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坦福不会没有理由就录取你”
2008年的秋天,当时在清华读大一的我决定申请美国大学2009年秋季的本科入学。凭着努力和运气,最终我接到了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斯坦福是美国加州的一所私立大学,与哈佛、耶鲁齐名。它拥有全美最大最美丽的校园,建筑以西班牙风格为主。
开学典礼上,校长约翰·汉尼斯对所有新生说:“斯坦福不会没有理由就录取你。也许你觉得斯坦福弄错了。不,我们没有弄错,你们以后都将成为引导世界的人,成为在某一方面的领袖。”校长的讲话,令我感到非常震撼。“你们以后都将成为引导世界的人”——或许,这只是一种说辞,然而它能给学生提供一种心理学上的“正面循环”,让他们用努力和一个个的成功,来印证这个说法。
在斯坦福,学校要求新生学得宽,是希望他们发现自己最喜爱和最擅长的事,因为只有兴趣才能帮助学生在专业上走得远。
同时学校在各个学科都配备了最好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向顶尖发展提供机会。比如,学校提供很多和顶尖教授交流的机会,而且非常鼓励学生和教授们建立私人联系。我请过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的约翰·泰勒教授吃饭,也和爱尔兰前总统玛丽·罗宾逊一起喝过下午茶。这些都是难得的求学经历。
自由争论让我们不再敬畏权威人士
改变从学习本身开始。许多人都会说在大学首先学知识,但是我觉得我在第一年却并没有学很多“专业知识”。
在斯坦福,本科生到大二年级才定专业,所有新生都要求修学各个学科领域内的课程。其中人文写作类的课占到一半以上。完成这些人文课程的要求有多種方式,内容则全部是古代和近代的经典读物,比如荷马史诗、《伊涅埃德记》(Aeneid)、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等等。
我选择的课程,名称为“结构性博雅教育”(Structured Liberal Education)。顾名思义,这门课是按照西方文明的历史脉络阅读西方经典著作,从最早的希腊文学开始,一直到近代的汉娜阿伦特、萨特、波伏娃等。这还是一个住宿项目,将大一同读这一个项目的人都安排在一栋宿舍。
这些人文课的工作量并不轻。斯坦福一个学期10周。例如选“结构性博雅教育”的学生每周需读完2~3本书和几百页的附加材料,还要每2~3周完成一篇论文 。
许多同学苦不堪言,戏称此为斯坦福最不素质教育的课程。的确,人文课程对于不学文学的人来说,很难称得上“有用”。但通过学习这些经典,使我获得了一个对整个西方文学思想史进行宏观了解的机会。
斯坦福的讨论课也让我觉得获益很多。讨论课是小课,一般十几个人,由一个经验丰富的助教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探讨。这些助教都很有资历,比如我的某位讨论课助教就是耶鲁大学法国文学的博士,有许多本法语著作。
讨论课上的问题常常没有答案。比如在一门叫“自由、平等和差别”的课堂上,老师问:如果杀死一个无辜的人能让整个社会获得幸福,那么应不应该杀死他呢?
我们在课堂上激烈争论了半节课,最后发现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百个人的生命权利同样重要。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平等和权利的意义。
讨论课上,我们甚至常常被助教故意引入歧途,绕了一大圈以后发现助教在微笑。但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表达观点的能力迅速提高,也习惯了不会对任何“权威人士”的话语产生敬畏,因为我们发现,“权威人士”也有局限性。
玩和社交比睡觉重要
斯坦福如同在它很多广告中说的,有一种“企业家精神”和“太平洋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包容、创新,而这得益于斯坦福尊重多元文化的价值观。
整个斯坦福校园中有来自世界各地、有着截然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学生。这个取向早在招生时就被强调。比起绝对成绩,斯坦福的招生办公室更加看重申请者在他的文化和家庭背景下取得的相对成绩。
而在美国籍的录取者中,也有许多有着多重文化的背景,不是混血儿,就是从小在全世界各地旅行、能流利地说好几门语言的学生。
在安排住宿的时候,学校会刻意地把不同背景的学生放到一起,并且举办很多关于不同文化交流理解的活动。这样,不同背景的同伴能相互学习,而每个学生也同时学会与不同的价值观沟通。他们尊重有能力的人,也很能包容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如果说斯坦福立志培养世界领袖,这样的能力同样非常重要。
开始到斯坦福的时候,我对于美国学生的作息时间非常不习惯。在我们学校,一般人的睡觉时间是凌晨1点至3点。熬夜也是经常的事情。并且对于我的许多同学来说,玩和社交仿佛比睡觉更重要。
