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倡语文课堂教学坚持”以人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本文就此从五个方面作了论述。
关键词: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教学氛围 学习方法 加强指导
新课程改革提倡语文课堂教学坚持“以人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应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教学活动一定要着眼于、着力于、着重于学生的发展。要在小语课堂教学中真正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需要我们构建新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下面就以学生发展为本,如何构建新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确立发展性的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就是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能力,教学必须按《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和新的课程理念,确立发展性的教学目标,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既重视“知识与技能”,又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度的教学目标。在定位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以上三个方面: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有明确要求,让学生学会什么,掌握什么,理解什么,了解什么,达到什么要求,形成什么样的技能;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教师要关注和重视学生对知识获取的过程与方法,就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如何去组织、指导、帮助学生,学生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获取所需要的知识,这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提取和总结,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领悟、运作;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就是在学生的学生习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通过文章的学习、熏陶、感染,所体验到的情感变化,以及显示出来的态度和逐步形成并建立起来的对人、对社会、对更广阔领域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教学只有从这三个方面去定位,并认真的落实到每一堂课中去,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二、建立开放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个教学活动前的规划,就是对“学什么”“为什么学”和“如何学”“学得怎樣”的一种操作方案。教师所制定的操作方案,一般情况下只有教师自己清楚本节课学什么,为何学,如何学,学生是不知道的,可以说得上是一种封闭的教学设计。课堂上学生不知道自己学什么,为什么学,如何学,整个学习活动都是按教师预定的方案进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高。如果我们在学习前,教师将本单元、本节、本课的学习内容、计划、目标、时间以及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全盘托给学生,让学生清楚、明白,并征求学生意见,和学生一起修改制定学习目标、学习方案,之后再组织学习。我想这样会让学生更好地以一种主人翁身份来把握教学目标,参与学习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开放教学设计,和学生一起修改、制定学习方案,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真正体现,也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们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实践。
三、营造一个宽松、安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这不是一件容易事,不是说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有一个适宜的环境,而这个环境就是宽松、安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因为创造力来源于想象,而一个人的自主性、想象力、创造力要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一个宽松、安全、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是最基本的前提。这种氛围的营造,教师无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我们有责任为学生营造这样的氛围,要转变我们教师的角色,要改变过去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要低下“高贵”的头,走下“权威”的圣坛,走向学生,俯下身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平等的身份全心地投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用满腔的爱心和责任感细心地去呵护每一位学生,真正地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帮助者,让我们的课堂成为一个师生之间平等交往、互动的舞台。学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敢想、敢说,放飞想象的翅膀,成为时代的创造者。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进行真实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学习方式,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有利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有利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1.自主学习是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特征是: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②自主选择学习方法。③自主投入学习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④学习者在学习或活动时能自我监控。
2.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和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学习特征:①以小组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②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③小组成员相互团结、相互信任,能有效地解决小组内的冲突。④对个人完成任务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评估、加工。⑤最后在组间进行交流、汇报、评价,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3.探究性学习是从科学的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科研的情境,通过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的一种学习过程。学习特征:①学生个人或小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②分析因果、提出假设或猜想。③针对问题收集事实与证据。④检验结果。
五、关注学生差异,加强学习指导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要关心、爱护、尊重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要用爱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教学中在关注学生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我们不能像用机器生产部件一样的方法去统一要求学生、发展学生,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习能力、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情感体验等。要因材施教、因生发展,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对学生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高要求、高标准,让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对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能力不高的学生,要降低要求和标准,在精神上要多给他们点爱心和温暖,在学习上要多支持、鼓励、帮助,让他们也得到很好的发展。只有从学生的差异上去关注我们的每一学生,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
总之,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作为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新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小学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培养出新时代所要求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教学氛围 学习方法 加强指导
新课程改革提倡语文课堂教学坚持“以人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应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教学活动一定要着眼于、着力于、着重于学生的发展。要在小语课堂教学中真正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需要我们构建新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下面就以学生发展为本,如何构建新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确立发展性的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就是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能力,教学必须按《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和新的课程理念,确立发展性的教学目标,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既重视“知识与技能”,又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度的教学目标。在定位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以上三个方面: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有明确要求,让学生学会什么,掌握什么,理解什么,了解什么,达到什么要求,形成什么样的技能;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教师要关注和重视学生对知识获取的过程与方法,就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如何去组织、指导、帮助学生,学生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获取所需要的知识,这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提取和总结,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领悟、运作;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就是在学生的学生习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通过文章的学习、熏陶、感染,所体验到的情感变化,以及显示出来的态度和逐步形成并建立起来的对人、对社会、对更广阔领域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教学只有从这三个方面去定位,并认真的落实到每一堂课中去,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二、建立开放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个教学活动前的规划,就是对“学什么”“为什么学”和“如何学”“学得怎樣”的一种操作方案。教师所制定的操作方案,一般情况下只有教师自己清楚本节课学什么,为何学,如何学,学生是不知道的,可以说得上是一种封闭的教学设计。课堂上学生不知道自己学什么,为什么学,如何学,整个学习活动都是按教师预定的方案进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高。如果我们在学习前,教师将本单元、本节、本课的学习内容、计划、目标、时间以及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全盘托给学生,让学生清楚、明白,并征求学生意见,和学生一起修改制定学习目标、学习方案,之后再组织学习。我想这样会让学生更好地以一种主人翁身份来把握教学目标,参与学习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开放教学设计,和学生一起修改、制定学习方案,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真正体现,也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们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实践。
三、营造一个宽松、安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这不是一件容易事,不是说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有一个适宜的环境,而这个环境就是宽松、安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因为创造力来源于想象,而一个人的自主性、想象力、创造力要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一个宽松、安全、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是最基本的前提。这种氛围的营造,教师无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我们有责任为学生营造这样的氛围,要转变我们教师的角色,要改变过去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要低下“高贵”的头,走下“权威”的圣坛,走向学生,俯下身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平等的身份全心地投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用满腔的爱心和责任感细心地去呵护每一位学生,真正地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帮助者,让我们的课堂成为一个师生之间平等交往、互动的舞台。学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敢想、敢说,放飞想象的翅膀,成为时代的创造者。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进行真实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学习方式,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有利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有利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1.自主学习是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特征是: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②自主选择学习方法。③自主投入学习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④学习者在学习或活动时能自我监控。
2.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和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学习特征:①以小组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②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③小组成员相互团结、相互信任,能有效地解决小组内的冲突。④对个人完成任务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评估、加工。⑤最后在组间进行交流、汇报、评价,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3.探究性学习是从科学的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科研的情境,通过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的一种学习过程。学习特征:①学生个人或小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②分析因果、提出假设或猜想。③针对问题收集事实与证据。④检验结果。
五、关注学生差异,加强学习指导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要关心、爱护、尊重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要用爱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教学中在关注学生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我们不能像用机器生产部件一样的方法去统一要求学生、发展学生,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习能力、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情感体验等。要因材施教、因生发展,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对学生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高要求、高标准,让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对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能力不高的学生,要降低要求和标准,在精神上要多给他们点爱心和温暖,在学习上要多支持、鼓励、帮助,让他们也得到很好的发展。只有从学生的差异上去关注我们的每一学生,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
总之,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作为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新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小学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培养出新时代所要求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