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斗转星移,花开花落。不觉间又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大展隆重举行。经历5年的发展步履与悲喜交加,尽管当下多元倾向、多种途径的展览方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然而全国美展的举行依然再一次唤起全国美术界的广泛关注与参与。
开展之初的筹备期间,就作品的分类和数量在会议上组委会就产生过激烈的讨论。立足不断发展的雕塑现状如何拓宽作品入选风格、语境以及材料的表现疆界必然成为讨论的话题。无疑为评委们评审作品的开放性思维做了一定的预热。经过了2,689件作品的初选、复审及获奖提名的大量繁重而又严谨的工作。350件入选作品,其中包括35件进京作品,于9月25日以第十二届全国美术大展雕塑展的整体姿态在太原美术馆登场亮相。本届雕塑展落地太原,得到当地政府、业界和市民的强力支持。仅两周内就有3万余众参观了展览,可谓盛况空前。
此次展览的作者呈现了年轻化、生面孔的可喜局面。主流价值与当代意识前所未有地共置于同一空间。中国雕塑界在材料观念的语言探索中,显然有了明显的进步。“去政治化”及“本土当代”的思维趋向,使多数作品向语言的个性化和风格的极致化以及材料的多样性的面貌发展。其中不乏令人驻足思索的作品。具象作品由于其沉重的传统背景在当下的艺术创作中很难保持其鲜明的当代性。经历了前世今生的嬗变,恰恰在这种艰难和挑战中所产生的一些富有创意的佳作,以其新具象的全新姿态,与当代价值的确立,当然会得到极大尊重!例如洪涛的写意性具象雕塑涉猎了主题性的宏大命题《北上,北上》,不仅在空间构图与动态关系上延续着传统经典雕塑艺术的美学形态,在本土当代语言的表现上显然成为新具象作品的个性化上品。柳青的《成果》,表现了铺天盖地的瓜果蔬菜簇拥着满脸喜悦的商贩,以平民意识的世俗化叙事,运用小题材、大笔墨、工笔画的塑造手段,在作品中追求表现语言的修辞方法探索,拓展了社会命题雕塑创作的可能与空间,在展场中人气颇旺。曾著有《新具象雕塑》一书的作者焦兴涛的作品《逐梦》选择的是一个高、大、上的主题。但是在表现方法上则呈现出独到的创作方位与深厚功力。作者借鉴中国传统雕塑中人物与台座一体造像的方式(玉玺的形制,故宫门狮),方木上端坐的航天员产生着与人们的适度距离,人物与台座全用柏木刻制而成。静中有动,气韵内敛。细节刻画逼真,着色丰富细腻,强调和突出了木质的特性,塑造了对象寓静于动的沉稳和气度。同时,结合现代的烤漆工艺方法,使木雕的头盔面罩呈现出玻璃的色泽和反光,从而扩展了传统木雕的形式语言,释放出具有当代性的艺术魅力。
展场中一定数量的材料观念作品,呈现出中国雕塑界近几年来全新的探索与发展态势。例如沈烈毅的作品《铁壳船》,诉说着工业与生态的关系,斑驳的铁锈凸显着现代工业的尖锐符号与浸蚀着自然曲折木纹的古朴木桌相互构建。淡淡漪澜,时间与空间聚集其间。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工在强烈的视觉反差中,随着铁壳船静默前行得以碰撞与融合,意蕴深长。王从义的《飞翔之梦》同样引来关注。作者在创作中强调了机械的动态美感,同时强调了理性与感性交织、切换、组合。将动态科技的想象力与人文叙事完美结合,表现了一种观念的存在方式。唐国庆的《境》,以钢筋、混凝土、生锈铁片为材料,将当下人们生活居住的环境还原到物性的本质即钢筋混凝土。作品以其为创作媒介,用浮雕的形式再造我国传统山水画的经典《富春山居图》之局部,以一种淡淡的忧伤,怀恋着传统的自然生态。
其他一些作者的作品也不同程度地从材料的物理性与文化指向以及造型的有机关联,去潜心研究与智慧地呈现给展场空间并注入了新意。无疑,材料观念性创作所激发的多种可能与语境,将是今后中国当代雕塑发展的重要取向之一,也是中国学院雕塑教育从传统步入到当代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次展览的成果不仅体现在作品的品质得到明显地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当代雕塑艺术发展与教学研究的理论与评价体系的逐步建立。
由于种种原因与场地条件的限制,动态雕塑及影像装置类作品缺席,表现类作品与空间装置性雕塑作品明显偏少。使展览少了一些当代元素的雕塑表达甚遗憾!当然规格尺度的界定也是无奈之举。而一些“模仿及痕迹”与个别粗陋之作依然出现在展场,这也是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现实生态。
五年一届既长久而又短暂,既有赞扬又有质疑,这是必然的结果。目前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展以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评判标准,以个展、联展、提名展、巡回展、平行展或全国展、国际展的形式或名目及不同命题,呈现出空前的“繁荣”状态。用绝对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评价一个展览是困难的,在多元文化呈现的民主社会,一定是具有包容和开放心态的。艺术家不是“全能运动员”,只能是选择参加适合自己的项目去竞技。高低对错只是各执一词的一家之言,无论有何学术追求、观念坚守,只要做到极致,便是价值的体现。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当然应该引起重视,它正是中国当代文化转型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成为文化学术研究发展的存在理由。
