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金牌编剧:无休止地赚钱,也是件很糟糕很糟糕的事情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前不久公布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中,“作者署名”和“二次付酬”在影视界引起争议,BQ为此做了详尽报道《谁的电影?》。8月30日,正在中国进行讲座的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与《你的剧本逊毙了!》的作者威廉·埃克斯做客“微访谈”,与著名编剧王宛平、余飞、胡淑芬、麦田等一起讨论有关“作者署名”、“二次付酬”等话题,这个事件由此进入了更专业、深入的解析。以下是访谈的部分摘录——且看影视老大好莱坞是如何“分钱”,才能保障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事件回放:正对外征求意见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二稿中规定影视剧导演、编剧、主要演员等主创人员有“二次获酬”、“多次获酬”权,引起争论不休。争论焦点是:1.谁是电影作者?2.如果此法实施,制作公司是不是负担太重而要纷纷关门?
  余飞:关于影视剧的“作者”这个概念,美国是如何界定的?
  麦基:好莱坞的官方说法是,制片公司是作者。如果你仔细地看好莱坞电影的字幕,在字幕的最后你会读到制片公司是电影的作者,并且拥有电影的版权。在好莱坞,一些导演也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作者,但总的来说,作者的概念,在好莱坞比在欧洲意义小多了。
  埃克斯:好问题。法律上我不是特别确定。但在法国,作者说法意味着导演要对观众所看到的一切负责任。这是很愚蠢的,但容易受骗的观众却深信不疑。
  王宛平: 如何区分看待导演作者和编剧作者?
  麦基:在过去的50年中,“作者”这个词在电影界引发了很多麻烦,最早它出现在电影评论中,因为有太多人参与电影制作,这样做便于写评论。影评人需要一个人来对电影负责,所以责任落到了导演身上。为了能够很好地评论,他们称导演为作者。当然,导演并不是作者。作者的意思是发源人,是惟一的原始作者,是从一张白纸开始写字的人。作者想象着这个故事的世界,将人物充实于其中,将他们生命中的故事讲述出来。这是电影创作中的惟一源泉。一部好电影和一部伟大的电影的区别取决于导演如何阐释,但是,一部好电影和一部差电影的差别在于编剧。
  阑珊:美剧中是导演中心制、编剧中心制还是制片人中心制?如何看待电视剧成功了,就是导演和演员的功劳,电视剧失败了,大家都骂编剧这种现象?
  埃克斯:总的来说,在美剧中,编剧就是制片人,并且拥有所有的权利。导演只是过来工作一个星期指导一集的拍摄,然后就离开了。编剧在电视行业里有着绝对的权利。
  麦田:通常美国的电视剧是集体创作,他们之间是如何分工和分配利益?
  埃克斯:喜剧通常是由一个团队共同坐在一间屋子中完成的。剧情片通常是由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写成……然后再由一个团队二度写作。编剧的代理人将会在编剧们开始干活之前将所有的合约条款谈妥。
  丁天:汤姆. 克鲁斯、威尔. 史密斯等在出演电影时通常以片酬的方式入股 ,电影公映后分红,国内著名导演冯小刚与制片公司也常用此方式合作。你认为演员和导演入股电影制作的方式值得推广吗,如何推广?
  麦基:成为共同出品人,并且从总的收入而不是净利润中分红,这是特别大牌的明星的特权。这种情况很少见,所以不能适用于其他人。只有超级明星能要求这种特权。
  丁伯慧:二次付酬或多次付酬所导致的成本,对制片公司而言,是不是不堪重负?欧美通常如何解决此难题?
  麦基: 这是一个错误的假定。二次付酬并不会使制片公司产生不合理的费用,我必须强调一下,你们屡屡问起的无止境的付酬,是你们把美国的电视付酬和电影付酬体制搞混了。在电视剧行业,编剧会在每次播映的时候获酬,经年累月如此,但电影行业并不这么做。 在电影体制里,编剧获得二次付酬仅仅是在制片商盈利的前提下。制片商通常会拿到盈利的90%,而编剧、导演和演员等共同分付剩余的10%,所以很明显拿90%的制片方如果影片大卖会很挣钱。但如果他们制造烂片,当然就不存在给其他人的二次付酬了。说多次付酬会毁了电影产业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假定。事实上,正是二次获酬这样的机制帮助好莱坞赢得了全世界范围的成功,因为它鼓励了艺术家们最好地完成作品。
  埃克斯:不得不无休止地付钱是件很糟糕很糟糕的事情,对吧?我猜,无休止地赚钱也是件很糟糕很糟糕的事情。
  胡淑芬:除了编剧与导演外,其他作者诸如配乐、服装等也有“二次获酬权”吗?
  麦基:没有一直获酬这种事情。所有付酬都有个头。电影不再有利润时,付酬就停止了。 如果电视剧不再重播,自然就没有付酬了,没有无止境的付酬。一些作曲家能和导演、编剧和演员一样分红,但服装设计没有。但是,当服装设计师、摄影师、剪辑师或是其他艺术家一直为特定的演员和导演工作,那么他们将会跟该演员和导演签定合同。如果该演员和导演赚了很多钱,他们将会跟这些艺术家分享利润。
  麦田:美国的剧本的修改权是如何实施的?
  麦基:当编剧完成作品并卖出一个原创剧本,版权就给了制作公司。从这个角度上,编剧没法对导演、制片人或演员如何处理剧本有任何控制力。所以只有你的作品无懈可击,别人才无法修改它。
  麦田:美国的编剧署名是如何界定的?
