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际声乐比赛选手演唱修养的认识

来源 :音乐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unm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国际声乐比赛是对演唱者全面素质和修养的检测,笔者以参加阿尔卡莫国际声乐比赛的实例,分别从声部界定、作品的选择、语言的演唱规范、音乐的理解和全面的音乐修养及心理素质与演唱体态论述,具体讨论在国际声乐比赛中修养的表现及实现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为参赛选手提供依据。
  关键词:阿尔卡莫;声乐比赛;修养;语言;声部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1)03-0135-04
  引言
  国际声乐比赛是声乐艺术在世界某一区域范畴内,云集世界各国优秀的声乐演唱者进行交流竞争选拔歌唱家和优秀艺术人才的盛会。在国际声乐比赛中,为保证比赛的权威性和公正,一般都会由主办方聘请在国际舞台和著名音乐院校从事声乐艺术表演和教学中作出卓越贡献的歌唱家艺术家做比赛评委。能参加国际声乐比赛是大多数声乐学习者追求的荣誉和梦想,为取得国际声乐比赛奖,每位参赛者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因各种或多或少的差距,还是有很多落选者。笔者不久前曾参加意大利阿尔卡莫国际声乐比赛,该项赛事创办于1998年,被中国文化部认定为国际二级比赛。此次比赛,选手来自20多个国家,有120名选手,经过激烈的比赛角逐,笔者最终进入决赛。因对比赛的过程感同身受,深切地认识到对于怎样才能真正具备或建立参赛制胜的条件与修养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意大利阿尔卡莫国际声乐比赛认识,进一步探讨总结国际声乐比赛中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所要具备的学识经验以及解决办法和途径,提供给参赛者借鉴和讨论。
  一、声部界定
  声部的界定至关重要,声部划分的正确与否,确定一个人的声部、声种是否符合选手本人的实际条件,事关选手音乐的塑造是否准确而成功,进而影响着一名演唱者歌唱事业的成败。人声各种类型客观存在,是不以歌唱者的客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有尊重客观事实,根据歌唱者的嗓音去训练,才能有理想的效果。早在18世纪,意大利著名声乐家就把人声分为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随着歌唱艺术的不断发展,又将人声进一步划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6个声部。同时在同一个声部中又划分出不同的声音类型,如将女高音划分为:抒情型、戏剧型、花腔型等。男高音划分为:抒情型、戏剧型等。还有一些“交叉型”的类型,如抒情花腔、戏剧花腔等。对于歌唱者正确认识并全面了解声部的鉴定方法及自身声部的归属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要提出的是,对于女中音声部的认定,中国和欧洲在音色审美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次比赛使我对女中音有了新的认识。笔者发现欧洲的女中音和中国的女中音不同之处不仅仅是音色方面的处理不同,中国的女中音音色比较偏暗偏厚,一般不具有明亮、灵活等特点,而欧洲的女中音音域宽广,音色明亮,相当多的女中音是花腔型的选手,这使我认识到中国在女中音声部训练上,观念与认识的欠缺,研究深入之不足。作为女中音,自己也在思考:怎样拥有较为系统的教学与科研的理念,用以指导女中音声部演唱的实践?