美国的学业并不轻松,特别是在斯坦福这样的顶尖大学。但许多美国的孩子非常喜欢玩而且善于玩。好多人有一种“学得苦,玩得疯”的观念。
在我的宿舍,晚上一般大家都会在房间或一楼的餐厅和客厅看书。等到午夜12点一过,所有人就会一起去咖啡厅吃夜宵,在那边玩到凌晨2点关门再回宿舍。
至于学校组织的活动就更多了。比如音乐会、演讲、烧烤、足球赛等等。每年到春季学期的期末,学校甚至有一个集体裸奔,夜晚能看到各种裸男裸女在图书馆等地狂奔。
在所有活动当中,最普遍的大概是party。这是美国学生最喜爱的娱乐方式和社交活动,它对于美国学生来说就相当于中国学生习惯的聚餐打牌唱KTV。其实party没有什么具体内容,只是找一所有客厅的房子,关上灯,放着很响的音乐,然后喝一些酒精饮料。但是大家趋之若鹜。每个星期学校里都有party,也有学生每个星期都去。
斯坦福的宿舍文化很有意思。有一次校长和我们在宿舍喝下午茶,有人问为什么斯坦福的宿舍和耶鲁等一些东部学校不同。校长笑着说宿舍的硬件设置很能影响其文化。
耶鲁采用的是“哈利·波特”式的大宿舍,一栋楼能容纳几百人,这是因为那里的冬天冷,所以宿舍设施齐全,可以保证学生不出门也能在几百人里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不过学生会失去和自己平时不了解的人接触的机会。而斯坦福在加州,阳光明媚,适宜户外运动。这样小规模的宿舍设置,能给学生一种家的感觉。一栋楼里的人很快就能熟悉,然后一起出去打球。
每天行走在斯坦福,我总是在想:这样一所顶尖的大学,究竟可以给学生什么?就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说,我觉得学校给我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机会:接触第一流人才和知识的机会、阅读的机会、体验新事物的机会、尝试和失败的机会。同时它也给了我许多鼓励和支持,这些都使我更加懂得抓住机会,也对自己的人生和理想更有把握。
这一年的留学经历,拓展了我的视野,更改变了我认识世界和未来的方式。
2008年的秋天,当时在清华读大一的我决定申请美国大学2009年秋季的本科入学。凭着努力和运气,最终我接到了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斯坦福是美国加州的一所私立大学,与哈佛、耶鲁齐名。它拥有全美最大最美丽的校园,建筑以西班牙风格为主。
开学典礼上,校长约翰·汉尼斯对所有新生说:“斯坦福不会没有理由就录取你。也许你觉得斯坦福弄错了。不,我们没有弄错,你们以后都将成为引导世界的人,成为在某一方面的领袖。”校长的讲话,令我感到非常震撼。“你们以后都将成为引导世界的人”——或许,这只是一种说辞,然而它能给学生提供一种心理学上的“正面循环”,让他们用努力和一个个的成功,来印证这个说法。
在斯坦福,学校要求新生学得宽,是希望他们发现自己最喜爱和最擅长的事,因为只有兴趣才能帮助学生在专业上走得远。
同时学校在各个学科都配备了最好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向顶尖发展提供机会。比如,学校提供很多和顶尖教授交流的机会,而且非常鼓励学生和教授们建立私人联系。我请过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的约翰·泰勒教授吃饭,也和爱尔兰前总统玛丽·罗宾逊一起喝过下午茶。这些都是难得的求学经历。
自由争论让我们不再敬畏权威人士
改变从学习本身开始。许多人都会说在大学首先学知识,但是我觉得我在第一年却并没有学很多“专业知识”。
在斯坦福,本科生到大二年级才定专业,所有新生都要求修学各个学科领域内的课程。其中人文写作类的课占到一半以上。完成这些人文课程的要求有多種方式,内容则全部是古代和近代的经典读物,比如荷马史诗、《伊涅埃德记》(Aeneid)、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等等。
我选择的课程,名称为“结构性博雅教育”(Structured Liberal Education)。顾名思义,这门课是按照西方文明的历史脉络阅读西方经典著作,从最早的希腊文学开始,一直到近代的汉娜阿伦特、萨特、波伏娃等。这还是一个住宿项目,将大一同读这一个项目的人都安排在一栋宿舍。
这些人文课的工作量并不轻。斯坦福一个学期10周。例如选“结构性博雅教育”的学生每周需读完2~3本书和几百页的附加材料,还要每2~3周完成一篇论文 。
许多同学苦不堪言,戏称此为斯坦福最不素质教育的课程。的确,人文课程对于不学文学的人来说,很难称得上“有用”。但通过学习这些经典,使我获得了一个对整个西方文学思想史进行宏观了解的机会。
斯坦福的讨论课也让我觉得获益很多。讨论课是小课,一般十几个人,由一个经验丰富的助教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探讨。这些助教都很有资历,比如我的某位讨论课助教就是耶鲁大学法国文学的博士,有许多本法语著作。
讨论课上的问题常常没有答案。比如在一门叫“自由、平等和差别”的课堂上,老师问:如果杀死一个无辜的人能让整个社会获得幸福,那么应不应该杀死他呢?
