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8月7日,从第2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承办地澳门传来喜讯: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高三学生谢立言同学的《日本医蛭趋食性行为及植物驱避剂筛选》项目,获第2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获英特尔英才奖。
至此,近4年来,该校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有七个项目获得湖南省一等奖,三个项目获全国一、二、三等奖。
以上佳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的创造教育。我校确立了“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本,让每个学生在创造实践中成长”的育人理念,根据这一理念,具体地提出了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具体的操作思路是:以创造教育为特色,以德育为核心,以科技教育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动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心理教育为辅佐,教学做融合,实现“德知双全,文理兼通,身心两健,学创俱能,培养素质全面的现代中国人”的办学目标。
一、策划活动,营造氛围
我校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开展以创新为指向,以自我探究为核心,以多种现实主题为内容的实践活动。创新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创新性等基本特点。
1.新闻联播活动 利用每天下午课前15分钟时间,以班级、学校新人新事及本地区有意义的最新消息和国内重大新闻、国际重大事件等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轮流主持“小电台”、“小广播”为基本活动形式,以学生创造的多种小栏目如“新闻枞横”、“科学之谜”、“班内焦点”、“学生生活红黄蓝”、“历史小擂台”等为基本编组程式,以学生对信息的收集一编写一播报一评议为基本运作步骤进行。
2.班级主题活动 利用每周班团活动课,在班主任指导下,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及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由学生自主设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主要有:辩论会、演讲赛、专题论坛、课本剧表演、采写新闻报道、小记者招待会、撰写调查报告等。
3.科技创新活动 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愿组合,有选择地参加信息技术和数、理、化、生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创新大赛活动,科普知识讲座活动,围绕科技、社会、环境为主题的小课题、小实验兴趣活动等等。学校设立“创新实践活动月”和每日一讲的“小发明家”故事活动,班级开辟“创新大看台”、“‘三小’小擂台”等创新思维活动课。
4.文化艺术活动 组织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活动兴趣小组,定期举办文化艺术节和体育文化节,定期举行“十佳节目主持人”、“十佳歌手”、“十佳乐手”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青春风采,增强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
5.社会实践活动 我校每学年安排25天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军训5天,参观、调查、访问工厂、农村、军营及社会实践基地20天。如对学校附近的孙水河水质的调查、检测;走进钢城——涟钢可持续发展调查;娄底市区粉尘污染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调查等等。
创造是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我校策划创造教育的系列活动,坚持四个基本的信念:第一个信念是坚信每一位正常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取得创造性的成绩,成为某一方面的创造性人才,因此,创造性实践教育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第二个信念是坚信人的创造力及其发展只有类型和层次上的个别差异,因此,对每位学生的创造力,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培养,必须坚持个性化培养;第三个信念是坚信在人的创造素质的发展中,教育起主导作用,教育是培养人创造素质的最佳途径;第四个信念是坚信学生是创造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自己的创造素质。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营造了浓厚的创造教育文化氛围,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除前面所列的获奖情况外,还在其他不同领域取得了好成绩:2000年学生王琴、卢俏巧撰写的《娄底市的粉尘污染,你何时减轻?》获全国环保考察报告二等奖;匡扶同学的科技小发明作品《板栗剥壳器》获省二等奖;雷达同学的科技小发明作品《省力菜刀的设计》获省二等奖;陈婧、何金艳、李帅杰、朱菲、郑威等同学采写的研究报告《未来需要孙水,孙水需要未来》获湖南省第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曾鸣、谢婧、曾习通的《菖蒲的生长和净化污水能力的研究》项目获湖南省第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王琴等同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娄星区固体垃圾的处理及其调查》在湖南省高中“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中获一等奖。
在学科竞赛中,近5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奥赛有近450人次获得市级以上奖励;音体美教育成绩也很喜人,书法美术有186人次获省级以上奖励;在省级体育比赛中,共获奖牌169枚,其中国家级比赛金牌4枚;湖南省教育厅主办的“三独”(独唱、独舞、独奏)比赛,我校学生先后获得8个单项一等奖;晏蓉同学参加节目主持人大赛,获中南赛区第一名,有20多名同学参加播音与主持专业考试,先后走进了高等学府。
二、探索模式,融入课程
我校致力于造就创新型教师队伍,致力于构建自主探索课堂创新教学的基本模式,摸索出了5个基本类型、20种自主探索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并且,将心理教育、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其中,着重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技创造教育思想。
三、编制教材,培养队伍