  二、作品的选择
  国际声乐比赛一般分设初赛、复赛、决赛并规定每一轮都要演唱不同的唱段。如阿尔卡莫国际声乐比赛则要求复赛必须有一首歌剧咏叹调,即决赛就是咏叹调的比赛。当然每个比赛的要求不尽相同。一般来讲,前两轮比赛要沿用17、18世纪到浪漫派时期的作品。曲目的选择,关系到选手比赛的成败,选手在比赛之前,必须对自己选出的曲目的文化背景及音乐风格有详细的了解,选曲不仅仅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它从歌者的声音特点、技术能力和综合修养等多个方面被体现出来。
  歌剧咏叹调无疑是最能表现声音技巧、歌唱表演能力的最佳选择。如果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曲目,就能在比赛中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参赛者本身的优势,达到理想的成绩。在选取比赛曲目时,其中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力所能及”,所选曲目要适合自己的音色、声部类型和程度,即能驾驭的作品。
  意大利的评委在选手的声音类型、年龄与作品的匹配问题上始终是非常严格的。如果一个抒情男高音偏偏要演唱戏剧男高音的作品,不但达不到作品的音乐效果,连本来漂亮的音色可能也“撑”没了,其结果不但拿不到奖,甚至连完整的表现可能都有欠缺。如果把亨德尔的作品处理成巴赫甚至是莫扎特、海顿的作品风格,把古典歌剧的“伯爵夫人”唱成真实主义歌剧的“桑图扎”恐怕初赛的这关都过不了。
  比赛中盲目追求超越自己能力的大难度作品,往往会对选手生理和心理都造成沉重的压力和负担。即使在比赛中勉强唱完,也达不到作品要求的规格和艺术表现。所以,选择作品不能只是单纯注重难度和个人喜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佳选择。
  选定了适合自己的参赛曲目,还要确定这些曲目是否是自己充分掌握的成熟作品,在国内比赛通常都会带自己的艺术指导,这样是因为双方已有合作经历,方便比赛,可以争取时间默契配合。如果没有艺术指导跟随,意大利的国际比赛组委会也会为每位选手配备一到两位的艺术指导,但是选手们只能在每轮比赛前和艺术指导碰一次面,再合作就是正式比赛了。因此,参赛曲目都应该是歌者和艺术指导经常合作进行艺术实践的作品,它们不仅仅是选手本人熟练的曲目,而且是与艺术指导共同创造的结果,才真正称得上是有配合、有功夫的作品。这里着重指出的是,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作品,咏叹调的伴奏声部往往起到的是补充人声声部,展示剧情,揭示角色性格和心理变化的作用。所以,比赛的成败与否,是双方表演修养的体现,所以仅仅靠单方面努力,很难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
  三、语言的演唱规范
  笔者认为,在意大利语学习的同时要注意以下的关于语音的问题:
  1.意大利语是最适合歌唱的语言,因为几乎所有的词都是元音结尾,所以,a,e,i,o,u中5个元音要发音清晰,明亮,开口度要大,在演唱过程中不能弱化这些元音,更不能吃音。
  2.意大利语的重音一般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也有在倒数第一个和第三个音节上的,简单的方法是按照音乐的重音作为语音的重音即可,但是要准确无误,还是要下功夫学习意大利语才行。
  3.意大利语中哑音h是不发音的,但作用非常重要,有时用于感叹词中,加强感叹;有时区别于两个同音异议词,例如:ho意思是“我有”和o意思是“我”区别开。最重要的是:由于哑音h的加入,辅音c、g在与元音拼读时,读音会发生变化,c、g在与元音a、o、u连读时读[k]、[g],若与i、e连接是读[k]、[g],就必须在c、g与i、e之间加上哑音h,否则就读成[ts]和[d]了,这是在意大利语中要特别注意的辅音组合。
  4.意大利语中的双辅音问题:双辅音就是两个辅音连在一起,比如:coppia、mamma等。双辅音就是要爆破音的感觉,先做出第一个辅音的动作而不发出,做出阻音的效果,之后再发出,这也是中国选手在演唱中最容易出错的读音。
  5.意大利语的辅音分为清辅音和浊辅音,汉语拼音的清辅音p、t、c是送气的,发音是有明显的气流从口腔中喷出;而意大利语的清辅音p、t、c是不送气的,发音更像汉语的b、d、g。浊音在汉语拼音里是没有的,汉语拼音中的b、d、g不仅声带不震动,不发声,而且不送气;意大利语则不同,b、d、g不仅声带震动发声,而且要求送气,浊音的发音要求以声带的震动同时带动胸腔的共鸣来完成。学习意大利语时一定要分清楚,这样才能发音纯正、准确。
  美声演唱的学习者要在系统的意大利语学习中才能逐渐掌握这些语言知识并在演唱中熟练运用,做到在没有单词和语法困难的语境中更好地诠释作品,同时为随时出国学习和比赛做好准备。
