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通过对课文的透彻理解,根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解疑,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启发式教学 设置悬念
“学而不思则罔”,“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所谓设疑,就是教师通过对课文的透彻理解,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把握住文中能够产生变异的方面,并转换为正常的提问方式,从而吸引学生注意,促使他们思考,让他们的思维处于“不悱不发,不愤不言”的状态,并经过深入的思索,通过比较、辨析,最终全面正确理解课文。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设疑、质疑、解疑,进行启发式教学,是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的几点体会。
一、激“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人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例如,进行《变色龙》一课的“人物形象分析”这一环节时,我故意作了如下结语:“奥楚蔑洛夫先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人物采取不同的态度,说出不同的话语,真是一个‘随机应变’的人哪!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学生听后,互相张望,一脸迷惑,我见机而行,让他们发表见解,学生一致指出我的评语错误:应该用“见风使舵”而不能用“随机应变”。在这里,我巧用词语感情色彩的差别给了学生一次生疑,敢于指正的机会,使学生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巧“问”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柏林之围》一文塑造了儒夫上校这一人物形象。教课时,我设疑:“儒夫上校是一位爱国主义的将领,还是一个军国主义的走卒?”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执己见,争论激烈,提出了三种看法:1.儒夫上校是一位令人敬佩的爱国主义将领;2.儒夫上校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军国主义走卒;3.在儒夫上校身上,既有爱国主义的精神,又有军国主义的臭气。于是我又引导学生从写作背景、故事情节、题材选择、作品主题等角度进行分析,使学生对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有了基本一致的理解。
三、示“错”
实践证明,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混淆、不易辨别的内容,展示错误,造成“悬念”,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教授《中国石拱桥》一课时,我设疑:判断图中的桥梁构造设计是否同实际情况一致。学生兴趣盎然,经过反复阅读后踊跃发言,指出图中桥面坡度太大,与文中“桥面几乎与河面平行”说法相违背,桥孔的形态与文中“桥孔半圆形”不一样,桥孔的长度与文中所说的“每个桥孔长度不一”产生对立等错误之处。这样的形式使得原本枯燥的说明文阅读一下子柳暗花明,课堂气氛相当热烈。
四、设“障”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知识的增长点,利用材料内容内部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例如,“狗咬耗子——多管闲事”这一歇后语为材料作文,我这样设疑指导:1.消灭耗子算不算闲事?2.咬耗子有悖于狗的本职吗?3.分内与分外一定水火不容吗?4.该不该为狗鸣不平?借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其能选择最佳角度,立意谋篇。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障”造成“悬念”,使学生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留“味”
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学贵存疑”,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学生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倘若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悬念,则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能力。如教授《项链》一文,我就路瓦栽夫人所借项链是假的这一情节,向学生设疑:当佛莱思节夫人告诉路瓦栽夫人那挂项链是假的时,路瓦栽夫人会有怎样的神情、心理活动和行动?引导学生顺着小说的思路,合理想象,加以描写。这样,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制造悬念,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
总体来说,设疑解疑不单是我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思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提出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即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兴奋点上。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语文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启发式教学 设置悬念
“学而不思则罔”,“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所谓设疑,就是教师通过对课文的透彻理解,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把握住文中能够产生变异的方面,并转换为正常的提问方式,从而吸引学生注意,促使他们思考,让他们的思维处于“不悱不发,不愤不言”的状态,并经过深入的思索,通过比较、辨析,最终全面正确理解课文。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设疑、质疑、解疑,进行启发式教学,是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的几点体会。
一、激“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人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例如,进行《变色龙》一课的“人物形象分析”这一环节时,我故意作了如下结语:“奥楚蔑洛夫先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人物采取不同的态度,说出不同的话语,真是一个‘随机应变’的人哪!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学生听后,互相张望,一脸迷惑,我见机而行,让他们发表见解,学生一致指出我的评语错误:应该用“见风使舵”而不能用“随机应变”。在这里,我巧用词语感情色彩的差别给了学生一次生疑,敢于指正的机会,使学生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巧“问”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柏林之围》一文塑造了儒夫上校这一人物形象。教课时,我设疑:“儒夫上校是一位爱国主义的将领,还是一个军国主义的走卒?”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执己见,争论激烈,提出了三种看法:1.儒夫上校是一位令人敬佩的爱国主义将领;2.儒夫上校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军国主义走卒;3.在儒夫上校身上,既有爱国主义的精神,又有军国主义的臭气。于是我又引导学生从写作背景、故事情节、题材选择、作品主题等角度进行分析,使学生对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有了基本一致的理解。
三、示“错”
实践证明,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混淆、不易辨别的内容,展示错误,造成“悬念”,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教授《中国石拱桥》一课时,我设疑:判断图中的桥梁构造设计是否同实际情况一致。学生兴趣盎然,经过反复阅读后踊跃发言,指出图中桥面坡度太大,与文中“桥面几乎与河面平行”说法相违背,桥孔的形态与文中“桥孔半圆形”不一样,桥孔的长度与文中所说的“每个桥孔长度不一”产生对立等错误之处。这样的形式使得原本枯燥的说明文阅读一下子柳暗花明,课堂气氛相当热烈。
四、设“障”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知识的增长点,利用材料内容内部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例如,“狗咬耗子——多管闲事”这一歇后语为材料作文,我这样设疑指导:1.消灭耗子算不算闲事?2.咬耗子有悖于狗的本职吗?3.分内与分外一定水火不容吗?4.该不该为狗鸣不平?借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其能选择最佳角度,立意谋篇。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障”造成“悬念”,使学生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留“味”
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学贵存疑”,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学生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倘若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悬念,则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能力。如教授《项链》一文,我就路瓦栽夫人所借项链是假的这一情节,向学生设疑:当佛莱思节夫人告诉路瓦栽夫人那挂项链是假的时,路瓦栽夫人会有怎样的神情、心理活动和行动?引导学生顺着小说的思路,合理想象,加以描写。这样,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制造悬念,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
总体来说,设疑解疑不单是我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思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提出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即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兴奋点上。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语文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