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思想政治核心,并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方式。作为文化素质高、文明程度高的群体,大学生理应成为法治实践的倡导者,但实际上大学生犯罪案件屡屡发生,为此,建议通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及道德教育等方式来不断强化大学生法制意识。
【关键词】思政教育 大学生 法律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90-02
毋庸置疑,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阵地。实际上,对于学生群体来说,接受高等教育既是他们步入社会的准备时期,同时也是他们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高等教育并非单纯地传授知识,更多的则是需要从思想观念、政治觉悟、法制意识等多个方面来提升大学生的綜合素质。其中,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围绕思想政治这一核心内容,并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方式。我们知道,法律与道德是具有一定联系的,法律通常被视为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从某种意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加强学生法制意识是具有一定作用的,而培养学生法制意识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是极为重要的。
1.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所谓法律,其实质就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且必须借助于国家强制力得以实施的,能够对所有成员形成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未能落实的法律是没有效力的,只有确保其得以实施,才能真正体现其权威性。从这一角度上分析,法律的生命力体现在“实施”二字。为了凸显法律的约束力,就要求大学生具备必要的法律意识。在树立法制意识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概括地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政治、法制、哲学、道德等方面。其中,思想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基础,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的树立具有重要影响。
高校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代表着民族的希望,象征着国家的未来,同时,他们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力量。作为文化素质高、文明程度高的群体,大学生理应成为法治实践的倡导者,然而,事实并不尽如人意。由于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过于淡薄,心理素质相对低下,使得他们常常作出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现实生活中,高校大学生犯罪案件层出不穷,亲手葬送了自己前程。在人们扼腕叹息之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的确也引发了不少人士對于思政教育的深刻反思[1]。在倡导依法治国的今天,唯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及法制教育,不断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才能真正为法治护航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现实意义
英格尔斯说:“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组织原则如果没有其得以运营的社会根基和缺少赋予这些制度与组织原则以真实生命的现代心理基础,也会变成一堆废纸或导致畸形发展。”随着社会法治步伐的不断加快,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确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高校大学生守法意识和维权意识有待提升。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学生始终以成绩作为重要目标,关于国家政治、社会价值、权利保护等方面并不足够关注。不可否认,要构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势必需要全体公民共同努力。作为文化素质高的群体,高校大学生更应当积极践行法律制度。这就意味着,当面对不法侵害的时候,高校大学生应当主动借助于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力,而不是采用报复甚至其他不法手段来为自己讨公道。其二,高校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未能正确引导学生,缺乏法治精神。针对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的纠纷,可以通过教育手段来处理,必要的时候,建议借助于法律途径思考并处理问题,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强化高校大学生对于法律的信仰。在维护社会秩序的过程中,道德与法律同为重要手段,但是二者并非完全等同,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但法律并非等同于道德。仅仅通过道德教育等手段来处理学生纠纷,显然是不足够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真正学好法律,懂得在必要时刻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3.思政教育视阈下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
概括地说,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掌握不到位。在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应当积极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涵盖内容诸多,主要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为此,建议分别通过这些方式来从不同角度提升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
3.1 思想教育内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思想教育就是围绕抽象意义上的理念,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实践活动。需要强调的是,世界观是高校大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看法,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从这一角度上分析,思想教育是有助于大学生内在价值觉醒的,是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2]。在目前培养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过程中,常见的做法便是通过法律课堂等外在强制手段,向高校大学生灌输大量枯燥乏味的法律知识。实际上,这种方式的效果并不如人意。反之,如果将思想教育植入法律意识的培养方面,通过不断强化思想观念来促使高校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渴求,对于他们正确认知显然是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从另一角度上分析,这对于提升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也是极为重要的。
3.2 政治教育外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与思想教育不同,政治教育被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从内容上看,政治教育主要包括向高校大学生进行关于政治观点、政治理论、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到我国高校政治教育,除了要向大学生教授政治理论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求高校大学生学习先进的共产主义理论,特别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政治理论,以此来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观。通过政治教育,高校大学生能够在树立正确政治观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由于法律与政治之间并非完全孤立,而是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可以被视为法律的基础,倘若没有政治,那么法律也就失去了意义。在培养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时候,通过政治教育的政治理念,能够进一步强化法律知识学习,简言之,政治教育能够从外在角度强化法制意识。
3.3 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基础素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教育是基础。在过去,人们总是愿意将政治、哲学、伦理等内容统一归入道德范畴中,于是便促使了道德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地位。从内涵上看,道德教育主要是就道德规范、行为以及评价等内容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从特征上分析,道德教育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普遍性,从目标上分析,道德教育旨在提升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不可否认,道德是法律的基础[3]。在强化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过程中,对其进行道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遵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培养道德行为,久而久之,逐步成为道德素质高的人。可以说,凡是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守法好公民。换言之,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有助于提升其法律素质。如果说,大学生思想教育是从内在角度提升其法制意识,大学生政治教育是从外在角度强化其法制意识,那么道德教育便是通过法律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从而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
参考文献:
[1]刘珍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研究[J].教育观察,2016(5):25-27
[2]王小梅.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10)
