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工程造价类似于工程资金预算;在预算资金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优化成本控制,从而增大竣工后的资金剩余量。在控制时应满足:质量优先、整体控制、责任细化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确立成本发生要素;根据控制流程设计监管制度。
【关键词】建筑项目;工程造价;控制
从整体上看建筑项目实施阶段包括:招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针对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则须遵循以上三个环节依次展开。根据笔者的工作实践可得,在工程施工环节上的造价控制尤为重要。不难理解,在合同签订之后,施工方便须根据合同约定执行工程建设任务。施工方若要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惟有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增大自身的利润空间。因此,本文将以工程施工阶段作为对象,对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问题做一些分析。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建筑工程造价类似于工程资金预算;在预算资金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优化成本控制,从而增大竣工后的资金剩余量。由此可见,这便成为本文所要分析的关键。
鉴于以上表述,本文以三个部分展开讨论。
1 建筑项目各阶段造价控制的难点
将建筑项目施工作为整体看待,其中又可以分为:前期准备、具体施工、竣工验收三个阶段。以下将围绕这三个阶段,探讨其造价控制的难点。
1.1 前期准备阶段的难点
合同签订后,施工企业就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测算人工费用、估算原材料数量。预备金到位后,便需着手原材料的购买。现在的施工企业多由劳务公司提供人员,所以劳动资源一般不需要多的考虑。则前期准备阶段重点就落在了原材料的采购,本地材料的采购面对的是价格的波动,材料量是一次到位还是分批次采购;外地材料则不仅仅面临材料离岸价格波动的影响,同时,还将涉及到材料运输的物流成本。因此,在此阶段的造价控制难点便在于,确定单次材料的采购数量。
1.2 具体施工阶段的难点
具体的施工过程则成为造价控制的重点。在施工过程中将具体的发生人工费用和原材料消耗费用。一般而言,材料费用占总造价的75—70%左右。因此,控制的核心则是原材料的使用环节。材料的使用、施工中的损耗一旦出现浪费,整个工程的利润将大幅缩水。针对该阶段的造价控制,又难以做到随时跟踪审计。因此,原材料的成本控制,往往取决于员工的工作态度。而这些和施工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有极大的关联。
1.3 竣工前验收阶段的难点
项目竣工前的验收阶段,包括:工程质量检测、尾款结算两个要件。其中,工程质量检验结果若不理想,将直接导致返工或经济处罚,因此造成无谓的损失;而尾款结算则涉及和劳务公司、机械租赁公司及一些外包单位对诸多票据真实、合理性的确认。根据笔者的经验,当工程项目再次发包之后,建筑企业最后一般会超出造价额定数量。
由此可见,以上三个方面的难点,便为工程造价控制建立起了切入点。
2 针对以上难点工程造价的控制要求
在针对难点展开控制前,还须就控制的要求进行探讨。这实则为控制的模式构建确立的原则导向,并也是对当前建筑项目存在问题的一种反思。
2.1 质量优先要求
我国的建筑领域,通过二十多年的规范,建筑市场已经发育成熟,施工单位过去暴利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一旦再出现转包的情况利润空间就更小。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使部分承包方为了获取预期利润而一味的压低成本。在某些刚性成本无法压低的情况下,往往从材料的标号上做文章。如,钢精直径、水泥的标号等。这种低于标号的施工现状,将对建筑本身的使用寿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不能只关注工程造价的控制;而应在切实履行合同约定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
2.2 整体控制要求
建筑项目施工具有周期长的特征,特别在一些大型的建设项目中表现更为明显。为此,在展开工程造价控制時,应从建筑项目的整体范围内实施控制行为。这里应把握这样一个原则:针对决定质量的关节环节,不应成为造价控制的重点;而在原材料使用效率、工程进度整体把握方面,则构成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
2.3 责任细化要求
不能只是将工程造价理解为是技术监管、财务管理人员、造价人员的工作,还应激发一线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原材料的节约使用方面、在技术组织形式优化方面,都成为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为此,可以在成本逆向分解并在绩效管理的推动下,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感。
在以上控制要求的引导下,下文将就具体的控制模式展开讨论。
3 具体的控制模式
结合控制难点、控制要求,具体的控制模式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根据项目确立成本发生要素
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后,应确立各阶段的成本发生要素。根据“先粗后细”的原则,进行要素分类。以施工阶段为例:可以先粗分为: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等三个要素;之后,人工成本再细分为:制造成本、管理费用,项目销售也根据常规依次展开。这样一来,就在成本发生要素明细表的基础上,给出了工程造价控制的切入点。
3.2 根据控制流程设计监管制度
在开展工程造价控制时,还应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从而,在长效机制的促进下,减少造价控制领域的人员监管缺位。针对监管制度的构建,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展开:(1)成本逆向分解制度。把成本形成的全过过程费用发生的每个环节层层分解到各工段和个人,每个工段就是一个责任中心,依据全面预算制写出单位消耗定额,并制定完善的奖励激制,增加施工人员降低成本的意识。将各项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与全面预算有机地结合。(2)任务小组制度。建立起具有业务关联性的任务小组,能在小范围内建立起有效的成员监督机制;并在声誉约束的作用下,实现成员实施主动控制成本的行为。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在文章中笔者将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看作整体,在内部环节的基础上进行了造价控制分析。
4 小结
建筑工程造价类似于工程资金预算;在预算资金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优化成本控制,从而增大竣工后的资金剩余量。在控制时应满足:质量优先、整体控制、责任细化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确立成本发生要素;根据控制流程设计监管制度。
参考文献:
[1]高艳军.浅析公共建筑造价控制管理的必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1,(2).
