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充分认识精品课程的建设意义,深刻挖掘课程特色,加强教学研究,实施研究性教学,弥补地方院校底子薄、实力相对较差的弊端,促进精品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关键词】地方高校 精品课程 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更新,同时带动了一批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推进了各学科课程的整体建设,保证和提高了高等教育质量,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领域一支有生力量,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是由于地方院校多数是由原来的专科学校升本而来,自身力量薄弱,在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上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面临的困难更加艰巨。对此,应抓住精品课程建设契机,立足自身实际,大力加强教学投入和教学改革,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精品课程,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地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教学团队支撑精品课程建设
地方院校由于自身的发展历史和地缘特点等原因,教师队伍存在两个特点:一是难以吸引人才,缺少高水平师瓷,二是师资流动性较大。而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需要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其具备合理的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保证精品课程的后续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这对地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提出了很大挑战,为了争取建成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有些地方高校在组织教学团队时采取生拉硬拽的方法,把相近学科的高水平师资组合在一起,有些教师根本没有任教过这门课程,也被拉进了主讲教师队伍,这样建成的课程必然无法保持精品的水平,其先进性、示范性也就无法体现。
(二)缺少强有力的管理机制,精品课程建设后续力量不足
虽然多数地方高校都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制度,但是无论是精品课程建设立项,还是建设过程管理直至结项验收,都缺少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存在着行政话语强势,立项评审基本由教务处和教学单位少数负责人作决定,建设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专业水平上都无法完成对精品课程建设过程的全方位监督,而又缺少一种有效的过程监督机制,使精品课程建设流于形式。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验收同样存在机制问题,它有一套完整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内容指标。但是,一门精品课程的验收达标,应由多方面人士参与评价与评判,如来自于同行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外聘专家和校内专家的评价。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有教务处组织的校内专家进行评审,这可能会有失准确与公正。因此,高校精品课程管理部门应制定可行的审核标准、管理标准和严格的验收程序,将精品课程建成真正的精品,建成活的资源库。
(三)课程信息资源建设相对滞后,水平偏低
第一,课程网站建设水平较低,除人的因素外,硬件设备投入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例如由于校园网服务器内存小,设备落后,导致资料上传受限,网站内容残缺不全。由于缺少录播及编辑设备,教学录像画面模糊粗糙且无法编辑、压缩上传,导致画面效果差,网络传送速度过慢,严重影响了观看,无法保证教学效果。第二,课程网站利用率低,课程网站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有些学校课程网站建成后缺少师生网上交流,网络课堂形同虚设,导致学生访问率低,逐渐失去兴趣,这样课程网站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第三,有些学校和教师把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当作评上精品课程的任务,网站建成后极少更新,成了毫无意义的摆设,无法满足学生网上学习的需求。调查显示,不少精品课程的网站访问情况不尽如人意,学生很少点击观看,更不用说教学互动了。这样的精品课程网站只是好看而无实际意义,反而造成了资源浪费。这也就违背了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的初衷,即打破教学资源不足的瓶颈,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地方本科院校建设精品课程的对策
(一)应深刻认识建设精品课程的意义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地方高校要在以上五个方面达到一流几乎是很困难的,因此对于地方高校来说,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在于:一是以精带粗,促进课程建设。通过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遴选出一批建设水平较高的课程,授予荣誉称号,给予经费支持,激发起教师的课程建设热情,有利于课程组教师“传帮带”,促成年青教师在教学业务上的进步。同时,精品课程建设对其他课程起到了带动作用,从而促进了整个学校的课程建设工作。二是学习借鉴,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精品课程可以分成若干级别:国家级、省部级、院校级。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只有很少的课程可以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的几乎没有。但是,精品课程实现网络公开后,就可以学习、借鉴网上精品课程资源,取长补短,促进教师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和学术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精品课程建设应注重发掘课程特色,不能一味求多求全
现行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估标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5项一级指标,满分为100分;二是“特色及政策支持”,满分也是100分。其中有两项分指标强调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特色要求,一是“专家依据《“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5—1中所报特色与创新点打分,满分为50分;二是“所在学校支持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得力”,满分为50分。课程特色在评价指标中占很大比重。
地方院校在培养精品课程项目时应注重立足学校特色,挖掘课程特色,以特色反映在长期的课程建设中积淀而成的独特风格,不能追求建设数量,也不能在所有指标上平均用力、无的放矢、求高求大,而是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注重创新,加强课程内容、教学条件、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的改革,因为只有创新才有可能在地方院校中建设成榜样示范性课程。
