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言”爱情小说中的才子形象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明末文人冯梦龙编纂的话本小说“三言”,“极摹人情事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作品中涉及了许多文人形象,尤其以才子与佳人的爱情故事最为突出。冯梦龙作为杰出的通俗文学家,“三言”爱情故事通过风流才子与美貌佳人爱情故事来劝诫世人,达到“情教”的目的。
  关键词:冯梦龙;“三言”;才子;情教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01
  明末文人冯梦龙编纂的话本小说“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极摹人情事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1]。作品中除了描写了大量的商人和普通市民的城市生活,还涉及了许多文人形象,尤其在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中最为突出,风流才子有痴情种,也有负心汉。冯梦龙作为杰出的通俗文学家,“三言”爱情故事通过风流才子与美貌佳人爱情故事来劝诫世人,达到“情教”的目的。
  首先,“三言”在对于风流才子的肖像描写上,多与女性描写一样,而且以套语为主,少有创新,往往将容貌与才情联系起来,容貌好、才情高,是他们首要特点,写他们是青年才俊时又间有夸张的手法。《众名姬》中的柳七:“年二十五,丰姿洒落,人才出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至于吟诗作赋,尤其本等”。所谓“风流才子”,即不仅要有才,而且要风流,有情趣,这与传统文人的“书呆子”形象大相径庭.他们遇到意中人会对她调情,经常的出入妓院,他们的文才还可以用来以诗传情。有的好色,“一见钟情”就是以貌取人的典型,还没有相处,看到对方的美貌就坠入爱河,且想入非非,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欲,例如《张舜美》是:“轻俊标致的秀士,风流未遇的才人”,及见了刘素香,便“沉醉顿醒,竦然整冠,汤瓶样摇摆过来”。
  其次,“三言”还通过他们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显示出其人格的高下,主要有痴情种和负心汉两种人。
  痴情种多数是一见钟情或定情以后,才子的一颗心只系住她一个人,或为其受尽相思,或千方百计与对方结成眷属。《张舜美灯宵逢丽女》中张舜美邂逅了刘素香之后,便害起了相思,睡也睡不着,迫不及待的要在与其见上一面。在与素香私奔过程中,走散了以后更是“一卧不起,寒热交作”,险些丧了性命;逢人问起家室时,皆答曾有妻刘氏素香,终身亦誓不再娶也。可见他对素香一日不曾忘怀,称得上用情至深。
  除了一见钟情后得相思,还有婚约在前,或少负痴情的。《乐小舍拼生觅偶》中乐和与顺娘是青梅竹马,小时便“私下约为夫妇”,但由于低位悬殊,父母不允,乐和只能“背地里叹了一夜的气,明日将纸裱一牌位,上写‘亲妻喜顺娘生位’七个字,每日三餐,必对而食之。夜间安放枕边,低唤三声,然后就寝”,短短几句话,刻画出乐小舍情深至痴的地步。
  虽然这一类的才子对感情属于忠诚的一类,但在恋爱的过程中又总是表现出懦弱自私的一面。《宿香亭》张浩的叔父强迫其娶孙姓女子,他却“畏季父赋性刚暴,不敢抗拒,又不敢明言李氏之事,遂通媒妁,与孙氏议姻”。
  负心汉的形象在“三言”中是受到批判和鞭挞的。俗话说“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与书生在科举制度下,很可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有关,一朝发迹,许多人就会抛弃糟糠之妻,而重新选择对自己仕途有利的豪门之女为妻,历史上的陈世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言”中著名的《杜十娘》中的李甲,虽非科举及第后始乱终弃,而是出于父母之命的无奈,又受到“轻薄头儿”孙富的诱骗,将杜十娘转卖,“他对十娘,只是一种贪恋美色的狎妓行为,根本谈不上爱情”[2],这不仅是人物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李甲的这种懦弱自私又犹豫不决的性格是社会道德的产物。
  “三言”爱情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大多数是读书人,他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和地位大致相同,但人物形象却大不相同,痴情与负心不只是个人的感情问题,还包含了许多复杂的外在因素。“但道德有高下之分,品质有优劣之别,志操有贞卑之异,在对待妇女的态度上,也表现为极大的差异性,可见在道德和阶级性之间,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3]
  注释: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169页.
