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浙江省在“块状经济”的基础上,正视省情,抓住先机,把握商机,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对外开放,多年来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协调发展。在令人可喜的成果面前,不是固步自封,满足现状,而是谋在创新,另辟蹊径。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又闪耀出两大令人注目的新亮点。探究和分析其原因,更能实事求是,扬长避短,以求更大发展。
【关键词】创新 新亮点 探析 原因
浙江,这个诸多资源匮乏的沿海小省,多年来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协调发展: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为1564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3168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975美元),增长11.6%。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总收入分别为2568亿元和129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均居全国前列。前不久,媒体报道了令人可喜的一组数据:2007年上半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为8344亿元,同期增长1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3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368元,同比增长13.4%……数据清晰地展现了全省一种增长速度较快、收入不断增加、统筹与和谐发展水平提高的良好局面。浙江经济为何会有这样持续、快速的发展呢?本文将就以下两大新亮点做一个探究性的分析。
一、新亮点一:经济格局发生了新变化——“块状经济”出现移动和扩散
1、“块状经济”及其出现移动和扩散的表象
浙江经济有一鲜明的特色,就是“块状经济”。如今在浙江,不论是民营经济,还是国有企业,不论是农村工业化,还是加快城市化,块状经济早已遍布浙江土地,其空前活跃的经济发展特色被誉为“浙江现象”。“块状经济”发展模式是改革开放后,浙江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其含义是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地域上,千家万户分工协作,生产经营某一个或某一类产品,如眼镜、玩具、箱包、衬衣、领带、纽扣、皮鞋、袜子、文具用品、工艺饰品等等。其生产和经营单位包括个私企业、乡镇企业,也包括后来通过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而转向民营经济的大部分小型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这些产业区块起初是多样化,逐渐转向特色化,从而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支柱。这种产业区块的“块状经济”以主导产品、骨干企业、大型市场为龙头,以众多的家庭企业、中小企业配套协作为基础,以特色工业园区为载体,走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的路子,涌现出了如义乌小商品、永康小五金、绍兴轻纺、海宁皮革、嵊州领带、鄞县服装、苍南标牌等特色产业集聚区和一大批产销基地。现在,浙江特色产业超亿元的区块有400多个,产值超过10亿元的区块有200多个。在这些产业区块内部,从生产原料到成品再到包装营销,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均有成百上千个单位相互协作又充分竞争,并有与之配套的颇具规模的生产资料市场、产品交易市场和专业设计机构、信息机构、展览机构等,从而超常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块状经济”加专业市场,这种独特的发展模式决定了浙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决定了这些产业区块的稳定性。
近年来,“块状经济”的稳定性开始受到挑战。现今,浙江民营企业不但把目光投向全国,而且还有大批企业变身为跨国公司,浙商“走出去”开发资源骤然升温。浙江企业寻求对外投资的机会,开始跳出本地资源的限制。浙江新洲、台州华天、杭州天和家具、宁波华洲矿业、温州广寿等8家企业,分别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加蓬、阿根廷等国家投资森林采伐、加工和矿产资源开发。据前不久浙江省外经贸厅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6月底,浙江境外企业和机构累计已达2809家,投资总额16.4亿美元,中方投资13亿美元;境内投资主体和境外机构数量均居全国首位。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一种国际资本的流动现象。一些“块状经济”产业基地的产品更多地流向“经济枢纽”,而“经济枢纽”的辐射范围则突破了原有的行政区划,形成更大区域和更深层次的流动和融合。在这种由“块状经济”向区域经济的演进中,显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竞争力,而且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的生成与成长。突出的案例就是浙江经济中的“义乌板块”。
义乌,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城市,靠小商品市场起家,伴小商品市场崛起。小商品市场的影响不仅渗透到义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牵动着整个浙中地区乃至更大区域的经济神经。市场和围绕市场兴起的物流业、信息业、餐饮业及其他五花八门的产业,把义乌周边地区上百万富余劳动力吸引到商品的生产、经营和服务领域,使浙江中部这块没有资源禀赋优势的内陆盆地,能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快速隆起而形成一个“经济圈”。义乌市场提供的还远不止商品交易平台或产品销售窗口,更多的是提供各种经济要素,其中为周边地区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就是鲜明一例。据统计,目前在义乌有登记的外来人口已突破70万人,超过本地居民,而且绝大多数有固定的工作。同时,还有一支依附义乌市场的就业大军散落在浙江中西部的广大农村,据估计约有40万人,每年加工费收入40多亿元。
