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中国古代诗歌,可谓群星璀璨。其中,咏史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独到的思想见地在群星中显得灿烂辉煌,耀眼夺目,历来为人们所喜爱。本文试图从叙史述怀、以古讽今和议论独到等三个方面作些探讨。
关键词咏史诗 唐代 全新水平
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古代诗歌的璀璨群星中,咏史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独到的思想见到熠熠生辉,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到了唐代,随着诗歌创作黄金时代的到来,咏史诗发展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叙史述怀,情真意切,皆有感而作;(2)以古讽今,深沉含蓄,彰显批判性;(3)议论独到,启人心扉,以辩证见长。
自《诗歌》和《楚辞》始,就有了咏史的乱觞。大雅中歌颂殷、周先祖的业绩,《离骚》中历数先王的得失,述史抒怀,都含有咏史的成份。但直到东汉的班固才第一个以“咏史”为题写诗,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的咏史诗。此后,“咏史”诗创作日盛,逐渐形成了一种专一的诗歌门类。然而,从东汉到唐代这近六百年间,咏史诗歌无论是表现手法还是思想方法都显得比较单薄,多半是史料的剪裁,用诗的语言演绎成篇,缺乏感人的诗歌魅力。到了唐代,随着国家的强盛,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到来,咏史诗也得到空前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唐代咏史诗取材广、立意高、寄情深,创作手法丰富多彩,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作品。谓其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叙史述怀,情真意切,皆有感而作
唐代诗人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对咏史诗的创作有了新的认识理论,即咏史诗应是有感而作,而不是史料的剪裁。《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中说:“咏史者,读史见古人成败,感而作之。”有了全新的创作共识,咏史诗创作繁荣的时代必然到来。唐代诗人在咏史诗的创作中,注重了把史实、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这方面,杜甫的《蜀相》可说是唐代最为感人的咏史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七律是诗人拜谒成都诸葛武侯祠时写的。首联写祠之所在,颔联写入祠之所见,颈联高度赞叹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和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尾联议论抒情,既感伤诸葛亮,也是诗人的自伤。这首诗之所以千古传颂、全在这尾联的议论抒情上,诗人的真实情感打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杜甫是伟大的诗人,他向有爱国大志,终身忧国忧民,但生逢乱世,壮志难伸。“长使英雄泪满襟”一句,自然不仅指的凭吊者的诗人自己,它也概括着千古以来具有同等爱国深情的无数志士。这两句诗,对于后代读者,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强烈的移情作用。唐代政治家王叔文,在自己革新企图遭到挫败时,就曾反复吟诵此诗,为之流涕不已;南宋爱国将领宗泽临终时,诵此二语三呼渡河而卒。这里的“英雄泪”,是爱国豪杰之泪,因之并不含有任何颓丧气息;相反地,它还蕴藏着一种令人愤悱启发的积极力量。拜谒武候祠,由诸葛先生一代豪杰最终也壮志难酬的命运,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际遇,悲从中来,挥泪痛哭。共同的命运,引起感情的强烈共鸣,悲壮厚重,真实感人。文贵有情,诗更是如此。情,是咏史诗的生命。
再看温庭筠的《过陈琳墓》: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文才出众,但先后也只在袁绍和曹操手下做过文秘之类无实权的小官,始终不能展露自己的才华。诗人经过陈琳墓,看到陈琳墓为荒草所没,想到陈琳才智不伸、无为而终,无限伤感。诗人联想到自己目前飘泊不遇,行踪无定的处境,惆怅之情更是强烈。霸才,是指有杰出的军事、政治才干,可辅佐人主成就霸业的人。诗人以霸才自许正是哀伤自己象陈琳一样空有才华而无人赏识,惆怅满怀。但诗人并非从此自暴自弃,“欲将书剑学从军”,表明要将自己的文才武略投身于戎幕,为国效力。这首诗夹叙夹议,抒情也十分强烈,不愧为咏史佳作。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是咏史诗抒发最多也最感人的情感。我国古代进步文人,多有读书报国、读书做官的思想,他们渴望建功立业,施展自己的才华,名垂青史,强烈追求“济苍生” 、“安社稷”的人生理想。千百年来,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就成了文人志士一个共同的情感。今之人凭吊古之心,难免惆怅顿生,悲愤难抑。这种悲情的抒发,增加了咏史诗强烈的感情色彩。