  [2]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27页.
  [3]缪詠禾.冯梦龙和三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3页.
  参考文献:
  [1]冯梦龙.醒世恒言(上、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2]冯梦龙.警世通言(上、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3]冯梦龙.喻世明言(上、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5]缪詠禾.冯梦龙和三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6]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上、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7]齐裕焜.明代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8]袁世硕.文学史学的明清小说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99年.
  [9]邓绍基 史铁良.明代文学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10]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11]罗小东.“三言”“二拍”叙事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2]王颖.才子佳人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3]罗宗强.明代文学思想史,中国文学思想通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
其他文献
摘 要:陶渊明的田园诗醇美而富有哲理,散发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气息,饱含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真谛的思考与感悟。在他的田园里,他得到了人间最大的快乐,感悟到人生的真谛,给予后人深深的启迪。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恬静和谐;心灵家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02  陶渊明,东晋末期诗人,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田园诗
中国与泰国一直是交往密切的友好邻国。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都很多。近年来,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合作与交流成为中泰两国重要的关注点。尤其
《荀子》中的《劝学》可以说是集荀子修辞观和修辞特点的代表作品。《劝学》作为《荀子》的第一篇,是典型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本文将以《荀子》中《劝学》的修辞手法为
目的:分析L医院住院病人来源情况,确定L医院进一步发展方向.方法:运用excel工具对L医院2019年住院病人构成来源进行统计.结果:该院患者来源主要为市中区患者,占44.06%,峨眉山
摘 要: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反映兄弟情深的故事有很多篇,故事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也很接近,即重视家庭伦理,珍视兄弟情义。从这些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到作者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的过程中对于社会风气、世态人情的特殊关照,同时结合他真实的生活经历,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品外的蒲松龄对于手足情谊的格外重视与无比珍视。  关键词:聊斋;兄弟情;道德楷模;孝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
摘 要:本文通过对“试炼”仙传“张道陵‘七试’赵升”的文本分析,读解其“去欲存善”的生命伦理内涵。  关键词:仙传;试炼;生命伦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02  丹纳曾经说过:“如果一部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并且人们知道如何解释它,那么我们在作品中所找到的会是一种人的心理,时常也就是一个时代的心理,有时更是一个种族的心
摘 要:侧面烘托在古典文学里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它运用鲜明的对比方法,通过事物间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差异,这样就凸显出来了主体。尤其是在诗文描情写物上表现方式是非常独到的,这样就可以实现善写者与善用者灵活的结合,最后对表现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对古典文学作品为依托,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进行阐述,在写人、写景、写音乐上的艺术上进行应用,对在古典文化艺术的创作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侧面烘托
摘 要:“折衷”是刘勰的主要“论文”方法。刘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衷”、“折中”概念加以再认识的运用到论文中,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文学批评方法体系。《文心雕龙》的“折衷”方法是以对象的“势”、“理”为依据,以对事物“擘肌分理”的过程为基础,对评价对象进行扬弃与取舍。本文将从《文心雕龙》“折衷”研究述评、《文心雕龙》“折衷”分析以及刘勰的“变”乎《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
摘 要:五千年浩浩汤汤的历史文明,三千卷唐宋诗篇,其中蕴含的是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中国美。从牙牙学语时口齿不清地背诵着“鹅鹅鹅”,到年少时朗朗地念着“一蓑烟雨任平生”。时光飞逝不变的是诗词中流淌着的中国美,不变的是长久以来诗歌的陪伴。寥寥数语,诗歌中或许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没有紧张刺激的情节,却以短小精悍的语言描绘出千百年间中华民族的风骨,描绘出千百年间不同姿态的中国美。本文就以高中课本中的诗词为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公司股权结构不是分散而是集中的,金字塔结构也成为大部分公司的股权特点。公司股权结构的这一变化,使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从股东与经理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