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速发展的当下,社会物质生活琳琅满目,极其丰富的如今,大家不约而同的在求根、寻底,追求心底的寄托,而文化风格便成了新的高地,老庄孔孟作为国学的精髓被国人细细品味,喜好收藏已是新的社会风尚,从国家大剧院的建造到住宅装饰,大家都在试图与文化底蕴的角度去解读,去探寻。
建筑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承载体,解决了基本的办公、住宅等社会需求外,正更加注重品味与自然的和谐,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变的更加丰满,更加有生命张力。使建筑丰满的功臣之一便是装饰业的发展。
一般的住宅,因为经济性的要求,建筑外观大多通过外墙处理来达到其多样性,在此不多做讨论,重点放在室内装饰风格上。
由于人们对个性化生活的追求,延伸出越来越多的装饰风格,有走在流行时尚前沿的现代简约风格,有沉醉在午后花影藤风恬淡田园风格,有勾起怀旧思绪的新中式风格,有尊贵典雅气息处处流露的欧式古典风格,有演绎旖旎自然的迷情的东南亚风格。
现代简约风格大量使用铁制构件,将玻璃、瓷砖等新工艺,以及铁艺制品、陶艺制品等综合运用于室内。注意室内外沟通,竭力给室内装饰艺术引入新意。这类装饰风格体现了人们对空间性及实用性的追求。符合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观念。
田园风格大量的采用软装修饰,选用同一风格的家具及配饰,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风格重在对自然的表现,但不同的田园有不同的自然,进而也衍生出多种家具风格,中式的、欧式的,甚至还有南亚的田园风情,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美丽,更多的受热爱生活的有小资情调的女士喜爱,追求的是生活的意境和舒适的氛围。
新中式风格是比较自由的,装饰品可以是绿色植物、布艺、装饰画,以及不同样式的灯具等。这些装饰品可以有多种风格,但空间中的主体装饰物还是中国画、瓷器和紫砂陶等传统饰物。这些装饰物数量不多,在空间中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古色古香的中式风格,更多的是对中国文化的品读,从古墨山水中品读空灵,从晶莹剔透的瓷器中咂摸绚烂的历史、独特的内涵,正如内敛的国人,色调淡雅,而不乏炫目闪亮的性格。
欧式古典风格强调以华丽的装饰、浓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达到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要求抓住客人的眼球,注重细节、品味,对家具及面层装饰材料的选用要求唯美、奢华,是完美性人士的偏爱。
东南亚风格室内所用的材料多直接取自自然。由于炎热、潮湿的气候带来丰富的植物资源;木材、藤、竹成为室内装饰首选。家具大多就地取材。
不同的风格适用不同的建筑结构,中式风格对空间要求相对较高,局促的空间很难让主人沉浸在悠久历史文化氛围,正如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使得画更显空灵,意境高远,留有让人思绪风扬的空间。
集大成的建筑是功能、美学、文化的高度统一,是有生命力的建筑体,这是时代的见证,是城市的地标,不仅具有实际意义,更具有象征意义。
下面以被誉为“湖中明珠”的中国国家大剧院为例对集大成的建筑做个初步了解:
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基础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有10层楼那么高。国家大剧院壳体由18000多块钛金属板拼接而成,面积超过30000平方米,18000多块钛金属板中,只有4块形状完全一样。钛金属板经过特殊氧化处理,其表面金属光泽极具质感,且15年不变颜色。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由1200多块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而成。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万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
世界最大穹顶
国家大剧院整个壳体钢结构重达6475吨,东西向长轴跨度212.2米,截至2011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
世界最深建筑
国家大剧院地下最深处为-32.5米,相当于往地下挖了10层楼的深度,截至2011年,是北京最深的建筑。
亚洲最大管风琴
音乐厅内的管风琴共有6500根发音管,截至2011年,是亚洲最大的管风琴,造价达3000万元。
构思精巧,建筑恢弘,那么作为主要上演歌剧、舞剧、芭蕾舞及大型文艺演出的载体,他的功能又是如何实现建筑与功能的统一呢?
