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最佳切入点,就可以使文章思路、学生学路、教师教路达到和谐统一,师生一起在阅读文本中享受预设的精彩和生成的美丽,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结合自己多年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经验,我觉得好的切入点一般应具备这样几个特点:(1)新颖别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迅速集中思维,让学生直奔学习重点;(3)准确抓住整篇文章的要害,“一石激起千层浪”。
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常见的“切入点”有以下几种:
1.从标题切入
教学《向沙漠进军》时,可以引导学生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自主设计这样3个问题:(1)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2)怎样向沙漠进军?(3)向沙漠进军的前景怎么样?这样,全体学生在这三个问题的引导下,经过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自主完成了所有学习任务,可谓事半功倍。
再如《死海不死》,可引导学生围绕题目发问:(1)为什么叫死海?(2)为什么又“不死”呢?这不矛盾吗?学生在接下来的探究环节中自然可以顺利找到问题的答案,进而完成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
又如《最后一课》,根据题目的暗示,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这是一堂什么课?(2)为什么是“最后”一课呢?(3)是谁给谁上的最后一课?上课的情形是怎么样的?学生带着这些悬念读书,效果是好的,积极性也是高的。
2.从重点段切入
《松鼠》第1段“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是全文的总说段,根据这段在全文中的地位以及与下文之间的联系,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后,让学生找出文中这具有总说作用的第1段,并概括出松鼠“漂亮、乖巧、驯良”这三个特点,然后明确这三个特点分别写在哪些自然段中,进而在逐段的探究中把学习不断引向高潮。
再如《社戏》,引导学生抓住结尾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设计如下问题:(1)那夜吃的是什么豆?果真那么好吃吗?(2)那夜看的是什么戏?果真那么好看吗?(3)该怎样理解这个结尾呢?这一组问题直奔中心,省时高效。
3.从关键句切入
在不少课文中,一些语句,或者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就是关键句,关键句具有很强的表达作用。
如《苏州园林》第2段中“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以及第7段中“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这两个句子在全文中就是关键句。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后,在合作的基础上找出这两个关键句,并且有针对性的设计如下问题组(第一组,针对关键句1):(1)怎样才能做到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这些做法具体写在哪些段中?各自有些什么特点?(第二组,针对关键句2):(1)文中写了哪几个角落?(2)这几个角落是怎样注意图画美的?这样就可以使接下来的探究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
再如《背影》,开篇的第一句话“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就是全文的关键句,具有很强的表达作用。这一关键句,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如下悬念:(1)作者为什么最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2)作者是在什么情形下看到了父亲的背影?(3)围绕着“父亲的背影”,发生了哪些故事?而这三个悬念正好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又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这是一句在全文中起过渡作用的关键句,它明确暗示了文章前后两个部分不同的内容,以及闻一多先生迥乎不同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找出了这个关键句,对接下来的自主学习确实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4.从文章结构切入
教《在烈日和暴雨下》,学生朗读课文两遍后,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明显的结构特点把文章分为两部分,并预设如下学习目标:第一部分——(1)画出有关描写烈日和祥子在烈日下拉车感受的词语,并谈谈自己的体会。(2)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烈日之“烈”?这说明了什么?第二部分——(1)画出有关描写暴雨和祥子在暴雨下拉车感受的词语,并谈谈自己的体会。(2)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暴雨之“暴”?这说明了什么?
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后,能很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对文章结构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之后,从结构入手,可以设计这样三个问题:(1)文章前半部分写百草园的生活特点是什么?是怎样写的?(2)文章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的生活特点是什么?是怎样写的?(3)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从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切入
教《信客》一文,可抓住年轻信客这个人物,设计这样四个问题:(1)作者在写年轻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2)作者重点写了年轻信客什么事迹?为什么重点写?(3)年轻信客的一生在哪里是一个转折?年轻信客的一生印证了哪一句话?(4)年轻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
再如《阿长与〈山海经〉》,学生在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后,可围绕“阿长”这个人物提出如下问题:(1)文中写了阿长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2)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并不多,为什么不写她是怎么买到的?为什么此前此后反倒写了不少?(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来写“阿长”的?(4)为什么题目不写“长妈妈”而写“阿长”?
又如《伟大的悲剧》一文,可以根据感人至深的英雄群像,设计这样三个问题:(1)文中最感动你的人物是哪一个?是怎样感动你的?(2)文中写到的“恐惧”、“胆怯”、“惊慌”、“悲惨”等字眼是否有损英雄形象呢?(3)为什么这个悲剧是“伟大的”?在接下来的合作探究中,学生自然就会循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去阅读思考了。
总之,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是很值得探讨的,其方法还可以有多种,如从文章的线索切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入、从疑难点切入、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从文章的情节切入、从文章的细节切入、从写作的背景切入等,但无论是哪一种“切入点”,追求的都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只要我们老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找准文章的切入点,设计出一个个环环相扣、由易到难、辐射全篇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场面定能出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式学习的理念定能实现!
