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本文就从《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入手探讨诗圣杜甫。
【关键词】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站在远处比不得走近杜甫。远处看,他光焰万丈,秀口一吐便是华章;走到近处,他文质彬彬,满面风霜。很难看到他笑,但他笑得恰到好处,与李白相当。李白的潇洒,“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杜甫的坚毅:“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这里,我们就从《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走近诗圣杜甫。
神气的杜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他是书香门第名门之后,其十三代祖是杜预。杜预是西晋的名臣、名儒,不但功业彪炳,而且曾为儒家经典《左传》作注,其注本收入了《十三经注疏》。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诗人,对唐代律诗格律的确立做出过重要贡献。杜甫自幼习染儒家思想,经常自称“儒生”“老儒”“腐儒”。偶尔发牢骚也说“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诗歌是杜甫的家学传统,他说:“吾祖诗冠古”,又对其儿子说:“诗是吾家事。”在这样的家学传统下,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他自认才华可以跟扬雄、曹植等人相媲美,当朝的大文人李邕和王翰都愿意跟他交往。于是,杜甫也曾非常神气地向世人宣称:“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凭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博大伟才,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鸿鹄伟志。在泰山“荡胸生层云”的意境里,更是胸怀着“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万丈豪情。
困顿的杜甫: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杜甫在他三十五岁时(746年)到了长安,十年客居。那个时候的长安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京城。东西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全城除去城北的皇宫和东西两市,共有一百一十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坊,坊与坊之间交叉着笔直的街道。它自从隋文帝建立后,到天宝时期可以说是发展到了极点。里边散布着统治者的宫殿府邸、各种宗教的庙宇、商店和旅舍,以及公开的和私人的园林。唐代著名的诗人很少没有到过长安的,他们都爱用他们的诗句写出长安地势的雄浑、城坊的整饬、统治阶级豪华的生活。在这样的繁华都市中杜甫即便是怀着一身的才情,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反而落到一个极其悲惨的境地:“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求仕途中,三十多岁了,杜甫在长安名利场里努力奋争,却过着无比艰辛的生活。为了维持生活,他不能不低声下气,充作几个贵族府邸中的“宾客”。当时有一小部分贵族承袭着前代的遗风,除在府邸园林中享受闲散的生活外,还延揽几个文人、乐工、书家、画师作为生活的点缀。他们在政治上不会起什么作用,可是据有充足的财富,随时给宾客们一些小恩小惠。宾客追随着他们,陪他们诗酒宴游,维持自己可怜的生计。有时酒酣耳热,主客间也仿佛暂时泯除了等级的界限,彼此成为“朋友”。杜甫就做过这样的宾客。他除此以外,还找到一个副业,他在山野里采撷或在阶前种植一些药物,随时呈献给他们,换取一些“药价”,表示从他们手里领到的钱财不是白白得来的。这就是他后来所说的“卖药都市,寄食友朋”。正如诗句中所写:早上敲着富贵人家的门,晚上跟在富贵人家的大肥马后面,不辞辛苦地希望能得到权贵的赏识。政治上没有着落,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辛,终日吃他人吃剩的残羹冷炙。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他是那样如草芥般卑微,不能不发出“到处潜悲辛”的感叹。
诗中对于生活状态的描写略显夸张,但心境却是绝对真实。生活虽然还没有马上陷入困顿不堪的境地,但是在精神状态上,却已经是近乎崩溃的边缘。这种悲凉的心境是从在长安最后一次考试开始。747年,李林甫诏征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到京都就选。然而最后却让这次应征的举人在考试时没有一人及第。李林甫最疾恨文人和艺术家,因为这些人来自民间,不识“礼度”,他恐怕他们任意批评朝政对他不利,于是摆布阴谋。揭晓后,李林甫反而上表祝贺,说这足以证明如今的民间没有剩余的贤能。玄宗也只好这样受他蒙混。杜甫和诗人元结都曾经参加过这个欺骗的考试。杜甫本来把这次考试看成他唯一的出路,并且以为一定能够成功,不料得到这样的结果,所以他在诗里一再提到这件伤心事,感慨这是一个小人得志而才志之士被埋没的时代。无数凡俗之才,跃龙门入金榜有如囊中取物,当时诗名赫赫,胸怀鸿才的杜甫,总也未能名入进士林,何其荒谬。唐诗盛世里竟没有用来养活诗圣的五斗米!