第一:大剧院的设计师及建造者对最具表现力的舞台如何进行处理:
歌剧院舞台采用“品”字形舞台形式,包括主舞台、左右侧台和后舞台。舞台具备推、拉、升、降、转五大功能,可迅速地切换布景。主舞台有六个升降台,既可整體升降又可分别单独升降。左右侧台各有六台可横向移动的车台,通过与主舞台升降台互换位置,可以迁换场景,也可以参与演出。
由此可见好的建筑,不仅仅满足了功能的要求,也满足了人性的要求,达到了建筑与人的和谐
第二,大剧院音乐厅的天花及墙面
天花板
音乐厅的天花板被打造成一件抽象的现代艺术作品,形状不规则的白色浮雕像一片起伏的沙丘,又似海浪冲刷的海滩。天花板上看似凌乱的沟槽实际上经过了特别的声学设计,使声音能够被扩散反射,更加均匀、柔和。精美的天花板其实是特制的声扩散装饰板。天花板使用纤维石膏成型板制成,材质厚重,能够有效地防止低频吸收,增强厅内的低频混响时间,使低音效果(如管风琴、大管、大提琴等)更加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为达到声效的完美,在顶棚的下面还悬挂了一面龟背形状的集中式反声板,俗称“龟背反声板”,它的作用是将声音向四面八方散射。
墙面
音乐厅舞台四周的墙面采用了声学扩散墙,墙面有如站立起来的钢琴琴键,凸凹起伏、不规则排列。其凹凸的尺寸和形状经由数论精确计算得出,能扩散反射来自演奏台的声音,保障演出者良好的自我听闻和相互听闻,有利于乐队更好地发挥表演水平。音乐厅的侧墙则采用与天花板类似的声扩散装饰板,墙壁表面轻微凹凸的效果同样经过特殊设计。通过这些凹凸不平的纹理,能将声音均匀地扩散反射至音乐厅空间内的每个角落。在这些量身设计的综合作用下,音乐厅的混响时间可以达到2.2秒的优质音效。
科技的内心加上装饰的外衣,一切如完美的艺术品一般,让人深深地震撼。
被富有科技性装饰后的大剧院承载着人与人、人与文化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国人的骄傲。希望出现更多与文化、自然融合的建筑伫立在这片热土,是国人创造力的见证,也是和谐社会的最强音。
建筑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承载体,解决了基本的办公、住宅等社会需求外,正更加注重品味与自然的和谐,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变的更加丰满,更加有生命张力。使建筑丰满的功臣之一便是装饰业的发展。
一般的住宅,因为经济性的要求,建筑外观大多通过外墙处理来达到其多样性,在此不多做讨论,重点放在室内装饰风格上。
由于人们对个性化生活的追求,延伸出越来越多的装饰风格,有走在流行时尚前沿的现代简约风格,有沉醉在午后花影藤风恬淡田园风格,有勾起怀旧思绪的新中式风格,有尊贵典雅气息处处流露的欧式古典风格,有演绎旖旎自然的迷情的东南亚风格。
现代简约风格大量使用铁制构件,将玻璃、瓷砖等新工艺,以及铁艺制品、陶艺制品等综合运用于室内。注意室内外沟通,竭力给室内装饰艺术引入新意。这类装饰风格体现了人们对空间性及实用性的追求。符合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观念。
田园风格大量的采用软装修饰,选用同一风格的家具及配饰,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风格重在对自然的表现,但不同的田园有不同的自然,进而也衍生出多种家具风格,中式的、欧式的,甚至还有南亚的田园风情,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美丽,更多的受热爱生活的有小资情调的女士喜爱,追求的是生活的意境和舒适的氛围。
新中式风格是比较自由的,装饰品可以是绿色植物、布艺、装饰画,以及不同样式的灯具等。这些装饰品可以有多种风格,但空间中的主体装饰物还是中国画、瓷器和紫砂陶等传统饰物。这些装饰物数量不多,在空间中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古色古香的中式风格,更多的是对中国文化的品读,从古墨山水中品读空灵,从晶莹剔透的瓷器中咂摸绚烂的历史、独特的内涵,正如内敛的国人,色调淡雅,而不乏炫目闪亮的性格。
欧式古典风格强调以华丽的装饰、浓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达到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要求抓住客人的眼球,注重细节、品味,对家具及面层装饰材料的选用要求唯美、奢华,是完美性人士的偏爱。
