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三种桡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法的对比观察与分析,探寻经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最佳方法。方法 搜集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科830例经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住院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传统法组)、观察组(定位法组)和改良组,对比三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气泡发生率、操作者针刺伤发生率、平均操作时间和采血所需经济成本。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平均操作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或P<0.05),其余各项差异无显著性(P>0.05);改良组与观察组比较,针刺伤发生率、气泡发生率、平均操作时间、采血所需经济成本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05),其中观察组经济成本优于改良组,而一次穿刺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05),其中对照组仅经济成本优于改良组。结论 用定位法采集桡动脉血气分析标本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痛苦;用动脉采血针采集血气分析标本除增加患者经济成本外,在减少气泡发生率、缩短操作时间、减少针刺伤方面均明显优于普通一次性注射器,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桡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法.
动脉血气分析是临床上用于检测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最常用、最可靠的重要指标之一 [1]。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已成为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且要求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操作。临床上最常选用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标本做血液气体分析,但由于桡动脉较细,穿刺难度明显增加,因反复穿刺或失败穿刺而导致病人拒绝抽血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提高桡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提高护士操作安全性以及使标本的误差降到最低保证动脉血气结果准确性是临床护士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科通过改良传统采血方法及采血器材,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科经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83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改良组,其中对照组为2013年5月~2013年8月我科住院的患者240例,男130例,女110例,年龄48~90岁;观察组为2013年9月~2014年2月我科住院的患者230例,男122例,女108例,年龄49~89岁;改良组为2014年3月~2014年6月我科住院的患者360例,男190例,女170例,年龄51~93岁。各组患者在年龄、病种、病情、性别、文化程度、认知水平、桡动脉条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患者准备:患者取自然状态,活动后应休息10~15 min。向意识清楚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配合,避免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过度或屏气而引起的血气分析结果误差[2]。
1.2.2 操作者要求:参与操作者为在我科工作3年以上的穿刺技术熟练的高年资护士,操作前专门进行操作流程培训,着装符合要求。
1.2.3 材料准备与操作方法:
材料准备:①治疗盘内备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5ml、20ml注射器各1具、7号针头、12500u肝素钠1支、0.9%NS 250ml、橡胶瓶塞、皮肤消毒液、无菌棉签、必要时备无菌手套。②治疗盘内备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动脉采血针、皮肤消毒液、无菌棉签、必要时备无菌手套。
对照组(传统法组)操作方法:操作前按①准备用物,先用一次性20ml注射器将12500u肝素钠1支加入0.9%NS 250ml中混匀,再用5ml注射器抽取0.2mL肝素稀释液(1mL=50U),然后来回抽动针管,使注射器内壁全部湿润,将多余的肝素全部排出更换7号针头备用。操作时患者手臂自然平放于床上,常规消毒皮肤,范围大于5cm;常规消毒操作者左手食指和中指或戴无菌手套,操作者以左手食指、中指沿橈骨摸动脉,以桡动脉搏动最强处为定标点,右手持备好的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在与动脉走向成40度或90度角方向进针,见有回血时即以右手固定穿刺针的方向和深度,左手轻拉活塞采血至所需量,采血毕快速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签加压止血5~10 min,迅速将针头刺入橡胶瓶塞以隔绝空气,并轻轻搓动注射器使血液与肝素混匀,15 min内送检。
