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仔细审视和剖析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就其表象而言是高智商的金融创新遭遇“滑铁卢”;但就其本质而言,却是复杂工程的简单错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不足是噩梦的始作俑者。就这个层面而言:“关心邻人何尝不是关心自己”?国内银行的经营管理特别是风险管理或许从中能够得到许多警示和启迪。
启示一:银行必须关注绩效激励的逆向选择
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原理,“逆向选择”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具体到企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上,则表现为“人们不会关心你要求他做什么,而只会关心你考核他什么”?绩效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体制和机制,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其正面激励效应已经得到广泛共识。然而,对于绩效考核激励的短期投机行为和银行长期发展战略的匹配问题的负面效应,却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仔细审视美国次级贷或说次级债危机,有一条异常清晰且高度统一的利益链:次贷借款人希望拥有住房,贷款机构、投资银行、保险机构、经纪公司、咨询评级机构等希望扩大市场份额和高额回报,次级债的投资者希望低风险、高收益。而且也惊人的相似,在利益的驱使下,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对于如影随形的风险都几乎视而不见。作为经营风险的机器,银行对于绩效考核的负面效应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在银行的发展战略上,无论是股东还是经营者,对于规模扩张和高速增长都有明显的偏好;但不管经济如何繁荣,企业运营如何景气,永远不能忽视风险管理,忽视资本质量效益规模协调发展。在绩效激励上,不管银行短期发展如何迅速,永远不能忽视中长期战略发展导向,忽视银行实际运行轨迹在局部繁荣的过程中与既定的发展重心偏离太远。在职业生涯规划上,职业金融家永远要睁着眼睛睡觉,捕捉金融市场随时存在的巨大商机,发现赚钱的机会;同时时刻保持应有的警觉,特别是对于不符合常规逻辑的非理性繁荣要保持必须的警惕,压抑短期逐利行为。
启示二:银行永远不要懈怠贷前尽职调查
银行贷前尽职调查的主要作用就是避免对不适合贷款的客户提供信贷支持。然而审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贷前尽职调查,贷款机构恰恰就是对不适合条件的借款人提供了贷款。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分为三类:一是优质抵押贷款(Prime Loan),二是“Alt-A”抵押贷款,三是次级抵押贷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顾名思义,次级抵押贷款指向信用较差、收入较低、负债率和违约概率较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Alt-A”抵押贷款是介于优质抵押贷款和次级抵押贷款之间的贷款,泛指那些信用记录不错,但缺少或完全没有固定收入、存款、资产等合法证明文件的人。显而易见,无论是次级抵押贷款,还是“Alt-A”抵押贷款,其目标客户原本都属于银行信贷投放过程中需要加倍审慎的人群。然而即便如此,在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下,各类贷款机构为最大限度拼抢市场,极尽所能降低或在事实上取缔贷前调查“门槛”,甚至大量采取了将营销工作外包给独立经纪公司,主动放弃了对客户资料审查的控制,给部分缺少职业道德的营销人员提供了造假的机会,虚报贷款申请人收入和房屋估值,致使一些连第一笔还款都困难的借款人也获得了信贷支持。比较分析传统抵押贷款和次级抵押贷款的操作流程,也能够直接洞察到次贷贷前尽职调查环节的严重缺失:传统抵押贷款的尽职调查,银行重点需要审查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借款人的收入,二是房屋估值。然而,在次级抵押贷款过程中,银行基本上不再承担贷前调查的任何工作,而由抵押贷款中介、房屋估值公司和评级机构代理,银行信贷审批纯粹流于形式。结合国内银行业的实践,至少有三种类型的贷款是否真正坚持了银行自主贷前尽职调查,需要引起银行信贷管理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警惕:第一类是担保公司的担保贷款。第二类是住房抵押贷款的虚假按揭(包括一手房按揭和房屋中介代理的二手房按揭)。第三类是汽车消费贷款(包括保险公司承保和担保公司担保的汽车消费贷款)。由于我国的担保市场、房屋中介市场,甚至包括部分保险业务都还处于逐步成熟、逐步规范的发展初级阶段,且担保公司、中介公司和保险公司都有偏离于银行利益之外的利益诉求,其中部分保险公司的某些保险业务还存在一定的免责条款,因此,由担保公司、中介公司或保险公司履行的尽职调查不足以也不能够简单替代银行自身的贷前尽职调查。
