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成分输血的不断发展,血液成分分离技术有所提高,特别是新一代血液成分分离机的应用。目前,机采血小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机采血小板是指运用血液细胞分离机在无菌密闭的条件下,把一个或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从一个献血者体内分离出来的过程。从经验统计数据来看,很多献血爱心人士在捐献机采血小板后出现了诸多不良反应。为了进一步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献血安全,并鼓励广大社会人群积极参与献血,本文主要介绍机采献血出现不良反应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护理措施。
从统计数据来看,无偿献血者表现的不良反应可分为轻度反应、中度反应和重度反应。其中轻度反应的献血者占到了70%左右,主要表现出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献血者还会同时伴有口唇麻木以及手脚抽搐。中度不良反应的献血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为面色苍白、四肢冰冷以及呼吸加快。重度不良反应的献血人士会直接表现出晕厥和惊厥等症状。从性别对比来看,相较于男性献血者,女性献血者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更高。在不同年龄段方面,献血不良反应的出现并没有显著差别。
(一)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导致的献血不良反应大多发生在初次献血者身上。部分初次经历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缺乏机采血小板相关知识,在等待采血期间可能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一系列的不良心理情绪,这些均有可能会导致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另外,机采血小板采集所需时间较长,涉及的循环血量较大,部分初次进行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没有思想准备,在等待机采过程中容易由于焦虑出现不良反应。
(二)技术因素
每一位负责机采穿刺或采血操作的护士技术能力不一,部分护士由于技术不够熟练,或不重视无菌操作,在穿刺时进针速度较慢,从而加剧献血者操作时的疼痛。同时采血不顺也会导致采血时间延长。这些均有可能导致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另外,由于采集时间较长,护理人员如果没有及时帮助献血者变换体位,会导致献血者不适,从而引发不良反应。
(三)体质因素
所有献血者均需满足《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对献血者的要求。另外,献血期间献血者过度劳累、空腹、饥饿等均有可能导致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有可能会出现短暂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外周阻力下降以及脑血流量减少等情况,很容易引发不良反应。护士在进行采血穿刺操作时,献血者受到局部刺激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导致全身神经高度紧张,从而引起广泛性小血管扩张。
(四)精神因素
在献血时,不良反应还具有一定的感染性,这主要是精神因素导致的。当后一位献血者看到前一位獻血者出现不良反应时,也会在心理和精神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献血者自主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引起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例如常见的面色苍白、冒冷汗和头晕等。
医护人员要提前对有意愿献血的志愿者宣传献血知识,如在献血前一周禁止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献血前一天休息好,饮食清淡等。机采献血前,医护人员控制好献血者的饮水量,并将所有相关注意事项告知献血者,保障献血者的知情权。
医护人员应具备熟练的穿刺操作水平,并加强巡视,及时对出现心理问题的献血者进行心理疏导工作,缓解他们的焦虑症状。医护人员还需要密切关注献血者实时情况,及时调整技术参数,确保采集到的血小板质量符合要求。在献血过程中一旦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医护人员要积极对症处理,严格控制抗凝剂的滴速;机采完成后,嘱咐献血者适当按压针眼处,切勿揉搓穿刺点;叮嘱献血者在献血完成后48小时内,避免穿刺点与水直接接触,24小时内严禁剧烈运动和重度体力劳作。最后,医护人员要向献血者对无偿献血事业的支持致以感谢,鼓励献血者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再次参与献血。
(作者单位:四川省德阳市中心血站)
献血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
从统计数据来看,无偿献血者表现的不良反应可分为轻度反应、中度反应和重度反应。其中轻度反应的献血者占到了70%左右,主要表现出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献血者还会同时伴有口唇麻木以及手脚抽搐。中度不良反应的献血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为面色苍白、四肢冰冷以及呼吸加快。重度不良反应的献血人士会直接表现出晕厥和惊厥等症状。从性别对比来看,相较于男性献血者,女性献血者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更高。在不同年龄段方面,献血不良反应的出现并没有显著差别。
献血不良反应的出现原因分析
(一)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导致的献血不良反应大多发生在初次献血者身上。部分初次经历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缺乏机采血小板相关知识,在等待采血期间可能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一系列的不良心理情绪,这些均有可能会导致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另外,机采血小板采集所需时间较长,涉及的循环血量较大,部分初次进行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没有思想准备,在等待机采过程中容易由于焦虑出现不良反应。
(二)技术因素
每一位负责机采穿刺或采血操作的护士技术能力不一,部分护士由于技术不够熟练,或不重视无菌操作,在穿刺时进针速度较慢,从而加剧献血者操作时的疼痛。同时采血不顺也会导致采血时间延长。这些均有可能导致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另外,由于采集时间较长,护理人员如果没有及时帮助献血者变换体位,会导致献血者不适,从而引发不良反应。
(三)体质因素
所有献血者均需满足《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对献血者的要求。另外,献血期间献血者过度劳累、空腹、饥饿等均有可能导致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有可能会出现短暂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外周阻力下降以及脑血流量减少等情况,很容易引发不良反应。护士在进行采血穿刺操作时,献血者受到局部刺激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导致全身神经高度紧张,从而引起广泛性小血管扩张。
(四)精神因素
在献血时,不良反应还具有一定的感染性,这主要是精神因素导致的。当后一位献血者看到前一位獻血者出现不良反应时,也会在心理和精神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献血者自主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引起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例如常见的面色苍白、冒冷汗和头晕等。
降低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
医护人员要提前对有意愿献血的志愿者宣传献血知识,如在献血前一周禁止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献血前一天休息好,饮食清淡等。机采献血前,医护人员控制好献血者的饮水量,并将所有相关注意事项告知献血者,保障献血者的知情权。
医护人员应具备熟练的穿刺操作水平,并加强巡视,及时对出现心理问题的献血者进行心理疏导工作,缓解他们的焦虑症状。医护人员还需要密切关注献血者实时情况,及时调整技术参数,确保采集到的血小板质量符合要求。在献血过程中一旦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医护人员要积极对症处理,严格控制抗凝剂的滴速;机采完成后,嘱咐献血者适当按压针眼处,切勿揉搓穿刺点;叮嘱献血者在献血完成后48小时内,避免穿刺点与水直接接触,24小时内严禁剧烈运动和重度体力劳作。最后,医护人员要向献血者对无偿献血事业的支持致以感谢,鼓励献血者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再次参与献血。
(作者单位:四川省德阳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