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肛门治疗Currarino综合征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cl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urrarino综合征(Currarino syndrome, CS)的诊断和经肛门手术治疗的经验。

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共收治11例CS患儿,男2例,女9例,平均年龄11个月。其中7例肛门位置正常,但肛门直肠严重狭窄;1例患儿反复出现肛周感染及肛瘘;3例患儿可见肛门直肠畸形。其中5例患儿术前已行结肠或回肠造瘘术。术前全部患儿行肛门指诊、骶尾部正侧位片、下消化道造影及骶部核磁共振检查。术中患儿经过肛门或瘘口游离直肠,肠管拖出后,向上牵开肠管。将切口后方向左右牵开,可暴露并切除骶前肿物。术后全部患儿给予抗感染治疗,术前已有造瘘患儿术后第1天恢复饮食,无造瘘患儿术后2 d恢复饮水,术后4 d恢复低渣进食,无并发症患儿术后7 d出院,14 d扩肛。术后每3个月复查。已有造瘘患儿术后3个月行造瘘还纳术。

结果

肛门位置正常患儿全部有直肠肛门严重狭窄,小指不能进入。全部患儿影像学检查可见骶骨畸形和骶前肿物。11例患儿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术后8例恢复良好,1例患儿出现骶前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高位肛瘘,1例出现术后骶前出血。全部患儿目前恢复良好。

结论

对于年龄小于3岁,肿物最大径小于5 cm的CS患儿,经肛门一次完成肛门成型和骶前肿物切除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DPF3、Smarcd3及MEF2基因在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肠道组织内的检测,验证DPF3、Smarcd3及MEF2基因在肠道组织内的表达情况,并探讨DPF3、Smarcd3及MEF2基因在HD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8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HD患儿手术标本,并根据手术标本取材的位置分为:痉挛段组和吻合口组。利用RealTime-PCR、免疫蛋白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外科并发症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128例合并外科并发症的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CT小肠造影(CTE)、MR小肠造影(MRE)、肛管MRI及X线检查,完善检查后行手术治疗。观察指标:(1)克罗恩病术前并发症临床特点:克罗恩病术前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并发症与克罗恩病蒙特利尔分型的相关性。(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