现在,以小商品市场为核心的“义乌经济圈”正在强劲地扩散中,据有关部门介绍,目前义乌市场的辐射范围已从浙中地区扩大到浙西的衢州、浙中南的丽水及浙闽赣的交界地区乃至更远的区域;扩散方式从单一的来料加工转向资金、技术输出和产业链延伸;扩散的领域从商品加工发展到旅游开发、物流建设和人员培训。这种产业、市场和要素连接在一起的“新块状经济”,便是“义乌经济圈”新扩散点。
2、“块状经济”出现位移和扩散的原因
(1)生产要素的制约显现。浙江板块经济主体上仍是高投入的粗放型传统产业。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升高,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浙江能源、土地、水以及人才等生产要素匮乏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显现。正是如此,浙江省部分龙头企业为追求新的发展空间不得不外迁或部分外迁时,整个产业群就将随着移动。如温州奥康集团鞋业西迁,来自浙江、四川、重庆、台湾等地的50余家鞋业企业以及相当部分鞋机、鞋底、印刷包装、职业技术教育等鞋业配套企业也相继尾随入驻园区,此现象被专家称为“资本抱团位移”。再有浙江企业经过多年打造,民营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本省、本国市场和资源已经捉襟见肘,因此输出资本成了一种自主性、积极性的行为。
(2)市场规模效应的催动。有一组数字能够反映义乌市场的规模效应:市场经营面积约260万平方米,摊位58000个,40多万种商品;每天输出的货物集装箱突破1500只,商品流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天的人流量20万人次,每天的现金流量1亿元;境外企业在义乌的开户账号有9000多户,登记的境外企业驻义乌办事处或代表处有800多家,经登记常年在义乌经商的境外客商有8000多人。另据市场管理部门的调查,目前小商品市场有近70%的商品来自全省各地的生产基地。全省各地的产业群落为义乌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小商品市场则为这些产业基地提供连接世界的销售平台。市场与产业的这种跨区域融合,使市场功能和产业优势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形成了共生共荣的“经济生态”。正是在这个“经济生态”中,通过商品和要素的高密度、大流量的流动,使义乌成为浙江中部地区最大规模的“经济枢纽港”,从而产生了极大的极化效应和辐射功能,“义乌板块”这种能量的快速集聚和持久释放,有力地推动了浙江中部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二、新亮点二:经济模式进行了新的提升——循环经济的发展已有明显成效
1、发展循环经济的自然、人文环境背景
(1)多种资源短缺,供给压力日益加大。浙江省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79万人,可谓是地狭人稠。“七山二水一分田”的陆域环境,全省人均土地面积仅为全国的1/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各省区中居第15位。同时,浙江又“缺铁、少煤、无油”,全省一次能源自给率只有5%,人均资源拥有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5%,居全国倒数第三位;铁矿石保有储量仅占全国的0.07%,铜资源保有储量只有全国的0.05%,石油储量微乎其微,煤炭储量为全国的万分之一。近年来浙江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各种资源要素供给压力日益加大。
(2)改变高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十分迫切。由于浙江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短缺,多年来过多发展占地多、能耗高、污染大的粗放型加工工业,导致出现资源减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环境恶化的后果。2005年,浙江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1.49吨标准煤,高于广东(1.08吨标准煤)、上海(1.18吨标准煤)、天津(1.45吨标准煤)、福建(1.45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为0.9吨标准煤,高于广东(0.79吨标准煤)、北京(0.8吨标准煤)、上海(0.88吨标准煤);万元GDP电耗为1222.2千瓦时,明显高于北京(828.5千瓦时)、海南(912.3千瓦时)、江西(966.3千瓦时)等省市,在全国排第17位。近20多年来,浙江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生产总值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与生产总值的比值1978年时仅为18.8%,2006年则达到了48.5%,而且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每增加一亿元GDP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由“六五”计划时期的1亿元提高到“十五”时期的3亿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尽快转变主要依靠资源要素高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显得十分迫切。
(3)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先发优势已不复存在。就总体而言,过去的20多年,中国经济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初级阶段”,浙江人已经先人一步。但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建立或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市场经济已经进入了“中级阶段”。目前全国各地的发展条件和竞争手段,至少从政策和法律方面说,已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可以说,浙江原有的先发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自己熟悉、操作的一些方法、秘诀现在也不再是独家秘密。浙江经济要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必须在与时俱进的同时,还要谋在创新、另辟新径。
