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别利任职期间的美华书馆与墨海书馆的衰败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rd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华书馆(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是美北长老会在中国设立的一个出版、印刷机构,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一家活字排版、机械化印刷的出版机构。其前身为美国长老会于1844年2月在澳门开办的一个印刷所。1845年迁到宁波,命名为“华花圣经书房”。后迁移上海,改名“美华书馆”。它的开办主要是为各圣书公会和各基督教教育、医学协会在出版自己需要的各种特殊书籍时提供帮助,它的工作限于传教和慈善工作的范围内,并附带翻译和出版一些西方的科学书籍,但以不妨碍印制传教出版物为前提。
  一、姜别利与电镀法制造铅活字铜模
  1844年,美北长老会来华传教后,首先在澳门暂时落脚,在此开设了花华圣经书房(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Holy Classic Book Establishment)。1858年,美国长老会派遣早年曾经学习印刷的传教士姜别利(William Gamble)来华主持花华圣经书房,他是美华书馆的第7任督办。姜别利,出生于爱尔兰,早年移居美国,青年时代曾在费城一家大的出版公司当工人,后来又去纽约参加了《圣经》出版社的工作,直到被派到宁波担任书馆的主管工作。他不仅带来了铅字和字模,在 1859 年-1860 年间,他还发明了用电镀法制造铅活字铜模的新方法,并制成了大小七种铅字,称为“美华体”,即后来的宋体字。这种字模和铅字发明以后,美华书馆大量制造,出售给上海、北京等地的报馆、书局,成为此后几十年中国最通用的字模和铅字。他还按照汉字使用频率的多少按部首设计成元宝式的字盘和字架,提高了排字效率,为中国印刷业长期采用。
  J·L·马提尔(J.Mateer)曾在他的《美华书馆汉文铅字字表》(Lists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Fonts of the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一书的前言中,生动的指出了姜别利先生为改善汉字铅字和汉字字盘所做的精心调查。“为了弄清常用字的数量,特别是基督教书籍中所用的字,为了改进排字方法,姜别利先生查对了《圣经》以及该馆印刷的其它 27 本书,八开的纸总计有 4166 页。这些书所含字数总计超过 1100000,但只有 5150 个不同的字,加上香港伦敦会提供的 850字,总计 6000 字。有趣的是,在圣经中共计有676827个字,但只发现了4141个不同的字符,其中《旧约全书》中有503663个字,3946个不同的字符,《新约全书》中有173164个字,有2713个不同的字符。姜别利先生按使用频率把 6000 个字分为 15 组,出现过10000次的有18个字符,分别在28卷里,出现过1000次的有224个字符,依此类推。频率少于25次的有3715个字”。① 排除掉这3716个字符,他将其余的2285个字符按照词根编排作为第四本铅字表由马提尔先生出版。姜别利先生精心核对每个汉字在这28卷书中出现的次数,并标注在在每页的旁注上,清楚地记载了每个字的使用频率,这一成果对于后来学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分属于不同的教会或公司的各类印刷机构,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将永远感激姜别利先生对中国印刷业所做的贡献,并赞成在其葬礼上对他的赞美,即“在未来一个世纪中,在中国或日本所发行的任何一本《圣经》,基督教书籍或科学书籍,都将带有姜别利先生的手纹。不管现在或将来他们都将永远感恩于这位汉字印刷发展中的伟大先驱者。”②
  二、美华书馆的迁移与墨海书馆倒闭的关系
  姜别利认识到上海是一个重要的商业及传教中心时,他并没有多少工作经历。当时,除了他之外并没有几个人能够预测到上海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他的初衷是想用最少的努力将马太福音根植于中国的中心地带,并期望获得最满意的效果,这也是他选择上海作为运营基地的原因。除去上海那边的优势,在宁波,他却在购买印刷所需原材料和向各个港口推销书籍时遇到重重困难。他发现上海比宁波更有前途,因此,他选择了上海作为主要的活动基地。经主管部门同意,把印刷所改名为美华书馆,并于1860年迁往上海。
  作为书馆的负责人,姜别利还要指导工人,给工人发工资,购买材料,发送印刷品,编制财务报表以及与外界的通讯联系,这些都需要他有极大的耐心,并采取完善的方法对书馆的各项工作进行管理。并且,他发明的铅活字铜模和元宝式的字盘和字架,使得相同时间内打印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这与墨海书馆使用牛力的原始又笨重的印刷机器,“经一段时日使用,发现机器性能很差,印出的圣经字迹模糊,最后不得不将机器运回英国,恢复手工印刷”相较之下,天壤之别。尽管如此,美华书馆还是遇到麻烦,例如,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厂房面积就显得过于狭小。两个提供设备的朋友接受了一处比较大的处所。1862年,出版社搬迁到了那里,并增添了一个圆柱形印刷机。得利于更多的空间和更好的机器以及不断增加的字样,一年以后,美华书馆的印刷量已达近一千四百万张。在姜别利先生精心的管理之下,美华书馆承接了大英圣经公会印刷出版《圣经》的任务,此项任务之前一直由墨海书馆担任。美华书馆逐渐取代了墨海书馆在上海的出版中心地位,墨海书馆停顿。
  总之,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美华书馆可以称得上是西方近代科学第二次东传的典型代表,对近代中国出版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注释:
  ①②:The Mission Press in China: being a jubilee retrospect of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with the sketches of other Mission presses in China, as well as Accounts of the Bible and Tract Societies at work in China. printed at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95. P22、P23
  
  (作者简介:任莎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2010级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为满足长庆油田“保障油田生产、服务职工生活、维护矿区稳定”的发展需求,长庆油田矿区事业部积极探索内控机制创新,强化“五种意识”,抓好“四点建设”,实践“动态预警机制”,力争“六个转变”。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探索和实践革新,逐步摸索出了亲情化、特色化、规范化、数字化的长庆矿区服务新模式。  关键词:油田矿区 内控管理 机制建设  长庆油田矿区事业部(以下简称“事业部”)近年来在建立符合长庆油田“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语文学习评价改革应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强调多元评价,注重形成性评价。语文学习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引领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优化教师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试从激发兴趣、引领积累、培养习惯等角度谈几点关于学生语文学习评价的思考。  关键词:语文学习;评价;思考  新课程,新理念,如同春风,清香沁人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加快,城市建设的重心开始向农村转移,在这一过程中,无可避免的会对古村落及其形成的特有文化形成冲击,古村落承载着我国的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应注重对古村落及其文化的保护。我国在二十一世纪一直将加强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建设的重点,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农村的开发,这就与保护古村落之间出现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关系到农村经济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