启示三:银行不要过分依赖第二还款来源
无论是之前的次级贷还是之后衍生的次级债,虽然集金融工程理论之大成,貌似一个异常庞大的系统工程,但就其本质而言却还是属于单一金融产品范畴。在该产品自成体系的近似封闭运行状态的循环系统中,借款人、抵押经纪人、贷款机构、贷款管理机构、投资银行、受托机构、承销机构、评级机构、信用增强机构、投资者等等市场参与者都是系统当中的一个环节。系统工程风险的系统性与参与者局部参与、对风险识别、规避的局部性本身就是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基于并执著坚持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要房价继续走高,房产就一定会增值;只要房产增值,就一定有还款来源;只要有还款来源,就可以通过证券化把风险分散”。但非常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市场参与者似乎都忽视了最重要的两点:一是次级抵押贷款每月都要有一定的现金流还款;二是任何市场,特别是低流动性的房地产市场,不可能只涨不跌。次级债建立在次级贷资产证券化的基础之上,而次级贷却是建立在房屋静态价值,而非借款人真实偿还能力的基础之上。群体的无意识推波助澜了市场的非理性繁荣,群体的无意识同时也无限放大和升级了市场风险。整个系统工程最终的土崩瓦解,砸跌的是房价,砸断的是资金链,砸在手上的是房产,砸碎的是泡沫。美国次级债市场的兴旺历经了几年的时间,但市场的冷却却只用了几周,真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回过头再来审视国内银行的实践,由于分业经营的市场环境,风险转移机制和工具相对有限,第二还款来源是银行信贷投放过程中关注的焦点。然而,银行信贷资产的长期性与市场强烈的周期性往往难以匹配,市场上涨时的繁荣和下跌时的惨烈每每让置身其中的银行无所适从。不管是美国次贷危机给银行的警示;还是前些年资本市场不景气,证券公司类贷款频频告急;汽车价格进入下跌通道,汽车制造类和贸易类贷款问题层出不穷;还是前期房产价格,近期钢材价格疯涨,随时可能出现的拐点都可能给银行资产带来风险隐患。所有这一切都折射出紧缩政策下,市场资金链在越绷越紧,甚至岌岌可危。因此,除了注重自身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以外,银行对于客户现金流的管理,即对于客户第一还款来源的关注永远要摆在信贷管理的首位。
启示四:银行的营销手段要适度
深层次解剖美国次贷危机谜团,金融机构基于自身强烈的利益诉求,从而忽视风险甚至藐视风险的客观存在,饮鸩止渴般过度使用各种营销手段对于引发次贷危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是贷款机构极尽所能过度营销。在各类媒体披露的大量资料中许多国内金融市场所没有的金融新名词不断闪现,包括:NINJA贷款(No Income,No job,No Assets,即向无收入、无工作和无资产的申请人提供贷款),2/28 ARMS(2/28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房屋净值贷款(House Equity Loan),再融资(Refinance),诱惑利率(也称入门利率或初始优惠利率),付款惊魂(Payment Shock),猎杀贷款(Predatory Lending),负摊还贷款(Negative Amortization)……然而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美国的贷款机构对于次级贷业务的营销,真正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二是投资银行无懈可击的过度营销。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凭借众所周知的专业性,在次级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杠杆工具和信用增级工具,向膨胀的市场信心不断注入更多的“兴奋剂”,用心良苦地将待字闺中的次级债装扮得美轮美奂;凭借高深莫测却不容置疑的权威性,用世界一流数学家设计的数学模型来强调收益、淡化风险,诠释世界金融史上“低风险、高收益”的神话;凭借无懈可击的解说和找不出破绽的华丽演示,游说对新金融产品似懂非懂、骑墙观望的投资者,最终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贪婪而狠下决心投下赌注。三是抵押贷款经纪人不遗余力的过度营销。其一,以无还款能力却极其渴望“居者有其屋”的少数族裔、移民、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作为营销的主要目标;其二,利用对信用评级体系和操作流程的专业知识,教唆借款人在经济条件未发生任何改变的情况下,通过一些技巧和手段提高信用分数,从而轻松得到贷款和优惠的利率;其三,未根据相关规定向消费者真实、详尽披露有关贷款条件与利率风险的复杂信息,误导购房者以“猎杀贷款”,同时不择手段鼓励顾客在住房的选择上“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从美国次贷危机中金融机构诚信的背后,再回过头来审视国内银行的实践,有以下几种类型的金融产品需要引起关注:一是信用卡业务,要充分尊重市场发育程度和饱和程度,对内部员工的考核指标设置要科学合理,对中介机构的合作保持必要的审慎态度,重质而不重量,确保有效卡而尽可能避免“睡眠卡”;二是银行理财类产品,要将投资者风险警示放在首位;三是代理、承销的基金类、保险类、信托类产品,要坚持“不知就是风险”,加强对营销人员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