  麦基:电视剧的老大是编剧,电视是编剧的媒介,编剧拥有绝对权利。编剧成为制片人因为电视行业消费大量的故事。如果你是一个好的编剧,需求将会十分巨大,那样你将会得到一个让你拥有权利并变成一个制片人的合同。这就是为什么在好莱坞,很多顶尖编剧离开了电影投向电视,因为在这里他们有创造的自由、制片人的权利以及挣更多钱。这也是为什么美剧对于世界的贡献远远大于电影的原因。因为在电视业和电影业都一样,原始的写作才是艺术生命之源。
其他文献
都说意大利像中国,中国有面条,意大利有Spagetti;中国有面饼,意大利有比萨;中国有肉夹馍,意大利有肚加馍。中国人和意大利人都是黑头发,他们都有着很强的家族观念,两个国家都有其混乱的地方,也都有其浪漫的地方。一个是欧洲的文化发源地,一个是亚洲的文化发源地。去过意大利的人一定都有这样的感觉,在意大利要和在中国一样当心,在意大利可以和在中国一样随意……  2013春夏的米兰时装周就如同一场中国民俗
期刊
2012年9月,一场聚焦全球魔兽爱好者目光的视听盛宴在北京万事达中心完美上演,熟悉的旋律引发了全场近万名《魔兽世界》玩家的回忆与共鸣。  整场演出加上安可曲总共22首曲目,采用视频CG与演奏相结合的手法,让听众在听到熟悉音乐的同时又能看到许多的游戏画面。与此同时,暴雪大中华区总经理戴锦和接受本刊专访,分享游戏、音乐与创新的秘密。    BQ=《北京青年》周刊  D=戴锦和(暴雪娱乐大中华区总经理)
期刊
奥运观赛30年,中国人对于奥运的理解也在发生改变,而媒介的变革亦为很好的反馈。  80年代,奥运是一台街边挤满人群的电视;21世纪,奥运是面前的一台电脑;而如今,奥运则是地铁里的一台手机,让人们随时随地享受无线互联中的伦敦时刻。  四大门户的奥运战火从2008年燃烧到2012年,各自也有了不同的战略侧重和发展思路,网易在这场变革中将目光投向了移动互联网。伦敦奥运会期间,网易推出了首款针对奥运进行深
期刊
9月,瑞士奢华珠宝腕表品牌——豪门世家(Sarcar)中国首家专卖店在北京王府井澳门中心名表城内正式拉开序幕, 这成为豪门世家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豪门世家总裁 Maya Koenig女士专程来到中国为新店开幕剪彩,并特别带来2012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上的主打系列腕表,让钟表爱好者近距离鉴赏每一款腕表的精致设计,试图发掘出品牌口号“梦想的缔造者”意义所在。    涌动的梦想用理念传承  始
期刊
在上海八十年代有一句广为盛传的赞誉“吃在静宾,住在上宾”,说的就是指来上海旅游的国内外游客,都以“在静安宾馆吃饭,在上海宾馆住宿”为最高级别待遇。因为在那个年代,静安宾馆有独树一帜的水晶虾仁,上海宾馆有独一无二的中央空调。这些在现在看来似乎早已司空见惯,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去静安宾馆吃水晶虾仁,“那是一件格外有面子的事情”。  静安宾馆坐落在上海的西区,前身是西班牙哈沙德洋行,后又成为中共上
期刊
64届艾美奖落幕,黑马《国土安全》出人意料地打败了大热门《广告狂人》,获得了剧情类最佳剧集、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剧本等六项大奖。《国土安全》才播出一季就收获无数大奖,这在艾美奖的历史上非常罕见。外媒称,艾美奖对这部剧的钟爱,预示着美剧现实题材的抬头。《国土安全》以“9·11”创伤后遗症为背景,讲述男主角从战场归来以后对家庭生活严重不适应,同时又被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女特工纠缠,认为他已经叛变
期刊
“我大概是好奇,很关注那些更有独创性实验性的作品,也许市场经验是可以慢慢培养的,甚至可以有团队帮助操作,但才华和独特的原创力,是天生的,我会给这类的设计师打高分。”    BQ = 《北京青年》周刊  XJ = 向京  BQ:你怎样看材质和作品的关系?  XJ:材质是媒介,是语言实现的媒介,作品的媒介都非常重要,它构成了语言形态。我自己也并不是个以材质取胜的作者,但对材料也是有兴趣。班晓雪的作品就
期刊
剑桥公爵夫人——威廉王子的妻子凯特王妃,很会穿衣服。于是2012年的9月,对于剑桥公爵夫人来说,肯定有两件衣服让她冰火两重天,一件让她吐气如兰,一件让她坦诚相见。  为了纪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威廉王子携凯特王妃代表女王出访亚太四国。第一站是新加坡,由于此次在新加坡的活动都与兰花有关,凯特不能讲话太多,于是她只能用露出第几颗牙齿的精确笑容,与连衣裙上的兰花图案,表达自己的良苦用心和外
期刊
一所大学的校长,用“网络体”的真情告白作为给学生的毕业致词而走红于媒体,我们不应该让学生们用四年的时间等一场“根叔”式的价值教诲,我们所希望的是“根叔”式的常规教育,让人自由发展的教育,这才是大学的精神所在。  BQ=杨澜&《北京青年》周刊  L=李培根  毕业前的十几分钟 这是一场集体的作秀吗?  BQ:2010年之后,您的毕业致词演讲,广受社会关注。现在很多大学校长开始群起而仿之,引用网络语言
期刊
“就像你的父母一样,他们养育了,教育了你,但是你肯定不会再成为你的父母。如果我们眼光总只停留在过去,心里害怕或者拒绝新的东西,而故意留着传统的话,那就是不好的。”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的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说。  创新和传统,在中国城市里一直进行着艰苦的拉锯战。近来一些新奇的建筑在许多城市里横空出世,更让大众对创意的边界产生疑问。2012年,铜钱造型的沈阳方圆大厦连续入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