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具体课例为载体,采用“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如何引领学生追“本”溯“源”,达成自我认知进行了探索。初步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表明,通过先“探”后“引”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成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人。
【关键词】教学模式 激活课堂 发展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44-01
一、引言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先“探”后“引”的教学过程,即按照“探入与展示→探读与思考→探疑与点拨→引导与迁移→引申与评价”的教学流程,其核心思想体现在注重阅读思考,明确学习任务,引领学生追“本”溯“源”,重自主学习,通过合作探究,达成自我认知。下面以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4.3菱形”为载体,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猜测和验证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本文简录其教学过程,并提供教后反思,供大家参考、研究。
二、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探入与展示(创设情境,合理导入,展示目标,明确任务)
课件演示:图片欣赏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它可以立即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此处通过欣赏图片,使他们在直观上加深对菱形的认识,再在和谐、融洽的问题互动中,教师、学生、文本、生活也有机融为一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中明确了学习任务,进入了学习状态。
第二阶段:探读与思考(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合作探究)
课件演示:在菱形ABCD中,AB=A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1)图中有哪些线段是相等的?哪些角是相等的?
(2)图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3)两条对角线AC,BD有什么特定的位置关系?(同学们独立思考后回答)
从对称性上对菱形进行考察:
问题呈现: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那么它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学生合作交流后的回答: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这两条对称轴是菱形的对角线,所以两条对称轴互相垂直。)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一起归纳出菱形的性质)
设计意图:数学中结论、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处教师首先告诉学生阅读思考的范围,指导学生阅读的思想和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分析、归纳,弄清知识原理,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第三阶段:探疑与点拨(释疑解惑,点拨思路,指导方法,启智培能)
师:让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白纸,剪刀,将白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沿图中的虚线剪下,看看打开后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每个同学都动手,教师巡视,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及时指出,小组成员互相交流)
请同学们归纳出菱形的判别方法,完成学案相对应的部分。(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察言观色,调查研究,当学生欲知而不知,想说又说不出时,就是他们心理上产生了“愤”与“悱”的状态,这时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教师在此时略加点拨指导,启发引诱,学生即意开辞达,豁然开朗,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此处如果我们采用“告诉”的方式,那么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就是——形式化的一个结论。这里教师创设多种“愤悱”情境,激发了学生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造成心理悬念,使学生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从而调动其能动性。
第四阶段:“引”导与迁移(理顺知识,引导归纳,巩固知识,迁移能力)
学生独立思考例题,选派代表上台讲解思路,通过投影展示优秀的解题过程。
最后通过“问题清单”引导的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
设计意图:过去例题的教学是依照教师分析、示范解题、学生模仿这一模式进行,这里让学生经历分析过程,也即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大胆把自己的思路说出来,才能逐步形成严密的解题思路,书写规范的解题过程。通过课堂小结,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知识的精华所在,这有利于我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深化理解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第五阶段:“引”伸与评价(当堂检测,评价引申,查漏补缺,消化吸收)
留足五分钟时间进行数学课堂检测,“快反馈”既可以把学生获取的知识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激励,乐于接受下一次学习,又可以通过信息的反馈传递进一步校正或强化,学生掌握的信息,及时反馈,及时纠正,有利于学生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的意识。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校对,当堂订正,这种学习方式进步快!
三、教后反思
细品完这节课,发现了以下几点改变:
1.取消了说书人式的课堂导入,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与学生在和谐、融洽的问题互动中明确了学习任务,进入了学习状态。
2.取消了单纯教师的新课讲授,取而代之的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
3.取消了大容量快节奏的练习,取而代之的是有代表性的问题以及适量、适度和及时的课堂检测,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的信息。
4.取消了单一教师或学生的总结,取而代之的是“问题清单”引导下的学生回顾,师生合作交流上的总结,学生的理解更深入。
总之,通过先“探”后“引”的教学过程,目的在于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成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按照“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才真正解放了我们教师,调动了学生,激活了课堂!