观察组(定位法组)操作方法:操作前用物准备、肝素液配制同对照组,操作时将小棉垫放置在患者手腕处(手臂抬高10cm),手臂伸直,略向外展,手指掌面向下压,使手掌背曲呈反弓状充分暴露穿刺部位[3];以桡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动1.0cm,再向肘的方向上移0.5cm即为进针点[4],左手示指指尖触摸并固定桡动脉,其余操作同对照组。
改良组操作方法:操作前按②准备用物,将采血针按需预设采血量,采血时无需拉动活塞而自动回血,采血后迅速取下针头更换针座帽以隔绝空气,其余操作同观察组(定位法组)。
1.3.观察指标:一次穿刺成功率、气泡发生率、针刺伤发生率、平均操作时间和采血所需经济成本。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或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三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气泡发生率、针刺伤发生率
3 讨论
3.1 桡动脉具有位置表浅,皮下脂肪分布少,操作时不暴露患者隐私、不受体位影响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同时在按压时间、致皮肤瘀青发生率及血肿发生率方面也优于股动脉[5],因此成为临床上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最常用的部位。本组实验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穿刺前定位时靠操作者主观感觉不易找到最佳穿刺点;穿刺时,患者手臂自然平放,因操作者左手示指需触摸桡动脉搏动,无法绷紧穿刺部位的皮肤及固定桡动脉,使进针时桡动脉易滑动且患者明显感到穿刺部位疼痛,易反复穿刺或穿刺失败。观察组和改良组改进方法后操作者穿刺前定位更快速、准确、客观;穿刺时通过改变患者手臂的放置姿势,使穿刺部位皮肤自然绷紧,桡动脉血管亦相应拉直固定,行穿刺时不易滚动,此时桡动脉也更接近体表,易把握进针深度,既缩短了操作时间,也使一次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 3.2气泡会影响血气的pH、PaCO2、PaO2的检测结果,特别是Pa02值。理想的血气标本,其空气气泡应低于5%[6]。本组实验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采用一次性5ml注射器采血,由于普通一次性注射器针栓与针筒内壁接触面磨擦力较大,故针头即使在动脉内,动脉压也不能使血液顺利进入注射器,而依靠外力抽吸容易移动针头发生气泡[7]。改良组采用动脉采血针采血,采血前可根据所需预设采血量,采血时不需抽动活塞而自动回血,由于针筒后端孔石设计形成独特的自动排气装置,可在动脉压作用下将针筒内部残余气体迅速安全地自动排出,避免死腔气体对动脉血气检测结果的干扰[7],有效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3 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时需自备橡胶塞隔绝空气,临床普遍采用的是液体瓶塞或药瓶瓶塞,瓶塞厚度一般仅为 1.5~3mm,操作者在采血完毕将针头刺入橡胶瓶塞时刺入过浅针头易滑脱空气进入标本,刺入过深则不能有效隔絕空气且易发生针刺伤;而动脉采血针因配套提供针座帽以隔离空气,采样后可直接送检和保存标本,不仅减少了标本检测的影响因素,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发生针刺伤,缩短了操作时间,使操作时更加安全、方便,这与本组实验结果一致。
3.4国际生化联合会(IFcc)推荐血气标本中肝素的最终浓度为50U/ml[6]。本组实验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采用符合标准的肝素钠稀释液(1mL=50U)抗凝,由于肝素抗凝剂属生物活性试剂,其含量和有效单位随时间延长而自然降解[7],因此采血时肝素液需现配现用,导致操作步骤繁琐,耗时费力。改良组采用动脉采血针直接采血,由于其针筒内有足量的固体肝素锂抗凝剂,故勿需配制肝素液,省时省力。
3.5 动脉采血针目前已在部分医院使用,但其昂贵的价格也令许多基层医院望而却步,国内文献却对此鲜有报道。本组实验将使用动脉采血针和一次性注射器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所需经济成本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使用动脉采血针虽然价格贵,但耗材少,无需再配任何药品和药液;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时所需耗材多,需自配肝素钠稀释液,其总体价格仅略优于前者。
4.小结
动脉血气分析是一种快速、可靠的检测手段,其最常取血的部位是桡动脉,寻求一种经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最佳方法是临床护士尤其是呼吸科、ICU、急诊科护士的工作目标之一。我们经对比观察和分析发现,用定位法采集桡动脉血气分析标本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痛苦;用动脉采血针采集血气分析标本除增加患者经济成本外,在减少气泡发生率、缩短操作时间、减少针刺伤方面均明显优于普通一次性注射器,且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标本检测的影响因素,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钟南山.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呼吸病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74.
[2] 崔佳音.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133-133.
[3] 张飞彩,丁红琴,黄群华.桡动脉穿刺方法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05,20(3):47-48.