启示五:银行不要过度迷信风险转移
作为结构性融资的金融创新,次级贷通过资产证券化衍生为次级债,金融工程理论在此过程中大放异彩,庞大的系统工程既将购房者、各类金融机构、投资者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又分割在不同的独立环节,大量不同金融市场对冲工具和风险转移工具的运用,理论上将不同的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成功进行了分解,让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承担不同领域的投资风险和分享相应收益,利用风险转移手段在资金的最终提供者与最终使用者之间设置了许多无懈可击的“防火墙”,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坚信自己的资金是在一个相对狭窄的、封闭的小循环中运行,而这个封闭的小循环的风险已经转移到其他环节。然而,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似乎忽略了两点:一是自己参与的这个封闭的小循环事实上只是次级债整个系统链条中的一部分,在这个小循环之外事实上存在一个大循环;二是将风险转移给愿意并有能力承担的投资者是资产证券化的初衷,但实际上风险转移并未降低风险,更不意味着风险消失,而是使风险以一种更加复杂的形式出现。正因为如此,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几乎都对风险转移产生了一种幻觉,次级债系统工程风险的系统性与参与者局部参与、对风险识别、规避的局部性本身就成为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某个环节资金链的断裂,以致承担风险的环节无法充分履行承担风险的能力时,所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便酿成了系统性风险。
美国的次贷危机还没有结束,值得人们反思的东西太多了。相信若干年以后其许多思想的智慧或缺失都将成为教科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章节。作为这一重要事件的见证者和金融实践者,反思是为了更接近真实,反思是基于对未来执著的追求。然而我们需要汲取的教训是,无论是基于庞大系统工程的金融创新,还是日复一日反复操作的传统业务,永远都要重视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更好地践行金融的科学发展,在金融创新探索的路上尽可能少地败走“麦城”。
(作者系长沙市商业银行湘银支行副行长)
启示一:银行必须关注绩效激励的逆向选择
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原理,“逆向选择”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具体到企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上,则表现为“人们不会关心你要求他做什么,而只会关心你考核他什么”?绩效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体制和机制,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其正面激励效应已经得到广泛共识。然而,对于绩效考核激励的短期投机行为和银行长期发展战略的匹配问题的负面效应,却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仔细审视美国次级贷或说次级债危机,有一条异常清晰且高度统一的利益链:次贷借款人希望拥有住房,贷款机构、投资银行、保险机构、经纪公司、咨询评级机构等希望扩大市场份额和高额回报,次级债的投资者希望低风险、高收益。而且也惊人的相似,在利益的驱使下,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对于如影随形的风险都几乎视而不见。作为经营风险的机器,银行对于绩效考核的负面效应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在银行的发展战略上,无论是股东还是经营者,对于规模扩张和高速增长都有明显的偏好;但不管经济如何繁荣,企业运营如何景气,永远不能忽视风险管理,忽视资本质量效益规模协调发展。在绩效激励上,不管银行短期发展如何迅速,永远不能忽视中长期战略发展导向,忽视银行实际运行轨迹在局部繁荣的过程中与既定的发展重心偏离太远。在职业生涯规划上,职业金融家永远要睁着眼睛睡觉,捕捉金融市场随时存在的巨大商机,发现赚钱的机会;同时时刻保持应有的警觉,特别是对于不符合常规逻辑的非理性繁荣要保持必须的警惕,压抑短期逐利行为。
启示二:银行永远不要懈怠贷前尽职调查
