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筛选防治葡萄炭疽病的高效低毒新型复配药剂,降低有效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防止与延缓抗药性的产生,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及其复配制剂对葡萄炭疽病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筛选防治葡萄炭疽病的高效低毒新型复配药剂,降低有效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防止与延缓抗药性的产生,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及其复配制剂对葡萄炭疽病病菌的毒力,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它们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及其质量比5∶1、3∶1、1∶1、1∶3、1∶5复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病菌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1.038 8、0.358 3、0.612 9、0.530 1、0.232 6、0.232 8、0.329 6μg/m L;5种复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为1.29、1.33、2.29、1.84、1.22,其中以1∶1复配组合的增效作用最大。田间防效调查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 000、2 000、3 000倍液及430 g/L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对葡萄炭疽病防治效果分别为91.54%、90.80%、82.88%、76.43%、74.10%,防治效果排序为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简称复配剂)高浓度>复配剂中浓度>复配剂低浓度>430 g/L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因此,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复配防治葡萄炭疽病增效明显,其中以质量比1∶1混合后对葡萄炭疽病增效作用最明显,果穗套袋前采用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 000~2 000倍液浸果防治葡萄炭疽病病害防效均达90%以上。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内镜下卢戈液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16 8例患者经内镜下喷洒卢戈氏液对食管粘膜染色后观察 ,并取不染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16 8例患者中有
<正>经方因其药物少、配伍精,疗效显著而备受临床医生的推崇。陈瑞春老先生崇尚仲景,临证喜用经方,且擅用经方。陈老认为[1],尊崇经方并不是一味执守原方不加减化裁,而是要在
特权不仅导致贪污腐败严重,破坏党纪国法,而且悖逆党的性质和宗旨,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执政党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危害巨大。历史经验证明,如果不坚决反对特权,
20世纪中叶,法国社会学家居伊·德波将超越生产阶段而进入图景性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状态概括为“景观社会”。他认为,在以图像为主导的媒体宰控中,所有生活细节都被异化成景观,符号胜过实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现象胜过本质。“景观”构成了观看与展示的互动与循环,身陷其中的人则因对事物本身缺乏经验,而时刻面临着一种视觉的沉沦。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视觉文化的中心场域,美术馆在社交媒体的炮制下正面临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教学手段及策略不断更新,由此一大批教学工具应运而生,Scratch作为当今时代前沿的工具之一,正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尝试,着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式的真正变革。Scratch是一款针对中小学生的编程软件,根据该编程软件的自身特有的图形化属性,以及交互性特点,给学生提供可表达的主观视觉感受和体验,以直接、直观、形象的视角来直面现实问题,使学生对其产
文章较详细地综述了二氧化钛纳米粉体、晶须、膜、管的水热法制备以及在涂料、化妆品、气体传感、光催化、太阳能电池等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面对监狱工作总体安全,形势向好的态势,在确保安全稳定基础上,如何实现监狱职能充分发挥是摆在每一个监狱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哈尔滨延寿县看守所"9·2"越狱案件的发生在带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倒悬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以温针配合倒悬推拿,对照组用温
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该地夏玉米各生育期降雨分布不均,作物供需不协调,严重地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农田地膜覆盖可以调节土壤水分的供需关系,改善
石墨相氮化碳(g-CN)作为一种无毒、易制备的可见光光催化剂,因其具有独特的二维结构、优异的光化学稳定性以及可调的带隙结构,因此被众多研究者关注。然而,g-CN仍具有不足,例如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复合、比表面积低、可见光吸收率低等,从而导致光催化活性低。目前,众多研究者已采用多种改性手段来增强g-CN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本论文采用两种手段对g-CN进行改性。第一部分工作是通过制备形成C–Cl共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