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母语的基础上学习的汉语是第二语言,而俄语是第三语言的学习。民族学生的俄语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俄语教学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以语言迁移理论为指导,以新疆职业大学俄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为依据,研究三语习得过程中影响学生俄语学习的障碍因素。
【关键词】俄语教学 三语习得 障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19-02
俄语专业对所有学生而言几乎都是零基础学习,学生的起点相同,所使用教材相同,尽管如此,但在日渐深入的学习之后,却出现了学习参差不齐的情况。少数民族学生在俄语习得过程中,母语为基础语,汉语(第二语言)则为中介语,俄语(第三语言)为目标语,因受到母语干扰、汉语水平、语言环境、学习态度及所使用教材等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俄语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远远多于同专业的汉族学生。
1.中介语水平对三语习得的影响
因地理位置、民族分布、接受汉语教育时间的不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差异较大。进入大学后,非民考汉及双语的少数民族学生会接受为期一年的汉语预科教育。在这一年中,学生会接触到母语和汉语两个完全不交叉的语音、语法、词汇系统,母语对二语的正迁移较少,负迁移较突出,因此,在学生汉语水平还没有完全打扎实的情况下,进入专业学习,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更多。一般而言,二语水平更好的学生,在三语习得时,会将二语习得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三语学习中去,将已经积累的认知技能和语言学习技能用于三语学习;反之,二语习得情况不佳的学生,因受到二语水平不高、对三语中专业表达不能充分理解的影响,三语习得的情况也不甚理想。
从语言习得方面来看,三语初学者在入门阶段会更多依赖母语的迁移,随着三语学习的深入及水平的提高,学生对母语的依赖度逐渐降低。而二语习得时间的长短及水平高低对目的语的学习也有影响,语言教学中多体现在对词义、术语、翻译的语言组织上。在目标语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学习者逐渐会从三语内部把握其语音、语法、词汇等的规律及特点,而不再更多依赖基础语和中介语的影响,从而可以更好避免母语及中介语对三语习得带来的负迁移。
2.教材配备对三语习得的影响
新疆各高校俄语专业目前使用的几乎都是统一由外研社出版的新东方俄语教材。该教材为汉俄双语教材,对于母语为汉语的学生而言理解起来相对容易,而对于汉语水平欠佳的民族学生来说,对于很多词汇的汉语意思都无法正确理解,就更不用说去理解其中的语法知识点了。教材难度逐级增加,知识点层层相扣,对于民族学生而言,教材难度系数较大,知识点不能充分理解,又转而开始新知识的学习,日积月累,问题越来越多,从而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影响极大。
3.师资配备对三语习得的影响
在新疆各个高校的俄语专业中,民汉教师的比例相对不协调,给少数民族学生上俄语专业课的多是汉族老师,因存在語言上的沟通障碍,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只能用汉语和俄语讲解,对于有些较难的知识点,学生无法完全用汉语理解,老师又不会少数民族语言,导致知识理解及掌握出现断层情况。
4.传统教学模式对三语习得的影响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教授的学生,既可能有汉族学生,也可能有民族学生。针对汉族学生的授课不存在语言沟通问题,相对轻松及简单一些,而针对民族学生的授课则不能沿用相同的教学方式及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将知识和原则传授给学生,传授的方式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影响极大。因学生的汉语水平有限,教师在课上需要用汉语讲解的时候,一要注意放慢语速,二要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学生还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重复讲解,如果对于已重复讲解且大部分学生仍有不解之处的,可以请已经理解的学生用母语再向其他学生做以解释,这样可以更好达到传播知识的效果。
5.语言环境对三语习得的影响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语言环境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学生普遍反应,在汉语预科阶段,汉语水平提高的较快,是因为每天进行的课程均是汉语课,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所做的练习等全都是汉语。而预科结束后,进入专业学习,虽然也有汉语老师,上课讲解也会用到汉语,但汉语水平的提高远没有预科阶段那么快,这是因为进入专业学习后,学生没有集中说汉语的时间,老师也只是在课上讲解的时候使用到汉语,而没有高强度、集中性的汉语练习,平时课下交流学生更多用母语来进行。由此可见,语言环境对学习一门语言的重要性。
不同于汉语,俄语学习本就是学习他国的语言,在国内的教学条件下,除了外教,学生所接触到的俄语环境十分有限,在校期间说俄语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因此,即便学生的词汇量较多、语法掌握较好,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开口说俄语的能力较差,有很多学习较好的学生甚至常常会出现语法错误、句子逻辑结构混乱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语言环境较单一。加之学生平时课余接触到的实践锻炼与专业相关的较少,能锻炼口语的机会就几乎为零。因此,在不能改变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任课教师需人为的创造一些语言环境来加大口语的训练力度,比如在入门后,教师应做到尽量全程用俄语讲解课程,并要求学生参与其中,用俄语来问或答,其次,精读课的老师可通过安排学生做值日生报告、专题对话练习、情景现场模拟、口语比赛等来增加学生说俄语的机会,一方面有助于口语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扩充词汇量、巩固语法知识点。