  这次比赛中笔者发现,中国的14位选手有少数会用英语交流,没有人会用意大利语交流,而其它国家的选手多数会以意大利语直接交流。在意大利歌剧比赛的赛场上,我们不通语言,已经是败了一半,那就更不要提在演唱中用意大利语的原文思维去诠释音乐,只是单纯从音像资料中的反复听记,这样的方法是无法真正获得原文的语感及其表现的。无论是西方美声唱法还是我国传统戏曲演唱以及民族唱法都对于歌唱中语言提出了明确而又严格的要求,不懂语言,歌唱也就失去了灵魂。某国家作品的语言会直接反映地域性的国家和民族风格,这是一般规律,如果选手只能熟知一般,而不能突显某作家某一角色,某一词的具体涵义,就无法正确进而生动表现角色。不能生动而精确地应用语言表现音乐、创造角色,自然达不到国际声乐比赛的入选奖项的标准。
  语言是构成声乐艺术的一大基础,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因此,特别是演唱意大利歌剧作品,熟练而艺术地掌握意大利语言的应用规范,是歌剧演唱取胜的关键。
  四、音乐的理解和全面的音乐修养
  在国际比赛中,很多声音条件好的选手并没有拿到好的名次,因为在比赛中,声音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在这次阿尔卡莫国际声乐比赛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最后进入决赛。要想在国际声乐比赛中取得好的名次,不仅要有高超的声乐技巧,还要有优秀的音乐文化修养和对西方音乐艺术的深刻了解,否则同样在舞台上演绎,但表演就会僵硬而显得不够自然,音乐风格也不会准确和细腻。比赛完之后,有幸和其中的一位来自墨西哥的评委谈到中国选手的演唱,他说:“你们中国的选手演唱歌剧时,就好比不用筷子吃饭,而要用西餐的刀和叉,但又不是自然随意的使用,而是把每一个用刀叉的动作都要换成西方人的动作方式。”他的话带给我深深的思索,就是说,国外评委认为我们仅仅是在模仿,没有了解到西方文化的精髓,也谈不上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修养。很多选手有美妙的歌声和良好的声音技巧,但因缺乏音乐修养而不能夺得良好的比赛名次。美声唱法,我们也在学,但是单纯的模仿,还是真正能用西方的音乐文化来唱和演是一个要深思的课题。最直接的接触西方音乐的方式就是到国外,特别是到欧洲去学习。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欧洲学习,但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其它方式提高我们的演唱修养的内涵纯正(如唱意大利歌剧),就是要达到本土音乐所要求的那样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1.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对音乐作品理解的差异,中国文化谦虚和含蓄是一种美德,而西方文化所追求的张扬个性化也不失其独特的风格。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观念,导致了我们在艺术思维和情感表达方式上不尽相同。我们不能用中国式的情感理念和艺术思维去表达所理解的西方文化中的音乐形象,它需要我们在灵魂深处具有更显著的文化超越意识。对欧洲文化艺术以及西方人表达情感方式的深刻了解,才能使我们表现出的音乐作品大气且具有国际化的一般审美习俗,从而达到国际化的艺术评判标准。
  2.歌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是音乐、绘画、舞蹈、诗歌、文学和戏剧的结合。作为声乐学习者应该多读好的诗歌,在诗歌中体会文学的艺术魅力,增强我们的文学性修养,使我们歌唱时找到如同朗诵诗歌那样自然的韵律感。到了意大利后,看到很多建筑上面的精致优雅的雕花,很自然联想起声乐作品中的“洛克克”风格的华彩乐段。要学会欣赏绘画艺术作品,从绘画作品中体会不同类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色彩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感受音乐中丰富的色彩和有层次对比的艺术表现手法。
  3.应该加强视唱的训练。声乐学习者要具备扎实的视唱基础,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的学习作品。如果在比赛期间出现突发情况,在参赛期间才开始准备新的曲目,除古典作品,也会有调式变化多端的现代派作品,所以,歌者在平时学习中必须重视视唱的训练。
  4.声乐学习者如能弹钢琴伴奏,对理解作品的和声织体以及创作动机是很有好处的,它能帮助歌唱者尽快地掌握作品的音乐形象和演唱风格,用内心听觉去唱主旋律,体会其轻重缓急的特点及乐句呼吸的深浅,并对乐曲的表情、速度、呼吸等牢记在心,使其在演唱中更加准确到位。
  5.声乐演唱者要多听弦乐等室内乐作品,在弦乐中可以体会丰富细腻的音色变化及优美流畅的音乐线条。在Baritoli的Rossni、Mozart 音乐会中,她经常和弦乐合作,在弦乐丰富流畅的音乐中,配上她那奇妙的歌唱,给听者无与伦比的美的享受,弦乐大大丰富了演唱者的音乐想象力。
