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就是全体公民不论地域、民族、性别、收入及身份差异如何,都能获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结果大致均等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它所强调的核心是每个公民获得公益性文化服务的机会和效果均等,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只有深刻理解了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含义,才能更好地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才能进一步推动我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公益性文化服务是公民的权益,权益均等化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
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的迫切需要。文化权利是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民生的重要方面。公益文化服务应该是一个公共福利,就像义务教育一样,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益,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平等地享有这项权益,简单地说就是人民群众不用买单就能平等地享有的一些基本文化消费。诸如公共文化广场演出活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免费开放等都属于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公益性文化服务,是基于社会效益,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的资源配置活动。如此,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才能实现广大民众的基本文化生活,满足公民的文化需求,促进公民文化权利的充分实现。
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途径。文化是国家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的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得到长足发展,全民素质得到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基础上得到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服务满足,人民都能享受文化带来的滋养,感受文化的魅力。只有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才能保证人民群众充分利用公益性文化场所从中汲取知识、获得教育、受到美的熏陶、享受健康娱乐。人民群众人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文化权益的同时,文化事业将会得到大发展。人们通过文化受到教育、受到影响,产生更强烈的文化消费需求和文化消费倾向,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要求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即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公共文化建设,而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基石。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同等成效的文化成果,自身素质得到提升,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目前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当前,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城乡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不均衡。一方面,城市公益性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公益文化服务引入高科技实施网络化也呈现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需求与供给脱节,农村的文化活动总量偏少,形式陈旧,对群众缺乏吸引力。如深受农村群众欢迎的电影下乡,往往组织较少,且放的电影大多是老片子,群众自然不爱看。由于缺乏公益性文化服务场所和设施,导致相当一部分农民没有地方去接受公共文化服务。还有一些新建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场所缺乏提供文化服务的管理能力,仅是一个空壳子。
二是偏远、落后地区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明显薄弱。偏远、落后地区由于经济基础的制约,通常重物质发展、轻文化发展,觉得本地区首要目标是解决“温饱”的“硬”问题,而不是搞些文化服务类的“软”指标,导致了偏远、落后地区公益性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匮乏,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严重缺失,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农民文化生活更是单调枯燥。更甚者由于健康文化生活的贫乏导致一些封建落后的观念在农村很有市场,赌博、烧香拜佛、占卜算命等封建迷信活动仍然存在,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和秩序,违背了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要求。同时,偏远、落后地区的一些公益性文化单位功能定位不清,公益性文化服务产品总量不足,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同公益性文化服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比较严重。
三是新市民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严重缺失。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城市因此出现了大量的“新”市民。新市民由于缺乏身份归属感,在城市中处于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双重边缘化困境,更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等影响,很少去享受或者是享受不到应该享受的文化服务。客观上讲,与城市原住民不同,新市民没有“地位的累积”作为资本,导致其社区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的可获得性较低,进而导致新市民无法获得社区公益性文化权益的实现。主观上讲,城市原有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对于新市民而言,是有点陌生的,新市民由于生存压力和自身文化素质的约束,不懂得主动去运用城市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不知道如何享受公益性文化服务这项基本文化权益。由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新市民对于文化的要求不高,他们缺乏要求得到与城市原住居民完全相同的文化权利的意愿与动机,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四是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力度和程度均显不足。目前,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网络图书馆建设也相继积极展开,但这些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的开放程度还不够高,方便性也有所欠缺。还有些文化公同的票价不合理,博物馆、文化馆名义上是开放的,实际使用率不是很高,公益性的活动开展过少。这些都阻碍了公益文化服务均等化,不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壮大。
加强和改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思考
公益性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基石,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转变政府职能是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关键环节。面对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新任务,各级政府必须勇于和善于转变政府职能,由政府大包大揽转变到政府主导、引导帮助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政府牵头,带动社会力量将大量文化资源推进农村,文化资源政策向农村倾斜,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将广大农民群众享受文化权利、文化成果,作为构建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心,加大惠民工程建设和农村重点工程建设的力度。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农村公益性文化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保证乡村文化馆(站)开展业务必需的经费、基层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和农村电影放映补助经费等,为城乡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
创新体制是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突破口。公益性文化服务体制的创新包括了财政投入方式、管理方式等等多个方面的创新。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机制改革,促进我国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公益性文化服务多是政府财政投入,亦即政府通过税收收入再投入到公益性文化服务中。那么深化公益性文化服务体制改革,强化纳税人对于公益性文化服务活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都将成为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突破口,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拓展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提高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开放度是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直接手段。公民的文化权利是平等的,一个日益重视公众文化权益的社会,就必须提高公益文化服务设施的开放度。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对公众开放,是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文化设施是文献和文物的殿堂,它们收藏的文物、图书,具体、生动地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们的进步思想、情感和愿望,具有天然的社会教育功能,能够让人们,直观地、自由地、平等地得到文化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同时,公益文化设施的价值取向,无可避免地要深入影响到民众文化人格的养成。因此,提高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的开放度能够直接影响全民素质的提高。
