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国际商务单证 精品课程教学模式 改革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08.018
国际货物贸易中的买卖双方往往距离遥远,双方达成交易后必须通过单证的交流来实现货物的生产、验收、运输、交接等重要业务环节,一国对本国对外贸易的管理也以单证为重要的依据,这使得单证流与货物流、资金流一样,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支撑。国际商务单证课程也因此而成为以国际货物贸易为核心内容的各类商务专业中的主要专业技能课程。
一、国际商务单证课程传统教学的局限
当前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课堂教学学时有限。根据高职院校自身学制的特点,多数商科类文科院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安排专业课程的教学学时一般不会超过周学时4节,个别核心课程可能达到周课时6节。作为独立开设的专业技能课程,国际商务单证的课程教学学时一般为2—4节,以教学周18周计算这门课程的总学时是36~72节。在这段学时里,既要讲解多种单证的缮制,又要讲解业务流程,还要学习审证、开证、审单,再加上角色扮演、案例实训、上机操作训练等。以笔者的教学经验看,对高职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而言,要使学生牢固掌握国际贸易单证的缮制技巧确实不容易。事实上,仅靠课堂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是十分勉强的;由于课程内容中的知识点众多且分散,加上课程本身的技能操作性强以及相关教材本身篇幅的局限,对学生来说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预习或复习也有相当难度。
(二)适合教学需要的、针对性强的教材难觅。目前各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出口信用证及业务(开证、审证)、出口结汇主要单据、其他出口单据(托运单、报关单、商检证明)、制单软件介绍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些较新版本也主要是在相关国际惯例、制单软件的更新方面做文章,或是增加所介绍的单据的种类,或是加入一些进口审单的内容。由于国际商务单证课程的技能操作性强,在教学与训练中十分需要大量教学案例与实训案例,而案例较少且案例内容不够全面恰恰是很多单证教材的弱项;如果涵盖多种支付方式的案例能够与地区外贸行业特色相结合,对于培养适合本地区外贸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有利的。事实上,能够针对不同专业的特定教学目标、反映地区外贸行业特色、有较多信用证和单证实例、内容的系统性与关联度较强、既适合教学又适合学生练习的单证教材并不多见。
(三)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一、专业英语水平不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的基础与能力也存在着差异。仅从录取的分数分析,占据高职学生人数较大比重的是学习能力水平处于中间甚至更弱层次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特点是社会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头脑灵活、动手能力较好,但在知识面、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方面则稍弱。与其他商科专业相比,对外贸易行业本身与日常生活缺乏直观的沟通联系,多数选择国际商务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事前对行业的了解十分有限,在这样的状态下要专注于专业性强的课程,尤其是对英语基础有要求的专业课程的学习,确实存在较大的挑战性。与国际商务单证课程关联度最密切的专业课程主要是国际货物贸易实务和商务英语函电,这两门课程都是专业性极强的课程,也是对学习能力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较高的课程。作为专业技能核心课程,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既是上述两门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又是这两门课程内容的融合、提炼与提升。如何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与训练,使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掌握、理解与应用方面能得到进一步巩固,而且专业英语能力水平也会得到提升与加强,是需要加强探索的教学方法问题。
(四)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双师”素质的教师与“双师”结构的教学队伍是专业教学与实训的重要保障。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生源的扩大,教师队伍建设难以同步协调的现象日益突出。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原来直接来自本科院校的教师已成长成为教学的骨干力量,繁重的教学任务使这些骨干教师脱离教学岗位进行专业实践的机会和时间有限,采集到的间接经验在系统性、时效性方面也有所缺陷;而从行业或企业引进教师、聘请兼职教师则因为教学经验的积累与教学规律的掌握需要在教学中历练,使得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与实训中的发挥程度受到制约。在教育部大力推行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改革之后,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取得进展,成为推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的积极力量,引领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新发展潮流,但对于众多的高职院校来说,专业教师的行业经验不足、兼职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仍是制约专业教学质量与水平的主要因素。
二、基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模式创新