[4] 杨兰杰. 桡动脉取血部位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2):719-720.
[5]嵇君俊,顾佳云,丁莉莉.四种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部位的临床对比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5):519-520.
[6]龚海萍.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方法及影响因素[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7):1779-1780
[7] 付丽娜.动脉采血针的应用[J] . 医疗装备,2010.23(12).89-89
关键词:桡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法.
动脉血气分析是临床上用于检测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最常用、最可靠的重要指标之一 [1]。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已成为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且要求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操作。临床上最常选用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标本做血液气体分析,但由于桡动脉较细,穿刺难度明显增加,因反复穿刺或失败穿刺而导致病人拒绝抽血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提高桡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提高护士操作安全性以及使标本的误差降到最低保证动脉血气结果准确性是临床护士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科通过改良传统采血方法及采血器材,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科经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83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改良组,其中对照组为2013年5月~2013年8月我科住院的患者240例,男130例,女110例,年龄48~90岁;观察组为2013年9月~2014年2月我科住院的患者230例,男122例,女108例,年龄49~89岁;改良组为2014年3月~2014年6月我科住院的患者360例,男190例,女170例,年龄51~93岁。各组患者在年龄、病种、病情、性别、文化程度、认知水平、桡动脉条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患者准备:患者取自然状态,活动后应休息10~15 min。向意识清楚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配合,避免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过度或屏气而引起的血气分析结果误差[2]。
1.2.2 操作者要求:参与操作者为在我科工作3年以上的穿刺技术熟练的高年资护士,操作前专门进行操作流程培训,着装符合要求。
1.2.3 材料准备与操作方法:
材料准备:①治疗盘内备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5ml、20ml注射器各1具、7号针头、12500u肝素钠1支、0.9%NS 250ml、橡胶瓶塞、皮肤消毒液、无菌棉签、必要时备无菌手套。②治疗盘内备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动脉采血针、皮肤消毒液、无菌棉签、必要时备无菌手套。
对照组(传统法组)操作方法:操作前按①准备用物,先用一次性20ml注射器将12500u肝素钠1支加入0.9%NS 250ml中混匀,再用5ml注射器抽取0.2mL肝素稀释液(1mL=50U),然后来回抽动针管,使注射器内壁全部湿润,将多余的肝素全部排出更换7号针头备用。操作时患者手臂自然平放于床上,常规消毒皮肤,范围大于5cm;常规消毒操作者左手食指和中指或戴无菌手套,操作者以左手食指、中指沿橈骨摸动脉,以桡动脉搏动最强处为定标点,右手持备好的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在与动脉走向成40度或90度角方向进针,见有回血时即以右手固定穿刺针的方向和深度,左手轻拉活塞采血至所需量,采血毕快速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签加压止血5~10 min,迅速将针头刺入橡胶瓶塞以隔绝空气,并轻轻搓动注射器使血液与肝素混匀,15 min内送检。
观察组(定位法组)操作方法:操作前用物准备、肝素液配制同对照组,操作时将小棉垫放置在患者手腕处(手臂抬高10cm),手臂伸直,略向外展,手指掌面向下压,使手掌背曲呈反弓状充分暴露穿刺部位[3];以桡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动1.0cm,再向肘的方向上移0.5cm即为进针点[4],左手示指指尖触摸并固定桡动脉,其余操作同对照组。
改良组操作方法:操作前按②准备用物,将采血针按需预设采血量,采血时无需拉动活塞而自动回血,采血后迅速取下针头更换针座帽以隔绝空气,其余操作同观察组(定位法组)。
1.3.观察指标:一次穿刺成功率、气泡发生率、针刺伤发生率、平均操作时间和采血所需经济成本。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或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三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气泡发生率、针刺伤发生率