程波,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山东烟台。
结合自己多年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经验,我觉得好的切入点一般应具备这样几个特点:(1)新颖别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迅速集中思维,让学生直奔学习重点;(3)准确抓住整篇文章的要害,“一石激起千层浪”。
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常见的“切入点”有以下几种:
1.从标题切入
教学《向沙漠进军》时,可以引导学生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自主设计这样3个问题:(1)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2)怎样向沙漠进军?(3)向沙漠进军的前景怎么样?这样,全体学生在这三个问题的引导下,经过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自主完成了所有学习任务,可谓事半功倍。
再如《死海不死》,可引导学生围绕题目发问:(1)为什么叫死海?(2)为什么又“不死”呢?这不矛盾吗?学生在接下来的探究环节中自然可以顺利找到问题的答案,进而完成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
又如《最后一课》,根据题目的暗示,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这是一堂什么课?(2)为什么是“最后”一课呢?(3)是谁给谁上的最后一课?上课的情形是怎么样的?学生带着这些悬念读书,效果是好的,积极性也是高的。
2.从重点段切入
《松鼠》第1段“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是全文的总说段,根据这段在全文中的地位以及与下文之间的联系,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后,让学生找出文中这具有总说作用的第1段,并概括出松鼠“漂亮、乖巧、驯良”这三个特点,然后明确这三个特点分别写在哪些自然段中,进而在逐段的探究中把学习不断引向高潮。
再如《社戏》,引导学生抓住结尾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设计如下问题:(1)那夜吃的是什么豆?果真那么好吃吗?(2)那夜看的是什么戏?果真那么好看吗?(3)该怎样理解这个结尾呢?这一组问题直奔中心,省时高效。
3.从关键句切入
在不少课文中,一些语句,或者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就是关键句,关键句具有很强的表达作用。
如《苏州园林》第2段中“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以及第7段中“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这两个句子在全文中就是关键句。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后,在合作的基础上找出这两个关键句,并且有针对性的设计如下问题组(第一组,针对关键句1):(1)怎样才能做到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这些做法具体写在哪些段中?各自有些什么特点?(第二组,针对关键句2):(1)文中写了哪几个角落?(2)这几个角落是怎样注意图画美的?这样就可以使接下来的探究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
再如《背影》,开篇的第一句话“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就是全文的关键句,具有很强的表达作用。这一关键句,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如下悬念:(1)作者为什么最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2)作者是在什么情形下看到了父亲的背影?(3)围绕着“父亲的背影”,发生了哪些故事?而这三个悬念正好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又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这是一句在全文中起过渡作用的关键句,它明确暗示了文章前后两个部分不同的内容,以及闻一多先生迥乎不同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找出了这个关键句,对接下来的自主学习确实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4.从文章结构切入
教《在烈日和暴雨下》,学生朗读课文两遍后,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明显的结构特点把文章分为两部分,并预设如下学习目标:第一部分——(1)画出有关描写烈日和祥子在烈日下拉车感受的词语,并谈谈自己的体会。(2)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烈日之“烈”?这说明了什么?第二部分——(1)画出有关描写暴雨和祥子在暴雨下拉车感受的词语,并谈谈自己的体会。(2)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暴雨之“暴”?这说明了什么?
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后,能很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对文章结构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之后,从结构入手,可以设计这样三个问题:(1)文章前半部分写百草园的生活特点是什么?是怎样写的?(2)文章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的生活特点是什么?是怎样写的?(3)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从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切入
教《信客》一文,可抓住年轻信客这个人物,设计这样四个问题:(1)作者在写年轻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2)作者重点写了年轻信客什么事迹?为什么重点写?(3)年轻信客的一生在哪里是一个转折?年轻信客的一生印证了哪一句话?(4)年轻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
再如《阿长与〈山海经〉》,学生在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后,可围绕“阿长”这个人物提出如下问题:(1)文中写了阿长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2)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并不多,为什么不写她是怎么买到的?为什么此前此后反倒写了不少?(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来写“阿长”的?(4)为什么题目不写“长妈妈”而写“阿长”?
又如《伟大的悲剧》一文,可以根据感人至深的英雄群像,设计这样三个问题:(1)文中最感动你的人物是哪一个?是怎样感动你的?(2)文中写到的“恐惧”、“胆怯”、“惊慌”、“悲惨”等字眼是否有损英雄形象呢?(3)为什么这个悲剧是“伟大的”?在接下来的合作探究中,学生自然就会循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去阅读思考了。
总之,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是很值得探讨的,其方法还可以有多种,如从文章的线索切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入、从疑难点切入、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从文章的情节切入、从文章的细节切入、从写作的背景切入等,但无论是哪一种“切入点”,追求的都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只要我们老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找准文章的切入点,设计出一个个环环相扣、由易到难、辐射全篇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场面定能出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式学习的理念定能实现!
程波,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山东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