6.学生学习态度对三语习得的影响
很多学生在经历了高考的严酷考验后,对大学充满着美好向往,他们认为大学里的学习是轻松、悠闲的,因此,在步入大学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动机与高中截然不同。但不同于其他专业,外语专业的知识结构基本不会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有所更新,对于外语的学习也必须是持之以恒且需日积月累的。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不只是少数民族学生,包括汉族学生在内,很多学生都认为,只要考进了大学,就万事无忧了,所以在专业课学习的初期,便抱着这种心理,而俄语是零基础专业,知识点的难度逐级增加,如果基础不打扎实,将很难进行以后的学习。因此,学生在一开始的学习态度将直接决定日后的学习成效。在这方面,教师可通过前人学习经验及实践检验来加强学生的学习态度。
7.学习目标对三语习得的影响
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俄语专业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学生必须通过俄语专业四级、八级或公共俄语四级、六级的考试。因职业类院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所以高职院校的俄语专业也只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拿到由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颁发的商务俄语中级证书即可,该证书相对于专业四八级或公共四六级而言,难度系数较小,学生通过压力不大。因此,没有更高的学习目标,学生在整个三语学习过程中对自我要求相对较低,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成效等。
8.结束语
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三语的习得需要克服很多主客观因素。而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帮助学生高效掌握第三语言的习得,需正确认识并发现这些因素,积极探索更加适合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的教学手段,以期为新疆与俄罗斯、中亚等地的交往、交流、交融培養更加优秀的俄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懋琼.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三语文化习得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2]罗德·埃利斯著,牛毓梅译.第二语言习得概论[M].商务印书馆,2015
[3]李爱荣.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俄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60):73-74
[4]王丽娜.多远习得视域民族学生“三语教学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5):161-164
【关键词】俄语教学 三语习得 障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19-02
俄语专业对所有学生而言几乎都是零基础学习,学生的起点相同,所使用教材相同,尽管如此,但在日渐深入的学习之后,却出现了学习参差不齐的情况。少数民族学生在俄语习得过程中,母语为基础语,汉语(第二语言)则为中介语,俄语(第三语言)为目标语,因受到母语干扰、汉语水平、语言环境、学习态度及所使用教材等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俄语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远远多于同专业的汉族学生。
1.中介语水平对三语习得的影响
因地理位置、民族分布、接受汉语教育时间的不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差异较大。进入大学后,非民考汉及双语的少数民族学生会接受为期一年的汉语预科教育。在这一年中,学生会接触到母语和汉语两个完全不交叉的语音、语法、词汇系统,母语对二语的正迁移较少,负迁移较突出,因此,在学生汉语水平还没有完全打扎实的情况下,进入专业学习,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更多。一般而言,二语水平更好的学生,在三语习得时,会将二语习得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三语学习中去,将已经积累的认知技能和语言学习技能用于三语学习;反之,二语习得情况不佳的学生,因受到二语水平不高、对三语中专业表达不能充分理解的影响,三语习得的情况也不甚理想。
从语言习得方面来看,三语初学者在入门阶段会更多依赖母语的迁移,随着三语学习的深入及水平的提高,学生对母语的依赖度逐渐降低。而二语习得时间的长短及水平高低对目的语的学习也有影响,语言教学中多体现在对词义、术语、翻译的语言组织上。在目标语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学习者逐渐会从三语内部把握其语音、语法、词汇等的规律及特点,而不再更多依赖基础语和中介语的影响,从而可以更好避免母语及中介语对三语习得带来的负迁移。
2.教材配备对三语习得的影响
新疆各高校俄语专业目前使用的几乎都是统一由外研社出版的新东方俄语教材。该教材为汉俄双语教材,对于母语为汉语的学生而言理解起来相对容易,而对于汉语水平欠佳的民族学生来说,对于很多词汇的汉语意思都无法正确理解,就更不用说去理解其中的语法知识点了。教材难度逐级增加,知识点层层相扣,对于民族学生而言,教材难度系数较大,知识点不能充分理解,又转而开始新知识的学习,日积月累,问题越来越多,从而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影响极大。
3.师资配备对三语习得的影响
在新疆各个高校的俄语专业中,民汉教师的比例相对不协调,给少数民族学生上俄语专业课的多是汉族老师,因存在語言上的沟通障碍,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只能用汉语和俄语讲解,对于有些较难的知识点,学生无法完全用汉语理解,老师又不会少数民族语言,导致知识理解及掌握出现断层情况。
