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时期常衮家族京城社会网络编织与文学空间拓展——以常裒夫妇墓志为观察起点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ing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衮一族旧籍河内温县,唐初迁京兆新丰.常楚珪作为常氏移居京城第二代的主要人物,因曾任雍王李贤文学侍从,而对家族文学发展肇启先机,其所育四子亦在盛中唐政坛、文坛表现卓异.由大历朝宰相常衮主盟文坛,知其家族由文而仕发展道路的成功,并契合时代风气之潜转暗换.常氏与博陵崔氏的婚姻,是中古士族婚姻的变态,而与陈京一族的结姻,则属于典型的科第婚,此不仅使家族发展得到外援,也为家族文学注入了新的元素和色彩.常氏家族的墓志多出自李阳冰等名家之手,据此可进一步推知其家族交往之层次与范围.常衮家族文学圈层呈现出以血缘、姻缘、地缘、业缘四重关系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同心圆模式.常衮晚年外任福建观察使,对于涵养闽地士人向学之风以及拔擢欧阳詹等闽籍文人皆不遗余力,展现出京城文学力量对边地文学发展、人才培植的重要助推以及二者间的良性互动.
其他文献
目前对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的研究缺乏深度与清晰性.由于教师专业发展经历具有变异性,因此需要对教师朝向更好方向的“微观专业发展过程”有更深入的研究.随着专业社会学的发展,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专业”工作和专业主义的理论和概念,如为了应对“网络联系的复杂性”而孕育的“生态专业主义”.专业主义是一个包括行为、态度和智力的三位一体的概念.目前,有四种专业主义视角类型,即需求的专业主义、规定的专业主义、推断的专业主义和践行的专业主义.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技术官僚式专业主义、专业标准、绩效管理在不同侧面促进了教师专业主义
医疗机构中医患双方的疾病认知是决定医患关系走向的基础因素,而医疗需求、病痛叙事以及医患的交流沟通等都会对医患关系产生明显影响.医学人类学研究的西北经验说明,疾病认知与知识格局、患者的医疗需求、医患双方的叙事话语以及医患交流的空间实践是医患关系研究的四个基础维度.从这四个维度出发,综合利用跨学科理论方法展开探索,就能保证相关研究有效聚焦影响医患关系走向的主要因素,在促进医学人类学创新发展的同时,还能大幅度提升研究实践的对策应用价值.
受尚武之风、边塞环境和戎狄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河陇文学自先秦以来已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品格.具体而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尚武之风影响下河陇士人亦文亦武的“两栖”特色与河陇文学的质直共性;二是边塞苦寒环境影响下河陇文学的慷慨悲凉之气;三是华戎交会背景下河陇文学的“秦风”特质与文化品格.
田宅的亲邻典主先买权制度,在宋金元时期已很成熟;考察清末民初的民事习惯,这一制度似乎仍在行用且行用较彻底,但在清末的陕西紫阳县,却颇淆乱.对这类争讼,紫阳知县有的受理,有的不受理,有的虽受理却委托保约处理,甚至有知县声称清朝买卖田地“并无先尽户族承买之例”,更有声称在清朝“卖业先尽亲房,久干例禁”者.缘在亲邻典主先买权常被人作为卡勒业主的理由,故清朝有地方大员以此为由,要求禁约亲邻先买习俗.由此可见,清朝虽有此习俗,但无此法例;虽有条禁制,知县们却并不着意实行,不见因此而被定罪、杖责者.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提出,蕴含了深邃的国族一体的思想和理论.从“共同体”到民族、从民族到国家、从国家到更高追求的“共同体”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层级和变革次序.“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无疑是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前提下,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认知,是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有机统一,是国家认同与“一体”追求的有机结合.基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通过增进各族群众的伟大祖国的“多元一体”认同、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有效形式、加快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坚持民族工作的理论与道路自信以及坚持不懈做好中
基于自我决定论、期望理论、社会交换论、公平理论、使命理论等,探究最适合解释藏区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的理论与因素.改编《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问卷》调查8所中小学教师共计331位教师,其中藏族教师占83.4%.通过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1)民族身份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显著差异;藏族教师受角色职责和自我实现影响较大,而汉族教师受社会认同影响较大;(2)五种理论中以社会交换论最适合解释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3)角色职责、社会认同、自我实现能有效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研究贡献在于指明社
以CSS 2013数据为例,对中国居民的获得感、个体对发展和公平的感知进行操作化,并使用R包bayesQR提供的贝叶斯二元选择分位数回归方法,验证了个体发展与社会公平对获得感的双重提升作用.研究同时发现,个体发展对获得感的积极预测作用略强于社会公平,同时这种提升作用呈现正“U型”分布,即个体越强烈地感受到高获得感、或越强烈地感受到低获得感,发展或公平对获得感的正向预测作用就越明显.这说明进一步且更全面的发展仍是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而提升全民获得感的首要途径.此外,如何精准提升中等获得体验个体的积极获得体
我国《立法法》规定了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具体规定了行政立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方式及程序,公众参与行政立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行政立法需加强公众参与:一方面,行政立法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另一方面,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具有法律依据.公众参与行政立法有利于政务诚信建设,但在实践中公众参与行政立法仍然面临困境.因此,应当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提高参与主体的地位和素质,完善参与途径,实现公众参与行政立法扩大化.
在生存实践知识论视角下,对教师知识分类的前提是将教师认知看作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实用主义的活动.据此,可以推演出两个关于教师知识属性的陈述:一是教师知识是有语境的;二是教师知识受实践的影响.教师知识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师知识是动态地存在于教学实践中的;第二,教师知识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连续体;第三,教师知识从个体知识走向群体(组织)知识.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控返贫风险是当前及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本文首先基于2018年全国人口较少民族100,312户脱贫家庭的数据,借鉴并扩展了计算VaR(Value at Risk)的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计算出脱贫家庭的返贫风险(概率);其次,基于2016—2018年Y省D州人口较少民族11,636户已脱贫家庭的数据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分析了返贫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若扶贫政策及其撬动的社会资源对人口较少民族脱贫家庭的投入保持不变,则全国人口较少民族建档立卡脱贫家庭的返贫风险为1.01%;返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