2、循环经济发展的明显成效
浙江人清楚地认识到:发展和谐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意味着经济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而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恰恰是对现阶段经济高速发展遭受资源环境约束瓶颈反思的结果,更是对未来区域的良性发展和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诉求。正是在这样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背景下,2005年上半年全省循环经济工作会议后,浙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思路、工作计划,一个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浙江”的实施措施在全省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了。
一是循环经济已在三个层面上同步推进。企业层面的小循环较快发展: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废弃物内部循环、污染治理等途径实现内部的小循环。园区层面的中循环不断发展:园区通过生态化改造,进行资源梯级利用,构建企业间的产业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社会层面的大循环有序发展:循环型城市、社区、物流、节约型政府等活动正在全省有序推进。
二是资源和环境得到了有益地改善。2006年,浙江省万元GDP综合能耗水平居全国第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2001年的86.7%上升为2006年的92.5%。循环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06年,八大水系、运河和湖库171个省控监测断面中有60.2%的断面水质满足水环境功能要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82.8%;11个设区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均在82.2%以上。
浙江人有一股不甘落后、永往直前的闯劲,更兼有一种善于捕捉商机的灵性,正是这股自强不息的“牛劲”,使得浙江经济在其发展的进程中不断闪现出耀眼的新亮点。也正是这些亮点,引导着浙江经济不断地创新奋进。
【参考文献】
[1]赵伟:2006年世界经济发展前景与浙江经济对外开放环境[J],浙江经济,2005(23).
[2]浙江省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会:浙江义乌经济圈迅猛崛起[J],区域经济,2006(9).
[3]史久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积极推进浙江循环经济发展[J],浙江经济,2005(13).
[4]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N],浙江日报,2006-7-21.
[5]吴妙丽:数字解读浙江经济[N],浙江日报,2007-6-4.
【关键词】创新 新亮点 探析 原因
浙江,这个诸多资源匮乏的沿海小省,多年来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协调发展: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为1564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3168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975美元),增长11.6%。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总收入分别为2568亿元和129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均居全国前列。前不久,媒体报道了令人可喜的一组数据:2007年上半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为8344亿元,同期增长1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3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368元,同比增长13.4%……数据清晰地展现了全省一种增长速度较快、收入不断增加、统筹与和谐发展水平提高的良好局面。浙江经济为何会有这样持续、快速的发展呢?本文将就以下两大新亮点做一个探究性的分析。
一、新亮点一:经济格局发生了新变化——“块状经济”出现移动和扩散
1、“块状经济”及其出现移动和扩散的表象
浙江经济有一鲜明的特色,就是“块状经济”。如今在浙江,不论是民营经济,还是国有企业,不论是农村工业化,还是加快城市化,块状经济早已遍布浙江土地,其空前活跃的经济发展特色被誉为“浙江现象”。“块状经济”发展模式是改革开放后,浙江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其含义是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地域上,千家万户分工协作,生产经营某一个或某一类产品,如眼镜、玩具、箱包、衬衣、领带、纽扣、皮鞋、袜子、文具用品、工艺饰品等等。其生产和经营单位包括个私企业、乡镇企业,也包括后来通过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而转向民营经济的大部分小型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这些产业区块起初是多样化,逐渐转向特色化,从而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支柱。这种产业区块的“块状经济”以主导产品、骨干企业、大型市场为龙头,以众多的家庭企业、中小企业配套协作为基础,以特色工业园区为载体,走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的路子,涌现出了如义乌小商品、永康小五金、绍兴轻纺、海宁皮革、嵊州领带、鄞县服装、苍南标牌等特色产业集聚区和一大批产销基地。现在,浙江特色产业超亿元的区块有400多个,产值超过10亿元的区块有200多个。在这些产业区块内部,从生产原料到成品再到包装营销,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均有成百上千个单位相互协作又充分竞争,并有与之配套的颇具规模的生产资料市场、产品交易市场和专业设计机构、信息机构、展览机构等,从而超常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块状经济”加专业市场,这种独特的发展模式决定了浙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决定了这些产业区块的稳定性。
