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的探析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5165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刑事诉讼法》中我国以物质赔偿为导向,将被害人的心里抚慰和社会关系的修复置之事外的刑事和解制度,在西方恢复性司法理念的考量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故本文旨在从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的特殊性入手,指出我国当前的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的实践经验来进一步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和解;恢复性司法;特殊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6-0205-01
  一、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概述(一)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建设现状
  少年犯罪作为刑事司法最为特殊、最为前沿的领域,有必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只是在第五编第二章刑事和解制度下加以规定,在程序结构上,没有认识到其特殊性,没有将其与成年人和解制度加以区分,缺乏独立性;在案件的适用范围上,与成年人刑事和解一样,主要适用于轻刑事案件,显然这样的范围过于狭窄;在刑事和解的功能和效果上,过于强调对被害人的物质损害赔偿,在一定程度了忽视了未成年被告人悔罪的真诚性。因此在这一框架下的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还存在很多不足。
  (二)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以结果为导向的加害恢复
  在司法实践中,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过度强调对被害人的物质赔偿这一功利性目标,使得恢复性司法理念下“全面恢复”的刑事和解变成了单一的“被害恢复”,大大削弱了对加害人的关注。[1]
  2.有限的被害恢复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未成年被害人在整个案件过程中只是得到了更多的物质赔偿,其遭受犯罪侵害的精神创伤无法得到愈合,从而使得其仇恨社会、不平衡的心态一直存在,这样不仅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更为严重的会引起未成年人犯罪。
  3.不完全的社区
  “社会关系的恢复”是刑事和解的另一个价值目标,实践中一般都有社区成员参与其中。在我国刑事案件中,司法机关往往把犯罪行为看作是对国家利益的侵害,社区成员作为受害人的地位根本没有得到重视。二、域外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的相关规定(一)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的独立性
  当今世界上法治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在不同的程度上规定了具有针对性的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例如,在美国大部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都适用恢复性司法方式结案,90%的罪犯没有进入监狱。[2]与成年人刑事案件以惩罚犯罪为主不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如何使犯罪人改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永远是西方国家的首要选择。(二)未成年人和解制度的全面性
  未成年人和解制度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也体现了对全面正义的价值追求。这种全面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案件的适用范围上,西方的未成年人和解制度适用于大多数的刑事案件,不仅包括轻微刑事案件,还包括一些严重的刑事案件。
  第二,在和解程序的协调人方面,西方国家比较重视对协调人员的选任和培训,协调人员可以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但是他们都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
  第三,在和解程序和和解内容方面,在刑事和解的过程中,在自愿原则的条件下又鼓励被害人积极地参与到案件中来。在和解内容上,和解协议反应了恢复性司法下的整体价值追求,无论是在被害人恢复、加害人恢复还是社区的作用方面都作出了具体详尽的规定。三、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的重构
  (一)建立独立的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及其适用范围的扩大
  在恢复性司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立法机关有必要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性而建立一种在司法理念、适用范围、和解过程和内容都与成年人的和解制度有所不同的未成年人和解制度。而且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应该大部分都纳入刑事和解制度的范围,同时对于一些特别严重的犯罪可以以例外的情形加以规定。(二)提高协调人员的专业水平
  无论是专职的法律工作者还是社会志愿者,在其从事司法活动前都必须要进行统一的、专门的培训。实践中主要由司法机关、民间调解组织等对从业者进行相关培训。(三)发挥刑事和解的教化功能
  在刑事案件和解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被害人对刑事案件的参与,重视被害人的帮教作用。通过让被害人与加害人面对面的坦诚交流,使得加害人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被害人带来的伤害,认识到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使其实现自身内心的真正悔悟。(四)丰富和解协议的内容
  和解协议的内容应当注重对被害人的在物质赔偿和精神抚慰方面的双重补偿,不应该单独强调物质赔偿,应该充分发挥被害人的帮教作用,更要重视社区对加害人监管的作用,在达成和解协议时可以增加约束加害人的相关内容,例如要求加害人定期提供无偿的社区服务、定期参加防止犯罪的教育活动等。
  [参考文献]
  [1]陈瑞华.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2]苏镜祥,马静华.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和解之转型[J].当代法学,2013(4).