3 讨论
3.1 桡动脉具有位置表浅,皮下脂肪分布少,操作时不暴露患者隐私、不受体位影响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同时在按压时间、致皮肤瘀青发生率及血肿发生率方面也优于股动脉[5],因此成为临床上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最常用的部位。本组实验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穿刺前定位时靠操作者主观感觉不易找到最佳穿刺点;穿刺时,患者手臂自然平放,因操作者左手示指需触摸桡动脉搏动,无法绷紧穿刺部位的皮肤及固定桡动脉,使进针时桡动脉易滑动且患者明显感到穿刺部位疼痛,易反复穿刺或穿刺失败。观察组和改良组改进方法后操作者穿刺前定位更快速、准确、客观;穿刺时通过改变患者手臂的放置姿势,使穿刺部位皮肤自然绷紧,桡动脉血管亦相应拉直固定,行穿刺时不易滚动,此时桡动脉也更接近体表,易把握进针深度,既缩短了操作时间,也使一次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 3.2气泡会影响血气的pH、PaCO2、PaO2的检测结果,特别是Pa02值。理想的血气标本,其空气气泡应低于5%[6]。本组实验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采用一次性5ml注射器采血,由于普通一次性注射器针栓与针筒内壁接触面磨擦力较大,故针头即使在动脉内,动脉压也不能使血液顺利进入注射器,而依靠外力抽吸容易移动针头发生气泡[7]。改良组采用动脉采血针采血,采血前可根据所需预设采血量,采血时不需抽动活塞而自动回血,由于针筒后端孔石设计形成独特的自动排气装置,可在动脉压作用下将针筒内部残余气体迅速安全地自动排出,避免死腔气体对动脉血气检测结果的干扰[7],有效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3 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时需自备橡胶塞隔绝空气,临床普遍采用的是液体瓶塞或药瓶瓶塞,瓶塞厚度一般仅为 1.5~3mm,操作者在采血完毕将针头刺入橡胶瓶塞时刺入过浅针头易滑脱空气进入标本,刺入过深则不能有效隔絕空气且易发生针刺伤;而动脉采血针因配套提供针座帽以隔离空气,采样后可直接送检和保存标本,不仅减少了标本检测的影响因素,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发生针刺伤,缩短了操作时间,使操作时更加安全、方便,这与本组实验结果一致。
3.4国际生化联合会(IFcc)推荐血气标本中肝素的最终浓度为50U/ml[6]。本组实验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采用符合标准的肝素钠稀释液(1mL=50U)抗凝,由于肝素抗凝剂属生物活性试剂,其含量和有效单位随时间延长而自然降解[7],因此采血时肝素液需现配现用,导致操作步骤繁琐,耗时费力。改良组采用动脉采血针直接采血,由于其针筒内有足量的固体肝素锂抗凝剂,故勿需配制肝素液,省时省力。
3.5 动脉采血针目前已在部分医院使用,但其昂贵的价格也令许多基层医院望而却步,国内文献却对此鲜有报道。本组实验将使用动脉采血针和一次性注射器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所需经济成本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使用动脉采血针虽然价格贵,但耗材少,无需再配任何药品和药液;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时所需耗材多,需自配肝素钠稀释液,其总体价格仅略优于前者。
4.小结
动脉血气分析是一种快速、可靠的检测手段,其最常取血的部位是桡动脉,寻求一种经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最佳方法是临床护士尤其是呼吸科、ICU、急诊科护士的工作目标之一。我们经对比观察和分析发现,用定位法采集桡动脉血气分析标本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痛苦;用动脉采血针采集血气分析标本除增加患者经济成本外,在减少气泡发生率、缩短操作时间、减少针刺伤方面均明显优于普通一次性注射器,且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标本检测的影响因素,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钟南山.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呼吸病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74.
[2] 崔佳音.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133-133.
[3] 张飞彩,丁红琴,黄群华.桡动脉穿刺方法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05,20(3):47-48.
[4] 杨兰杰. 桡动脉取血部位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2):719-720.
[5]嵇君俊,顾佳云,丁莉莉.四种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部位的临床对比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5):519-520.
[6]龚海萍.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方法及影响因素[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7):1779-1780
[7] 付丽娜.动脉采血针的应用[J] . 医疗装备,2010.23(12).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