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笔者走进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脚尧村看到:村寨整齐有序,路面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室内宽敞明亮,满坡满岭都是绿油油的茶叶……据了解,脚尧村120多亩耕地全部栽种茶叶树,联合开办了6家茶叶工厂,村民生活富裕。1996年1月,被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小康村”称号;1998年12月,被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红旗文明村”称号;2005年10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脚尧村,坐落在苗岭最高峰雷公山半山腰,海拔1 358米,是一个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少数民族村寨,居住有苗、彝、汉等民族,现有44户181人。因海拔较高,脚尧村常年云吞雾锁、山寒水冷,年平均气温12℃。2007年,人均收入达到5 512元,实现“五通”(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电视);2013年,人均收入13 208.5元,提前8年實现小康目标,再次创造了贫困山区农村改革的奇迹;2018年,仅茶叶一项,户均收入9.681万元,人均收入2.353万元。
脚尧村前任党支部书记吴先锐说:“2018年,脚尧村茶叶种植面积达3 000亩,户均68.18亩,已投产采摘面积2 760亩,茶叶收入426万元。我家种茶面积300亩,采摘面积200亩,收入16万元,全家5人,人均收入3.2万元。”
穷则思变 自力更生
脚尧村的发展变迁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脚尧村17户91人,人均生产粮食123.5千克,人均收入27.47元。粮食产量低,经济无来源,缺钱缺粮、无米下锅是脚尧村面临的最大生存困难。1982—1986年五年时间,脚尧村“两委”带领村民劈山造田,引进粳型水稻品种,推广良种试验,人均生产粮食增至255千克,人均收入增至143.69元,基本上解决村民温饱问题。1986—1996年,脚尧村人均生产粮食连续十年维持在400~500千克之间。1986—1992年,村“两委”着手发展经济,大力发展种养殖业。1992年实现人均收入1 123.21元,首次突破千元大关。1995年人均收入突破2 000元,达到2 053.43元。2003年户均收入1.6万元,人均收入达到4 252.2元。
因地制宜 科技先行
脚尧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是因地制宜、深化科技推广应用、依靠科技兴村的结果。1986年,脚尧村组建科技推广应用“五人科技小组”,重点负责引进优良品种、开展试验示范、加强科技培训、培养技术能人,推广应用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等工作的实施。在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进程中,脚尧村从本村实际出发,在发展产业、引进技术等关键问题上,运用新科技化解矛盾,突出新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为实现产业规模化经营,脚尧村“两委”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凡是适合发展的产业,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生产品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销售、分户实施的“五统一分”模式,加快支柱产业的形成。在发展中调整产业结构,在调整结构中优化产业组合,探索产销一体化经营方式,实现“公司 农户 基地 市场”互动发展。
示范引领 生态优先
脚尧村“两委”各项工作职责、村规民约张贴上墙,工作台账摆放有序,村民生活富足。
吴先锐说:“脚尧村的发展,凝聚着历届村‘两委’的坚强领导,没有已故村支部书记吴秀忠的无私奉献,就没有脚尧村的今天;没有一批敢闯市场的致富带头人,就没有脚尧村现在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我们搭建了农产品与市场销售渠道,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无积压,确保了农民收入稳定增长。脚尧村从无人问津的‘救济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第一村’。”
脚尧村“两委”始终将茶叶产业发展作为村支柱产业来抓,自觉维护生态平衡。鼓励村民利用现有耕地、开发荒山荒坡种茶,不允许烧山毁林,规定单块茶园面积不超过50亩。脚尧村现有3 000亩茶园均为密植免耕,成为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果中有茶、茶中有果,茶中有禽、禽中有茶的典型生态茶园。由于脚尧村生产的农产品绿色无公害,茶叶畅销国内市场,魔芋定点销往湖南省,特色种养殖产品供不应求。农户生产的茶青就近运往村茶叶加工厂进行深加工,实现效益最大化。
2018年,脚尧村联合开办的6家茶叶加工企业,年生产茶叶28吨,收入426万元;在雷山县域内承包茶叶加工企业6家,注册茶叶公司3家,茶叶销售额达960万元。
改善环境 提升质量
脚尧村突破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约束,把一个贫困村建设成为富裕村,靠的是党的好政策和坚定的信念。在村容寨貌整修中,脚尧村“两委”注重激发内生动力,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修建水电站、架设电网解决照明,兴修公路解决茶叶运输,硬化寨道方便村民出行,翻修旧房屋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脚尧村面貌一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村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裕,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贵州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村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作者联系地址:贵州省雷山县委宣传部 邮编:557199)