开展之初的筹备期间,就作品的分类和数量在会议上组委会就产生过激烈的讨论。立足不断发展的雕塑现状如何拓宽作品入选风格、语境以及材料的表现疆界必然成为讨论的话题。无疑为评委们评审作品的开放性思维做了一定的预热。经过了2,689件作品的初选、复审及获奖提名的大量繁重而又严谨的工作。350件入选作品,其中包括35件进京作品,于9月25日以第十二届全国美术大展雕塑展的整体姿态在太原美术馆登场亮相。本届雕塑展落地太原,得到当地政府、业界和市民的强力支持。仅两周内就有3万余众参观了展览,可谓盛况空前。
此次展览的作者呈现了年轻化、生面孔的可喜局面。主流价值与当代意识前所未有地共置于同一空间。中国雕塑界在材料观念的语言探索中,显然有了明显的进步。“去政治化”及“本土当代”的思维趋向,使多数作品向语言的个性化和风格的极致化以及材料的多样性的面貌发展。其中不乏令人驻足思索的作品。具象作品由于其沉重的传统背景在当下的艺术创作中很难保持其鲜明的当代性。经历了前世今生的嬗变,恰恰在这种艰难和挑战中所产生的一些富有创意的佳作,以其新具象的全新姿态,与当代价值的确立,当然会得到极大尊重!例如洪涛的写意性具象雕塑涉猎了主题性的宏大命题《北上,北上》,不仅在空间构图与动态关系上延续着传统经典雕塑艺术的美学形态,在本土当代语言的表现上显然成为新具象作品的个性化上品。柳青的《成果》,表现了铺天盖地的瓜果蔬菜簇拥着满脸喜悦的商贩,以平民意识的世俗化叙事,运用小题材、大笔墨、工笔画的塑造手段,在作品中追求表现语言的修辞方法探索,拓展了社会命题雕塑创作的可能与空间,在展场中人气颇旺。曾著有《新具象雕塑》一书的作者焦兴涛的作品《逐梦》选择的是一个高、大、上的主题。但是在表现方法上则呈现出独到的创作方位与深厚功力。作者借鉴中国传统雕塑中人物与台座一体造像的方式(玉玺的形制,故宫门狮),方木上端坐的航天员产生着与人们的适度距离,人物与台座全用柏木刻制而成。静中有动,气韵内敛。细节刻画逼真,着色丰富细腻,强调和突出了木质的特性,塑造了对象寓静于动的沉稳和气度。同时,结合现代的烤漆工艺方法,使木雕的头盔面罩呈现出玻璃的色泽和反光,从而扩展了传统木雕的形式语言,释放出具有当代性的艺术魅力。
展场中一定数量的材料观念作品,呈现出中国雕塑界近几年来全新的探索与发展态势。例如沈烈毅的作品《铁壳船》,诉说着工业与生态的关系,斑驳的铁锈凸显着现代工业的尖锐符号与浸蚀着自然曲折木纹的古朴木桌相互构建。淡淡漪澜,时间与空间聚集其间。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工在强烈的视觉反差中,随着铁壳船静默前行得以碰撞与融合,意蕴深长。王从义的《飞翔之梦》同样引来关注。作者在创作中强调了机械的动态美感,同时强调了理性与感性交织、切换、组合。将动态科技的想象力与人文叙事完美结合,表现了一种观念的存在方式。唐国庆的《境》,以钢筋、混凝土、生锈铁片为材料,将当下人们生活居住的环境还原到物性的本质即钢筋混凝土。作品以其为创作媒介,用浮雕的形式再造我国传统山水画的经典《富春山居图》之局部,以一种淡淡的忧伤,怀恋着传统的自然生态。
其他一些作者的作品也不同程度地从材料的物理性与文化指向以及造型的有机关联,去潜心研究与智慧地呈现给展场空间并注入了新意。无疑,材料观念性创作所激发的多种可能与语境,将是今后中国当代雕塑发展的重要取向之一,也是中国学院雕塑教育从传统步入到当代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次展览的成果不仅体现在作品的品质得到明显地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当代雕塑艺术发展与教学研究的理论与评价体系的逐步建立。
由于种种原因与场地条件的限制,动态雕塑及影像装置类作品缺席,表现类作品与空间装置性雕塑作品明显偏少。使展览少了一些当代元素的雕塑表达甚遗憾!当然规格尺度的界定也是无奈之举。而一些“模仿及痕迹”与个别粗陋之作依然出现在展场,这也是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现实生态。
五年一届既长久而又短暂,既有赞扬又有质疑,这是必然的结果。目前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展以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评判标准,以个展、联展、提名展、巡回展、平行展或全国展、国际展的形式或名目及不同命题,呈现出空前的“繁荣”状态。用绝对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评价一个展览是困难的,在多元文化呈现的民主社会,一定是具有包容和开放心态的。艺术家不是“全能运动员”,只能是选择参加适合自己的项目去竞技。高低对错只是各执一词的一家之言,无论有何学术追求、观念坚守,只要做到极致,便是价值的体现。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当然应该引起重视,它正是中国当代文化转型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成为文化学术研究发展的存在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