  6.演唱者要多看舞蹈表演,在舞蹈中体会动与静、刚与柔、力度的平衡关系,从中欣赏柔美的形体艺术,它是人体美的最高审美体验。舞蹈家用肢体诠释音乐,而歌者是用声带,其实都是相通的。舞蹈中充满了新奇的艺术想象力,给音乐注入了新的元素,拓宽了歌者的想象空间,提高了歌者的欣赏及舞台的表现能力,如有可能,歌者不要错过在舞蹈中感受音乐艺术的机会。
  五、心理素质与演唱体态
  笔者认为,良好的比赛心态有助于比赛的正常发挥。
  首先,参赛选手要有自信,对自己进行客观了解的基础上,勇于肯定自己的优势。即使前面有水平明显高于自己的选手,也要相信自己有能够打动评委的独到之处。每个人的优点是不一样的,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就是成功。如放大自己的弱点,在舞台上容易过分紧张,影响自己水平的正常发挥。
  其次,参赛选手也要带着平常心比赛,这一点非常关键。不要总要求自己在比赛中一定要拿奖,这类心理暗示会为比赛的选手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以致在比赛中发挥失常。毕竟,选手之间的学习背景、音乐造诣都是不一样的,要自信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其他选手的优点,这样才能更好的继续努力和进步。
  除此,歌唱者的体态在声乐演唱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尤能体现出选手的音乐修养和审美品位。一般来说,演唱时身体姿态应做到:挺胸、收腹、精神饱满,气下沉,两肩放松,脊椎、后背挺直,双腿绷直,重心支撑于脚掌弓上。整个身体要放松自如,有利于气息的自然流动。体态动作直接关系着表演者的台风,必须特别重视。选手的服装也必须适合所唱的作品风格,要恰到好处。
  结语
  总之,国际声乐比赛是对演唱者全面素质和修养的检测,衡量它们的标准既是技术的,也是艺术的。作为立志要在声乐艺术方面,达到国际水平的演唱者,不仅仅要具备好的嗓音音质音色条件,高超的演唱技能,尤其还应在上述方面做努力。贝多芬说过:“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真正接近国际声乐比赛水平的捷径是没有的,但如果我们在演唱学习和实践中明白自己优势,对语言的正确的理解规范表现,对作品音乐时代风格的完整准确诠释,对艺术门类的广泛涉猎,同时注重培养我们对人类美的情感、情操、风度的关注和责任感,我们就会对所把握的角色塑造、情景的描绘,以及对唱腔表演的尺度等自然适当生动。只有这样才能奠定我们步入国际声乐比赛的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陈达波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2]张弦.西洋歌剧名作解说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3]沈旋. 西方音乐史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尚家骧 .欧洲声乐发展史[M].上海:华东出版社 ,2004.
  On the Accomplishment of Singers Wh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Vocal Music Competition by Taking Concorso Internazionale per Cantanti Lirici, Citta Di Alcamo as An Example
  Li Qiuyu
  Abstract:
  It is thought that,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vocal music competition can test contesta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ccomplishment, and the author who once took part in the Citta Di Alcamo makes a discussion on several concrete measures and ways of showing contestants accomplishment from aspects of the definition on voice part, the selection of music works, language standard, comprehension on music, all-around accomplishment,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posture during the process of singing,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favorable advices to contestants.
