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并作比较。
(一) 父亲吹响了哨子,玛丽亚小姐站到一边,六个孩子从房间里出来,排成一队走下楼梯。又有一个女孩来到队前,父亲让她站到队中。父亲将孩子向玛丽亚小姐做了介绍。
(二) 父亲神情严肃地吹响了哨子,只见玛丽亚小姐神色慌张地躲到一边,惶恐地望着楼上。六个孩子从几个房间里夺门而出,行动迅捷如同听到了警报。他们匆忙中排成一队,踏着父亲的哨声,挺胸抬头,甩臂踏足走下楼梯,俨然凯旋的士兵,在大厅站成整齐的一列。另外一个女孩专注地读着书来到队前,父亲表情凝重地要过书,拍打了一下,命令女孩站入队中。父亲从尾到头巡视了一遍,如同一位将军检阅自己的士兵。煞有介事地纠正着孩子的动作……
这两段文字是对美国著名影片《音乐之声》的同一个场面的描写。通过比较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前一段的描写过于干瘪、空洞,人物形象很“骨感”。而后一段的描写,准确的动词连用,让人物情态更生动;合理的联想想像,让人物的形象更丰满;抓住特征,让人物的个性更鲜明。由此可见,成功的场面描写可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流淌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
所以,作为学生,我们要学会写好记叙文中的各类场面,来彰显我们生活的精彩。
由于场面描写是对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人物活动的生活画面的描写,所以它可以包括环境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等各方面的细节描写。一般情况下,场面是动态的,人与人的关系也是瞬息万变的,所以要想把场面写好,不仅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积累写作素材;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要服务文章中心
场面描写服从文章主题的需要。如父亲的“背影”: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选自《背影》朱自清)
这段描写动词准确精当,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使父亲的背影有了一个新的意境,成为一个永远不能忘怀的镜头。胖胖的父亲步履艰难、蹒跚地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不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更感动了读者。“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生动地体现了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感情,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二) 要突出人物性格
如下面这一段描写“笑”的场面:
贾母这边说“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唷!”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姥姥。
(选自《红楼梦》曹雪芹)
这一段场面描写中,不同的笑态突出了人物不同的个性。“笑得喷茶”突出了史湘云豪爽、不拘小节的性格;“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唷”表明了林黛玉的体弱多病;”早滚到贾母怀里”,又反映了宝玉受贾母娇惯的特殊待遇……就是下人的笑也非常切合其身份、地位。他们虽然参加了这场笑的闹剧,但必须“忍着”,不可忘记职守,必须“替他姊妹换衣裳”,服侍自己笑闹中的主子。这场集体欢笑的场面描写,不仅有情态,有声浪,而且性格各异,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三) 要做到点面结合
一个场面中,总有一个或几个关键的人物,他们是场面的核心,离开了主要人物,场景就没戏了,就散“场”了。所以,要重点描述场面中主要人物的活动,简单描述周围其他人物的活动。
车来了,还没停稳,几个青年人凭着力大气粗占据了有利位置,直往车内挤。几个手脚敏捷的小伙子像猴一样左跳右跃,“嗖”的一下蹿上去,霸住了车门。一大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只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呀!
很显然,这个片段中重点刻画的人物“胖大嫂”就是场面中的“点”,而对其他乘客的表现则只作了一个“面”上的描述。这样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就显得重心突出,主次分明。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四) 要合理安排顺序
场面描写不仅要注意点面结合,还要安排合理顺序。比如《紧急集合》:
……
“嘟、嘟、嘟。”三声清脆的哨音划破了整个山谷的沉寂,也把我从梦中惊醒。是三声!紧急集合!我随手去拉灯绳。“别开灯!”不知哪里来的一声提醒了我。紧急集合是不允许开灯的。
此刻,我们住的营房可“炸了锅”。“嘿,我的衣服呢?”“手电,快给照照!”“现在几点了,还没睡好呢!”“甭啰嗦,只有三分钟!”……“喂,回来,你穿的是我的鞋!”“哗啦!”“床蹋了?”“嚷什么,我把脸盆揣翻了!”……
这时的我,用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是一点儿也不过分,好不容易胡乱套齐了衣服,背包却怎么也打不上,脑门上急出一层汗。打了拆,拆了打,折腾了两三次就是打不好。心里一慌连手指也给缠了进去。最后干脆一咬牙,横七竖八地给被子来个“五花大绑”,往肩上一扛,跳下地,拖拉着鞋,冲出门外……
前两段写紧急集合哨声响后,大家手忙脚乱的窘态,是写“面”;第三段具体描述“我”匆忙之中的狼狈,是写“点”。 从 顺序安排上看,用了时空交叉的写法:既有三分钟纵向推移的过程(被惊醒——摸黑穿衣服——打背包——冲出门外),又有三分钟内空间横断面上的手忙脚乱的紧急准备。
常见描写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主要有主次、详略、点面、人景等。
成功的场面描写可以使记叙文更具体、更生动,只要我们能用自己的慧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挑选,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妙笔去描绘,就一定能写出真实可信的、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感染读者的好文章!
