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中指出,初中数学教学中,不是单纯枯燥的知识传授,而是要融情感于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2-130
引言:数学核心素养是近些年来较为热门的研究话题,在初中教育中,数学是其中的重要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仍旧有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解题训练去提升学生的能力,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数学适应应用的价值,进而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且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抽象思维。然而,抽象思维需要教师的耐心培养和指导。教师作为学生未来发展的促进者,需要以抽象的数学知识为研究对象,结合学生的认知现状与抽象知识之间出现的矛盾,构建出具体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之间建立联结,这样一来,能够使学生完成思维的积极转变,进而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以“图形的旋转”为例,为了使学生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并探索归纳出图形旋转的特征,笔者首先构建具体情境,导入新课,即:钟表的指针、飞机的螺旋桨、风车的叶片,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出旋转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请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将风车叶片转动的过程描述出来,以此引导他们说出旋转的抽象概念。此外,在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时,笔者构建具体化的操作情境,并请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实验活动,找到旋转变换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进而归纳出旋转的基本性质。由此可见,通过教学情境的积极构建,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自主、高效,还能够帮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进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设置课堂问题,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也是提高学生推理能力的催化剂。初中阶段是学生提升自己逻辑推理能力的关键时期,对此,教师应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主,结合教学目标,为学生设置课堂问题,使问题与学生最近所学内容建立有效联结,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还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机,促进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逐步提升。
以“正多边形和圆”为例,为了使学生了解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使他们通过正多边形与圆关系的学习提高猜想、推理以及迁移能力,笔者首先展示美丽的图案,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美,并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笔者设置课堂问题,即:正多边形和圆有什么关系?你能够借助圆做出一个正多边形吗?以这样的问题为导向,让学生能够联想到等分圆作出正多边形。此外,也使得每个学生主动将所学知识与正多边形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进而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上。随后,笔者再次出示问题,即:将一个圆五等分,依次连接各分点得到一个五边形,这个五边形一定是正五边形吗?这样的问题便使得学生从正多边形的定义入手来证明多边形各边都相等,各角都相等,进而在逻辑推理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可见,通过问题的不断设置,不仅能够使学生亲自体会到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能够使旧知识完成正向迁移,进而使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三、引入生活案例,塑造学生的建模意识
数学知识来自生活,并最终用于生活中。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逐渐塑造数学建模意识。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引入生活实例,将生活中的场景迁移到实际课堂,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能够以生活问题为研究对象,使他们逐渐将生活问题数学化,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生活问题得以解决,进而潜移默化地塑造他们的建模意识。
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为了使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并以此体会数学建模的应用,笔者首先将生活问题呈现到学生面前,即: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 7 天,每天安排 4 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队参赛?以这样的生活问题为研究对象,使学生不断揭示其中的数量关系,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此外,以生活问题为导向,也能够使学生通过常规的解应用题步骤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并帮助他们科学而全面地明白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在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后,笔者再次结合生活实例设置训练式问题,便能够强化学生的建模意识,使他们灵活地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以此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理念无论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还是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能力和素质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根本。因此,在初中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聚焦数学的核心素养,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师的教学不应再停留在知识的传授这一层面中,而是要将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到一起,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其次,挖掘每个章节教学的隐性目标,并以此为主要导向,使教学活动得到不断优化,促进课堂中的教与学实现有机统一,从而在完善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中保证课堂教学活动达到有效性的目的,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參考文献
[1]苏枫林.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向问题”设计策略[J].教育界,2021(01):42-43.
[2]蔡丽娟.如何构建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01):8.
[3]李建军.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错题管理及其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1(01):67-68+71.
[4]由爱峰.数学学习“微”“观”奥妙——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微课辅助教学探究[J].中国教师,2020(S1):117.
江西省莲花县复礼中学 337106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2-130
引言:数学核心素养是近些年来较为热门的研究话题,在初中教育中,数学是其中的重要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仍旧有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解题训练去提升学生的能力,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数学适应应用的价值,进而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且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抽象思维。然而,抽象思维需要教师的耐心培养和指导。教师作为学生未来发展的促进者,需要以抽象的数学知识为研究对象,结合学生的认知现状与抽象知识之间出现的矛盾,构建出具体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之间建立联结,这样一来,能够使学生完成思维的积极转变,进而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以“图形的旋转”为例,为了使学生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并探索归纳出图形旋转的特征,笔者首先构建具体情境,导入新课,即:钟表的指针、飞机的螺旋桨、风车的叶片,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出旋转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请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将风车叶片转动的过程描述出来,以此引导他们说出旋转的抽象概念。此外,在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时,笔者构建具体化的操作情境,并请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实验活动,找到旋转变换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进而归纳出旋转的基本性质。由此可见,通过教学情境的积极构建,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自主、高效,还能够帮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进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设置课堂问题,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也是提高学生推理能力的催化剂。初中阶段是学生提升自己逻辑推理能力的关键时期,对此,教师应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主,结合教学目标,为学生设置课堂问题,使问题与学生最近所学内容建立有效联结,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还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机,促进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逐步提升。
以“正多边形和圆”为例,为了使学生了解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使他们通过正多边形与圆关系的学习提高猜想、推理以及迁移能力,笔者首先展示美丽的图案,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美,并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笔者设置课堂问题,即:正多边形和圆有什么关系?你能够借助圆做出一个正多边形吗?以这样的问题为导向,让学生能够联想到等分圆作出正多边形。此外,也使得每个学生主动将所学知识与正多边形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进而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上。随后,笔者再次出示问题,即:将一个圆五等分,依次连接各分点得到一个五边形,这个五边形一定是正五边形吗?这样的问题便使得学生从正多边形的定义入手来证明多边形各边都相等,各角都相等,进而在逻辑推理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可见,通过问题的不断设置,不仅能够使学生亲自体会到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能够使旧知识完成正向迁移,进而使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三、引入生活案例,塑造学生的建模意识
数学知识来自生活,并最终用于生活中。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逐渐塑造数学建模意识。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引入生活实例,将生活中的场景迁移到实际课堂,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能够以生活问题为研究对象,使他们逐渐将生活问题数学化,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生活问题得以解决,进而潜移默化地塑造他们的建模意识。
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为了使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并以此体会数学建模的应用,笔者首先将生活问题呈现到学生面前,即: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 7 天,每天安排 4 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队参赛?以这样的生活问题为研究对象,使学生不断揭示其中的数量关系,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此外,以生活问题为导向,也能够使学生通过常规的解应用题步骤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并帮助他们科学而全面地明白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在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后,笔者再次结合生活实例设置训练式问题,便能够强化学生的建模意识,使他们灵活地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以此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理念无论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还是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能力和素质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根本。因此,在初中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聚焦数学的核心素养,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师的教学不应再停留在知识的传授这一层面中,而是要将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到一起,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其次,挖掘每个章节教学的隐性目标,并以此为主要导向,使教学活动得到不断优化,促进课堂中的教与学实现有机统一,从而在完善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中保证课堂教学活动达到有效性的目的,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參考文献
[1]苏枫林.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向问题”设计策略[J].教育界,2021(01):42-43.
[2]蔡丽娟.如何构建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01):8.
[3]李建军.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错题管理及其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1(01):67-68+71.
[4]由爱峰.数学学习“微”“观”奥妙——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微课辅助教学探究[J].中国教师,2020(S1):117.
江西省莲花县复礼中学 33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