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学生”是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特殊现象,是指部分学生在学习、性格、思想道德等方面存在某些障碍。这些“问题”的出现必然与不当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及不良社会风气有关。因此,教师需要多关心他们,多进行家校联系,使“问题”不再是问题。
关键词:问题学生;家访;学生转化
一、家访原因
吴同学在全校无人不识。他上课不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不参加班级的值日,课间拿走同学的东西,午休时在学校附近的村民房里走走串串,引来村民的议论。小小年纪不以学习知识为首要任务,小小的脑瓜中尽想些馊主意。这不仅影响着他的成长,同时也影响着班级里其他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家访目的
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及父母对他的教育方法,讨论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家校联合教育,帮助他改掉坏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三、家访情况
放学铃声一响,我急忙跑到教室叫住吴同学。看见我的突然出现,他一脸惊讶地背着书包,一路垂着头将我带到他家。一到他家门口,只见灰灰的墙撑起了小小的二层楼,房里黑沉沉的,一位花甲老人躺在床上休息。吴同学走近叫了声“爷爷”,这时我也走近打了声招呼并说明我前来的目的。爷爷知道我来家访的目的后细细地向我诉说着家里的情况。倾听爷爷的诉说,我了解到这个家庭的情况基本是这样的:孩子从小失去父爱母爱,爷爷奶奶年纪又大,他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也没人能与他说说心里话,更没有人能真正引导他,教育他日常的行为规范。爷爷奶奶年纪大,眼睛不好,也不识字,没人能帮他辅导作业,孩子长时间因不会写、不会认而对学习失去了乐趣,所以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打乱课堂秩序。
四、家访后记
通过本次的家访,我了解到这孩子养成这些坏习惯的原因,并与爷爷奶奶达成一致,尽自己最大的能力通过学校和家庭监督教育让孩子逐渐改掉坏毛病。课堂上多关注他,让他跟着同学们读读写写,课堂作业请任课老师耐心地对其进行指导。课间由同学们多多陪伴他,不要任他一人无所事事地满校园跑。经过不间断的努力,他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从影响同学学习,到安静地听讲,再到举手发言;从无所事事地满校园跑,到静静地坐在教室作业,再到主动地请教老师和同学;从欺负他人,到开始对同学说“对不起”“谢谢”“请”,再到和同学们一同做游戏,一同学习。在老师和同学的不断努力下,他渐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渐渐养成了正确的行为习惯。
五、家访感悟
1.善于关注呵护。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孩子是教育学生的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每个孩子都是最生动的个体,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获得学习的快乐,需要家长和老师真诚的赞美和赏识。“亲其师,信其道”。当我们与问题学生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时,当我们摘下“有色眼镜”,把他们当作朋友时,他们就会主动向我们吐露心声,敞开心扉与我们交朋友。这样,他们就会喜欢听老师的课,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语教育,从而自觉纠正自己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如此,我们的教育之舟就会驶向成功的港湾。
2.“听其言,观其行”。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将“因材施教”教学思想应用在教学实践中的伟大教育家。我们深知,不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就不可能因材施教。对于身边的“问题生”,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需要教师积极地走进学生的生活、心灵世界,常与他们谈心,到学生家里采访,或经常打电话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等,多管齐下。
3.家校密切联系,共同教育。人的一生,要受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诸多偶发事件的熏陶和影响,其中家庭教育由于其固有的特性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继续,而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一条重要途径。家访既是一种教育方法,又可以增进教师和家长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共鸣。家访,既教育了学生,增强了师生间的感情,又能对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及时矫正。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4.持续渐进,坚持到底。“问题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他们身上“问题”的转化也需要有一个过程。但是教育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决定了问题生的转化不会一帆风顺,常会出现反复。因此,教师要克制自己的感情,冷静、耐心、坚持不懈地做好教育工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而“问题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充满信心、爱心、恒心,带着满腔热情,遵循教育规律,因势利导,使问题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式。家访虽然看似耗时,但对于班集体的创建,对于学生个人未来的发展,也是意义深远的。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