我们在课堂上激烈争论了半节课,最后发现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百个人的生命权利同样重要。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平等和权利的意义。
讨论课上,我们甚至常常被助教故意引入歧途,绕了一大圈以后发现助教在微笑。但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表达观点的能力迅速提高,也习惯了不会对任何“权威人士”的话语产生敬畏,因为我们发现,“权威人士”也有局限性。
玩和社交比睡觉重要
斯坦福如同在它很多广告中说的,有一种“企业家精神”和“太平洋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包容、创新,而这得益于斯坦福尊重多元文化的价值观。
整个斯坦福校园中有来自世界各地、有着截然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学生。这个取向早在招生时就被强调。比起绝对成绩,斯坦福的招生办公室更加看重申请者在他的文化和家庭背景下取得的相对成绩。
而在美国籍的录取者中,也有许多有着多重文化的背景,不是混血儿,就是从小在全世界各地旅行、能流利地说好几门语言的学生。
在安排住宿的时候,学校会刻意地把不同背景的学生放到一起,并且举办很多关于不同文化交流理解的活动。这样,不同背景的同伴能相互学习,而每个学生也同时学会与不同的价值观沟通。他们尊重有能力的人,也很能包容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如果说斯坦福立志培养世界领袖,这样的能力同样非常重要。
开始到斯坦福的时候,我对于美国学生的作息时间非常不习惯。在我们学校,一般人的睡觉时间是凌晨1点至3点。熬夜也是经常的事情。并且对于我的许多同学来说,玩和社交仿佛比睡觉更重要。
美国的学业并不轻松,特别是在斯坦福这样的顶尖大学。但许多美国的孩子非常喜欢玩而且善于玩。好多人有一种“学得苦,玩得疯”的观念。
在我的宿舍,晚上一般大家都会在房间或一楼的餐厅和客厅看书。等到午夜12点一过,所有人就会一起去咖啡厅吃夜宵,在那边玩到凌晨2点关门再回宿舍。
至于学校组织的活动就更多了。比如音乐会、演讲、烧烤、足球赛等等。每年到春季学期的期末,学校甚至有一个集体裸奔,夜晚能看到各种裸男裸女在图书馆等地狂奔。
在所有活动当中,最普遍的大概是party。这是美国学生最喜爱的娱乐方式和社交活动,它对于美国学生来说就相当于中国学生习惯的聚餐打牌唱KTV。其实party没有什么具体内容,只是找一所有客厅的房子,关上灯,放着很响的音乐,然后喝一些酒精饮料。但是大家趋之若鹜。每个星期学校里都有party,也有学生每个星期都去。
斯坦福的宿舍文化很有意思。有一次校长和我们在宿舍喝下午茶,有人问为什么斯坦福的宿舍和耶鲁等一些东部学校不同。校长笑着说宿舍的硬件设置很能影响其文化。
耶鲁采用的是“哈利·波特”式的大宿舍,一栋楼能容纳几百人,这是因为那里的冬天冷,所以宿舍设施齐全,可以保证学生不出门也能在几百人里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不过学生会失去和自己平时不了解的人接触的机会。而斯坦福在加州,阳光明媚,适宜户外运动。这样小规模的宿舍设置,能给学生一种家的感觉。一栋楼里的人很快就能熟悉,然后一起出去打球。
每天行走在斯坦福,我总是在想:这样一所顶尖的大学,究竟可以给学生什么?就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说,我觉得学校给我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机会:接触第一流人才和知识的机会、阅读的机会、体验新事物的机会、尝试和失败的机会。同时它也给了我许多鼓励和支持,这些都使我更加懂得抓住机会,也对自己的人生和理想更有把握。
这一年的留学经历,拓展了我的视野,更改变了我认识世界和未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