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古至今,腐败好像从未终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人情世故的社会中,因为利益、贪念,人类一部分丑陋天性的普遍性和无法消灭性,必然会导致腐败问题。世界上凡有价值的东西都都是有成本的,因此腐败的背后人们往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本文从广谱哲学视角,简要阐述中国腐败问题存在的原因、在度上和义利观的角度阐述如何把握降低腐败问题的发生以及“度”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广谱哲学;腐败;度;义利观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19-01
当下,腐败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的发展问题、社会转型问题,虽然中国政府一直在严厉打击腐败,但此问题仍层出不穷,这与诸多因素有关。
从宏观上来看,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政府规模的剧增以及地方政府的支配公共资源权利的能力加强,而文化道德的发展却远远无法达到同样的速度。正是由于人们文化道德的提高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不平衡性,腐败问题层出不穷。从微观上来看,金钱是万恶之源,同时金钱也是最强大的工具和武器。从古至今,中国处处充满了人情味,去医院看病给医生塞个红包我们可以得到医生特殊的关注和更好的治疗;送孩子上学给老师红包我们的孩子可以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这也就借着人情满足了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也为腐败埋下了伏笔。我们固然崇尚礼尚往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人来人往,才能遇见“礼”的美。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演变成了“送礼”,想升职要送礼,孩子想上个好学校要送礼,求人办事要送礼,逢年过节要送礼,导致“礼尚往来”不断被世俗化和功利化。同样优秀的两个人别人送了你不送,很有可能你就会被淘汰,借着这个心理,我们会想方设法、绞尽脑汁给所谓的领导送礼。就像循环一样,诸如此类的事情在不断的发生,同时人也是受害者。
从广谱哲学的角度看,“送礼”和“办好事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价值关系。价值关系是指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通过送礼满足了主体的需求,这就说明“送礼”和“办好事情”满足同质性、非空性。“送礼”因为其某些属性可以满足被送礼者的需要,被送礼者可以通过其手中的权利满足送礼者的需要。这是腐败问题产生的隐蔽的原因。
一、从“度”的角度分析降低“腐败”的方法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而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就像水的沸点是摄氏一百度,水的凝点是摄氏零度。从摄氏零度到摄氏一百度是水的温度范围,过了这个度水要么变成水蒸气,要么变成冰。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掌握好适度的原则,学会把握分寸、火候。从小贪到大腐,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不要一味的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蒙蔽了双眼,这是迈向深渊的第一步。国家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是“总开关”。理想信念动摇,必然导致精神贫弱、思想空虚,错误观念、腐敗思想趁虚而入。每个人不是生活在真空,在预防腐败问题上并不存在天然免疫力。其次要健全法律体系,加强法制建设。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其次要加强监督,这是关键一步。再者加大惩治力度,有效遏制腐败,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当然,事物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抗腐能力,提高自身素养。
二、从“义利观”的角度分析降低“腐败”的方法
义与利,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始终绕不开的话题。义和利本身并无对与错之分,但是在对待义和利的态度与立场上,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觉悟和人生态度。在腐败气焰日渐上涨形势下,对义与利的正确取舍,往往成为一个重要的“试金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共产党的宗旨,这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在正确的义利观指导下,抓好教育的引导作用,树立义利在先,舍利取义的观念。然后在全社会要积极构建利益协调机制,用制度规范权利。其次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营。同时,要不断创新监督体系,拓宽监督渠道,充分挖掘监督资源,走群众路线。
三、“度”给我们带来的处世之道
人生活在“度”中,最大的追求是自由。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由,便无幸福和快乐可言。但自由的前提是我们要讲原则,不能一味的被所谓的人情所牵绊,过度就会失去原则、自由。一根弹簧在其弹性限度内,怎么拉都可以,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弹簧就无法复原了。我们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人,其特殊的属性就决定了我们和周围世界紧密联系。做人做事,为人处事要有个度,“度”的一边可能是一片灿烂,而“度”的那一边可能是乌云密布,日常生活中的度,随处可见。恰到好处才是好。孔子讲中庸便是这个道理,过犹而不及都不好。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都存在一个特定的量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性质就转化,美的事物就会转化为丑。列宁说过:“只要再多走一步,彷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可见,恰到好处才是真。不及,真的不全面,过了,超过适用范围,真理就变成了谬误。真理和谬误只有一步之遥,怎么才能使问题看的客观、合理呢?除了加强修养,提高认识水平外,就要对问题的注意视点以合理定位。找准视点,最大限度地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质量。有度才有“和谐”。自从有人类以来,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不和谐之中。一开始,人类对自然的盲目崇拜和认同。把自然当作主宰自己的主人。这是认识上的一种无度。而后,人类壮大了,先进了,又要做自然的主人,肆意向自然索取财富,这又是认识上的一种无度。人不应当做自然的主人,只能做自然的朋友,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统一,这才是人与关系的适度。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是“度”,“度”不会破坏我们的生活,反而使我们过得更好。遵守法度的人才能自由。处世之道难于守度,守度了,才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有适合自己的环境,实现自己的价值。艺术讲究度,科学讲究度,生活讲究度,经商讲究度,人生讲究度。“度”是大学问。古今中外的仁者智者、贤人哲人都讲究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讲“度”,例如量变到一定程度下才发生质变。儒学讲究中庸,不偏不倚。老子主张顺其自然,适应自然。佛学谈心理平衡。达尔文谈适者生存。可见,守住度的重要性。
四、总结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从上到下,每个人都要意识到防腐的重要性。把握好度,降低腐败的风险,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答才,吕越颖.近年来海外关于中国腐败与反腐败的研究述评[J].求实,2017.(5):66-78.