银行贷前尽职调查的主要作用就是避免对不适合贷款的客户提供信贷支持。然而审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贷前尽职调查,贷款机构恰恰就是对不适合条件的借款人提供了贷款。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分为三类:一是优质抵押贷款(Prime Loan),二是“Alt-A”抵押贷款,三是次级抵押贷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顾名思义,次级抵押贷款指向信用较差、收入较低、负债率和违约概率较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Alt-A”抵押贷款是介于优质抵押贷款和次级抵押贷款之间的贷款,泛指那些信用记录不错,但缺少或完全没有固定收入、存款、资产等合法证明文件的人。显而易见,无论是次级抵押贷款,还是“Alt-A”抵押贷款,其目标客户原本都属于银行信贷投放过程中需要加倍审慎的人群。然而即便如此,在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下,各类贷款机构为最大限度拼抢市场,极尽所能降低或在事实上取缔贷前调查“门槛”,甚至大量采取了将营销工作外包给独立经纪公司,主动放弃了对客户资料审查的控制,给部分缺少职业道德的营销人员提供了造假的机会,虚报贷款申请人收入和房屋估值,致使一些连第一笔还款都困难的借款人也获得了信贷支持。比较分析传统抵押贷款和次级抵押贷款的操作流程,也能够直接洞察到次贷贷前尽职调查环节的严重缺失:传统抵押贷款的尽职调查,银行重点需要审查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借款人的收入,二是房屋估值。然而,在次级抵押贷款过程中,银行基本上不再承担贷前调查的任何工作,而由抵押贷款中介、房屋估值公司和评级机构代理,银行信贷审批纯粹流于形式。结合国内银行业的实践,至少有三种类型的贷款是否真正坚持了银行自主贷前尽职调查,需要引起银行信贷管理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警惕:第一类是担保公司的担保贷款。第二类是住房抵押贷款的虚假按揭(包括一手房按揭和房屋中介代理的二手房按揭)。第三类是汽车消费贷款(包括保险公司承保和担保公司担保的汽车消费贷款)。由于我国的担保市场、房屋中介市场,甚至包括部分保险业务都还处于逐步成熟、逐步规范的发展初级阶段,且担保公司、中介公司和保险公司都有偏离于银行利益之外的利益诉求,其中部分保险公司的某些保险业务还存在一定的免责条款,因此,由担保公司、中介公司或保险公司履行的尽职调查不足以也不能够简单替代银行自身的贷前尽职调查。
启示三:银行不要过分依赖第二还款来源
无论是之前的次级贷还是之后衍生的次级债,虽然集金融工程理论之大成,貌似一个异常庞大的系统工程,但就其本质而言却还是属于单一金融产品范畴。在该产品自成体系的近似封闭运行状态的循环系统中,借款人、抵押经纪人、贷款机构、贷款管理机构、投资银行、受托机构、承销机构、评级机构、信用增强机构、投资者等等市场参与者都是系统当中的一个环节。系统工程风险的系统性与参与者局部参与、对风险识别、规避的局部性本身就是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基于并执著坚持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要房价继续走高,房产就一定会增值;只要房产增值,就一定有还款来源;只要有还款来源,就可以通过证券化把风险分散”。但非常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市场参与者似乎都忽视了最重要的两点:一是次级抵押贷款每月都要有一定的现金流还款;二是任何市场,特别是低流动性的房地产市场,不可能只涨不跌。次级债建立在次级贷资产证券化的基础之上,而次级贷却是建立在房屋静态价值,而非借款人真实偿还能力的基础之上。群体的无意识推波助澜了市场的非理性繁荣,群体的无意识同时也无限放大和升级了市场风险。整个系统工程最终的土崩瓦解,砸跌的是房价,砸断的是资金链,砸在手上的是房产,砸碎的是泡沫。美国次级债市场的兴旺历经了几年的时间,但市场的冷却却只用了几周,真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回过头再来审视国内银行的实践,由于分业经营的市场环境,风险转移机制和工具相对有限,第二还款来源是银行信贷投放过程中关注的焦点。然而,银行信贷资产的长期性与市场强烈的周期性往往难以匹配,市场上涨时的繁荣和下跌时的惨烈每每让置身其中的银行无所适从。不管是美国次贷危机给银行的警示;还是前些年资本市场不景气,证券公司类贷款频频告急;汽车价格进入下跌通道,汽车制造类和贸易类贷款问题层出不穷;还是前期房产价格,近期钢材价格疯涨,随时可能出现的拐点都可能给银行资产带来风险隐患。所有这一切都折射出紧缩政策下,市场资金链在越绷越紧,甚至岌岌可危。因此,除了注重自身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以外,银行对于客户现金流的管理,即对于客户第一还款来源的关注永远要摆在信贷管理的首位。
启示四:银行的营销手段要适度