精品課程建设是教育部倡导的质量工程项目之一,目的是引导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针对职业岗位进行课程内容选取、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一系列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课程网络平台,建立师生交互共享的、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网上教学与学习系统。教育部对精品课程评审的标准作出详尽的规定,使得国际商务单证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成为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包含丰富教学资源的精品课程建设为多样教学媒体的综合、多种教学内容的整合、多种学习方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一)教学设计创新:根据职业岗位要求突出操作性与实践性。教学设计就是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式进行构建。建设国际商务单证精品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创新,结合本地区外经贸发展特色从外贸业务工作流程中界定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在进行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选取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经过对本地区外贸行业的深入了解,根据中小外贸企业、民营外贸企业经营中单证员与业务员、跟单员岗位多有交叉的特点,我们将国际商务单证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合同条款、信用证、单据三大部分,强调工作过程的系统性,突破原来教学内容仅限于单据与信用证的状况。并在教学内容中注重反映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将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出现的新单证(优惠原产地证)引入教学中。国际商务单证课程作为专业技能课的定位使得课程教学中突出操作性、实践性成为教学方法的主要选择,实践教学学时在教学中占比重达2/3,实 践学时比重大的特点十分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加强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尽管实际岗位中单证的相关工作主要通过电脑来处理,但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及能力水平,在教学中运用手工练习的传统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扎实的操作技能,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后再上机练习。实践证明这种将传统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國际商务单证课程的考核是技能操作考核,行程性考核涵盖了拟订合同条款,信用证审核与修改、根据信用证案例完成结汇单据的缮制等设定的课程教学内容。
(二)教学活动创新: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教学的开放性。国际商务单证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成果之一是初步建成网络教学平台,平台的内容包括课程标准、学时安排、教案、教学课件、教学中使用的各种单证样本、操作案例、练习及答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教学资源、部分教学视频、参考文献、在线答疑交流等,网络教学平台以课程教学内容为核心进行专业知识、专业实践的全方位扩展,其功能与作用是任何平面教材都远不能及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了学习的开放性,完全解决了课堂教学学时不足的问题,丰富的课程资源不仅方便学生进行课前与课后的复习与预习,还可以满足学生对与操作技能相关的专业知识、行业发展形势、职业岗位工作实际进一步了解的需要,开放的教学平台更是为学生自我训练创造了条件。由于教学、学习与技能操作训练的时间、空间可以有效延伸,通过高效率利用课堂教学并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与练习,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水平都得到相应提高。
(三)实践教学环节创新: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的结合与运用。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国际商务单证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是学习处理外贸业务中的单证,处理结果是形成一定格式的书面文件,与其他相关课程相比在实践的操作方面较容易实现。国际商务单证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将各种单证的格式样本以图表、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允许学生下载到本地终端进行学习与训练,使学生直观了解,易于学习与接受。在提供了相应的学习与训练案例的条件下,运用下载的单证进行自我训练完全可以实现,再将网络平台与制单软件、实训软件相连接,将课程实践教学扩展到外贸业务的过程实训中,就能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达到与职业岗位工作最近距离仿真的实践教学效果。
(四)精品课程建设对专业教学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是教学的总结过程,是课程的重构过程,是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国际商务单证精品课程建设历经四年,从网络平台的栏目设计、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构建、教学资源的汇集与整理、申报材料的撰写,各工作环节无不渗透课程组教师们的点点心血。在网络平台建设过程中,课程组教师进行教学总结、分析与设计,对行业、企业进行调研,与在校生、毕业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收集、整理、分析大量行业、专业发展信息,与技术人员进行网站架构的沟通,开展大量细碎繁琐的基础工作。通过思考一分析一总结一设计不断反复的过程,课程组教师对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都提高了认识,对行业、企业的实践加深了了解,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的实践,从总体上大大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直接的、有效的促进作用。
(责编 黎原)