我校坚持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学校组织人力编写《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校本教材,并开设思维讲座课。如语文学科的《提高作文能力与思维方法》、《趣情理自能作文》;数学学科的《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探索》、《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物理学科的《物理学习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化学学科的《促进创新心理发展的策略》、《构建创新实践体系,促进创新心理发展》;生物学科的《在生物课外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心理》、《生物的多样性》等等。这样,不仅做到了科技教育进课堂,还使科学思想进头脑,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同时,我校加强教师队伍观念的更新,造就了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从1999年以来,我校教师教学比武获市级以上奖励者达94人次,其中获省级一等奖17人次,在市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论文490余篇,获市级以上奖励的多媒体课件146件,出版专著41本。
四、课题推进,自由创造
“九五”期间,我校开展《初中活动课探索》的课题研究,构建了思想品德活动课程、学科兴趣活动课程、新闻信息活动课程、科技文化体育活动课程、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五个板块的活动课程,研究成果获市一等奖,省三等奖,在省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多媒体技术与学科创新研究》课题成果获省二等奖;《中学生自主探索与创新心理发展》课题自1999年开始研究,2000年10月则被确定为湖南省“十五”基础教育重点课题,同年12月又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该课题研究坚持了5年时间,2005年元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了专家组结题鉴定,认为该课题研究构建了“活动、发现、思考、创新”的创新实践活动运作模式,在课堂内外,创造了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育人形式,开发了育人资源,拓宽了育人途径:课题成果在国内类似研究中处领先水平。现在,我校又有两项课题被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为“十一·五”研究课题。
多年来,我校课题研究的扎实开展,极大地推进了创造教育有效实施,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取得的可喜成绩,就是在课题研究的推进下自由创造的结果。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创造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创新。面对21世纪,全球问题千头万绪,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样开发人的创造力,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消除人类在对付全球性问题方面的差距。在未来的挑战面前,人类已经不能依靠有限的资源、能源,也难以依靠历史的经验,只有抓住“创造”这个关键,通过发明创造,才能取得突破。我们认为:创造,是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只要我们坚定创造教育的办学理念,让青少年学生成为小发明家绝不是梦想。
至此,近4年来,该校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有七个项目获得湖南省一等奖,三个项目获全国一、二、三等奖。
以上佳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的创造教育。我校确立了“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本,让每个学生在创造实践中成长”的育人理念,根据这一理念,具体地提出了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具体的操作思路是:以创造教育为特色,以德育为核心,以科技教育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动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心理教育为辅佐,教学做融合,实现“德知双全,文理兼通,身心两健,学创俱能,培养素质全面的现代中国人”的办学目标。
一、策划活动,营造氛围
我校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开展以创新为指向,以自我探究为核心,以多种现实主题为内容的实践活动。创新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创新性等基本特点。
1.新闻联播活动 利用每天下午课前15分钟时间,以班级、学校新人新事及本地区有意义的最新消息和国内重大新闻、国际重大事件等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轮流主持“小电台”、“小广播”为基本活动形式,以学生创造的多种小栏目如“新闻枞横”、“科学之谜”、“班内焦点”、“学生生活红黄蓝”、“历史小擂台”等为基本编组程式,以学生对信息的收集一编写一播报一评议为基本运作步骤进行。
2.班级主题活动 利用每周班团活动课,在班主任指导下,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及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由学生自主设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主要有:辩论会、演讲赛、专题论坛、课本剧表演、采写新闻报道、小记者招待会、撰写调查报告等。
3.科技创新活动 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愿组合,有选择地参加信息技术和数、理、化、生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创新大赛活动,科普知识讲座活动,围绕科技、社会、环境为主题的小课题、小实验兴趣活动等等。学校设立“创新实践活动月”和每日一讲的“小发明家”故事活动,班级开辟“创新大看台”、“‘三小’小擂台”等创新思维活动课。
4.文化艺术活动 组织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活动兴趣小组,定期举办文化艺术节和体育文化节,定期举行“十佳节目主持人”、“十佳歌手”、“十佳乐手”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青春风采,增强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