责任编辑:刘忠
公益性文化服务是公民的权益,权益均等化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
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的迫切需要。文化权利是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民生的重要方面。公益文化服务应该是一个公共福利,就像义务教育一样,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益,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平等地享有这项权益,简单地说就是人民群众不用买单就能平等地享有的一些基本文化消费。诸如公共文化广场演出活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免费开放等都属于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公益性文化服务,是基于社会效益,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的资源配置活动。如此,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才能实现广大民众的基本文化生活,满足公民的文化需求,促进公民文化权利的充分实现。
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途径。文化是国家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的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得到长足发展,全民素质得到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基础上得到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服务满足,人民都能享受文化带来的滋养,感受文化的魅力。只有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才能保证人民群众充分利用公益性文化场所从中汲取知识、获得教育、受到美的熏陶、享受健康娱乐。人民群众人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文化权益的同时,文化事业将会得到大发展。人们通过文化受到教育、受到影响,产生更强烈的文化消费需求和文化消费倾向,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要求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即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公共文化建设,而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基石。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同等成效的文化成果,自身素质得到提升,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目前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当前,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城乡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不均衡。一方面,城市公益性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公益文化服务引入高科技实施网络化也呈现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需求与供给脱节,农村的文化活动总量偏少,形式陈旧,对群众缺乏吸引力。如深受农村群众欢迎的电影下乡,往往组织较少,且放的电影大多是老片子,群众自然不爱看。由于缺乏公益性文化服务场所和设施,导致相当一部分农民没有地方去接受公共文化服务。还有一些新建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场所缺乏提供文化服务的管理能力,仅是一个空壳子。
二是偏远、落后地区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明显薄弱。偏远、落后地区由于经济基础的制约,通常重物质发展、轻文化发展,觉得本地区首要目标是解决“温饱”的“硬”问题,而不是搞些文化服务类的“软”指标,导致了偏远、落后地区公益性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匮乏,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严重缺失,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农民文化生活更是单调枯燥。更甚者由于健康文化生活的贫乏导致一些封建落后的观念在农村很有市场,赌博、烧香拜佛、占卜算命等封建迷信活动仍然存在,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和秩序,违背了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要求。同时,偏远、落后地区的一些公益性文化单位功能定位不清,公益性文化服务产品总量不足,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同公益性文化服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比较严重。
三是新市民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严重缺失。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城市因此出现了大量的“新”市民。新市民由于缺乏身份归属感,在城市中处于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双重边缘化困境,更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等影响,很少去享受或者是享受不到应该享受的文化服务。客观上讲,与城市原住民不同,新市民没有“地位的累积”作为资本,导致其社区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的可获得性较低,进而导致新市民无法获得社区公益性文化权益的实现。主观上讲,城市原有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对于新市民而言,是有点陌生的,新市民由于生存压力和自身文化素质的约束,不懂得主动去运用城市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不知道如何享受公益性文化服务这项基本文化权益。由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新市民对于文化的要求不高,他们缺乏要求得到与城市原住居民完全相同的文化权利的意愿与动机,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四是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力度和程度均显不足。目前,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网络图书馆建设也相继积极展开,但这些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的开放程度还不够高,方便性也有所欠缺。还有些文化公同的票价不合理,博物馆、文化馆名义上是开放的,实际使用率不是很高,公益性的活动开展过少。这些都阻碍了公益文化服务均等化,不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壮大。
加强和改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思考
公益性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基石,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转变政府职能是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关键环节。面对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新任务,各级政府必须勇于和善于转变政府职能,由政府大包大揽转变到政府主导、引导帮助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政府牵头,带动社会力量将大量文化资源推进农村,文化资源政策向农村倾斜,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将广大农民群众享受文化权利、文化成果,作为构建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心,加大惠民工程建设和农村重点工程建设的力度。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农村公益性文化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保证乡村文化馆(站)开展业务必需的经费、基层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和农村电影放映补助经费等,为城乡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
创新体制是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突破口。公益性文化服务体制的创新包括了财政投入方式、管理方式等等多个方面的创新。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机制改革,促进我国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公益性文化服务多是政府财政投入,亦即政府通过税收收入再投入到公益性文化服务中。那么深化公益性文化服务体制改革,强化纳税人对于公益性文化服务活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都将成为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突破口,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拓展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提高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开放度是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直接手段。公民的文化权利是平等的,一个日益重视公众文化权益的社会,就必须提高公益文化服务设施的开放度。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对公众开放,是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文化设施是文献和文物的殿堂,它们收藏的文物、图书,具体、生动地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们的进步思想、情感和愿望,具有天然的社会教育功能,能够让人们,直观地、自由地、平等地得到文化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同时,公益文化设施的价值取向,无可避免地要深入影响到民众文化人格的养成。因此,提高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的开放度能够直接影响全民素质的提高。
责任编辑:刘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