[关键词]国际商务单证 精品课程教学模式 改革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08.018
国际货物贸易中的买卖双方往往距离遥远,双方达成交易后必须通过单证的交流来实现货物的生产、验收、运输、交接等重要业务环节,一国对本国对外贸易的管理也以单证为重要的依据,这使得单证流与货物流、资金流一样,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支撑。国际商务单证课程也因此而成为以国际货物贸易为核心内容的各类商务专业中的主要专业技能课程。
一、国际商务单证课程传统教学的局限
当前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课堂教学学时有限。根据高职院校自身学制的特点,多数商科类文科院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安排专业课程的教学学时一般不会超过周学时4节,个别核心课程可能达到周课时6节。作为独立开设的专业技能课程,国际商务单证的课程教学学时一般为2—4节,以教学周18周计算这门课程的总学时是36~72节。在这段学时里,既要讲解多种单证的缮制,又要讲解业务流程,还要学习审证、开证、审单,再加上角色扮演、案例实训、上机操作训练等。以笔者的教学经验看,对高职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而言,要使学生牢固掌握国际贸易单证的缮制技巧确实不容易。事实上,仅靠课堂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是十分勉强的;由于课程内容中的知识点众多且分散,加上课程本身的技能操作性强以及相关教材本身篇幅的局限,对学生来说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预习或复习也有相当难度。
(二)适合教学需要的、针对性强的教材难觅。目前各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出口信用证及业务(开证、审证)、出口结汇主要单据、其他出口单据(托运单、报关单、商检证明)、制单软件介绍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些较新版本也主要是在相关国际惯例、制单软件的更新方面做文章,或是增加所介绍的单据的种类,或是加入一些进口审单的内容。由于国际商务单证课程的技能操作性强,在教学与训练中十分需要大量教学案例与实训案例,而案例较少且案例内容不够全面恰恰是很多单证教材的弱项;如果涵盖多种支付方式的案例能够与地区外贸行业特色相结合,对于培养适合本地区外贸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有利的。事实上,能够针对不同专业的特定教学目标、反映地区外贸行业特色、有较多信用证和单证实例、内容的系统性与关联度较强、既适合教学又适合学生练习的单证教材并不多见。
(三)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一、专业英语水平不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的基础与能力也存在着差异。仅从录取的分数分析,占据高职学生人数较大比重的是学习能力水平处于中间甚至更弱层次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特点是社会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头脑灵活、动手能力较好,但在知识面、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方面则稍弱。与其他商科专业相比,对外贸易行业本身与日常生活缺乏直观的沟通联系,多数选择国际商务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事前对行业的了解十分有限,在这样的状态下要专注于专业性强的课程,尤其是对英语基础有要求的专业课程的学习,确实存在较大的挑战性。与国际商务单证课程关联度最密切的专业课程主要是国际货物贸易实务和商务英语函电,这两门课程都是专业性极强的课程,也是对学习能力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较高的课程。作为专业技能核心课程,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既是上述两门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又是这两门课程内容的融合、提炼与提升。如何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与训练,使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掌握、理解与应用方面能得到进一步巩固,而且专业英语能力水平也会得到提升与加强,是需要加强探索的教学方法问题。
(四)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双师”素质的教师与“双师”结构的教学队伍是专业教学与实训的重要保障。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生源的扩大,教师队伍建设难以同步协调的现象日益突出。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原来直接来自本科院校的教师已成长成为教学的骨干力量,繁重的教学任务使这些骨干教师脱离教学岗位进行专业实践的机会和时间有限,采集到的间接经验在系统性、时效性方面也有所缺陷;而从行业或企业引进教师、聘请兼职教师则因为教学经验的积累与教学规律的掌握需要在教学中历练,使得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与实训中的发挥程度受到制约。在教育部大力推行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改革之后,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取得进展,成为推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的积极力量,引领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新发展潮流,但对于众多的高职院校来说,专业教师的行业经验不足、兼职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仍是制约专业教学质量与水平的主要因素。
二、基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模式创新