  Key words:
  Citta Di Alcamo; vocal music competition; accomplishment; language; voice part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 对于许多聚居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而言,以族群为单元形成的音乐文化空间往往是跨界的。本文依据前苏联人类学文献与中国萨满音乐田野考察结果,通过对黑龙江/阿穆尔河流域与西伯利亚一带萨满鼓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出通古斯萨满鼓的两大类型——泰加林型、黑龙江型。进而,探索以“流域”为视角进行跨界族群萨满音乐研究的有效性。  关键词:萨满鼓; 萨满音乐;通古斯;跨界;族群;黑龙江/阿穆尔河;西伯利亚 
期刊
摘 要:基于对150名高校在校生所进行的中国数字音乐“非法”传播现象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当前数字音乐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并对中国数字音乐的“非法”传播做出解读,试图探讨中国数字音乐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模式,以期为建立健康的数字音乐市场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音乐;中国数字音乐“非法”传播;问卷调查;免费下载;盗版;百度;搜索引擎;避风港原则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威伯恩的《管弦乐小品五首》Op.10,No.2创作于1911-1913年间,属于自由无调性风格作品。作曲家在此首作品中,采用“音色旋律”这种在当时具有创新性的作曲技术,同时结合节奏、力度、织体等诸多音乐元素,使作品在音色结构以及集合结构运动为主导结构力的“宏结构”形态控制下的综合结构力得到“多态一致性”的有机发展。本文即鉴于此,分析探讨在各种音乐元素与材料的共同作用下,作曲家是如何组织
期刊
摘要:任何文化的传承,都由“传”和“承”(即传承人与被传承人)双方互动构成。如果只有传递而无人承接,那么再好的文化也无法传承下去。因此,今后要在继续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力度的同时,加强对被传承人的激励机制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并予以实施,以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与积极性,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传承人;被传承人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近30年来(1980—2010),学术界关于中国音乐教育史的研究已公开发表和出版200多种著作。这些著作论题丰富、范围宏阔,代表了最近30年来我国音乐教育史研究的整体水平。这些研究包括中国历史上音乐教育的起源、音乐教育思想史、音乐教育制度史、音乐教学内容史、音乐教育史比较研究,以及对音乐教育史学科自身的理论探讨等多方面的内容。在体裁上,这些文论涵盖了通史、断代史、专题史及学术评论等多种形式。
期刊
摘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列出了五项文化事业重点工程,其中“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程”一项中提出重点支持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试点。笔者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从政府支持、传媒宣传、学校教育以及舞台展演入手,并以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为例谈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及推广等问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民歌;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保护
期刊
摘 要:该文通过阅读《王光祈文集》,回顾中国音乐学先驱王光祈的学术思想成就,特别是对于中国音乐学未来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其中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王光祈在音乐研究中对中国音乐精神(礼乐文化)的研究和现代中国文化精神(少年中国精神)与音乐文化自觉的追求;二是王光祈在音乐研究中的全球视野和对自我音乐文化经验或音乐文化身份的肯定。  关键词:少年中国; 王光祈;比较音乐学; 民族文化复兴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王光祈(1892-1936),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音乐学家和音乐史学家,我国甚至整个东方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奠基人,我国音乐学领域划时代的先驱者。其对中国音乐文献学发展、影响、贡献极大,他不但以饱满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高屋建瓴的指出了音乐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和方向,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而且这些研究也给当代的音乐学人以深刻的启示。其成果和研究方法,时至今日仍具有深刻的
期刊
摘要:1980年6月在南京举行的“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是中国民族音乐学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本文作者作为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会议的参加者,从“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新阶段”、“ 建立民族音乐学的中国特色”、“不断完善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这30年来我国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历程和新趋势,作了简的略回顾。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南京会议;30年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
期刊
2010年4月28日,第十五届首尔“SenulFz iendahip Fair”国际艺术节闭幕歌舞晚会在韩国首尔市政展览大厅举行。我们有幸观看了本次艺术节闭幕歌舞晚会。来自亚、欧、非地区的韩国、越南、马来西亚、土耳其、蒙古、俄罗斯、日本、印尼、埃及等16个国家代表团的精彩表演,使我们感受到了不同国度、不同区域民族乐舞的魅力,展示了亚、欧、非各国民族歌舞的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载歌载舞模式。动人心魄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