近年来,“块状经济”的稳定性开始受到挑战。现今,浙江民营企业不但把目光投向全国,而且还有大批企业变身为跨国公司,浙商“走出去”开发资源骤然升温。浙江企业寻求对外投资的机会,开始跳出本地资源的限制。浙江新洲、台州华天、杭州天和家具、宁波华洲矿业、温州广寿等8家企业,分别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加蓬、阿根廷等国家投资森林采伐、加工和矿产资源开发。据前不久浙江省外经贸厅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6月底,浙江境外企业和机构累计已达2809家,投资总额16.4亿美元,中方投资13亿美元;境内投资主体和境外机构数量均居全国首位。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一种国际资本的流动现象。一些“块状经济”产业基地的产品更多地流向“经济枢纽”,而“经济枢纽”的辐射范围则突破了原有的行政区划,形成更大区域和更深层次的流动和融合。在这种由“块状经济”向区域经济的演进中,显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竞争力,而且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的生成与成长。突出的案例就是浙江经济中的“义乌板块”。
义乌,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城市,靠小商品市场起家,伴小商品市场崛起。小商品市场的影响不仅渗透到义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牵动着整个浙中地区乃至更大区域的经济神经。市场和围绕市场兴起的物流业、信息业、餐饮业及其他五花八门的产业,把义乌周边地区上百万富余劳动力吸引到商品的生产、经营和服务领域,使浙江中部这块没有资源禀赋优势的内陆盆地,能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快速隆起而形成一个“经济圈”。义乌市场提供的还远不止商品交易平台或产品销售窗口,更多的是提供各种经济要素,其中为周边地区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就是鲜明一例。据统计,目前在义乌有登记的外来人口已突破70万人,超过本地居民,而且绝大多数有固定的工作。同时,还有一支依附义乌市场的就业大军散落在浙江中西部的广大农村,据估计约有40万人,每年加工费收入40多亿元。
现在,以小商品市场为核心的“义乌经济圈”正在强劲地扩散中,据有关部门介绍,目前义乌市场的辐射范围已从浙中地区扩大到浙西的衢州、浙中南的丽水及浙闽赣的交界地区乃至更远的区域;扩散方式从单一的来料加工转向资金、技术输出和产业链延伸;扩散的领域从商品加工发展到旅游开发、物流建设和人员培训。这种产业、市场和要素连接在一起的“新块状经济”,便是“义乌经济圈”新扩散点。
2、“块状经济”出现位移和扩散的原因
(1)生产要素的制约显现。浙江板块经济主体上仍是高投入的粗放型传统产业。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升高,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浙江能源、土地、水以及人才等生产要素匮乏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显现。正是如此,浙江省部分龙头企业为追求新的发展空间不得不外迁或部分外迁时,整个产业群就将随着移动。如温州奥康集团鞋业西迁,来自浙江、四川、重庆、台湾等地的50余家鞋业企业以及相当部分鞋机、鞋底、印刷包装、职业技术教育等鞋业配套企业也相继尾随入驻园区,此现象被专家称为“资本抱团位移”。再有浙江企业经过多年打造,民营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本省、本国市场和资源已经捉襟见肘,因此输出资本成了一种自主性、积极性的行为。
(2)市场规模效应的催动。有一组数字能够反映义乌市场的规模效应:市场经营面积约260万平方米,摊位58000个,40多万种商品;每天输出的货物集装箱突破1500只,商品流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天的人流量20万人次,每天的现金流量1亿元;境外企业在义乌的开户账号有9000多户,登记的境外企业驻义乌办事处或代表处有800多家,经登记常年在义乌经商的境外客商有8000多人。另据市场管理部门的调查,目前小商品市场有近70%的商品来自全省各地的生产基地。全省各地的产业群落为义乌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小商品市场则为这些产业基地提供连接世界的销售平台。市场与产业的这种跨区域融合,使市场功能和产业优势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形成了共生共荣的“经济生态”。正是在这个“经济生态”中,通过商品和要素的高密度、大流量的流动,使义乌成为浙江中部地区最大规模的“经济枢纽港”,从而产生了极大的极化效应和辐射功能,“义乌板块”这种能量的快速集聚和持久释放,有力地推动了浙江中部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二、新亮点二:经济模式进行了新的提升——循环经济的发展已有明显成效
1、发展循环经济的自然、人文环境背景
(1)多种资源短缺,供给压力日益加大。浙江省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79万人,可谓是地狭人稠。“七山二水一分田”的陆域环境,全省人均土地面积仅为全国的1/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各省区中居第15位。同时,浙江又“缺铁、少煤、无油”,全省一次能源自给率只有5%,人均资源拥有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5%,居全国倒数第三位;铁矿石保有储量仅占全国的0.07%,铜资源保有储量只有全国的0.05%,石油储量微乎其微,煤炭储量为全国的万分之一。近年来浙江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各种资源要素供给压力日益加大。