参考文献:
[1]杨爱珍.数学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中国数学》初中版.2012年第3期
[2]刘海涛.创设认知情境,激活学生潜能.《中学数学》初中版.2011年第11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激活课堂 发展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44-01
一、引言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先“探”后“引”的教学过程,即按照“探入与展示→探读与思考→探疑与点拨→引导与迁移→引申与评价”的教学流程,其核心思想体现在注重阅读思考,明确学习任务,引领学生追“本”溯“源”,重自主学习,通过合作探究,达成自我认知。下面以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4.3菱形”为载体,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猜测和验证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本文简录其教学过程,并提供教后反思,供大家参考、研究。
二、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探入与展示(创设情境,合理导入,展示目标,明确任务)
课件演示:图片欣赏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它可以立即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此处通过欣赏图片,使他们在直观上加深对菱形的认识,再在和谐、融洽的问题互动中,教师、学生、文本、生活也有机融为一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中明确了学习任务,进入了学习状态。
第二阶段:探读与思考(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合作探究)
课件演示:在菱形ABCD中,AB=A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1)图中有哪些线段是相等的?哪些角是相等的?
(2)图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3)两条对角线AC,BD有什么特定的位置关系?(同学们独立思考后回答)
从对称性上对菱形进行考察:
问题呈现: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那么它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学生合作交流后的回答: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这两条对称轴是菱形的对角线,所以两条对称轴互相垂直。)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一起归纳出菱形的性质)
设计意图:数学中结论、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处教师首先告诉学生阅读思考的范围,指导学生阅读的思想和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分析、归纳,弄清知识原理,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第三阶段:探疑与点拨(释疑解惑,点拨思路,指导方法,启智培能)
师:让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白纸,剪刀,将白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沿图中的虚线剪下,看看打开后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每个同学都动手,教师巡视,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及时指出,小组成员互相交流)
请同学们归纳出菱形的判别方法,完成学案相对应的部分。(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察言观色,调查研究,当学生欲知而不知,想说又说不出时,就是他们心理上产生了“愤”与“悱”的状态,这时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教师在此时略加点拨指导,启发引诱,学生即意开辞达,豁然开朗,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此处如果我们采用“告诉”的方式,那么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就是——形式化的一个结论。这里教师创设多种“愤悱”情境,激发了学生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造成心理悬念,使学生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从而调动其能动性。
第四阶段:“引”导与迁移(理顺知识,引导归纳,巩固知识,迁移能力)
学生独立思考例题,选派代表上台讲解思路,通过投影展示优秀的解题过程。
最后通过“问题清单”引导的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
设计意图:过去例题的教学是依照教师分析、示范解题、学生模仿这一模式进行,这里让学生经历分析过程,也即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大胆把自己的思路说出来,才能逐步形成严密的解题思路,书写规范的解题过程。通过课堂小结,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知识的精华所在,这有利于我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深化理解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第五阶段:“引”伸与评价(当堂检测,评价引申,查漏补缺,消化吸收)
留足五分钟时间进行数学课堂检测,“快反馈”既可以把学生获取的知识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激励,乐于接受下一次学习,又可以通过信息的反馈传递进一步校正或强化,学生掌握的信息,及时反馈,及时纠正,有利于学生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的意识。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校对,当堂订正,这种学习方式进步快!
三、教后反思
细品完这节课,发现了以下几点改变:
1.取消了说书人式的课堂导入,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与学生在和谐、融洽的问题互动中明确了学习任务,进入了学习状态。
2.取消了单纯教师的新课讲授,取而代之的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
3.取消了大容量快节奏的练习,取而代之的是有代表性的问题以及适量、适度和及时的课堂检测,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的信息。
4.取消了单一教师或学生的总结,取而代之的是“问题清单”引导下的学生回顾,师生合作交流上的总结,学生的理解更深入。
总之,通过先“探”后“引”的教学过程,目的在于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成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按照“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才真正解放了我们教师,调动了学生,激活了课堂!
参考文献:
[1]杨爱珍.数学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中国数学》初中版.2012年第3期
[2]刘海涛.创设认知情境,激活学生潜能.《中学数学》初中版.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