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新《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教学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主要源于广大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增强了课改热情,创新了教学方法。但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也不可避免地走入了误区。
一、对“自主”的误解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使其根据各自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由此可见,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都是新课改所提倡的。但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却错误地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当主角,把话语权交给学生,从而淡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使教师成为旁观者和组织者,造成课堂混乱。有的学生在课堂中胡言乱语,例如,某个教师在教授“祝福” 时,学生在谈到祥林嫂命运时说:“祥林嫂为什么不去鲁四家闹,一闹鲁四就会收留她,因为鲁四是个要面子的人。”这时学生中出现了很多种假设,都是围绕着“闹”来说。当时老师为了体现自主原则,竟大加赞扬,说学生有见解,结果使课堂教学陷入了无法控制的局面,弄得听课教师啼笑皆非。这种“自主”学习的结果,学生不仅没有学到知识,反而连最起码的认知能力都受到了限制。
二、对“合作”的误解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合作思想为灵魂,以小组学习为主要模式。教师有计划地向学习小组提出共同的学习任务,指导各小组学生在独立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目标。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把合作简单地理解成小组讨论,而且不分青红皂白,任何问题都拿来讨论,久而久之,总用一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堂上气氛活跃,其乐融融,可课后反馈,学生却常常不知所云,连课文重点都没掌握。例如:有位老师在教“过秦论”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孝公’称‘公’,‘惠文’称‘王’?”学生说出了多种意见,大约用去多半课堂时间,结果偏离了教学。我想这个问题完全没有必要讨论,教师只要简要介绍一下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与周天子的关系即可,何必费此周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否该想一想如何用“合作”的方法来学习呢?
三、对“探究”的误解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探究能力。即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和现实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来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来解决问题;通过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激发兴趣,掌握程序和方法。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把“探究”理解成了“任意拓展延伸”,具体表现为很多教师把课文以外的大量内容引入课堂,让学生探究。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劝学”时,把荀子和孟子的思想进行对比,又拿韩非与李斯的命运进行对比,最后讲到人的重情与薄义,又引申到孙子、庞涓。弄得课堂成了政治教育课,忽略了文本,脱离了教学轨道。教师博学杂收是应该的,但如何把一桶水中的一杯水教给学生,则是教师的大智慧。
四、对多媒体教学的误解
多媒体走进语文课堂,使课堂教学的生动与形象,但有些教师却常常为多媒体教学而使用多媒体,尤其上公开课时,为了更多地展示自己先进的教学手段,结果把语文课上成了音乐课、影视课等,这种教学真会给学生带来收获吗?其实未必如此。如有位教师讲“鸿门宴”时,开篇用投影仪放映背景画面,接下来放“英雄”“霸王别姬”片断,一放就是15分钟。用声像代替语言文字创设情境,教师不写一个字,甚至让学生学唱,这是什么课?不是说多媒体不可用,但这种用法不如不用,一堂课下来,学生该会的不会,该掌握的没掌握,课堂无深度、不厚重。因此,现代教育手段是方式而不是目的,语文教学必须立足文本,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对“自主”的误解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使其根据各自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由此可见,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都是新课改所提倡的。但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却错误地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当主角,把话语权交给学生,从而淡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使教师成为旁观者和组织者,造成课堂混乱。有的学生在课堂中胡言乱语,例如,某个教师在教授“祝福” 时,学生在谈到祥林嫂命运时说:“祥林嫂为什么不去鲁四家闹,一闹鲁四就会收留她,因为鲁四是个要面子的人。”这时学生中出现了很多种假设,都是围绕着“闹”来说。当时老师为了体现自主原则,竟大加赞扬,说学生有见解,结果使课堂教学陷入了无法控制的局面,弄得听课教师啼笑皆非。这种“自主”学习的结果,学生不仅没有学到知识,反而连最起码的认知能力都受到了限制。
二、对“合作”的误解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合作思想为灵魂,以小组学习为主要模式。教师有计划地向学习小组提出共同的学习任务,指导各小组学生在独立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目标。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把合作简单地理解成小组讨论,而且不分青红皂白,任何问题都拿来讨论,久而久之,总用一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堂上气氛活跃,其乐融融,可课后反馈,学生却常常不知所云,连课文重点都没掌握。例如:有位老师在教“过秦论”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孝公’称‘公’,‘惠文’称‘王’?”学生说出了多种意见,大约用去多半课堂时间,结果偏离了教学。我想这个问题完全没有必要讨论,教师只要简要介绍一下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与周天子的关系即可,何必费此周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否该想一想如何用“合作”的方法来学习呢?
三、对“探究”的误解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探究能力。即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和现实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来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来解决问题;通过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激发兴趣,掌握程序和方法。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把“探究”理解成了“任意拓展延伸”,具体表现为很多教师把课文以外的大量内容引入课堂,让学生探究。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劝学”时,把荀子和孟子的思想进行对比,又拿韩非与李斯的命运进行对比,最后讲到人的重情与薄义,又引申到孙子、庞涓。弄得课堂成了政治教育课,忽略了文本,脱离了教学轨道。教师博学杂收是应该的,但如何把一桶水中的一杯水教给学生,则是教师的大智慧。
四、对多媒体教学的误解
多媒体走进语文课堂,使课堂教学的生动与形象,但有些教师却常常为多媒体教学而使用多媒体,尤其上公开课时,为了更多地展示自己先进的教学手段,结果把语文课上成了音乐课、影视课等,这种教学真会给学生带来收获吗?其实未必如此。如有位教师讲“鸿门宴”时,开篇用投影仪放映背景画面,接下来放“英雄”“霸王别姬”片断,一放就是15分钟。用声像代替语言文字创设情境,教师不写一个字,甚至让学生学唱,这是什么课?不是说多媒体不可用,但这种用法不如不用,一堂课下来,学生该会的不会,该掌握的没掌握,课堂无深度、不厚重。因此,现代教育手段是方式而不是目的,语文教学必须立足文本,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