2 以古讽今、深沉含蓄、彰显批判性
以古讽今,是唐代咏史诗的主旋律。正如晚唐诗人周昙《咏史诗序》中说:“历代兴亡亿万心,圣人观古贵知今。”诗人们看到了当朝的种种弊端,又不便直言,便借古事讽谏,写来含蓄曲折,但也往往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使咏史诗有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如魏征的《赋西汉》:
受降临轵道,争长趣鸿门。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
夜宴经柏谷,朝游出杜原。
终藉叔孙礼,方知皇帝尊。
魏徵乃初唐有名的直言谏士。他在辅佐唐太宗实现“贞观之治”后,看到天下太平,担心皇上喜功丧志,于是写了这首诗。前六句分别写了汉代三位皇帝刘邦、刘恒、刘彻的文治武功治国安邦之事,最后两名是写汉代儒者叔孙通帮助高祖刘邦制订汉代礼仪而大受刘邦赞赏之事。全诗讽谏之意明显,意即唐太宗要治国安邦、维护帝王的统治权威,光停留在文治武功上还不行,还要制定礼仪典制,正君臣之位,要以礼仪自约,居安思危。全诗无一句规劝之语,然劝谏之意隐含在述史的字里行间,委婉曲折,情感真挚。
然而,中国古代帝王中能有几位象唐太宗一样的明君?就在中、晚唐时期,帝王一个比一个昏庸无能。这段时期的咏史诗更加隐晦曲折,当然也更具批判性、更见其思想深度。如李商隐的《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绵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莹火,终古重扬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全诗夹叙夹议,前两联是说隋炀帝只顾自己享乐、不恤民情,若不是亡了国,一定会荒淫不止。后两联由隋宫现在的荒凉和汴河的冷落,揭示了穷奢极欲必然导致亡国的历史规律。当年隋炀帝为了夜游方便,派人到处捉萤火虫照明,以致现在萤火虫都灭了种;他为了出游方便广征民夫开凿千里汴河,劳民伤财。结尾以精辟的反诘议论,把隋炀帝和陈后主陈叔宝并论,指出他们都是荒淫亡国的一丘之貉。全诗虽然隐晦,然而充满了强烈的批判精神,这是给“不问苍生问鬼神”不理国政、不管民生,一心只求仙服药以保长生的唐统治者一记严历的警告。
到晚唐时期杜牧的咏史诗再现高峰。此时的唐王朝已经失去了中兴的锐气,而唐敬宗却大兴土木,沉湎声色之中。杜牧写了不少咏史诗,以讽当朝统治者。请看《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诗人于历史画卷再现中,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纵情享乐、荒淫误国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借古讽今,感慨深沉。这首诗把委曲、含蓄写到了极致。全诗不见一字的褒贬,然全部的批判意识却在“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中不露痕迹地传达出来,由这一“笑”,不由使人想起周幽王为搏褒姒一笑而不惜烽火戏诸候、终至国破身亡的惨痛史训,这难道不是当今王朝应该警醒的吗?
这些以古讽今、富有强烈批判精神的咏史诗反映了进步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洞察千古的睿智,思想性更强。
3 议论独到,启人心扉,以辩证见长
对于史人、史事,可说是见仁见智。咏史诗所表现的见解深浅有异,甚至是非判断迥别,但读着这类诗,会启迪我们的思想,开阔我们的胸襟,对其充满辩证观点的议论不得不心存佩服。看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人考察三国赤壁古战场,由沉沙中发现的兵器而引发自己对赤壁之战成败的独到议论。尾句以假设的因果推论,说是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帮了大忙的话,那历史恐怕会改写。曹操大胜后会掳得东吴大小二乔两位美女而归了。诗人从实际出发,看到了战争成败也有特殊的客观原因,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皮日休的《汴河怀古》更是以极大的勇气客观地评价了历来遭人诟骂的隋炀帝。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大家都把隋灭的原因归结于隋炀帝滥用民力,开凿运河所致,然而诗人却有不同的看法,隋炀帝开凿汴河虽有为了个人享乐的主观动机,但千里运河却给后人带了福祉,至今这千里之地的人们仍靠这条河通行、通商、灌溉农田。诗人认为,若不是隋炀帝太过奢侈,他的功劳可比大禹治水。议论率直、大胆,充满了辩证法。
更有周昙的《夷齐》,读来让人耳目一新。
让国由衷义亦乖,不知天命匹夫才。
将除暴虐诚能阻,何异崎岖助纣来!