5.社会实践活动 我校每学年安排25天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军训5天,参观、调查、访问工厂、农村、军营及社会实践基地20天。如对学校附近的孙水河水质的调查、检测;走进钢城——涟钢可持续发展调查;娄底市区粉尘污染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调查等等。
创造是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我校策划创造教育的系列活动,坚持四个基本的信念:第一个信念是坚信每一位正常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取得创造性的成绩,成为某一方面的创造性人才,因此,创造性实践教育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第二个信念是坚信人的创造力及其发展只有类型和层次上的个别差异,因此,对每位学生的创造力,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培养,必须坚持个性化培养;第三个信念是坚信在人的创造素质的发展中,教育起主导作用,教育是培养人创造素质的最佳途径;第四个信念是坚信学生是创造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自己的创造素质。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营造了浓厚的创造教育文化氛围,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除前面所列的获奖情况外,还在其他不同领域取得了好成绩:2000年学生王琴、卢俏巧撰写的《娄底市的粉尘污染,你何时减轻?》获全国环保考察报告二等奖;匡扶同学的科技小发明作品《板栗剥壳器》获省二等奖;雷达同学的科技小发明作品《省力菜刀的设计》获省二等奖;陈婧、何金艳、李帅杰、朱菲、郑威等同学采写的研究报告《未来需要孙水,孙水需要未来》获湖南省第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曾鸣、谢婧、曾习通的《菖蒲的生长和净化污水能力的研究》项目获湖南省第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王琴等同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娄星区固体垃圾的处理及其调查》在湖南省高中“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中获一等奖。
在学科竞赛中,近5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奥赛有近450人次获得市级以上奖励;音体美教育成绩也很喜人,书法美术有186人次获省级以上奖励;在省级体育比赛中,共获奖牌169枚,其中国家级比赛金牌4枚;湖南省教育厅主办的“三独”(独唱、独舞、独奏)比赛,我校学生先后获得8个单项一等奖;晏蓉同学参加节目主持人大赛,获中南赛区第一名,有20多名同学参加播音与主持专业考试,先后走进了高等学府。
二、探索模式,融入课程
我校致力于造就创新型教师队伍,致力于构建自主探索课堂创新教学的基本模式,摸索出了5个基本类型、20种自主探索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并且,将心理教育、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其中,着重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技创造教育思想。
三、编制教材,培养队伍
我校坚持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学校组织人力编写《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校本教材,并开设思维讲座课。如语文学科的《提高作文能力与思维方法》、《趣情理自能作文》;数学学科的《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探索》、《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物理学科的《物理学习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化学学科的《促进创新心理发展的策略》、《构建创新实践体系,促进创新心理发展》;生物学科的《在生物课外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心理》、《生物的多样性》等等。这样,不仅做到了科技教育进课堂,还使科学思想进头脑,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同时,我校加强教师队伍观念的更新,造就了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从1999年以来,我校教师教学比武获市级以上奖励者达94人次,其中获省级一等奖17人次,在市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论文490余篇,获市级以上奖励的多媒体课件146件,出版专著41本。
四、课题推进,自由创造
“九五”期间,我校开展《初中活动课探索》的课题研究,构建了思想品德活动课程、学科兴趣活动课程、新闻信息活动课程、科技文化体育活动课程、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五个板块的活动课程,研究成果获市一等奖,省三等奖,在省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多媒体技术与学科创新研究》课题成果获省二等奖;《中学生自主探索与创新心理发展》课题自1999年开始研究,2000年10月则被确定为湖南省“十五”基础教育重点课题,同年12月又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该课题研究坚持了5年时间,2005年元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了专家组结题鉴定,认为该课题研究构建了“活动、发现、思考、创新”的创新实践活动运作模式,在课堂内外,创造了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育人形式,开发了育人资源,拓宽了育人途径:课题成果在国内类似研究中处领先水平。现在,我校又有两项课题被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为“十一·五”研究课题。
多年来,我校课题研究的扎实开展,极大地推进了创造教育有效实施,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取得的可喜成绩,就是在课题研究的推进下自由创造的结果。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创造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创新。面对21世纪,全球问题千头万绪,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样开发人的创造力,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消除人类在对付全球性问题方面的差距。在未来的挑战面前,人类已经不能依靠有限的资源、能源,也难以依靠历史的经验,只有抓住“创造”这个关键,通过发明创造,才能取得突破。我们认为:创造,是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只要我们坚定创造教育的办学理念,让青少年学生成为小发明家绝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