[3]李慧萍.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探究[J].经济师,2013 (1):110-112
作者简介:
王婧惠(1988-),女,山西长治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
【关键词】思政教育 大学生 法律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90-02
毋庸置疑,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阵地。实际上,对于学生群体来说,接受高等教育既是他们步入社会的准备时期,同时也是他们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高等教育并非单纯地传授知识,更多的则是需要从思想观念、政治觉悟、法制意识等多个方面来提升大学生的綜合素质。其中,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围绕思想政治这一核心内容,并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方式。我们知道,法律与道德是具有一定联系的,法律通常被视为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从某种意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加强学生法制意识是具有一定作用的,而培养学生法制意识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是极为重要的。
1.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所谓法律,其实质就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且必须借助于国家强制力得以实施的,能够对所有成员形成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未能落实的法律是没有效力的,只有确保其得以实施,才能真正体现其权威性。从这一角度上分析,法律的生命力体现在“实施”二字。为了凸显法律的约束力,就要求大学生具备必要的法律意识。在树立法制意识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概括地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政治、法制、哲学、道德等方面。其中,思想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基础,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的树立具有重要影响。
高校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代表着民族的希望,象征着国家的未来,同时,他们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力量。作为文化素质高、文明程度高的群体,大学生理应成为法治实践的倡导者,然而,事实并不尽如人意。由于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过于淡薄,心理素质相对低下,使得他们常常作出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现实生活中,高校大学生犯罪案件层出不穷,亲手葬送了自己前程。在人们扼腕叹息之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的确也引发了不少人士對于思政教育的深刻反思[1]。在倡导依法治国的今天,唯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及法制教育,不断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才能真正为法治护航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现实意义
英格尔斯说:“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组织原则如果没有其得以运营的社会根基和缺少赋予这些制度与组织原则以真实生命的现代心理基础,也会变成一堆废纸或导致畸形发展。”随着社会法治步伐的不断加快,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确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高校大学生守法意识和维权意识有待提升。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学生始终以成绩作为重要目标,关于国家政治、社会价值、权利保护等方面并不足够关注。不可否认,要构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势必需要全体公民共同努力。作为文化素质高的群体,高校大学生更应当积极践行法律制度。这就意味着,当面对不法侵害的时候,高校大学生应当主动借助于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力,而不是采用报复甚至其他不法手段来为自己讨公道。其二,高校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未能正确引导学生,缺乏法治精神。针对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的纠纷,可以通过教育手段来处理,必要的时候,建议借助于法律途径思考并处理问题,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强化高校大学生对于法律的信仰。在维护社会秩序的过程中,道德与法律同为重要手段,但是二者并非完全等同,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但法律并非等同于道德。仅仅通过道德教育等手段来处理学生纠纷,显然是不足够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真正学好法律,懂得在必要时刻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3.思政教育视阈下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
概括地说,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掌握不到位。在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应当积极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涵盖内容诸多,主要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为此,建议分别通过这些方式来从不同角度提升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
3.1 思想教育内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思想教育就是围绕抽象意义上的理念,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实践活动。需要强调的是,世界观是高校大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看法,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从这一角度上分析,思想教育是有助于大学生内在价值觉醒的,是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2]。在目前培养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过程中,常见的做法便是通过法律课堂等外在强制手段,向高校大学生灌输大量枯燥乏味的法律知识。实际上,这种方式的效果并不如人意。反之,如果将思想教育植入法律意识的培养方面,通过不断强化思想观念来促使高校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渴求,对于他们正确认知显然是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从另一角度上分析,这对于提升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也是极为重要的。
3.2 政治教育外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与思想教育不同,政治教育被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从内容上看,政治教育主要包括向高校大学生进行关于政治观点、政治理论、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到我国高校政治教育,除了要向大学生教授政治理论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求高校大学生学习先进的共产主义理论,特别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政治理论,以此来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观。通过政治教育,高校大学生能够在树立正确政治观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由于法律与政治之间并非完全孤立,而是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可以被视为法律的基础,倘若没有政治,那么法律也就失去了意义。在培养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时候,通过政治教育的政治理念,能够进一步强化法律知识学习,简言之,政治教育能够从外在角度强化法制意识。
3.3 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基础素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教育是基础。在过去,人们总是愿意将政治、哲学、伦理等内容统一归入道德范畴中,于是便促使了道德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地位。从内涵上看,道德教育主要是就道德规范、行为以及评价等内容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从特征上分析,道德教育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普遍性,从目标上分析,道德教育旨在提升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不可否认,道德是法律的基础[3]。在强化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过程中,对其进行道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遵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培养道德行为,久而久之,逐步成为道德素质高的人。可以说,凡是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守法好公民。换言之,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有助于提升其法律素质。如果说,大学生思想教育是从内在角度提升其法制意识,大学生政治教育是从外在角度强化其法制意识,那么道德教育便是通过法律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从而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
参考文献:
[1]刘珍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研究[J].教育观察,2016(5):25-27
[2]王小梅.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10)
[3]李慧萍.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探究[J].经济师,2013 (1):110-112
作者简介:
王婧惠(1988-),女,山西长治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