(三)应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监控机制,保障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精品课程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何保障精品课程建设质量是一项重大任务,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建立健全精品课程评价管理体系和定期检查机制。为此,地方院校要成立教学校长牵头的精品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专门负责精品课程的建设。实行系(部)、学校两级共建和课程负责人责任制的精品课程建设机制,制定详尽的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对已立项的精品课程实行动态管理,采取专家网上评审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校级精品课程每年进行一次检查。检查不合格的课程取消“精品课程”称号,不能重新申报精品课程。应明确要求教授上讲台和承担精品课程建设任务,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形成全校关心支持和使用精品课程的良好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精品课程建设不断线,杜绝烂尾工程,使精品课程资源能够长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服务。
(四)精品课程建设要把实施研究性教学和加强教学研究结合起来
精品课程建设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模式的先进性,鼓励建设和使用精品教材。这与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大学“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吻合。地方高校应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研究性教学正是适应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必须与教学研究相结合,才可能成为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而精品课程建设本身就是一项研究课题。目前,不少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忽视教学研究,建设验收中存在教学研究论文数量少、质量不高的问题,影响了精品课程建设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思考与研究的不足,容易造成教师思路的狭窄,无法吸纳新知识、新思想,难以推出高水平的优秀精品课程。为此,必须倡导、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反思学科和教学问题,提升他们的知识视野和分析能力。这一点对建设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精品课程建设关系到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国家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大量投入,就是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网上公开传播,使更多同类课程的资源共享,使高校更多学生从中受益,从而大面积提高课程建设的效益。地方本科院校应把握好这一宗旨,积极借鉴学习,发挥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将精品课程建设与学校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取得良好的建设成果。
【关键词】地方高校 精品课程 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更新,同时带动了一批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推进了各学科课程的整体建设,保证和提高了高等教育质量,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领域一支有生力量,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是由于地方院校多数是由原来的专科学校升本而来,自身力量薄弱,在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上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面临的困难更加艰巨。对此,应抓住精品课程建设契机,立足自身实际,大力加强教学投入和教学改革,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精品课程,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地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教学团队支撑精品课程建设
地方院校由于自身的发展历史和地缘特点等原因,教师队伍存在两个特点:一是难以吸引人才,缺少高水平师瓷,二是师资流动性较大。而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需要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其具备合理的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保证精品课程的后续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这对地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提出了很大挑战,为了争取建成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有些地方高校在组织教学团队时采取生拉硬拽的方法,把相近学科的高水平师资组合在一起,有些教师根本没有任教过这门课程,也被拉进了主讲教师队伍,这样建成的课程必然无法保持精品的水平,其先进性、示范性也就无法体现。
(二)缺少强有力的管理机制,精品课程建设后续力量不足
虽然多数地方高校都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制度,但是无论是精品课程建设立项,还是建设过程管理直至结项验收,都缺少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存在着行政话语强势,立项评审基本由教务处和教学单位少数负责人作决定,建设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专业水平上都无法完成对精品课程建设过程的全方位监督,而又缺少一种有效的过程监督机制,使精品课程建设流于形式。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验收同样存在机制问题,它有一套完整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内容指标。但是,一门精品课程的验收达标,应由多方面人士参与评价与评判,如来自于同行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外聘专家和校内专家的评价。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有教务处组织的校内专家进行评审,这可能会有失准确与公正。因此,高校精品课程管理部门应制定可行的审核标准、管理标准和严格的验收程序,将精品课程建成真正的精品,建成活的资源库。
(三)课程信息资源建设相对滞后,水平偏低
