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syydr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这与夏丏尊所说的“情感教育”是一致的。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页)
  语文教学一直承担着育人的重任,而作文教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自然也承载着同样的重任。在作文教学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情感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习作的效果。学生心中有情,则会才思敏捷,写出有真情实感、认识深刻的好文章。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渗透情感教育,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还能提高写作质量。
  一、作文先做人
  夏先生强调写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切忌在写作中说空话、假话、套话,套用写作模式:开头花拳绣腿,用一系列排比、比喻等修辞等看似妙语的句子来达到吸引读者注意的目的;正文生搬硬套,古今中外、历史名人全部搬出来,让人感觉小作者博古通今;结尾呼应开头,点明题目,所谓“画龙点睛”地收束全篇。这样千篇一律的文章让我们感到学生内心的空虚,精神世界的贫乏,看不到学生真实的想法和高尚的人格。
  这种应试教育下的写作教学应该摒弃,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写作时要从内心出发,而不是一味地说“假话、大话、空话”,我们的教育首先是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里所说的健康,并非仅指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丰富。如果一个学生在写作时总是靠虚构、靠说假话来获取别人认可的话,那他就是个自欺欺人的人,是个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虚伪的人。如此精神匮乏的人,如何能写出感动人的真实文章呢?
  然而,平时学生有着大量的作业和试卷,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学生失去了评价语言是否精彩的能力。他们追求的是怎样的语言能获得高分,因而编造虚假的内容,这样的作文是与做人相背离的,也与写作的初衷相悖。
  写作教学需要教师先教会学生做人,只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的精神世界才会更丰富,才有足够的自信在作文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写作内容才能更加深刻。
  “作文先做人”是新《课标》要求下写作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教师要以情促情
  老师的语言风格、思维方式,或是情感体验,都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作为语文教学中情感的渗透者,教师首先要喜爱写作,对写作充满热情,与学生谈及写作时充满激情,甚至能够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经历、创作心得,这样会带动学生爱上写作,激发其创作激情。
  其次,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的语言要传神,通过语言的力量来影响学生的情感变化。生硬的语言会让原本枯燥的作文课更加无聊,教师在无生命的语言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在指导写作时情绪饱满,声调抑扬顿挫,情神融合,课堂会变得鲜活,进而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在高涨的情绪氛围中创作。
  教師还可以在作文教学中坚持写“下水文”,亲身感受写作中的重难点,找出问题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这样的教学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完成写作。
  三、给学生足够的自信心
  写作之于学生一直都是“头疼的事”,学生往往为了应付差事,敷衍了事,从来不是有感而发,自然写不出优秀的文章。这样日复一日,学生长期处于挫折之中,心中充满挫败感,会对写作失去信心。所以,在写作中,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他们足够的自信心,让他们告别害怕写作的阴影,进而爱上写作。
  1.形式多样的作文指导课
  作文指导课是学生接触作文的第一步,过于简单的内容和方法指导往往不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思维定式,无法写出新颖的作文。
  写作前的指导是引导孩子写好作文的关键,所以要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让他们摆脱写作的束缚和限制,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指导课要形式多样,可以课内与课外指导相结合。一方面,在课内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如口语训练、课堂演绎、短句仿写、美文推荐、限时小片段等,另一方面,多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置身于大自然中,这样的社会采风可以让学生积累素材,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
  2.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十四五岁的初中生应该有不少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见闻和感受,也有着不一样的体验,他们应该“胸中有丘壑”,将积蓄的材料灵活运用于作文之中。可事实并非如此,不少学生的作文空洞、贫乏,无事可写,如此多彩的生活就因为学生缺少发现、缺少思考、缺乏情感而变得枯燥无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怎能写出精彩的文章呢?
