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品种对辣椒油品质影响研究

来源 :粮食与油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q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分析辣椒品种对辣椒油品质的影响,以10种辣椒制备的辣椒油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品质指标及抗氧化效果.研究发现:西域椒王、湘辣9号、火辣王2号、火辣红、二荆条5个品种辣椒制备的辣椒油a*值较高,其辣椒红素和辣味物质含量及辣度明显高于其他样品;10个品种辣椒制备的辣椒油共发现46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共有成分33种,含量最高的是酯类物质,相对含量为40.05%~47.05%,其次为醛类;抗氧化效果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减弱,火辣王2号品种辣椒油的抗氧化效果最佳;反复熬煮使辣椒油的抗氧化效果减弱.
其他文献
阐述了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并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微波协同合成离子液体具有耗时短、产率高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同时总结了微波协同合成离子液体的国内研究进展,并综述了离子液体在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
为有效利用稻壳(rice husk,RH),通过双螺杆挤压技术处理RH制备挤压改性稻壳(extru-sion-modified rice husk,ERH).对比恒温恒湿箱(温度25℃、相对湿度80%)中ERH与RH于不同时间的吸湿性能,研究吸湿动力学模型.在相对湿度80%时,测得吸湿剂在不同温度下的吸湿量,得到吸湿标准态热力学参数.结果 表明:ERH吸湿速率大于RH,平衡吸湿量是RH的4.6倍,ERH与RH吸湿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吸湿动力学模型,说明吸湿过程存在化学吸附;ERH与RH吸湿热力学参数表明吸湿反
在可控条件下制备了水解度(DH)为4%、7%和9%的大豆蛋白肽(SPP),以面粉质量3%替代面粉制备强化面条,考察SPP对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相同DH条件下制备的SPP强化面条其品质差异不大,其弹性、回复性和内聚性组间差异不明显,硬度、咀嚼性和拉断力略有差异,但其差异性小于不同DH条件下制备的强化面条.
研究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复合发酵米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复合菌种发酵米粉工艺,探讨菌种比例、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发酵米粉弹性值和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 表明:采用复合菌种发酵,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活菌数比为1∶1时对米粉发酵效果最好;响应面优化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8h、接种量0.14%(以米粉质量计),在此条件下得到发酵米粉的弹性值和感官评分均达最高值,分别为(0.95±0.13)和(86.1±0.48),得到品质较好的发酵米粉.
以隆两优534 (LLY)、晶两优1212(JLY)、浓香32(NX32)、玉针香(YZX)4种籼稻为原料,研究加速陈化期间籼稻内源性脂肪酶与抗氧化酶对发芽率、粗脂肪含量、脂肪酸值、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值含量的影响.结果 显示: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4种籼稻的发芽率、抗氧化酶活性和粗脂肪含量均呈现总体下降趋势,其中LLY的粗脂肪含量和JLY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陈化结束时略微上升.丙二醛含量、脂肪酶活性和脂肪酸值则总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JLY和NX32在陈化结束时丙二醛含量略微上升,JLY在陈化结束时脂肪
试验选取了5种炒米原料,考察了不同加工参数、配料以及助剂对炒米中二氧化硫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表明,炒米的原料均未检出二氧化硫.炒米中的二氧化硫并非原料带入,而是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硫含量随着碳酸氢钠、碳酸钠、植物油的添加及加热时间的增加,未呈现规律性变化.随着加热温度的上升,炒米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逐渐增加.加热温度是影响二氧化硫含量的主要因素,过氧化氢的加入抑制了二氧化硫的生成.这为抑制炒米中二氧化硫的形成、修订炒米中二氧化硫含量相关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以压榨制备的香花油茶籽油为原料,跟踪检测精炼过程中茶油的酸价、过氧化值、角鲨烯和茶多酚等指标,并与普通油茶籽油进行对比.结果 表明:香花油茶毛油中的角鲨烯含量远远高于普通油茶毛油,茶多酚含量也略高于普通油茶毛油;经过精炼,香花油茶籽油和普通油茶籽油中的角鲨烯和茶多酚都流失严重,均损失50%以上.香花油茶籽油角鲨烯含量损失比较严重的是碱炼工序,而普通油茶籽油角鲨烯含量损失比较严重的是脱胶工序,2种油茶籽茶多酚含量损失最多的均在脱胶工序.因此在香花油茶籽油精炼过程中为减少活性成分的流失,应尽量减少工艺步骤.
选择猪油和花生油为试验对象,以总黄酮和精多糖的质量分数与氧化时间为自变量,油脂中过氧化值和酸价为指标,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枳椇总黄酮和精多糖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及其对油脂预测货架期的影响.结果 表明:枳棋总黄酮和精多糖对油脂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质量分数0.1%的枳椇总黄酮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最优,可使猪油和花生油的预测货架期分别延长至166.4 d和172.8 d.质量分数0.07%的枳楔精多糖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最优,可使猪油和花生油的预测货架期延长至150.4 d和147.2 d.相同质量分数的枳棋精多糖与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逆流萃取鲜花椒树脂挥发油的可行性,并得到了最佳萃取条件及分离条件,其最适萃取条件为萃取时间7h、萃取温度45℃、CO2流量600 L/h、萃取压力20 MPa.萃取后的挥发油最适分离条件为分离器Ⅰ压力11MPa、温度40℃,分离器Ⅱ压力5 ~6MPa(由气源决定不可调)、温度55℃,可高效地从鲜花椒树脂中分离出2种香气不同的挥发油.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对尿素包合纯化的亚油酸纯度和得率进行分析,并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 表明:纯化亚油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尿素/混合脂肪酸质量比2:1、包合温度-5℃、包合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亚油酸纯度为87.952%、得率为87.951%,并且对DPPH和ABTS+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