精品課程建设是教育部倡导的质量工程项目之一,目的是引导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针对职业岗位进行课程内容选取、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一系列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课程网络平台,建立师生交互共享的、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网上教学与学习系统。教育部对精品课程评审的标准作出详尽的规定,使得国际商务单证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成为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包含丰富教学资源的精品课程建设为多样教学媒体的综合、多种教学内容的整合、多种学习方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一)教学设计创新:根据职业岗位要求突出操作性与实践性。教学设计就是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式进行构建。建设国际商务单证精品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创新,结合本地区外经贸发展特色从外贸业务工作流程中界定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在进行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选取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经过对本地区外贸行业的深入了解,根据中小外贸企业、民营外贸企业经营中单证员与业务员、跟单员岗位多有交叉的特点,我们将国际商务单证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合同条款、信用证、单据三大部分,强调工作过程的系统性,突破原来教学内容仅限于单据与信用证的状况。并在教学内容中注重反映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将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出现的新单证(优惠原产地证)引入教学中。国际商务单证课程作为专业技能课的定位使得课程教学中突出操作性、实践性成为教学方法的主要选择,实践教学学时在教学中占比重达2/3,实 践学时比重大的特点十分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加强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尽管实际岗位中单证的相关工作主要通过电脑来处理,但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及能力水平,在教学中运用手工练习的传统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扎实的操作技能,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后再上机练习。实践证明这种将传统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國际商务单证课程的考核是技能操作考核,行程性考核涵盖了拟订合同条款,信用证审核与修改、根据信用证案例完成结汇单据的缮制等设定的课程教学内容。
(二)教学活动创新: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教学的开放性。国际商务单证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成果之一是初步建成网络教学平台,平台的内容包括课程标准、学时安排、教案、教学课件、教学中使用的各种单证样本、操作案例、练习及答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教学资源、部分教学视频、参考文献、在线答疑交流等,网络教学平台以课程教学内容为核心进行专业知识、专业实践的全方位扩展,其功能与作用是任何平面教材都远不能及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了学习的开放性,完全解决了课堂教学学时不足的问题,丰富的课程资源不仅方便学生进行课前与课后的复习与预习,还可以满足学生对与操作技能相关的专业知识、行业发展形势、职业岗位工作实际进一步了解的需要,开放的教学平台更是为学生自我训练创造了条件。由于教学、学习与技能操作训练的时间、空间可以有效延伸,通过高效率利用课堂教学并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与练习,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水平都得到相应提高。
(三)实践教学环节创新: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的结合与运用。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国际商务单证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是学习处理外贸业务中的单证,处理结果是形成一定格式的书面文件,与其他相关课程相比在实践的操作方面较容易实现。国际商务单证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将各种单证的格式样本以图表、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允许学生下载到本地终端进行学习与训练,使学生直观了解,易于学习与接受。在提供了相应的学习与训练案例的条件下,运用下载的单证进行自我训练完全可以实现,再将网络平台与制单软件、实训软件相连接,将课程实践教学扩展到外贸业务的过程实训中,就能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达到与职业岗位工作最近距离仿真的实践教学效果。
(四)精品课程建设对专业教学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是教学的总结过程,是课程的重构过程,是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国际商务单证精品课程建设历经四年,从网络平台的栏目设计、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构建、教学资源的汇集与整理、申报材料的撰写,各工作环节无不渗透课程组教师们的点点心血。在网络平台建设过程中,课程组教师进行教学总结、分析与设计,对行业、企业进行调研,与在校生、毕业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收集、整理、分析大量行业、专业发展信息,与技术人员进行网站架构的沟通,开展大量细碎繁琐的基础工作。通过思考一分析一总结一设计不断反复的过程,课程组教师对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都提高了认识,对行业、企业的实践加深了了解,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的实践,从总体上大大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直接的、有效的促进作用。
(责编 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