关键词:问题学生;家访;学生转化
一、家访原因
吴同学在全校无人不识。他上课不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不参加班级的值日,课间拿走同学的东西,午休时在学校附近的村民房里走走串串,引来村民的议论。小小年纪不以学习知识为首要任务,小小的脑瓜中尽想些馊主意。这不仅影响着他的成长,同时也影响着班级里其他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家访目的
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及父母对他的教育方法,讨论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家校联合教育,帮助他改掉坏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三、家访情况
放学铃声一响,我急忙跑到教室叫住吴同学。看见我的突然出现,他一脸惊讶地背着书包,一路垂着头将我带到他家。一到他家门口,只见灰灰的墙撑起了小小的二层楼,房里黑沉沉的,一位花甲老人躺在床上休息。吴同学走近叫了声“爷爷”,这时我也走近打了声招呼并说明我前来的目的。爷爷知道我来家访的目的后细细地向我诉说着家里的情况。倾听爷爷的诉说,我了解到这个家庭的情况基本是这样的:孩子从小失去父爱母爱,爷爷奶奶年纪又大,他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也没人能与他说说心里话,更没有人能真正引导他,教育他日常的行为规范。爷爷奶奶年纪大,眼睛不好,也不识字,没人能帮他辅导作业,孩子长时间因不会写、不会认而对学习失去了乐趣,所以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打乱课堂秩序。
四、家访后记
通过本次的家访,我了解到这孩子养成这些坏习惯的原因,并与爷爷奶奶达成一致,尽自己最大的能力通过学校和家庭监督教育让孩子逐渐改掉坏毛病。课堂上多关注他,让他跟着同学们读读写写,课堂作业请任课老师耐心地对其进行指导。课间由同学们多多陪伴他,不要任他一人无所事事地满校园跑。经过不间断的努力,他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从影响同学学习,到安静地听讲,再到举手发言;从无所事事地满校园跑,到静静地坐在教室作业,再到主动地请教老师和同学;从欺负他人,到开始对同学说“对不起”“谢谢”“请”,再到和同学们一同做游戏,一同学习。在老师和同学的不断努力下,他渐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渐渐养成了正确的行为习惯。
五、家访感悟
1.善于关注呵护。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孩子是教育学生的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每个孩子都是最生动的个体,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获得学习的快乐,需要家长和老师真诚的赞美和赏识。“亲其师,信其道”。当我们与问题学生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时,当我们摘下“有色眼镜”,把他们当作朋友时,他们就会主动向我们吐露心声,敞开心扉与我们交朋友。这样,他们就会喜欢听老师的课,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语教育,从而自觉纠正自己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如此,我们的教育之舟就会驶向成功的港湾。
2.“听其言,观其行”。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将“因材施教”教学思想应用在教学实践中的伟大教育家。我们深知,不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就不可能因材施教。对于身边的“问题生”,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需要教师积极地走进学生的生活、心灵世界,常与他们谈心,到学生家里采访,或经常打电话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等,多管齐下。
3.家校密切联系,共同教育。人的一生,要受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诸多偶发事件的熏陶和影响,其中家庭教育由于其固有的特性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继续,而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一条重要途径。家访既是一种教育方法,又可以增进教师和家长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共鸣。家访,既教育了学生,增强了师生间的感情,又能对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及时矫正。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4.持续渐进,坚持到底。“问题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他们身上“问题”的转化也需要有一个过程。但是教育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决定了问题生的转化不会一帆风顺,常会出现反复。因此,教师要克制自己的感情,冷静、耐心、坚持不懈地做好教育工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而“问题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充满信心、爱心、恒心,带着满腔热情,遵循教育规律,因势利导,使问题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式。家访虽然看似耗时,但对于班集体的创建,对于学生个人未来的发展,也是意义深远的。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