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角下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g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为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提供了新思维。指出了导师队伍建设中的生态主体、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优化生态主体结构,营造适宜生态环境和修复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生态学 导师队伍 问题 策略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层次教育,肩负着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使命,为国家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生质量是衡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标。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导师)是其关键性因素之一。导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生的成长,导师的学术素养、学术水平和学术风格对于研究生的科研尤为重要,导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绩效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因此,建设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异常重要。
  一、生態学研究导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生态文明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和谐并可持续发展的人本理念。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西方国家学者就已经对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德国柏林大学的洪堡教育改革后,就出现了研究生教育,随后西方各国对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更加重视,体制上比较完备,如美国就有一些专门的组织和机构服务于导师队伍建设,并且建立了科学的导师聘任制度。在国内,关于导师队伍建设的研究相对较晚,主要是结合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质量以及导师遴选、聘任、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对导师队伍建设进行研究。已有的众多研究成果为更好地开展导师队伍建设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借鉴。但却很少能够解释和解决当前我国大学导师队伍建设中的诸多不和谐的现象和问题。生态学认为,当前导师所处的大学生态系统出现了生态危机,这种生态危机是多种限制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突出地表现为生态主体结构失调,生态环境日益失控,生态系统功能失效,严重影响了导师的生态成长,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生态观,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生态拯救,使其回归生态,回归自然。
  二、生态学视角下导师队伍建设中的相关问题
  大学是一个特殊的人才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情况和问题。本文以某农业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导师队伍建设为例,进行简要分析与说明。
  (一)导师队伍建设中的生态主体问题
  在导师队伍建设中,导师及其团队构成了这个生态系统的生态主体。该校共有15个“十二五”重点学科,共有导师428人(数据由某高校研究生工作处提供,统计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下同),其中博士生导师167人。大学导师生态主体在大学生态系统中一般可分为个体、种群和群落等形式,存在的生态主体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导师队伍结构上的问题,二是导师队伍的质量问题,三是导师队伍发挥的效果问题。导师队伍的结构问题主要有:一是个别学科导师学历结构不太合理。大部分学科导师具有博士学位,有的高达96%。也有个别学科导师博士学历占比在60%左右,硕士学历占比在30%左右,本科学历占比在10%左右。二是部分学科导师职称结构不太合理。部分学科导师中具有正高职称的不到50%,有的占比不到30%。三是部分学科年龄结构不太合理。部分学科导师中50岁以上的导师占比30%以上,有的高达40%以上。四是个别学科外缘结构不太合理。个别学科外缘结构在40%左右。五是具有留学经历的导师人数不多。个别学科还没有导师有留学经历。此外,导师队伍质量欠佳,后备力量不足,学科核心人才较少,整体实力不强,也是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导师队伍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导师所处的生态环境,一般可分为校外环境与校内环境。其中,校外环境是社会大环境,在大学范围内无法管控。作者曾以问卷形式对某省具有代表性的五所大学的导师校内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分为5个部分,共设置50个问题。其中,与导师生活保障环境相关的有5道题,与导师生存的校园文化环境相关的有6道题,与导师教育教学环境相关的有9道题,与导师学术科研环境相关的有12道题,与职能部门服务导师相关工作相关的有18道题。作者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采用利克特 5点评分法,计算出每道题中所有样本的平均值。结果显示,平均得分在2.24与3.80之间。根据既定的规则,“1”为“非常不满意”,“2”为“不满意”,“3”为“一般”,“4”为“满意”,“5”为“非常满意”。结果表明,这50道题的平均得分都在2.24与3.80之间,说明被调查对象对大学导师队伍建设的校内生态环境总体上是不太满意的,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为“文化内涵失色于校园景观”“学术权力失重于行政权力”“教育教学失偏于学术科研”“以人为本”失真于以“人”为本。因此,构建健康、和谐的大学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三)导师队伍建设中的生态系统问题
  生态主体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才流动不畅。究其原因,主要受到行政权力、学术权威、近亲繁殖等因素影响。个别导师身居要职,且在业内有一定影响,由此导致近亲繁殖现象严重,容易滋生小团体,人才无法合理流动。二是知识流动无序。一方面,资源分配过度集中,部分大教授、大专家占据了较多的课题、经费与其他资源,其他导师则很难获得。另一方面,导师之间交流过少。三是信息流动受阻。大学相对比较单纯,大学中的导师与社会各界的交往也不是那么频繁,所以获取的校外信息相对不足。此外,导师之间校内信息相对滞后也是信息流动受阻的主要表现之一。四是相互竞争难控,主要表现为竞争过度与竞争不足。
  三、生态学解决导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优化导师队伍的结构