  夏先生提出“写作即生活,写作离不开生活”。所以我们需要带领孩子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让他们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感知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作的灵感就会源源不断地涌来,自然会做到“下笔如有神”。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一把万能的钥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活动的乐趣。如组织创办校刊,鼓励学生写文章发表;开展作文素材积累大比拼,让学生在竞赛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等等。在各类活动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和特长,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帮助他们体验写作的成功与快乐,这有助于强化他们写作的兴趣。
  另外,学生的作文得不到肯定也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反感、厌烦,提到作文就害怕,越怕越不敢写,越不敢写就越写不出好文章,越写不好挫败感就越强,时间久了,就形成恶性循环,没有了写作的激情。所以,我们还需要针对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评改他们的作文时要善于找到其中的亮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4.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生的情感比较脆弱,有时老师的一句鼓励会让孩子兴奋一整天,而一句严厉的话可能会让他们沮丧好几天。所以,有经验的老师通常是从学生写作中寻找“亮点”,不论是选材还是语言,不论是构思还是情感,尽量寻找他们写作中出彩的地方,而不是一味批评。在评价时,多给学生一些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找到自己写作中的亮点。
  学生的信心来自老师的鼓励,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敢想敢写,发自肺腑地表达自己的所思
  所想。
  四、在批改作文中进行“情感互动”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的一大重任,厚厚的作文本,水平参差不齐的作文往往让老师疲于应付。学生写,教师改;教师评,学生听,这种单一的作文批改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境地,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夏丏尊提倡批改作文可以将学生自改、教师面批、学生互批相结合。这种在作文批改方面的“情感互动”,也能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可见在批改作文时,师生也需要情感互动。
  1.教师面批作文
  批改作文即检查学生写作的情况,这也是作文评讲课的基础。通过批改作文,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这样有助于因材施教。在批改时,我们要特别注重情感的沟通,可以将激励性的评语注入学生的心田,可以用肯定、赞扬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用委婉批评的评语加以激励和督促。我认为,要想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面批作文是最好的方式。
  面批作文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平等对话,虽是批改作文,实为情感交流。在面批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恰如其分地给出指导意见,这种现场点评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哪里好,哪里不足,哪里需要修改,如何修改。这样的面批,避免了学生看完教师的评语就合上作文本的尴尬,还给了学生修改作文的方向,增强了他们的自改意识,让其作文在自改中有质的飞跃。
  2.学生自改和互改作文相结合
  作文批改并不是老师一人的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自改作文,互改作文,让他们了解教师精批细改的良苦用心,在自改、互改中发现自己写作的问题,借鉴别人的优点,进而相互交流、讨论,从而达到写作教学的目的。
  学生自改、互改作文不是简单地浏览作文,改几个字,而是需要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运用,如选材立意、结构组织、遣词造句等能力。通过修改作文,学生能够发现写作中的不足,对语言字斟句酌,还能掌握多種写作技巧,写作能力将日臻完善,写作、鉴赏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当经过修改后的文章出炉时,学生会尝到成功的喜悦,写作的热情自然高涨,写作观念也会发生变化,由“要我写”到“我要写”,由“要我改”到“我要改”。
  融入情感写出的文章会如清澈的泉水滋润心灵,沁人心脾,这才是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要将学生置身于和谐轻松的环境中,促进他们创造力的发展,写出感动的佳作。
  五、读写结合,相互促进
  夏丏尊很早就阐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强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0页)
  1.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关键,也是写作之根本
  现在的学生社会阅历比较浅,阅读就成为他们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的天地。学生通过阅读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培养敏锐的感知力、独特的想象力,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将自己的感悟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积累下来。另外,要特别重视课外阅读,这对学生写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2.以读导写,以写促读
  阅读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将新词佳句熟记于心,而且可以在课堂中使用仿写、缩写、改写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阅读水平,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比如,读《三颗枸杞豆》时,指导学生仔细体会文中“我”在遇到三叔前和遇到三叔后的心理变化,让学生写一篇描写“我”的心理的短文。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人物,解读文本。在写作教学中,利用范文,从字、词到句、段引导学生赏析文章,表达对生活的认识、感悟和思考,做到“以读促写”。阅读与写作的材料都源于生活,阅读是借助美文来让学生认识生活,写作则是学生用文字来表达生活,两者虽性质不同,但本质一样。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教师将读与写相结合。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情感,这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判别力,否则,他一连同他的专业训练就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爱因斯坦著,许良英、范岱年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28页)我们的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写作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其他文献
米粒听说淘淘认识了一位流浪的鼠爷爷,他也很想去见见这位鼠爷爷。他该怎么走才能找到鼠爷爷呢?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认知世界的黄金时期。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应从阅读氛围的营造、陪伴阅读的提倡、读书活动的举办、鼓励好书的分享四大方面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课外阅读的能力,不断提升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 小学低年级 指导策略  阅读是学生发现世界、探索世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
  
1.有一个女孩,她非常、非常喜爱动物。她的抽屉里住着一只聪明的松鼠。她的衣橱里住着一只安静的兔子。她的床底下住着一只爱干净的小浣熊。她的沙发下面住着一只淘气的小山狸。
1、松鼠培培看到一棵好粗好粗的“大树”。2、咦,“大树”在移动!培培吃了一惊,连忙躲在树叶后面,小心地盯着。
摘要:古诗词是华夏民族乃至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璀璨宝珠,是炎黄子孙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优质资源。如何坚守古诗词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立足于古诗词诵读这个角度,试对此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教育;古诗词诵读;核心素养  如何通过古典诗词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一项艺术性的实践课题。笔者认为,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古诗词
摘 要:如何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件事情在小学校园内落到实处,让学生从小发自内心地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中国语言文字,这是“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的大问题。佛山市禅城区东鄱小学利用周边校外资源和校内创客园区所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按创客园区分类建立传统文化模型,以科创、艺创、文创这“三创”合力为抓手,引导学生从形象的感性体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通过抽象的理性学习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学措施也要发生一定的改变。不仅要求学生的基础知识达标,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地位逐渐提高。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可以对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日常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在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仍出现许多问题,本文将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 思想品德教育 问题
西班牙著名小说家、诗人塞万提斯曾经说过,笔乃心灵之舌。他所说的“笔”就是指写作,也就是说写作是自己心灵最真实的表达,要具有真情实感。由此可见,在小学高年级写作中,写作真是至关重要,而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为重要的方面。现阶段小学生所写的作文大多千篇一律,而作文内容也多是空洞乏味,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学生没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对语文素材以及写作方法的掌握比较少。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写
摘要: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整组教学不是简单的单元内容的组合,而是立足于文本,强调语文教学的整体观,突出某一主题来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教材的整体感知能力,有利于教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本文对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整合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兼备的基础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