东南亚风格室内所用的材料多直接取自自然。由于炎热、潮湿的气候带来丰富的植物资源;木材、藤、竹成为室内装饰首选。家具大多就地取材。
不同的风格适用不同的建筑结构,中式风格对空间要求相对较高,局促的空间很难让主人沉浸在悠久历史文化氛围,正如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使得画更显空灵,意境高远,留有让人思绪风扬的空间。
集大成的建筑是功能、美学、文化的高度统一,是有生命力的建筑体,这是时代的见证,是城市的地标,不仅具有实际意义,更具有象征意义。
下面以被誉为“湖中明珠”的中国国家大剧院为例对集大成的建筑做个初步了解:
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基础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有10层楼那么高。国家大剧院壳体由18000多块钛金属板拼接而成,面积超过30000平方米,18000多块钛金属板中,只有4块形状完全一样。钛金属板经过特殊氧化处理,其表面金属光泽极具质感,且15年不变颜色。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由1200多块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而成。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万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
世界最大穹顶
国家大剧院整个壳体钢结构重达6475吨,东西向长轴跨度212.2米,截至2011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
世界最深建筑
国家大剧院地下最深处为-32.5米,相当于往地下挖了10层楼的深度,截至2011年,是北京最深的建筑。
亚洲最大管风琴
音乐厅内的管风琴共有6500根发音管,截至2011年,是亚洲最大的管风琴,造价达3000万元。
构思精巧,建筑恢弘,那么作为主要上演歌剧、舞剧、芭蕾舞及大型文艺演出的载体,他的功能又是如何实现建筑与功能的统一呢?
第一:大剧院的设计师及建造者对最具表现力的舞台如何进行处理:
歌剧院舞台采用“品”字形舞台形式,包括主舞台、左右侧台和后舞台。舞台具备推、拉、升、降、转五大功能,可迅速地切换布景。主舞台有六个升降台,既可整體升降又可分别单独升降。左右侧台各有六台可横向移动的车台,通过与主舞台升降台互换位置,可以迁换场景,也可以参与演出。
由此可见好的建筑,不仅仅满足了功能的要求,也满足了人性的要求,达到了建筑与人的和谐
第二,大剧院音乐厅的天花及墙面
天花板
音乐厅的天花板被打造成一件抽象的现代艺术作品,形状不规则的白色浮雕像一片起伏的沙丘,又似海浪冲刷的海滩。天花板上看似凌乱的沟槽实际上经过了特别的声学设计,使声音能够被扩散反射,更加均匀、柔和。精美的天花板其实是特制的声扩散装饰板。天花板使用纤维石膏成型板制成,材质厚重,能够有效地防止低频吸收,增强厅内的低频混响时间,使低音效果(如管风琴、大管、大提琴等)更加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为达到声效的完美,在顶棚的下面还悬挂了一面龟背形状的集中式反声板,俗称“龟背反声板”,它的作用是将声音向四面八方散射。
墙面
音乐厅舞台四周的墙面采用了声学扩散墙,墙面有如站立起来的钢琴琴键,凸凹起伏、不规则排列。其凹凸的尺寸和形状经由数论精确计算得出,能扩散反射来自演奏台的声音,保障演出者良好的自我听闻和相互听闻,有利于乐队更好地发挥表演水平。音乐厅的侧墙则采用与天花板类似的声扩散装饰板,墙壁表面轻微凹凸的效果同样经过特殊设计。通过这些凹凸不平的纹理,能将声音均匀地扩散反射至音乐厅空间内的每个角落。在这些量身设计的综合作用下,音乐厅的混响时间可以达到2.2秒的优质音效。
科技的内心加上装饰的外衣,一切如完美的艺术品一般,让人深深地震撼。
被富有科技性装饰后的大剧院承载着人与人、人与文化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国人的骄傲。希望出现更多与文化、自然融合的建筑伫立在这片热土,是国人创造力的见证,也是和谐社会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