深层次解剖美国次贷危机谜团,金融机构基于自身强烈的利益诉求,从而忽视风险甚至藐视风险的客观存在,饮鸩止渴般过度使用各种营销手段对于引发次贷危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是贷款机构极尽所能过度营销。在各类媒体披露的大量资料中许多国内金融市场所没有的金融新名词不断闪现,包括:NINJA贷款(No Income,No job,No Assets,即向无收入、无工作和无资产的申请人提供贷款),2/28 ARMS(2/28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房屋净值贷款(House Equity Loan),再融资(Refinance),诱惑利率(也称入门利率或初始优惠利率),付款惊魂(Payment Shock),猎杀贷款(Predatory Lending),负摊还贷款(Negative Amortization)……然而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美国的贷款机构对于次级贷业务的营销,真正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二是投资银行无懈可击的过度营销。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凭借众所周知的专业性,在次级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杠杆工具和信用增级工具,向膨胀的市场信心不断注入更多的“兴奋剂”,用心良苦地将待字闺中的次级债装扮得美轮美奂;凭借高深莫测却不容置疑的权威性,用世界一流数学家设计的数学模型来强调收益、淡化风险,诠释世界金融史上“低风险、高收益”的神话;凭借无懈可击的解说和找不出破绽的华丽演示,游说对新金融产品似懂非懂、骑墙观望的投资者,最终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贪婪而狠下决心投下赌注。三是抵押贷款经纪人不遗余力的过度营销。其一,以无还款能力却极其渴望“居者有其屋”的少数族裔、移民、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作为营销的主要目标;其二,利用对信用评级体系和操作流程的专业知识,教唆借款人在经济条件未发生任何改变的情况下,通过一些技巧和手段提高信用分数,从而轻松得到贷款和优惠的利率;其三,未根据相关规定向消费者真实、详尽披露有关贷款条件与利率风险的复杂信息,误导购房者以“猎杀贷款”,同时不择手段鼓励顾客在住房的选择上“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从美国次贷危机中金融机构诚信的背后,再回过头来审视国内银行的实践,有以下几种类型的金融产品需要引起关注:一是信用卡业务,要充分尊重市场发育程度和饱和程度,对内部员工的考核指标设置要科学合理,对中介机构的合作保持必要的审慎态度,重质而不重量,确保有效卡而尽可能避免“睡眠卡”;二是银行理财类产品,要将投资者风险警示放在首位;三是代理、承销的基金类、保险类、信托类产品,要坚持“不知就是风险”,加强对营销人员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
启示五:银行不要过度迷信风险转移
作为结构性融资的金融创新,次级贷通过资产证券化衍生为次级债,金融工程理论在此过程中大放异彩,庞大的系统工程既将购房者、各类金融机构、投资者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又分割在不同的独立环节,大量不同金融市场对冲工具和风险转移工具的运用,理论上将不同的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成功进行了分解,让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承担不同领域的投资风险和分享相应收益,利用风险转移手段在资金的最终提供者与最终使用者之间设置了许多无懈可击的“防火墙”,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坚信自己的资金是在一个相对狭窄的、封闭的小循环中运行,而这个封闭的小循环的风险已经转移到其他环节。然而,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似乎忽略了两点:一是自己参与的这个封闭的小循环事实上只是次级债整个系统链条中的一部分,在这个小循环之外事实上存在一个大循环;二是将风险转移给愿意并有能力承担的投资者是资产证券化的初衷,但实际上风险转移并未降低风险,更不意味着风险消失,而是使风险以一种更加复杂的形式出现。正因为如此,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几乎都对风险转移产生了一种幻觉,次级债系统工程风险的系统性与参与者局部参与、对风险识别、规避的局部性本身就成为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某个环节资金链的断裂,以致承担风险的环节无法充分履行承担风险的能力时,所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便酿成了系统性风险。
美国的次贷危机还没有结束,值得人们反思的东西太多了。相信若干年以后其许多思想的智慧或缺失都将成为教科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章节。作为这一重要事件的见证者和金融实践者,反思是为了更接近真实,反思是基于对未来执著的追求。然而我们需要汲取的教训是,无论是基于庞大系统工程的金融创新,还是日复一日反复操作的传统业务,永远都要重视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更好地践行金融的科学发展,在金融创新探索的路上尽可能少地败走“麦城”。
(作者系长沙市商业银行湘银支行副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