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五步“探引”,激活数学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66_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具体课例为载体,采用“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如何引领学生追“本”溯“源”,达成自我认知进行了探索。初步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表明,通过先“探”后“引”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成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人。
  【关键词】教学模式 激活课堂 发展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44-01
  一、引言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先“探”后“引”的教学过程,即按照“探入与展示→探读与思考→探疑与点拨→引导与迁移→引申与评价”的教学流程,其核心思想体现在注重阅读思考,明确学习任务,引领学生追“本”溯“源”,重自主学习,通过合作探究,达成自我认知。下面以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4.3菱形”为载体,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猜测和验证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本文简录其教学过程,并提供教后反思,供大家参考、研究。
  二、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探入与展示(创设情境,合理导入,展示目标,明确任务)
  课件演示:图片欣赏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它可以立即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此处通过欣赏图片,使他们在直观上加深对菱形的认识,再在和谐、融洽的问题互动中,教师、学生、文本、生活也有机融为一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中明确了学习任务,进入了学习状态。
  第二阶段:探读与思考(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合作探究)
  课件演示:在菱形ABCD中,AB=A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1)图中有哪些线段是相等的?哪些角是相等的?
  (2)图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3)两条对角线AC,BD有什么特定的位置关系?(同学们独立思考后回答)
  从对称性上对菱形进行考察:
  问题呈现: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那么它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学生合作交流后的回答: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这两条对称轴是菱形的对角线,所以两条对称轴互相垂直。)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一起归纳出菱形的性质)
  设计意图:数学中结论、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处教师首先告诉学生阅读思考的范围,指导学生阅读的思想和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分析、归纳,弄清知识原理,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第三阶段:探疑与点拨(释疑解惑,点拨思路,指导方法,启智培能)
  师:让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白纸,剪刀,将白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沿图中的虚线剪下,看看打开后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每个同学都动手,教师巡视,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及时指出,小组成员互相交流)
  请同学们归纳出菱形的判别方法,完成学案相对应的部分。(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察言观色,调查研究,当学生欲知而不知,想说又说不出时,就是他们心理上产生了“愤”与“悱”的状态,这时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教师在此时略加点拨指导,启发引诱,学生即意开辞达,豁然开朗,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此处如果我们采用“告诉”的方式,那么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就是——形式化的一个结论。这里教师创设多种“愤悱”情境,激发了学生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造成心理悬念,使学生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从而调动其能动性。
  第四阶段:“引”导与迁移(理顺知识,引导归纳,巩固知识,迁移能力)
  学生独立思考例题,选派代表上台讲解思路,通过投影展示优秀的解题过程。
  最后通过“问题清单”引导的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
  设计意图:过去例题的教学是依照教师分析、示范解题、学生模仿这一模式进行,这里让学生经历分析过程,也即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大胆把自己的思路说出来,才能逐步形成严密的解题思路,书写规范的解题过程。通过课堂小结,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知识的精华所在,这有利于我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深化理解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第五阶段:“引”伸与评价(当堂检测,评价引申,查漏补缺,消化吸收)
  留足五分钟时间进行数学课堂检测,“快反馈”既可以把学生获取的知识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激励,乐于接受下一次学习,又可以通过信息的反馈传递进一步校正或强化,学生掌握的信息,及时反馈,及时纠正,有利于学生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的意识。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校对,当堂订正,这种学习方式进步快!
  三、教后反思
  细品完这节课,发现了以下几点改变:
  1.取消了说书人式的课堂导入,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与学生在和谐、融洽的问题互动中明确了学习任务,进入了学习状态。
  2.取消了单纯教师的新课讲授,取而代之的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
  3.取消了大容量快节奏的练习,取而代之的是有代表性的问题以及适量、适度和及时的课堂检测,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的信息。
  4.取消了单一教师或学生的总结,取而代之的是“问题清单”引导下的学生回顾,师生合作交流上的总结,学生的理解更深入。
  总之,通过先“探”后“引”的教学过程,目的在于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成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按照“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才真正解放了我们教师,调动了学生,激活了课堂!
  参考文献:
  [1]杨爱珍.数学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中国数学》初中版.2012年第3期
  [2]刘海涛.创设认知情境,激活学生潜能.《中学数学》初中版.2011年第11期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46-02  一、背景  在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紧张的课时而困扰。为了赶进度,很多时候历史课就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练习也往往是只布置而不讲评。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提高,也无法体现二期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如何解决这一困扰?全国著名小学数学家邱学华老师的
期刊
【摘要】34年弹指一挥间。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涯,让笔者感触良多: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人声鼎沸”,小学生抢着发言;高年级的语文课堂“静静悄悄”,学生逃避发言。我们常常感慨找不到症结所在。究其根本,不仅仅是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发生了变化,更多的是一年年的知识累积,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没有得到均衡发展,知识和能力的欠缺让一些人在学习的道路上“望而生畏”。作为孩子的母语导师,在个体最为美好的阶段,我们该播
期刊
【摘要】语文教材中课文阅读的练习题已成为阅读能力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编者在练习题的设计上付出的心血也不亚于对课文的筛选,因此,使用好这些练习题对达成语文教学目标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该文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提出了“紧扣目标 准确达标”、“总结规律 点拨学法”、“因材施教 分层要求”、“细化分解 化入课堂”、“实施检测 评价激励”五种使用练习题的策略,给教学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74-01  【我读文本】  《乡下人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专题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陈醉云先生用细腻、优美的笔触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充满温馨的田园风光的画卷。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赞扬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热
期刊
【摘要】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从组织教研活动中给老师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给老师搭建了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给老师创造了提高自己的条件。从而使教师业务素质得到了提升和更新,为学校的教学改革与深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组织 教研活动 教师 提升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56-02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
期刊
【摘要】如何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结合自己在农村初中任教14年的教学实践,从给学生说的信心、给学生说的机会、给学生说的方法三个方面,谈论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使之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关键词】农村初中 初中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77-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84-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提出了总要求,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阅读教学要从语言入手,让学生学习语言,揣摩品味语言,强化语感训练,在语言的学习和训练中,使文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88-02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这句话道破了修改文章是整个作文过程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也一贯主张学生自改作文,他说:“养成自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重视学生自主修改能力的培
期刊
【摘要】关于解决问题策略部分教学时,学生只追求问题的解决,策略意识很难形成,怎么办?实践证明,策略意识的形成需要我们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训练,为学生创造丰富的活动,给学生留足探索策略以及运用策略探寻解决问题途径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策略意识在丰富的体验中自觉生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 策略教学 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
期刊
【摘要】一、课标的要求与教材的特点要求学生在练习课真正“动”起来。  二、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条件要求与有效策略。  (一)基本要求。  1.摆正“师生的位置” 2.给足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3.教师应具有极其敏锐的反应、洞察力,及时对练习内容进行调整。4.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二)行之有效的策略。  1.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进行有效的思考。2.组织小组讨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