儒者的志气的杜甫: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杜甫最终还是离开了长安。开始了十五年的青春游历,携手诗仙,逛遍齐赵,醉饮山林。他不曾忘怀过自己的抱负,在长安的十年困守,随着李林杜甫和随后杨国忠当政,杜甫没有找到合适时机;在安史之乱中杜甫虽也露了一小脸,随之皇权变更又被弃之一旁。但“谁能驯”?正如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历代士大夫当中仁人志士为数不少,可以开出长长的名单,谁身上显著体现了这种君子人格、大丈夫精神?杜甫算是。那些仁人志士,大多是取得了重要政治建树的人物,他们在国家危难时,担起天下有道的责任,从而彰显儒者风范。唯独杜甫是一个例外,杜甫却以一介布衣的身份,负起了儒家推崇的典范人格。杜甫一生,基本上是个平民又身处飘零,连安家成都草堂都是朋友帮忙修建,家置也全是写诗讨来。但当唐大举进攻南诏多次失败,甚至全军覆没。当时很多人包括高适,包括储光羲,都写诗讨伐南诏。唯独杜甫,清醒地看到那场战争的非正义性质,清醒地看到人民的生活受到破坏。所以,他写出了著名的《兵车行》。这样的诗,当时其他诗人都写不出来,只有杜甫能写。继而走出了一位忧国忧民的京兆布衣——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在杜甫草堂有一幅清朝人张骏的临摹作品,母本是唐朝流传下来的宫廷画师为大臣们画的写实画像册。可以说这幅画算是最接近杜甫的真实面貌,细细一看:脸比较瘦,骨相突出,丹凤眼,嘴唇比较厚,有点龅牙的意思。但是看来看去,总觉得看不够。
(編辑:龙贤东)
【关键词】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站在远处比不得走近杜甫。远处看,他光焰万丈,秀口一吐便是华章;走到近处,他文质彬彬,满面风霜。很难看到他笑,但他笑得恰到好处,与李白相当。李白的潇洒,“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杜甫的坚毅:“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这里,我们就从《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走近诗圣杜甫。
神气的杜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他是书香门第名门之后,其十三代祖是杜预。杜预是西晋的名臣、名儒,不但功业彪炳,而且曾为儒家经典《左传》作注,其注本收入了《十三经注疏》。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诗人,对唐代律诗格律的确立做出过重要贡献。杜甫自幼习染儒家思想,经常自称“儒生”“老儒”“腐儒”。偶尔发牢骚也说“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诗歌是杜甫的家学传统,他说:“吾祖诗冠古”,又对其儿子说:“诗是吾家事。”在这样的家学传统下,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他自认才华可以跟扬雄、曹植等人相媲美,当朝的大文人李邕和王翰都愿意跟他交往。于是,杜甫也曾非常神气地向世人宣称:“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凭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博大伟才,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鸿鹄伟志。在泰山“荡胸生层云”的意境里,更是胸怀着“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万丈豪情。