【关键词】广谱哲学;腐败;度;义利观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19-01
当下,腐败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的发展问题、社会转型问题,虽然中国政府一直在严厉打击腐败,但此问题仍层出不穷,这与诸多因素有关。
从宏观上来看,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政府规模的剧增以及地方政府的支配公共资源权利的能力加强,而文化道德的发展却远远无法达到同样的速度。正是由于人们文化道德的提高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不平衡性,腐败问题层出不穷。从微观上来看,金钱是万恶之源,同时金钱也是最强大的工具和武器。从古至今,中国处处充满了人情味,去医院看病给医生塞个红包我们可以得到医生特殊的关注和更好的治疗;送孩子上学给老师红包我们的孩子可以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这也就借着人情满足了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也为腐败埋下了伏笔。我们固然崇尚礼尚往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人来人往,才能遇见“礼”的美。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演变成了“送礼”,想升职要送礼,孩子想上个好学校要送礼,求人办事要送礼,逢年过节要送礼,导致“礼尚往来”不断被世俗化和功利化。同样优秀的两个人别人送了你不送,很有可能你就会被淘汰,借着这个心理,我们会想方设法、绞尽脑汁给所谓的领导送礼。就像循环一样,诸如此类的事情在不断的发生,同时人也是受害者。
从广谱哲学的角度看,“送礼”和“办好事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价值关系。价值关系是指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通过送礼满足了主体的需求,这就说明“送礼”和“办好事情”满足同质性、非空性。“送礼”因为其某些属性可以满足被送礼者的需要,被送礼者可以通过其手中的权利满足送礼者的需要。这是腐败问题产生的隐蔽的原因。
一、从“度”的角度分析降低“腐败”的方法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而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就像水的沸点是摄氏一百度,水的凝点是摄氏零度。从摄氏零度到摄氏一百度是水的温度范围,过了这个度水要么变成水蒸气,要么变成冰。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掌握好适度的原则,学会把握分寸、火候。从小贪到大腐,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不要一味的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蒙蔽了双眼,这是迈向深渊的第一步。国家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是“总开关”。理想信念动摇,必然导致精神贫弱、思想空虚,错误观念、腐敗思想趁虚而入。每个人不是生活在真空,在预防腐败问题上并不存在天然免疫力。其次要健全法律体系,加强法制建设。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其次要加强监督,这是关键一步。再者加大惩治力度,有效遏制腐败,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当然,事物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抗腐能力,提高自身素养。
二、从“义利观”的角度分析降低“腐败”的方法
义与利,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始终绕不开的话题。义和利本身并无对与错之分,但是在对待义和利的态度与立场上,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觉悟和人生态度。在腐败气焰日渐上涨形势下,对义与利的正确取舍,往往成为一个重要的“试金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共产党的宗旨,这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在正确的义利观指导下,抓好教育的引导作用,树立义利在先,舍利取义的观念。然后在全社会要积极构建利益协调机制,用制度规范权利。其次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营。同时,要不断创新监督体系,拓宽监督渠道,充分挖掘监督资源,走群众路线。
三、“度”给我们带来的处世之道
人生活在“度”中,最大的追求是自由。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由,便无幸福和快乐可言。但自由的前提是我们要讲原则,不能一味的被所谓的人情所牵绊,过度就会失去原则、自由。一根弹簧在其弹性限度内,怎么拉都可以,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弹簧就无法复原了。我们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人,其特殊的属性就决定了我们和周围世界紧密联系。做人做事,为人处事要有个度,“度”的一边可能是一片灿烂,而“度”的那一边可能是乌云密布,日常生活中的度,随处可见。恰到好处才是好。孔子讲中庸便是这个道理,过犹而不及都不好。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都存在一个特定的量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性质就转化,美的事物就会转化为丑。列宁说过:“只要再多走一步,彷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可见,恰到好处才是真。不及,真的不全面,过了,超过适用范围,真理就变成了谬误。真理和谬误只有一步之遥,怎么才能使问题看的客观、合理呢?除了加强修养,提高认识水平外,就要对问题的注意视点以合理定位。找准视点,最大限度地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质量。有度才有“和谐”。自从有人类以来,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不和谐之中。一开始,人类对自然的盲目崇拜和认同。把自然当作主宰自己的主人。这是认识上的一种无度。而后,人类壮大了,先进了,又要做自然的主人,肆意向自然索取财富,这又是认识上的一种无度。人不应当做自然的主人,只能做自然的朋友,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统一,这才是人与关系的适度。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是“度”,“度”不会破坏我们的生活,反而使我们过得更好。遵守法度的人才能自由。处世之道难于守度,守度了,才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有适合自己的环境,实现自己的价值。艺术讲究度,科学讲究度,生活讲究度,经商讲究度,人生讲究度。“度”是大学问。古今中外的仁者智者、贤人哲人都讲究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讲“度”,例如量变到一定程度下才发生质变。儒学讲究中庸,不偏不倚。老子主张顺其自然,适应自然。佛学谈心理平衡。达尔文谈适者生存。可见,守住度的重要性。
四、总结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从上到下,每个人都要意识到防腐的重要性。把握好度,降低腐败的风险,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答才,吕越颖.近年来海外关于中国腐败与反腐败的研究述评[J].求实,2017.(5):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