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采用分阶段教学的方法,强化应用性技能的训练,学以致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当今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计算机维修行业市场缺口较大。所以让学生学好“维修”,从就业的角度看,可以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增强就业竞争力,在社会上立足。在以往的计算机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条件和硬件设备的限制,所教授的内容大多是纸上谈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经常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只有对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顺应现代化教学需要的新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实用人才。
第一阶段:从实际出发,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首先从激发学生兴趣着手。什么样的知识最能提起学生学习劲头呢?毫无疑问,就是现实的案例,而不是课本上抽象的概念。例如,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专门带一台坏的计算机到教室说要进行多媒体展示,当上课时学生发现计算机开不机,从而引出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如果你掌握了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遇到这种问题,能不能想办法解决;再把学生带到学校的组装实验室。当面对如此繁多的零部件时,学生感到很新奇,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阶段:注重实际操作,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识别硬件。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根据教材和学生现状,将理论教学为主变为以理论与实验相结合、以实验为主的教学方法,这也符合现在提倡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项目化教学。根据教材开发出与各项内容相适应的实验项目,制作交互性强、操作性强、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结合展示台、网络教室和学生的智能手机等设备进行知识和技术的讲解和示范,讲清涉及到的CPU、内存、主板、外围设备等等,要求学生达到基本理解的程度。而对所讲的实验项目,在实验过程中用各种部件验证。这样就把理论上空洞深奥的东西变成看得见、摸得着、想得通的实际东西,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第三阶段:与学生设计和探讨计算机配置方案,通过第二阶段的学习后,可适当安排学生走出校园,到本地的电脑市场了解计算机硬件技术最新的发展状况、了解市场主流产品的信息,并按不同的需求和价位做好配置单,带到班上讨论,对配置单做出说明,评出较好的配置单,以鼓励学生,从而树立起学生学习知识的信心,形成良性循环。
第四阶段:与学生共同探讨安装方案,通过前三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于计算机各组件都掌握较好,接下来学生关心的问题是计算机各部件是怎样协同工作的,实践是检验想法的最好手段。因计算机组装过程中细节方面较多,采用了分步骤分组的方法,第一步现场拆解和组装了一台计算机,使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到计算机组装的过程,再通过视频播放解读计算机组装与拆解过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第二步带学生到组装实训室以两个人为一组,完整的拆卸和组装一台计算机,教师及时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于组装计算机硬件能够达到熟能生巧的作用。
第五阶段:底层基本调试及软件安装。在组装完成之后,学生开始关心后续的操作。BIOS参数的设置、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的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方案进行设置,在设置过程中老师要及时发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总结会上集中做出详细解释。系统软件安装包括操作系统的安装、驱动程序的安装、网络配置、应用软件安装设置等。
第六阶段:故障的检测定位及排除。硬件故障的排除以硬件故障的检测定位为主,只做板卡级。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硬件故障检测定位方法,掌握常用的故障检测定位仪器、工具、仪表的使用技术,了解先进的检测仪器仪表工具和软件的功能。软件故障以软件的故障预防为主。学习常用的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硬盘分区表的备份与恢复、注册表的备份与恢复、系统的镜像与克隆等等。
总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实践性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就业要求。
【参考文献】
[1]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
[3]吕峰.《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教学探讨.山东省商贸学校.2008.12
[4]耿学工.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初探.南京卫生学校.2007.5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当今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计算机维修行业市场缺口较大。所以让学生学好“维修”,从就业的角度看,可以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增强就业竞争力,在社会上立足。在以往的计算机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条件和硬件设备的限制,所教授的内容大多是纸上谈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经常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只有对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顺应现代化教学需要的新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实用人才。
第一阶段:从实际出发,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首先从激发学生兴趣着手。什么样的知识最能提起学生学习劲头呢?毫无疑问,就是现实的案例,而不是课本上抽象的概念。例如,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专门带一台坏的计算机到教室说要进行多媒体展示,当上课时学生发现计算机开不机,从而引出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如果你掌握了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遇到这种问题,能不能想办法解决;再把学生带到学校的组装实验室。当面对如此繁多的零部件时,学生感到很新奇,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阶段:注重实际操作,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识别硬件。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根据教材和学生现状,将理论教学为主变为以理论与实验相结合、以实验为主的教学方法,这也符合现在提倡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项目化教学。根据教材开发出与各项内容相适应的实验项目,制作交互性强、操作性强、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结合展示台、网络教室和学生的智能手机等设备进行知识和技术的讲解和示范,讲清涉及到的CPU、内存、主板、外围设备等等,要求学生达到基本理解的程度。而对所讲的实验项目,在实验过程中用各种部件验证。这样就把理论上空洞深奥的东西变成看得见、摸得着、想得通的实际东西,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第三阶段:与学生设计和探讨计算机配置方案,通过第二阶段的学习后,可适当安排学生走出校园,到本地的电脑市场了解计算机硬件技术最新的发展状况、了解市场主流产品的信息,并按不同的需求和价位做好配置单,带到班上讨论,对配置单做出说明,评出较好的配置单,以鼓励学生,从而树立起学生学习知识的信心,形成良性循环。
第四阶段:与学生共同探讨安装方案,通过前三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于计算机各组件都掌握较好,接下来学生关心的问题是计算机各部件是怎样协同工作的,实践是检验想法的最好手段。因计算机组装过程中细节方面较多,采用了分步骤分组的方法,第一步现场拆解和组装了一台计算机,使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到计算机组装的过程,再通过视频播放解读计算机组装与拆解过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第二步带学生到组装实训室以两个人为一组,完整的拆卸和组装一台计算机,教师及时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于组装计算机硬件能够达到熟能生巧的作用。
第五阶段:底层基本调试及软件安装。在组装完成之后,学生开始关心后续的操作。BIOS参数的设置、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的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方案进行设置,在设置过程中老师要及时发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总结会上集中做出详细解释。系统软件安装包括操作系统的安装、驱动程序的安装、网络配置、应用软件安装设置等。
第六阶段:故障的检测定位及排除。硬件故障的排除以硬件故障的检测定位为主,只做板卡级。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硬件故障检测定位方法,掌握常用的故障检测定位仪器、工具、仪表的使用技术,了解先进的检测仪器仪表工具和软件的功能。软件故障以软件的故障预防为主。学习常用的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硬盘分区表的备份与恢复、注册表的备份与恢复、系统的镜像与克隆等等。
总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实践性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就业要求。
【参考文献】
[1]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
[3]吕峰.《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教学探讨.山东省商贸学校.2008.12
[4]耿学工.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初探.南京卫生学校.2007.5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