伯夷和叔齐兄弟二人互让君位以及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且历来为人称道。特别是韩愈写了《伯夷颂》后,他兄弟二人成了人们心目中光照日月、顶天立地、忠君不二的英雄楷模。但周昙却反行其道,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剖析伯夷叔齐二人的行为,鞭辟入理。头两句针对他兄弟互推君位之事议论分析,指出他们的做法是违背了大义的,既违背了父王的遗愿,又弃国家利益而不顾。表面看来二人是谦谦君子,实际是不知天命、不知贯通的庸俗之人。后两句是写伯夷、叔齐企图阻止周武王伐纣的事。商纣王是有名的暴君,沉湎酒色,奢侈荒淫。周武王发兵讨伐他,完全顺应了民意和历史潮流,是英雄之举,而叔夷、伯齐却站在反动统治者的立场上,抱着愚昧的忠君思想反对武王伐纣。诗人尖锐地指出,这实际上是变相地在帮助纣王,助纣为虐。后来,武王灭纣后,夷齐二人逃进了首阳山。因拒食周粟而饿死。在这里,诗人完全颠覆了伯夷、叔齐二人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人们看到不再是光照日月的君子,而是两个不明大义、妄图阻挡历史潮流的跳梁小丑。读之思之,今之人能不佩服周昙的独具慧眼吗?
以上三个方面只能是概而述之,难免挂一漏万。写此文之意也就是想劝人们抽空读点咏史诗。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又说:“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在今天这种特别需要我们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的时候,读点咏史诗,对增长历史知识、开阔眼界,帮助我们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清.蘅塘退士选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古典文化编写组译、注、析.新疆人民出版社.
[2]郭兴衣,周建忠.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3]马承五.唐宋名家诗词笺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咏史诗 唐代 全新水平
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古代诗歌的璀璨群星中,咏史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独到的思想见到熠熠生辉,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到了唐代,随着诗歌创作黄金时代的到来,咏史诗发展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叙史述怀,情真意切,皆有感而作;(2)以古讽今,深沉含蓄,彰显批判性;(3)议论独到,启人心扉,以辩证见长。
自《诗歌》和《楚辞》始,就有了咏史的乱觞。大雅中歌颂殷、周先祖的业绩,《离骚》中历数先王的得失,述史抒怀,都含有咏史的成份。但直到东汉的班固才第一个以“咏史”为题写诗,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的咏史诗。此后,“咏史”诗创作日盛,逐渐形成了一种专一的诗歌门类。然而,从东汉到唐代这近六百年间,咏史诗歌无论是表现手法还是思想方法都显得比较单薄,多半是史料的剪裁,用诗的语言演绎成篇,缺乏感人的诗歌魅力。到了唐代,随着国家的强盛,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到来,咏史诗也得到空前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唐代咏史诗取材广、立意高、寄情深,创作手法丰富多彩,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作品。谓其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叙史述怀,情真意切,皆有感而作
唐代诗人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对咏史诗的创作有了新的认识理论,即咏史诗应是有感而作,而不是史料的剪裁。《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中说:“咏史者,读史见古人成败,感而作之。”有了全新的创作共识,咏史诗创作繁荣的时代必然到来。唐代诗人在咏史诗的创作中,注重了把史实、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这方面,杜甫的《蜀相》可说是唐代最为感人的咏史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七律是诗人拜谒成都诸葛武侯祠时写的。首联写祠之所在,颔联写入祠之所见,颈联高度赞叹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和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尾联议论抒情,既感伤诸葛亮,也是诗人的自伤。