、翠鸟、刺猬等。麻雀和黄鹂是我自己捉的,翠鸟是母亲赶场的时候从老乡手里买的,刺猬是我在山路上捡到的……每当小动物死去,我都会难过地把它们埋在楼旁的桂花树下。那个年龄的小男孩
亲爱的小读者和爸爸妈妈们,大家好!作为一本亲子共读的分享类杂志,编辑们经常会遇到大人们提出一些亲子阅读中的问题,这里我们引进当代家庭教育标志性人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尹建莉老师的关于“让孩子爱上阅读”的一些思想,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盼望着有更多家长把你们的想法、做法发在群里,让大家有一个共同交流、共同成长的机会!  越让他读书,他越不干!   提问:我儿子已经上三年级了。语文老师
案件回放:  “约克,这次任务你完成得不错,后面我们将进行一个大计划!”德军上尉拍了拍约克的肩膀,大步走到悬挂在正门对面墙上的战略地图旁,约克的打扮和这个森严的营地很不相称,锃亮的皮鞋,笔挺的西裤,深棕色的过膝风衣和一顶颇具绅士风度的礼帽,这位游走于德军和苏军两方阵营里的“双面间谍”,实际上怀揣着一颗正义而滚烫的心,他故意将苏军的有效军事信息透露给德军,让德军吃点甜头,为的是充分取得德军高层的信任
卧薪尝胆这个故事在中国,尽人皆知。后人甚至对勾践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正面评价。可历史的真相的确是这样么?  卧薪尝胆出自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最后果真可以苦尽甘来  卧薪尝胆说的是春秋时期,吴越大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在吴国受尽屈辱,卧薪尝胆。回国后励精图治,最终带领越国战胜吴国,完成复国大业的故事。  可历史的真相的确是这
他从小嗜读推理小说,喜欢阿加莎·克里斯蒂  为了缓解经济压力,他养成了每天必写五页纸的习惯  他是美国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  他的文风对许多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谈及自己作为一名作家的任务,约翰·厄普代克曾经这样说:“我唯一的责任就是如实描写我所看到的现实世界,给予那些平凡普通的事物应得的美丽。”在他的一部又一部作品中,他就是这样做的。  厄普代克用锐利的目光和探索的精神,对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进行了
李蟠是康熙年间丁丑科的状元。他身材高大,特别能吃,而思路、写字都很慢,所以他在殿试时揣了36个馒头,意思是,今天无论如何,赖也要赖在考场里把文章写完,怕到时挨饿,所以要带足干粮。  果然,天黑了,考生们都交了卷,李蟠才刚刚开了个头,监考官过来催他交卷。他急得满头大汗,声泪俱下地央求主考官:“学生毕生之业,在此一举。请千万不要催逼,容我慢慢写完。”监考官见他可怜,就发给他几支蜡烛。这时他带的36个馒
小学三年级,老师在班上读了几则成语故事。我觉得这些故事太有意思了,回家就让父母给我买了几本成语故事书反复读。小的时候,记住了故事,忘记了道理。事到如今,反而是故事里的道理不断地在脑海里跳进跳出。至今,我有时依然会拿寓言故事给创业者讲道理:很多人创业一次成功了,但是第二次不管三七二十一還是按照原来的方法来,这不就是守株待兔吗?有的人创业的大方向不对,还说自己有很多钱,要接着往里砸,这不就是典型的南辕
我打开房门进入玄关,叹了口气。“哎,妈妈今天又来了啊!”  鞋柜上的插花焕然一新。早上出门的时候已经发蔫的绣球花,现在却变成了百合。毋庸置疑,鞋柜擦拭得一尘不染,装饰墙缝隙里的积尘也被打扫得一干二净。  不仅仅是玄关,客厅、卧室甚至孩子的房间也肯定打扫得干干净净。我瞟了一眼厨房,没有看到妻子澄子,但发现早上还脏兮兮的水盆、沾满溢出物的煤气灶台已擦洗得闪闪发光。尽管看着干净的厨房心情很愉快,但是我却
直面中国式父子关系,《了不起的老爸》有点“了不起”。  了不起的老爸  意外与明天,不知哪个先来,面对上天发的一手烂牌,如何才能打赢生活?电影《了不起的老爸》通过对“命运”持有不同态度的一对单亲家庭父子,讲述了一个用爱向阳而生的故事:一个患有先天疾病却怀有“马拉松梦”的少年肖尔东,一个固执逼迫儿子预习“盲人生活”的出租车司机父亲肖大明,互不理解的父子俩,却在一场马拉松比赛中“互换身份”,并肩站在起
特工本杰明·特林端着两杯咖啡走进审讯室,把其中一杯放在嫌疑犯查尔斯·亚瑟·格罗根面前的桌子上。  特林说:“约翰逊特工告诉我,你改变主意了。顺便说一句,我们在录像,”他指着天花板上的摄像头说道,“我们稍后会做一份正式笔录。”  格罗根点点头,“所以如果我配合的话,你们就只会指控我持有武器?不指控抢劫银行?”  “对,你要做的就是告诉我你所知道的有关莎琳·博蒙特的一切。”  “说定了。从哪里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