困顿的杜甫: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杜甫在他三十五岁时(746年)到了长安,十年客居。那个时候的长安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京城。东西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全城除去城北的皇宫和东西两市,共有一百一十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坊,坊与坊之间交叉着笔直的街道。它自从隋文帝建立后,到天宝时期可以说是发展到了极点。里边散布着统治者的宫殿府邸、各种宗教的庙宇、商店和旅舍,以及公开的和私人的园林。唐代著名的诗人很少没有到过长安的,他们都爱用他们的诗句写出长安地势的雄浑、城坊的整饬、统治阶级豪华的生活。在这样的繁华都市中杜甫即便是怀着一身的才情,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反而落到一个极其悲惨的境地:“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求仕途中,三十多岁了,杜甫在长安名利场里努力奋争,却过着无比艰辛的生活。为了维持生活,他不能不低声下气,充作几个贵族府邸中的“宾客”。当时有一小部分贵族承袭着前代的遗风,除在府邸园林中享受闲散的生活外,还延揽几个文人、乐工、书家、画师作为生活的点缀。他们在政治上不会起什么作用,可是据有充足的财富,随时给宾客们一些小恩小惠。宾客追随着他们,陪他们诗酒宴游,维持自己可怜的生计。有时酒酣耳热,主客间也仿佛暂时泯除了等级的界限,彼此成为“朋友”。杜甫就做过这样的宾客。他除此以外,还找到一个副业,他在山野里采撷或在阶前种植一些药物,随时呈献给他们,换取一些“药价”,表示从他们手里领到的钱财不是白白得来的。这就是他后来所说的“卖药都市,寄食友朋”。正如诗句中所写:早上敲着富贵人家的门,晚上跟在富贵人家的大肥马后面,不辞辛苦地希望能得到权贵的赏识。政治上没有着落,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辛,终日吃他人吃剩的残羹冷炙。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他是那样如草芥般卑微,不能不发出“到处潜悲辛”的感叹。
诗中对于生活状态的描写略显夸张,但心境却是绝对真实。生活虽然还没有马上陷入困顿不堪的境地,但是在精神状态上,却已经是近乎崩溃的边缘。这种悲凉的心境是从在长安最后一次考试开始。747年,李林甫诏征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到京都就选。然而最后却让这次应征的举人在考试时没有一人及第。李林甫最疾恨文人和艺术家,因为这些人来自民间,不识“礼度”,他恐怕他们任意批评朝政对他不利,于是摆布阴谋。揭晓后,李林甫反而上表祝贺,说这足以证明如今的民间没有剩余的贤能。玄宗也只好这样受他蒙混。杜甫和诗人元结都曾经参加过这个欺骗的考试。杜甫本来把这次考试看成他唯一的出路,并且以为一定能够成功,不料得到这样的结果,所以他在诗里一再提到这件伤心事,感慨这是一个小人得志而才志之士被埋没的时代。无数凡俗之才,跃龙门入金榜有如囊中取物,当时诗名赫赫,胸怀鸿才的杜甫,总也未能名入进士林,何其荒谬。唐诗盛世里竟没有用来养活诗圣的五斗米!
儒者的志气的杜甫: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杜甫最终还是离开了长安。开始了十五年的青春游历,携手诗仙,逛遍齐赵,醉饮山林。他不曾忘怀过自己的抱负,在长安的十年困守,随着李林杜甫和随后杨国忠当政,杜甫没有找到合适时机;在安史之乱中杜甫虽也露了一小脸,随之皇权变更又被弃之一旁。但“谁能驯”?正如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历代士大夫当中仁人志士为数不少,可以开出长长的名单,谁身上显著体现了这种君子人格、大丈夫精神?杜甫算是。那些仁人志士,大多是取得了重要政治建树的人物,他们在国家危难时,担起天下有道的责任,从而彰显儒者风范。唯独杜甫是一个例外,杜甫却以一介布衣的身份,负起了儒家推崇的典范人格。杜甫一生,基本上是个平民又身处飘零,连安家成都草堂都是朋友帮忙修建,家置也全是写诗讨来。但当唐大举进攻南诏多次失败,甚至全军覆没。当时很多人包括高适,包括储光羲,都写诗讨伐南诏。唯独杜甫,清醒地看到那场战争的非正义性质,清醒地看到人民的生活受到破坏。所以,他写出了著名的《兵车行》。这样的诗,当时其他诗人都写不出来,只有杜甫能写。继而走出了一位忧国忧民的京兆布衣——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在杜甫草堂有一幅清朝人张骏的临摹作品,母本是唐朝流传下来的宫廷画师为大臣们画的写实画像册。可以说这幅画算是最接近杜甫的真实面貌,细细一看:脸比较瘦,骨相突出,丹凤眼,嘴唇比较厚,有点龅牙的意思。但是看来看去,总觉得看不够。
(編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