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导入 奏响语文有效课堂的序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123456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即新课教学时的“开场白”,也叫课“引子”,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有人把导语设计艺术形容为开山的第一炮,打鼓的第一槌。精彩的导入语,是开启新课的钥匙,引导学生登堂入室;是承前启后的桥梁,使学生循“故”而知新;是乐章的序曲,使学生感受到整个乐章的基本的旋律;是情感的起搏器,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设计精彩的导入语,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探究、去深思。
  一、设置悬念,活跃思维
  问题是产生思维的动因。因而,若能在一节课的开头、结局提出与本节或后续课内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惊奇、疑惑以致产生悬念。这无疑对于活跃学生思维,训练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很有价值的。同时,学生就会开动思维机器,充分探究,深入分析直至最终解决问题,并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产生新的求知欲,从知识上和精神上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如教学《称象》一课时,我是这样设疑导入的:“老师这儿有一个疑难问题,谁能帮忙解决一下?古时候,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很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可没有那么大的秤来称,大臣们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有的人建议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来称,这种办法肯定不行。你们说这事难不难办呀?当时有个6岁的孩子想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聪明的孩子是谁?他是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的呢?让我们一起到《称象》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这则导语抓住课文的重点:怎样称象,巧设疑问,而且告诉学生答案就在文中,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对解疑有信心,学习的主动性自然有很大的提高。
  在教《新型玻璃》一课时,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有一天深夜里,从一座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的罪犯。当时博物馆里根本没有值班人员,你们想知道这是谁报的警吗?在课的开始,我就给学生制造了这样的悬念,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这种疑问会让学生集中思维力和注意力,教师加以引导,学生沿着线索积极思考,从而找到答案。“有疑则思,进而解疑”,久而久之,会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毕竟是率真、活泼、爱玩爱闹的孩子,特别喜欢听故事,因此,在课堂上以故事作为导语,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思路开拓,兴趣变浓,让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走进课文,用一种轻松的心态去学习,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教师可先让学生预习,了解故事梗概,上课时让一个学生登台讲给同学听:“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特别喜欢穿得漂亮。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有一天,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能织出一件很特别的衣服: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最后,皇帝就这样光着身子参加完游行大典。”这个荒唐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诸如这样的故事导入,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三、模糊回答,润物无声
  在教学《丑小鸭》这篇课文时,一位教师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思索人生,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师出示照片:一张是满身泥土、浑头垢面的农民;一张是浑身上下皆名牌、头发油光发亮的老板。然后问:“如果让你选择,你更愿意与哪个人相处呢?”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脸带微笑,不置可否,只用“也许吧”敷衍而已。又挂出丑小鸭和天鹅两张挂图,问:“你认为哪张上的动物更美呢?你喜欢哪只动物?如果让你选择,你要哪只动物呢?”对于学生的选择,教师还是以“哦”来应答。接下来就请学生先自读一遍课文,然后告诉学生:图上的两个人其实是不同时期的同一个人,图上的动物其实也是不同时期的同一只动物。要看准一只动物不容易,要看清一件事的真相不容易,要认清一个人的本质更不容易。在学生有点“味道”时,又让学生细读精读课文。学生在教师含有深意的模糊语言中,学生学到的难道只是知识吗?不是的,在教师模糊语言的“诱导”中,学知与人格已在无意中潜入了学生和灵魂。
  这种导入法有如“天机”,不同品性的学生出不同的味道,可见,尽情去感知和体会学习内容,不但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知识,还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总而言之,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虽然有一定的办法,但无定法,需要教师在设计时要富有独特性、创新性和启迪性。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具有指向定调的作用,可以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形成适宜的课堂氛围。而导语的设计更是一种极富魅力的教学艺术,因此,更多时候体现为一种构思,一种创造,不会找到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坚持在导语设计这门艺术上痛下苦功,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才能使导语这朵瑰丽的鲜花在语文教学的园地上怒放。
其他文献
近日,笔者听一位老师执教《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这篇课文从安徽广德太极洞滴水穿石的自然奇观引出做事必须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成功的道理,希望我们铭记滴水穿石的启示,从而实现美好的理想。在初读课文以后,教者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的启示,并告诉学生这就是作者的观点,即课文的论点。然后,引导学生再次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等三个事例,告诉学生这就是论据。最后告诉学生,像这样的文章,我们称之为议
期刊
【摘要】语文早读课是语文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上好早读课堂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极大帮助,有效的早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早读提高效率方法  语文早读课是语文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上好早读课堂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极大帮助,有效的早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
期刊
从语文科的性质来看,它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他反映着政治倾向与感情色彩,当学生接触课文时,接受的不仅是文章的形式,同时也接受它的内容——观点与情感”。这句话指明了情感教育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然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常常过分侧重对文本遣词造句的辨析,内容的表述,以及写作手法的运用进行不厌其烦地推敲、挖掘与训练,而对其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却一笔带过,似蜻蜓点水,导致“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期刊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追求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协调就是和谐,和谐就是美。祥和、美满的社会就是社会和谐的美;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就构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爱护、团结、友谊,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语文教学的和谐美不仅是感性的美,而且是理性的美,是师生之间共同参与、共同合作、情感交流、教与学各环节协调一致,完美生成教学效果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讨的焦点,通过实践发现在具体的组织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合作只停留在形式上;合作时个体小组成员参与度不均衡;合作超时没能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评价每小组的学习结果时忽略个体的发展等。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是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合作学习合作意识合作技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
期刊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性是教学开展的关键,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从而达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越来越活了。然而,冷静审视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发还有许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课堂教学还像从前一样单调、枯燥,学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铺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生本教育思想不断地深入到教师的观念中,在教学舞台上刮起了一股清新的风,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得到体现。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自主学习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呢?笔者认为,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关键。下面,就结合自己的语文课堂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
期刊
【摘要】“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为了响应新课改要求,我们的课堂也应该发生改变,改变传统一成不变的老师自己讲,同学无所事事的状态,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学习。同时,也应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会喜欢去做。因此,语文课堂应该合作学习和兴趣培养双重应用,力求更好的让学生发展。  【关键词】合作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