(一) 父亲吹响了哨子,玛丽亚小姐站到一边,六个孩子从房间里出来,排成一队走下楼梯。又有一个女孩来到队前,父亲让她站到队中。父亲将孩子向玛丽亚小姐做了介绍。
(二) 父亲神情严肃地吹响了哨子,只见玛丽亚小姐神色慌张地躲到一边,惶恐地望着楼上。六个孩子从几个房间里夺门而出,行动迅捷如同听到了警报。他们匆忙中排成一队,踏着父亲的哨声,挺胸抬头,甩臂踏足走下楼梯,俨然凯旋的士兵,在大厅站成整齐的一列。另外一个女孩专注地读着书来到队前,父亲表情凝重地要过书,拍打了一下,命令女孩站入队中。父亲从尾到头巡视了一遍,如同一位将军检阅自己的士兵。煞有介事地纠正着孩子的动作……
这两段文字是对美国著名影片《音乐之声》的同一个场面的描写。通过比较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前一段的描写过于干瘪、空洞,人物形象很“骨感”。而后一段的描写,准确的动词连用,让人物情态更生动;合理的联想想像,让人物的形象更丰满;抓住特征,让人物的个性更鲜明。由此可见,成功的场面描写可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流淌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
所以,作为学生,我们要学会写好记叙文中的各类场面,来彰显我们生活的精彩。
由于场面描写是对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人物活动的生活画面的描写,所以它可以包括环境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等各方面的细节描写。一般情况下,场面是动态的,人与人的关系也是瞬息万变的,所以要想把场面写好,不仅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积累写作素材;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要服务文章中心
场面描写服从文章主题的需要。如父亲的“背影”: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选自《背影》朱自清)
这段描写动词准确精当,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使父亲的背影有了一个新的意境,成为一个永远不能忘怀的镜头。胖胖的父亲步履艰难、蹒跚地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不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更感动了读者。“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生动地体现了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感情,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二) 要突出人物性格
如下面这一段描写“笑”的场面:
贾母这边说“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唷!”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姥姥。
(选自《红楼梦》曹雪芹)
这一段场面描写中,不同的笑态突出了人物不同的个性。“笑得喷茶”突出了史湘云豪爽、不拘小节的性格;“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唷”表明了林黛玉的体弱多病;”早滚到贾母怀里”,又反映了宝玉受贾母娇惯的特殊待遇……就是下人的笑也非常切合其身份、地位。他们虽然参加了这场笑的闹剧,但必须“忍着”,不可忘记职守,必须“替他姊妹换衣裳”,服侍自己笑闹中的主子。这场集体欢笑的场面描写,不仅有情态,有声浪,而且性格各异,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三) 要做到点面结合
一个场面中,总有一个或几个关键的人物,他们是场面的核心,离开了主要人物,场景就没戏了,就散“场”了。所以,要重点描述场面中主要人物的活动,简单描述周围其他人物的活动。
车来了,还没停稳,几个青年人凭着力大气粗占据了有利位置,直往车内挤。几个手脚敏捷的小伙子像猴一样左跳右跃,“嗖”的一下蹿上去,霸住了车门。一大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只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呀!
很显然,这个片段中重点刻画的人物“胖大嫂”就是场面中的“点”,而对其他乘客的表现则只作了一个“面”上的描述。这样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就显得重心突出,主次分明。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四) 要合理安排顺序
场面描写不仅要注意点面结合,还要安排合理顺序。比如《紧急集合》:
……
“嘟、嘟、嘟。”三声清脆的哨音划破了整个山谷的沉寂,也把我从梦中惊醒。是三声!紧急集合!我随手去拉灯绳。“别开灯!”不知哪里来的一声提醒了我。紧急集合是不允许开灯的。
此刻,我们住的营房可“炸了锅”。“嘿,我的衣服呢?”“手电,快给照照!”“现在几点了,还没睡好呢!”“甭啰嗦,只有三分钟!”……“喂,回来,你穿的是我的鞋!”“哗啦!”“床蹋了?”“嚷什么,我把脸盆揣翻了!”……
这时的我,用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是一点儿也不过分,好不容易胡乱套齐了衣服,背包却怎么也打不上,脑门上急出一层汗。打了拆,拆了打,折腾了两三次就是打不好。心里一慌连手指也给缠了进去。最后干脆一咬牙,横七竖八地给被子来个“五花大绑”,往肩上一扛,跳下地,拖拉着鞋,冲出门外……
前两段写紧急集合哨声响后,大家手忙脚乱的窘态,是写“面”;第三段具体描述“我”匆忙之中的狼狈,是写“点”。 从 顺序安排上看,用了时空交叉的写法:既有三分钟纵向推移的过程(被惊醒——摸黑穿衣服——打背包——冲出门外),又有三分钟内空间横断面上的手忙脚乱的紧急准备。
常见描写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主要有主次、详略、点面、人景等。
成功的场面描写可以使记叙文更具体、更生动,只要我们能用自己的慧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挑选,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妙笔去描绘,就一定能写出真实可信的、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感染读者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