这首诗之所以千古传颂、全在这尾联的议论抒情上,诗人的真实情感打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杜甫是伟大的诗人,他向有爱国大志,终身忧国忧民,但生逢乱世,壮志难伸。“长使英雄泪满襟”一句,自然不仅指的凭吊者的诗人自己,它也概括着千古以来具有同等爱国深情的无数志士。这两句诗,对于后代读者,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强烈的移情作用。唐代政治家王叔文,在自己革新企图遭到挫败时,就曾反复吟诵此诗,为之流涕不已;南宋爱国将领宗泽临终时,诵此二语三呼渡河而卒。这里的“英雄泪”,是爱国豪杰之泪,因之并不含有任何颓丧气息;相反地,它还蕴藏着一种令人愤悱启发的积极力量。拜谒武候祠,由诸葛先生一代豪杰最终也壮志难酬的命运,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际遇,悲从中来,挥泪痛哭。共同的命运,引起感情的强烈共鸣,悲壮厚重,真实感人。文贵有情,诗更是如此。情,是咏史诗的生命。
再看温庭筠的《过陈琳墓》: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文才出众,但先后也只在袁绍和曹操手下做过文秘之类无实权的小官,始终不能展露自己的才华。诗人经过陈琳墓,看到陈琳墓为荒草所没,想到陈琳才智不伸、无为而终,无限伤感。诗人联想到自己目前飘泊不遇,行踪无定的处境,惆怅之情更是强烈。霸才,是指有杰出的军事、政治才干,可辅佐人主成就霸业的人。诗人以霸才自许正是哀伤自己象陈琳一样空有才华而无人赏识,惆怅满怀。但诗人并非从此自暴自弃,“欲将书剑学从军”,表明要将自己的文才武略投身于戎幕,为国效力。这首诗夹叙夹议,抒情也十分强烈,不愧为咏史佳作。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是咏史诗抒发最多也最感人的情感。我国古代进步文人,多有读书报国、读书做官的思想,他们渴望建功立业,施展自己的才华,名垂青史,强烈追求“济苍生” 、“安社稷”的人生理想。千百年来,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就成了文人志士一个共同的情感。今之人凭吊古之心,难免惆怅顿生,悲愤难抑。这种悲情的抒发,增加了咏史诗强烈的感情色彩。
2 以古讽今、深沉含蓄、彰显批判性
以古讽今,是唐代咏史诗的主旋律。正如晚唐诗人周昙《咏史诗序》中说:“历代兴亡亿万心,圣人观古贵知今。”诗人们看到了当朝的种种弊端,又不便直言,便借古事讽谏,写来含蓄曲折,但也往往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使咏史诗有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如魏征的《赋西汉》:
受降临轵道,争长趣鸿门。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
夜宴经柏谷,朝游出杜原。
终藉叔孙礼,方知皇帝尊。
魏徵乃初唐有名的直言谏士。他在辅佐唐太宗实现“贞观之治”后,看到天下太平,担心皇上喜功丧志,于是写了这首诗。前六句分别写了汉代三位皇帝刘邦、刘恒、刘彻的文治武功治国安邦之事,最后两名是写汉代儒者叔孙通帮助高祖刘邦制订汉代礼仪而大受刘邦赞赏之事。全诗讽谏之意明显,意即唐太宗要治国安邦、维护帝王的统治权威,光停留在文治武功上还不行,还要制定礼仪典制,正君臣之位,要以礼仪自约,居安思危。全诗无一句规劝之语,然劝谏之意隐含在述史的字里行间,委婉曲折,情感真挚。
然而,中国古代帝王中能有几位象唐太宗一样的明君?就在中、晚唐时期,帝王一个比一个昏庸无能。这段时期的咏史诗更加隐晦曲折,当然也更具批判性、更见其思想深度。如李商隐的《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绵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莹火,终古重扬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全诗夹叙夹议,前两联是说隋炀帝只顾自己享乐、不恤民情,若不是亡了国,一定会荒淫不止。后两联由隋宫现在的荒凉和汴河的冷落,揭示了穷奢极欲必然导致亡国的历史规律。当年隋炀帝为了夜游方便,派人到处捉萤火虫照明,以致现在萤火虫都灭了种;他为了出游方便广征民夫开凿千里汴河,劳民伤财。结尾以精辟的反诘议论,把隋炀帝和陈后主陈叔宝并论,指出他们都是荒淫亡国的一丘之貉。全诗虽然隐晦,然而充满了强烈的批判精神,这是给“不问苍生问鬼神”不理国政、不管民生,一心只求仙服药以保长生的唐统治者一记严历的警告。
到晚唐时期杜牧的咏史诗再现高峰。此时的唐王朝已经失去了中兴的锐气,而唐敬宗却大兴土木,沉湎声色之中。杜牧写了不少咏史诗,以讽当朝统治者。请看《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诗人于历史画卷再现中,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纵情享乐、荒淫误国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借古讽今,感慨深沉。这首诗把委曲、含蓄写到了极致。全诗不见一字的褒贬,然全部的批判意识却在“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中不露痕迹地传达出来,由这一“笑”,不由使人想起周幽王为搏褒姒一笑而不惜烽火戏诸候、终至国破身亡的惨痛史训,这难道不是当今王朝应该警醒的吗?