其他文献
摘 要:基础信息大排查工作是公安机关联合街道社区等部门围绕实有人口、房屋、单位等进行全面信息采集的工作。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2017年9月在福建廈门召开,厦门市综治办和市公安局于2016年12月开展以“平安来敲门,隐患大排查”为主题的基础信息大排查工作,为会晤顺利召开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本文就基础信息大排查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思考。  关键词:基础信息大排查;金砖会晤;大数据;警务  中
摘 要: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深化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新时代因时代发展的多元化,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面临着多种矛盾,唯有进一步稳定和创新党性教育内容、开展多元而灵活的党性教育活动、科学合理的党性教育考核等方式强基固本,才能真正推动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基层干部;党性教育;强基固本  中图分类号:D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摘 要:核电产业曾为日本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创造了所谓的“核电安全神话”。但福岛核事故给日本核电发展带来了重创。对“零核电”主张的提出和否定反映出了日本各界对于核电发展的矛盾态度。本文对日本当前的环保法律以及能源政策展开分析,拟对零核电能否成形做出回答。  关键词:赔偿;公众参与;替代能源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08-003
摘 要:传统的公司法理论停留在对股权法律属性的争议上,而公司契约理论为我们重新认识股权提供了新的方法。传统的公司法理论认为只是价格机制的影响下进行生产、产出,从而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公司契约理论把企业的内部生产、输出活动亦看作资源配置的方式,从而能够起到节约交易成本、代理费用等问题。而股权的形成作为公司契约形成的部分,本文试图从公司契约的角度剖析股权的性质。股东通过契约行为向公司提供权益性资本,
摘 要:近几年随着校园犯罪案件的不断增多,校园犯罪问题已然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校园犯罪行为呈现低龄化、集中化、团伙化、恶劣化等特点。本文以陈某案为视角,通过对校园犯罪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校园犯罪的各种原因并尝试提出治理校园犯罪的应对机制,以达防止校园犯罪行为发生之目的。  关键词:校园犯罪;犯罪原因;犯罪特点;应对机制  中图分类号:D917.6;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布莱克在《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一书中主张用社会学视角来分析案件,注意分析当事人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关系对案件处理造成的影响。在注重案件的社会结构的基础上,布莱克提出了几项激进的法律改革措施,包括案件的非社会化处理和社会的非法律化调整等。尽管布莱克的许多具体观点因过于激进而不具有付诸实施的可能性,但他注重社会结构分析的思路对于我国当今的司法实践仍有一定启示作用,同时也启发着我国法学研究应当重视社会
摘 要: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的存在使得我国的文化更加的丰富多彩。当今,少数民族文化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涵盖着方方面面,并时刻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也在国家文化发展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价值地位。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不容忽视的话题。法律作为国家权力的标杆,通过法律这一基本途径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保护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本文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为例,分析当前我国在少数民族
摘 要: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法学界的一个哥德巴赫猜想。古代中国作为一个“礼法并重”的国家,对道德的重视程度远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故我国古代道德规范对法律的影响最为突出。古代道德规范对法律的影响体现在各个方面,本文将以诚实信用原则与公序良俗原则为视角,浅谈中国古代道德对民法中私法自治原则的限制。  关键词:古代道德;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私法自治  中图分类号:D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摘要:在公司股东进行股权转让的时候,需要优先考虑其他股东的购买权,股东优先购买权是法律赋予公司股权交易的优先原则,是在股权转让人和其他股东之间优先建立股权转让合同,要求其能促进股权交易的自由化,保持正常的商法理念,公司管理者和经营者需要明白其所具有的法律效力,做到合法合理的开展,切实保护好公司各方利益。  关键词:股东;股权转让;合同效力;优先购买权  中图分类号:D922.291.91文献标识码
摘 要:本案被称为中国体育赛事直播第一案。甲公司作为中超赛事的独家转播权人,诉乙公司(A网站运营者)未经授权在网络上直播中超比赛,涉嫌侵犯著作权一案,虽历经一审、二审,在法律程序上已尘埃落定,但针对体育赛事是否享有著作权的争论一直未停止。笔者认为,争论的源头来自难以察觉的底层暗流——时空效力。  关键词:著作权;潜规则;时空效力;体育赛事直播;救济途径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