4.传统教学模式对三语习得的影响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教授的学生,既可能有汉族学生,也可能有民族学生。针对汉族学生的授课不存在语言沟通问题,相对轻松及简单一些,而针对民族学生的授课则不能沿用相同的教学方式及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将知识和原则传授给学生,传授的方式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影响极大。因学生的汉语水平有限,教师在课上需要用汉语讲解的时候,一要注意放慢语速,二要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学生还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重复讲解,如果对于已重复讲解且大部分学生仍有不解之处的,可以请已经理解的学生用母语再向其他学生做以解释,这样可以更好达到传播知识的效果。
5.语言环境对三语习得的影响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语言环境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学生普遍反应,在汉语预科阶段,汉语水平提高的较快,是因为每天进行的课程均是汉语课,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所做的练习等全都是汉语。而预科结束后,进入专业学习,虽然也有汉语老师,上课讲解也会用到汉语,但汉语水平的提高远没有预科阶段那么快,这是因为进入专业学习后,学生没有集中说汉语的时间,老师也只是在课上讲解的时候使用到汉语,而没有高强度、集中性的汉语练习,平时课下交流学生更多用母语来进行。由此可见,语言环境对学习一门语言的重要性。
不同于汉语,俄语学习本就是学习他国的语言,在国内的教学条件下,除了外教,学生所接触到的俄语环境十分有限,在校期间说俄语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因此,即便学生的词汇量较多、语法掌握较好,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开口说俄语的能力较差,有很多学习较好的学生甚至常常会出现语法错误、句子逻辑结构混乱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语言环境较单一。加之学生平时课余接触到的实践锻炼与专业相关的较少,能锻炼口语的机会就几乎为零。因此,在不能改变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任课教师需人为的创造一些语言环境来加大口语的训练力度,比如在入门后,教师应做到尽量全程用俄语讲解课程,并要求学生参与其中,用俄语来问或答,其次,精读课的老师可通过安排学生做值日生报告、专题对话练习、情景现场模拟、口语比赛等来增加学生说俄语的机会,一方面有助于口语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扩充词汇量、巩固语法知识点。
6.学生学习态度对三语习得的影响
很多学生在经历了高考的严酷考验后,对大学充满着美好向往,他们认为大学里的学习是轻松、悠闲的,因此,在步入大学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动机与高中截然不同。但不同于其他专业,外语专业的知识结构基本不会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有所更新,对于外语的学习也必须是持之以恒且需日积月累的。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不只是少数民族学生,包括汉族学生在内,很多学生都认为,只要考进了大学,就万事无忧了,所以在专业课学习的初期,便抱着这种心理,而俄语是零基础专业,知识点的难度逐级增加,如果基础不打扎实,将很难进行以后的学习。因此,学生在一开始的学习态度将直接决定日后的学习成效。在这方面,教师可通过前人学习经验及实践检验来加强学生的学习态度。
7.学习目标对三语习得的影响
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俄语专业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学生必须通过俄语专业四级、八级或公共俄语四级、六级的考试。因职业类院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所以高职院校的俄语专业也只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拿到由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颁发的商务俄语中级证书即可,该证书相对于专业四八级或公共四六级而言,难度系数较小,学生通过压力不大。因此,没有更高的学习目标,学生在整个三语学习过程中对自我要求相对较低,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成效等。
8.结束语
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三语的习得需要克服很多主客观因素。而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帮助学生高效掌握第三语言的习得,需正确认识并发现这些因素,积极探索更加适合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的教学手段,以期为新疆与俄罗斯、中亚等地的交往、交流、交融培養更加优秀的俄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懋琼.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三语文化习得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2]罗德·埃利斯著,牛毓梅译.第二语言习得概论[M].商务印书馆,2015
[3]李爱荣.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俄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60):73-74
[4]王丽娜.多远习得视域民族学生“三语教学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5):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