[2]杨杰毅.谈谈设计前期工作对建筑造价控制的影响[J].有色金属设计,2008,(3).
[3]徐帆.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手段——审价制度[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7).
【关键词】建筑项目;工程造价;控制
从整体上看建筑项目实施阶段包括:招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针对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则须遵循以上三个环节依次展开。根据笔者的工作实践可得,在工程施工环节上的造价控制尤为重要。不难理解,在合同签订之后,施工方便须根据合同约定执行工程建设任务。施工方若要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惟有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增大自身的利润空间。因此,本文将以工程施工阶段作为对象,对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问题做一些分析。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建筑工程造价类似于工程资金预算;在预算资金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优化成本控制,从而增大竣工后的资金剩余量。由此可见,这便成为本文所要分析的关键。
鉴于以上表述,本文以三个部分展开讨论。
1 建筑项目各阶段造价控制的难点
将建筑项目施工作为整体看待,其中又可以分为:前期准备、具体施工、竣工验收三个阶段。以下将围绕这三个阶段,探讨其造价控制的难点。
1.1 前期准备阶段的难点
合同签订后,施工企业就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测算人工费用、估算原材料数量。预备金到位后,便需着手原材料的购买。现在的施工企业多由劳务公司提供人员,所以劳动资源一般不需要多的考虑。则前期准备阶段重点就落在了原材料的采购,本地材料的采购面对的是价格的波动,材料量是一次到位还是分批次采购;外地材料则不仅仅面临材料离岸价格波动的影响,同时,还将涉及到材料运输的物流成本。因此,在此阶段的造价控制难点便在于,确定单次材料的采购数量。
1.2 具体施工阶段的难点
具体的施工过程则成为造价控制的重点。在施工过程中将具体的发生人工费用和原材料消耗费用。一般而言,材料费用占总造价的75—70%左右。因此,控制的核心则是原材料的使用环节。材料的使用、施工中的损耗一旦出现浪费,整个工程的利润将大幅缩水。针对该阶段的造价控制,又难以做到随时跟踪审计。因此,原材料的成本控制,往往取决于员工的工作态度。而这些和施工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有极大的关联。
1.3 竣工前验收阶段的难点
项目竣工前的验收阶段,包括:工程质量检测、尾款结算两个要件。其中,工程质量检验结果若不理想,将直接导致返工或经济处罚,因此造成无谓的损失;而尾款结算则涉及和劳务公司、机械租赁公司及一些外包单位对诸多票据真实、合理性的确认。根据笔者的经验,当工程项目再次发包之后,建筑企业最后一般会超出造价额定数量。
由此可见,以上三个方面的难点,便为工程造价控制建立起了切入点。
2 针对以上难点工程造价的控制要求
在针对难点展开控制前,还须就控制的要求进行探讨。这实则为控制的模式构建确立的原则导向,并也是对当前建筑项目存在问题的一种反思。
2.1 质量优先要求
我国的建筑领域,通过二十多年的规范,建筑市场已经发育成熟,施工单位过去暴利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一旦再出现转包的情况利润空间就更小。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使部分承包方为了获取预期利润而一味的压低成本。在某些刚性成本无法压低的情况下,往往从材料的标号上做文章。如,钢精直径、水泥的标号等。这种低于标号的施工现状,将对建筑本身的使用寿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不能只关注工程造价的控制;而应在切实履行合同约定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
2.2 整体控制要求
建筑项目施工具有周期长的特征,特别在一些大型的建设项目中表现更为明显。为此,在展开工程造价控制時,应从建筑项目的整体范围内实施控制行为。这里应把握这样一个原则:针对决定质量的关节环节,不应成为造价控制的重点;而在原材料使用效率、工程进度整体把握方面,则构成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
2.3 责任细化要求
不能只是将工程造价理解为是技术监管、财务管理人员、造价人员的工作,还应激发一线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原材料的节约使用方面、在技术组织形式优化方面,都成为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为此,可以在成本逆向分解并在绩效管理的推动下,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感。
在以上控制要求的引导下,下文将就具体的控制模式展开讨论。
3 具体的控制模式
结合控制难点、控制要求,具体的控制模式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根据项目确立成本发生要素
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后,应确立各阶段的成本发生要素。根据“先粗后细”的原则,进行要素分类。以施工阶段为例:可以先粗分为: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等三个要素;之后,人工成本再细分为:制造成本、管理费用,项目销售也根据常规依次展开。这样一来,就在成本发生要素明细表的基础上,给出了工程造价控制的切入点。
3.2 根据控制流程设计监管制度
在开展工程造价控制时,还应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从而,在长效机制的促进下,减少造价控制领域的人员监管缺位。针对监管制度的构建,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展开:(1)成本逆向分解制度。把成本形成的全过过程费用发生的每个环节层层分解到各工段和个人,每个工段就是一个责任中心,依据全面预算制写出单位消耗定额,并制定完善的奖励激制,增加施工人员降低成本的意识。将各项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与全面预算有机地结合。(2)任务小组制度。建立起具有业务关联性的任务小组,能在小范围内建立起有效的成员监督机制;并在声誉约束的作用下,实现成员实施主动控制成本的行为。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在文章中笔者将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看作整体,在内部环节的基础上进行了造价控制分析。
4 小结
建筑工程造价类似于工程资金预算;在预算资金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优化成本控制,从而增大竣工后的资金剩余量。在控制时应满足:质量优先、整体控制、责任细化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确立成本发生要素;根据控制流程设计监管制度。
参考文献:
[1]高艳军.浅析公共建筑造价控制管理的必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1,(2).
[2]杨杰毅.谈谈设计前期工作对建筑造价控制的影响[J].有色金属设计,2008,(3).
[3]徐帆.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手段——审价制度[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