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双眼无菌性边缘性角膜浸润一例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k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对一罕见的眼-面-心-牙(OFCD)综合征患者家系进行临床表型特征随访研究及致病基因突变筛查研究。方法实验研究。对患者进行详尽的临床多科室检查及表型资料收集。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Sanger测序法对OFCD患者及其父母进行候选基因BCOR的突变筛查,对携带碱基改变的序列进行单链PCR克隆产物的测序验证,并在60名无关正常对照人群中进行测序验证。结果表型研究结果提示患者存在眼部、面部、
近视激光手术已经迈入"无刀"的全激光时代,其特点是手术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预测性都有很大程度提高。现有的全激光手术可分为3类: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手术、单准分子激光手术和单飞秒激光手术。全激光手术具有提高角膜制瓣和基质切削的准确性,减少手术器械对角膜的接触损伤,减少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改变等优点,是目前屈光手术发展的大方向和趋势。笔者对这3种全激光手术各自的技术要点,包括患者的选择、手术的优势、手
期刊
目的观察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重建眼表面治疗完全性角膜上皮干细胞缺乏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系列病例研究。6例(6眼)单眼全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患者,包括碱烧伤3例、爆炸伤2例、热烧伤1例。采用去上皮羊膜组织作为载体,体外扩增患者自体健眼角膜上皮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然后进行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重建眼表面。术前及术后检查指标包括裸眼视力、裂隙灯显微镜、超声生物显微镜、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患者自体来源的
目的研究我国一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视网膜色素变性(RP)家系患者的临床表型及致病基因突变,并分析表型与基因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研究。收集了宁夏人民医院眼科诊治的一个RP家系的临床资料,共有7名家庭成员参与研究,其中包括2名患者和5名正常成员。完善家系内所有参与成员的眼科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野、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全视野视网膜电流图(ERG)等。针对180个已知的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AcrySof® CACHETTM人工晶状体(PIOL )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稳定性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于山西省眼科医院就诊的高度近视患者共12例(22眼),年龄(28.2±5.9)岁,术前等效球镜度(SE)为-17.25~-6.50 D,平均(-11.97±3.03) D。22眼行PIOL植入术后1 d、1个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临床对高度近视眼的屈光矫正虽然有许多较好的解决方法,但矫正后往往仍有屈光进展;对于高度近视眼底病变虽有一些先进的治疗技术在应用,但往往难以逆转和控制已发生的眼底病变,成为患者致盲的主要威胁。而从临床观察角度来看,高度近视的屈光进展及眼底病变的发生和加重与患者的病程进展有关,屈光进展是后巩膜扩张眼轴延长引起的,眼底病变是脉络膜、视网膜对抗后巩膜扩张的表现。后巩膜加固术作为控制后
渐变镜、多焦点型和可调节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是矫治老视的主要方法,但戴镜会影响生活质量,IOL植入存在内眼手术的风险等问题;广泛用于矫治屈光不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目前缺少精准的老视激光切削模式。新近出现的角膜嵌入环(Corneal Inlay)KAMRA与LASIK联合矫治老视,具有安全有效、可重复定位、可逆等优点。现对KAMRA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
目的评价后巩膜加固术对病理性近视脉络膜厚度及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行后巩膜加固术的的病理性近视患者34例(55眼),对其随访2年,比较术后视力、屈光度、眼轴及眼压(IOP)改变,并采用深层成像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DI-OCT)检测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仪检测球后血管血流动
目的体外构建出形态结构功能正常的组织工程人角膜内皮(TE-HCE),并以猕猴动物模型验证其维持角膜透明的作用。方法实验研究。以非转染人角膜内皮单克隆细胞株细胞(mcHCE细胞)为种子细胞,以去上皮层修饰羊膜(mdAM)为载体支架体外构建出TE-HCE,对其透明度、形态、细胞密度、组织学结构、超微结构、功能蛋白的荧光表达进行检测;采用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PKP)对猕猴右眼分别移植TE-HCE (3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