脚尧村,坐落在苗岭最高峰雷公山半山腰,海拔1 358米,是一个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少数民族村寨,居住有苗、彝、汉等民族,现有44户181人。因海拔较高,脚尧村常年云吞雾锁、山寒水冷,年平均气温12℃。2007年,人均收入达到5 512元,实现“五通”(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电视);2013年,人均收入13 208.5元,提前8年實现小康目标,再次创造了贫困山区农村改革的奇迹;2018年,仅茶叶一项,户均收入9.681万元,人均收入2.353万元。
脚尧村前任党支部书记吴先锐说:“2018年,脚尧村茶叶种植面积达3 000亩,户均68.18亩,已投产采摘面积2 760亩,茶叶收入426万元。我家种茶面积300亩,采摘面积200亩,收入16万元,全家5人,人均收入3.2万元。”
穷则思变 自力更生
脚尧村的发展变迁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脚尧村17户91人,人均生产粮食123.5千克,人均收入27.47元。粮食产量低,经济无来源,缺钱缺粮、无米下锅是脚尧村面临的最大生存困难。1982—1986年五年时间,脚尧村“两委”带领村民劈山造田,引进粳型水稻品种,推广良种试验,人均生产粮食增至255千克,人均收入增至143.69元,基本上解决村民温饱问题。1986—1996年,脚尧村人均生产粮食连续十年维持在400~500千克之间。1986—1992年,村“两委”着手发展经济,大力发展种养殖业。1992年实现人均收入1 123.21元,首次突破千元大关。1995年人均收入突破2 000元,达到2 053.43元。2003年户均收入1.6万元,人均收入达到4 252.2元。
因地制宜 科技先行
脚尧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是因地制宜、深化科技推广应用、依靠科技兴村的结果。1986年,脚尧村组建科技推广应用“五人科技小组”,重点负责引进优良品种、开展试验示范、加强科技培训、培养技术能人,推广应用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等工作的实施。在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进程中,脚尧村从本村实际出发,在发展产业、引进技术等关键问题上,运用新科技化解矛盾,突出新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为实现产业规模化经营,脚尧村“两委”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凡是适合发展的产业,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生产品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销售、分户实施的“五统一分”模式,加快支柱产业的形成。在发展中调整产业结构,在调整结构中优化产业组合,探索产销一体化经营方式,实现“公司 农户 基地 市场”互动发展。
示范引领 生态优先
脚尧村“两委”各项工作职责、村规民约张贴上墙,工作台账摆放有序,村民生活富足。
吴先锐说:“脚尧村的发展,凝聚着历届村‘两委’的坚强领导,没有已故村支部书记吴秀忠的无私奉献,就没有脚尧村的今天;没有一批敢闯市场的致富带头人,就没有脚尧村现在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我们搭建了农产品与市场销售渠道,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无积压,确保了农民收入稳定增长。脚尧村从无人问津的‘救济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第一村’。”
脚尧村“两委”始终将茶叶产业发展作为村支柱产业来抓,自觉维护生态平衡。鼓励村民利用现有耕地、开发荒山荒坡种茶,不允许烧山毁林,规定单块茶园面积不超过50亩。脚尧村现有3 000亩茶园均为密植免耕,成为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果中有茶、茶中有果,茶中有禽、禽中有茶的典型生态茶园。由于脚尧村生产的农产品绿色无公害,茶叶畅销国内市场,魔芋定点销往湖南省,特色种养殖产品供不应求。农户生产的茶青就近运往村茶叶加工厂进行深加工,实现效益最大化。
2018年,脚尧村联合开办的6家茶叶加工企业,年生产茶叶28吨,收入426万元;在雷山县域内承包茶叶加工企业6家,注册茶叶公司3家,茶叶销售额达960万元。
改善环境 提升质量
脚尧村突破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约束,把一个贫困村建设成为富裕村,靠的是党的好政策和坚定的信念。在村容寨貌整修中,脚尧村“两委”注重激发内生动力,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修建水电站、架设电网解决照明,兴修公路解决茶叶运输,硬化寨道方便村民出行,翻修旧房屋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脚尧村面貌一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村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裕,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贵州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村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作者联系地址:贵州省雷山县委宣传部 邮编:55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