第一,课程网站建设水平较低,除人的因素外,硬件设备投入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例如由于校园网服务器内存小,设备落后,导致资料上传受限,网站内容残缺不全。由于缺少录播及编辑设备,教学录像画面模糊粗糙且无法编辑、压缩上传,导致画面效果差,网络传送速度过慢,严重影响了观看,无法保证教学效果。第二,课程网站利用率低,课程网站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有些学校课程网站建成后缺少师生网上交流,网络课堂形同虚设,导致学生访问率低,逐渐失去兴趣,这样课程网站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第三,有些学校和教师把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当作评上精品课程的任务,网站建成后极少更新,成了毫无意义的摆设,无法满足学生网上学习的需求。调查显示,不少精品课程的网站访问情况不尽如人意,学生很少点击观看,更不用说教学互动了。这样的精品课程网站只是好看而无实际意义,反而造成了资源浪费。这也就违背了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的初衷,即打破教学资源不足的瓶颈,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地方本科院校建设精品课程的对策
(一)应深刻认识建设精品课程的意义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地方高校要在以上五个方面达到一流几乎是很困难的,因此对于地方高校来说,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在于:一是以精带粗,促进课程建设。通过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遴选出一批建设水平较高的课程,授予荣誉称号,给予经费支持,激发起教师的课程建设热情,有利于课程组教师“传帮带”,促成年青教师在教学业务上的进步。同时,精品课程建设对其他课程起到了带动作用,从而促进了整个学校的课程建设工作。二是学习借鉴,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精品课程可以分成若干级别:国家级、省部级、院校级。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只有很少的课程可以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的几乎没有。但是,精品课程实现网络公开后,就可以学习、借鉴网上精品课程资源,取长补短,促进教师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和学术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精品课程建设应注重发掘课程特色,不能一味求多求全
现行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估标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5项一级指标,满分为100分;二是“特色及政策支持”,满分也是100分。其中有两项分指标强调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特色要求,一是“专家依据《“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5—1中所报特色与创新点打分,满分为50分;二是“所在学校支持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得力”,满分为50分。课程特色在评价指标中占很大比重。
地方院校在培养精品课程项目时应注重立足学校特色,挖掘课程特色,以特色反映在长期的课程建设中积淀而成的独特风格,不能追求建设数量,也不能在所有指标上平均用力、无的放矢、求高求大,而是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注重创新,加强课程内容、教学条件、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的改革,因为只有创新才有可能在地方院校中建设成榜样示范性课程。
(三)应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监控机制,保障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精品课程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何保障精品课程建设质量是一项重大任务,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建立健全精品课程评价管理体系和定期检查机制。为此,地方院校要成立教学校长牵头的精品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专门负责精品课程的建设。实行系(部)、学校两级共建和课程负责人责任制的精品课程建设机制,制定详尽的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对已立项的精品课程实行动态管理,采取专家网上评审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校级精品课程每年进行一次检查。检查不合格的课程取消“精品课程”称号,不能重新申报精品课程。应明确要求教授上讲台和承担精品课程建设任务,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形成全校关心支持和使用精品课程的良好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精品课程建设不断线,杜绝烂尾工程,使精品课程资源能够长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服务。
(四)精品课程建设要把实施研究性教学和加强教学研究结合起来
精品课程建设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模式的先进性,鼓励建设和使用精品教材。这与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大学“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吻合。地方高校应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研究性教学正是适应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必须与教学研究相结合,才可能成为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而精品课程建设本身就是一项研究课题。目前,不少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忽视教学研究,建设验收中存在教学研究论文数量少、质量不高的问题,影响了精品课程建设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思考与研究的不足,容易造成教师思路的狭窄,无法吸纳新知识、新思想,难以推出高水平的优秀精品课程。为此,必须倡导、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反思学科和教学问题,提升他们的知识视野和分析能力。这一点对建设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精品课程建设关系到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国家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大量投入,就是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网上公开传播,使更多同类课程的资源共享,使高校更多学生从中受益,从而大面积提高课程建设的效益。地方本科院校应把握好这一宗旨,积极借鉴学习,发挥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将精品课程建设与学校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取得良好的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