(2)改变高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十分迫切。由于浙江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短缺,多年来过多发展占地多、能耗高、污染大的粗放型加工工业,导致出现资源减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环境恶化的后果。2005年,浙江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1.49吨标准煤,高于广东(1.08吨标准煤)、上海(1.18吨标准煤)、天津(1.45吨标准煤)、福建(1.45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为0.9吨标准煤,高于广东(0.79吨标准煤)、北京(0.8吨标准煤)、上海(0.88吨标准煤);万元GDP电耗为1222.2千瓦时,明显高于北京(828.5千瓦时)、海南(912.3千瓦时)、江西(966.3千瓦时)等省市,在全国排第17位。近20多年来,浙江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生产总值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与生产总值的比值1978年时仅为18.8%,2006年则达到了48.5%,而且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每增加一亿元GDP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由“六五”计划时期的1亿元提高到“十五”时期的3亿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尽快转变主要依靠资源要素高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显得十分迫切。
(3)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先发优势已不复存在。就总体而言,过去的20多年,中国经济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初级阶段”,浙江人已经先人一步。但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建立或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市场经济已经进入了“中级阶段”。目前全国各地的发展条件和竞争手段,至少从政策和法律方面说,已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可以说,浙江原有的先发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自己熟悉、操作的一些方法、秘诀现在也不再是独家秘密。浙江经济要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必须在与时俱进的同时,还要谋在创新、另辟新径。
2、循环经济发展的明显成效
浙江人清楚地认识到:发展和谐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意味着经济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而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恰恰是对现阶段经济高速发展遭受资源环境约束瓶颈反思的结果,更是对未来区域的良性发展和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诉求。正是在这样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背景下,2005年上半年全省循环经济工作会议后,浙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思路、工作计划,一个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浙江”的实施措施在全省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了。
一是循环经济已在三个层面上同步推进。企业层面的小循环较快发展: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废弃物内部循环、污染治理等途径实现内部的小循环。园区层面的中循环不断发展:园区通过生态化改造,进行资源梯级利用,构建企业间的产业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社会层面的大循环有序发展:循环型城市、社区、物流、节约型政府等活动正在全省有序推进。
二是资源和环境得到了有益地改善。2006年,浙江省万元GDP综合能耗水平居全国第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2001年的86.7%上升为2006年的92.5%。循环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06年,八大水系、运河和湖库171个省控监测断面中有60.2%的断面水质满足水环境功能要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82.8%;11个设区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均在82.2%以上。
浙江人有一股不甘落后、永往直前的闯劲,更兼有一种善于捕捉商机的灵性,正是这股自强不息的“牛劲”,使得浙江经济在其发展的进程中不断闪现出耀眼的新亮点。也正是这些亮点,引导着浙江经济不断地创新奋进。
【参考文献】
[1]赵伟:2006年世界经济发展前景与浙江经济对外开放环境[J],浙江经济,2005(23).
[2]浙江省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会:浙江义乌经济圈迅猛崛起[J],区域经济,2006(9).
[3]史久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积极推进浙江循环经济发展[J],浙江经济,2005(13).
[4]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N],浙江日报,2006-7-21.
[5]吴妙丽:数字解读浙江经济[N],浙江日报,200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