这些以古讽今、富有强烈批判精神的咏史诗反映了进步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洞察千古的睿智,思想性更强。
3 议论独到,启人心扉,以辩证见长
对于史人、史事,可说是见仁见智。咏史诗所表现的见解深浅有异,甚至是非判断迥别,但读着这类诗,会启迪我们的思想,开阔我们的胸襟,对其充满辩证观点的议论不得不心存佩服。看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人考察三国赤壁古战场,由沉沙中发现的兵器而引发自己对赤壁之战成败的独到议论。尾句以假设的因果推论,说是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帮了大忙的话,那历史恐怕会改写。曹操大胜后会掳得东吴大小二乔两位美女而归了。诗人从实际出发,看到了战争成败也有特殊的客观原因,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皮日休的《汴河怀古》更是以极大的勇气客观地评价了历来遭人诟骂的隋炀帝。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大家都把隋灭的原因归结于隋炀帝滥用民力,开凿运河所致,然而诗人却有不同的看法,隋炀帝开凿汴河虽有为了个人享乐的主观动机,但千里运河却给后人带了福祉,至今这千里之地的人们仍靠这条河通行、通商、灌溉农田。诗人认为,若不是隋炀帝太过奢侈,他的功劳可比大禹治水。议论率直、大胆,充满了辩证法。
更有周昙的《夷齐》,读来让人耳目一新。
让国由衷义亦乖,不知天命匹夫才。
将除暴虐诚能阻,何异崎岖助纣来!
伯夷和叔齐兄弟二人互让君位以及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且历来为人称道。特别是韩愈写了《伯夷颂》后,他兄弟二人成了人们心目中光照日月、顶天立地、忠君不二的英雄楷模。但周昙却反行其道,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剖析伯夷叔齐二人的行为,鞭辟入理。头两句针对他兄弟互推君位之事议论分析,指出他们的做法是违背了大义的,既违背了父王的遗愿,又弃国家利益而不顾。表面看来二人是谦谦君子,实际是不知天命、不知贯通的庸俗之人。后两句是写伯夷、叔齐企图阻止周武王伐纣的事。商纣王是有名的暴君,沉湎酒色,奢侈荒淫。周武王发兵讨伐他,完全顺应了民意和历史潮流,是英雄之举,而叔夷、伯齐却站在反动统治者的立场上,抱着愚昧的忠君思想反对武王伐纣。诗人尖锐地指出,这实际上是变相地在帮助纣王,助纣为虐。后来,武王灭纣后,夷齐二人逃进了首阳山。因拒食周粟而饿死。在这里,诗人完全颠覆了伯夷、叔齐二人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人们看到不再是光照日月的君子,而是两个不明大义、妄图阻挡历史潮流的跳梁小丑。读之思之,今之人能不佩服周昙的独具慧眼吗?
以上三个方面只能是概而述之,难免挂一漏万。写此文之意也就是想劝人们抽空读点咏史诗。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又说:“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在今天这种特别需要我们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的时候,读点咏史诗,对增长历史知识、开阔眼界,帮助我们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清.蘅塘退士选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古典文化编写组译、注、析.新疆人民出版社.
[2]郭兴衣,周建忠.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3]马承五.唐宋名家诗词笺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