  大学导师队伍生态主体的结构优化,是指根据导师队伍生态主体结构失调的现状,采取相应措施,逐步使其结构达到目标水平的一系列过程。导师队伍生态主体的结构优化,重在才与位的对应、人与人的协调、部分与整体的和谐。目标是才与位的匹配,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在具体措施上,第一,对导师个体提倡生态发展。导师个体的生态发展是指导师个体为了寻求最好的发展状态,通过各种不同途径和方式,实现最大价值的一种主动、自由、全面的发展和对周围生态环境的适应,改造与超越的过程。第二,对不同学科群中导师进行动态调节:一是选拔核心人才,重点建设学科。应统筹各类学科发展,以传统优势学科为龙头,加强优势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着力促进新兴学科的发展,积极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构建学科群落,分阶段、有重点、分层次、分类型地加强学科建设,全面促进大学学科的整体发展。二是保持多种基因,及时进行改良。应弘扬学术自由,施行“兼容并包”,避免近亲繁殖,鼓励“百花齐放”,对现有基因不断改良,形成“杂种优势”。三是改善导师队伍结构,逐步形成梯队。应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骨干人才、后备人才、紧缺专业骨干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同时在导师选拔上应不拘一格降人才,加快优秀青年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二)营造导师发展的生态环境
  “学术是学者的生命,学术是大学的灵魂。学术的繁荣是学者、学校的共同理想。自由是学术生存和发展的空气,民主是学术兴旺和发达的土壤”,应营造导师发展的生态环境。首先要重视学术环境。一是要倡导学术自由,应尊重不同学术观点、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学术交流和平等条件下的学术自由争论。二是要重建学术规范。一方面,应规范学术道德。另一方面,应规范学术管理。三是要完善学术评价。一方面,应鼓励学术创新。另一方,面应彰显学术质量。其次,要重视管理环境。一是要推行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就是以人為本的管理。人本管理“以人为中心”,强调人在管理中的主动地位和作用。二是要做好隐性管理。对大学导师的管理不应是管理,更多的应是服务。即使是要管理,也不能用常规的刚性管理手段,必须是柔性管理或隐性管理。三是要实施民主管理。学术民主是大学最重要,最基本的民主,大学的一切工作都应有利于学术民主,使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非行政化,正确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是实现民主的关键。
  (三)修复导师队伍的生态系统功能
  一是在不同学科之间应形成导师之间的自由流动。导师之间的流动能促进学科交叉和学术繁荣,应鼓励自由流动。二是应形成互利共生的知识与信息流动。大学导师之间的知识与信息流动是多向的。这些流动主要是通过教学与科研来实现的。在大学导师知识与信息流动中,应注意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三是形成和谐公平的适度竞争与合作。大学导师之间要有竞争,这种竞争是在公平和谐的环境下进行的。竞争能使导师不断进取,不断创造出新的成果。导师之间更要有合作。竞争与合作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合作能使资源共享,合作能使优势互补,合作可防止内耗、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龙梦晴.我国大学人才成长的生态学研究——基于大学人才管理的视角[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李海生.我国研究生院高校导师队伍现状及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09).
  [3]蒋己兰,张楚廷.教育智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4]蒋己兰,张楚廷.“神管形不管”学校管理思想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
  [5]穆城利.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刍议[J].劳动保障世界,2014,(03).
  [6]肖沅陵,高颖.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探析——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01).
  [8]石琳.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导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10,(03).
  [7]王素月.创新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8]夏铭远.基于学科建设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J].航海教育研究,2009,(01).
其他文献
本刊讯:今年是“全面改薄”工作最后一年.日前,湖南召开“全面改薄”工作视频会强调,要总结成绩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工作举措,努力确保“全面改薄”圆满收官,今年年底前所
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备创新精神与创新观念是高校德育主体正确履行其职能和职责的先决条件。创新是德育主体实施创新教育应具备的一种
目的:建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夏天无中原阿片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 Pack CLC-ODS柱,乙腈-甲醇-0.2%磷酸溶液(150∶100∶750),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为流
马兜铃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htorha Bge.和马兜铃 A. debilis Sieb. et Zucc的成熟果实.以上两种植物的茎叶和根部供药用.
1998年,种族主义活动极为猖獗。种族主义在主观上排挤其它民族或种族的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实行歧视政策,在客观上必然形成不利于外国人才在本国发展的用人环境;种族主义和极端民
《马氏文通》中的“读”是一种“中西合壁”体,其“西”的内涵在于“起语两词”的结构形式和“记时、记处、记容”时附起词、语词的语法功用;其中“中”的内涵是“辞气”以及与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就像1935年遵义会议选择了毛泽东从而带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一样,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选择了邓小平,我
引入了有限状态自动机技术.对组块进行分析,从而简化句法分析并且提高句法分析的性能。
【正】东汉末年,在江南地区,东吴国的建立,开创了六朝史的第一个朝代。六朝是继汉开唐的转化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的过渡阶段,特别是对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至
本刊讯:在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结束之后,超银高中启动“行政班+教学班”的选科走班制度,已正式切换至“备战2020年新高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