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纲要》提出:“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我们应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探索、创造。”在幼儿成长阶段中,对于幼儿来说,最大的兴趣那就是“玩”,玩各种各样的游戏。近些年来的许多实践证明和专家的研究,区域活动成为幼儿很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在探索活动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很重要,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家长们常会忽视自主性探索的培养,习惯包办代替。教师可好好利用区域活动,利用幼儿爱“玩”的天性,真正放手让幼儿自由地在区域活动中创作,做到“寓教于乐”
一、让孩子当主人,是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前提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相信孩子是发挥创造力的兴奋剂。教师要不断地给孩子创造自主探索的条件。在这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影响下,幼儿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思维得到尊重,并得到充分施展,这就为发展幼儿创造思维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和更加广阔的空间。如:科学活动《食品的生产日期》进行过程中,先给幼儿一个问题“你觉得食品的生产日期应该怎么样记录?”孩子回家以后,并不是急于自己想,自己记录,而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了解了各种各样的生产日期的记录方法,在活动中,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探索发现,讲述自己的记录方法,创造性地发明一些新的记录方法,在游戏活动中将自己的创造进行了很好的展示,如:有的在年、月、日中间画上图案,有的孩子更精确地写上了生产时间……在整个活动中始终引导幼儿自己探索,自己归纳,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想象、创造,大大开阔了幼儿思维空间。
二、创设疑问环境,是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基础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幼儿们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启发幼儿去探索,并产生联想寻求答案的愿望。
科学活动“茶”来源于幼儿对家中待客喝茶的关注,准备了一些茶叶,泡了一杯茶,提出问题孩子自己寻找答案:猜猜这杯子里是什么?盒子中的茶叶和杯中的茶叶一样吗?并组织幼儿自己运用不同的方法寻找答案。接着和孩子们一起展开讨论、观察活动,在他们的讨论中,设置疑问:茶的颜色和味道;在观察中,设置疑问:茶叶的颜色、形状不同;在泡茶、喝茶中,设置疑问:茶叶的变化。这些问题有步骤地指导幼儿进行探索,使幼儿感到探索活动的挑战性,从而使幼儿对探索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和愿望。
由此可见,在我们组织探索活动时,教师提问要适合不同年龄发展水平的幼儿,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提问要有启发性、递进性,能激发幼儿积极思维;提问要具有开放性,使幼儿充分地发挥想象、扩展思维,积极大胆地表达;且提问要由浅入深,简洁、系统,使幼儿能系统地掌握知识,唤起幼儿想象和思维,以及对活动的兴趣。
三、抓住瞬间火花,是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关键
孩子在活动中、生活中常常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想法、发现,产生表达的愿望。而我们往往希望活动的整个实施过程在自己的意料中,受自己的控制,不希望活动中出现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出于这种顾虑,有时在活动的实施中对于孩子瞬间出现的火花视而不见,当作没看到、没听到,其实这才是在思考、在发现,我们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注重随机教育,化被动为主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一阶段,孩子对于螃蟹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课间活动时总是围到自然角旁一起观看、讨论:“螃蟹它在水中会干什么?小螃蟹喜欢吃什么呢? 小螃蟹的爪子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螃蟹喜欢横着走路呢?”看到孩子有这么多的问题,于是,我随机开展了“我爱小螃蟹”活动,根据孩子的兴趣,组织他们自己收集资料,引导幼儿观察、尝试、交流,发现小螃蟹的生活特点。后来我们从观察“小螃蟹”过渡到观察“水母”,大家的兴致很高。还利用小螃蟹和小水母做主角编了故事,在中午讲故事比赛上来展现,孩子们的创造想象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四、提供开放空间,是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催化剂
1.环境的新颖和趣味性
幼儿对于新颖有趣的环境总是表现出特别的感兴趣,对于新的空间,孩子们都非常的兴奋,这时他们的思维与探索精神就处于最佳的状态了,所以,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创设新颖的环境,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启发,使幼儿可以自主获得很多有利于幼儿成长的信息。比如,中班幼儿的劳动热情是非常高的,我们可以为幼儿创设“种植角”“宠物角”等,让幼儿在这种新颖的开放空间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既可以让幼儿得到教育,也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2.开放的活动空间
根据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幼儿园阶段是培养自主性的一个好时期,这一年龄段的幼儿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活动范围大了,乐于尝试探索,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产生较强的独立愿望,怎样满足他们的需要呢? 就需要给幼儿更多的活动空间。学前幼儿好动,幼儿经常由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因此,在设立区域时,首先考虑到教室场地的安全,是否会让孩子感到压抑,区域之间是不是会互相干扰,例如,美工区是否靠近洗手池便于洗手,表演区是否靠近钢琴便于音乐伴奏等。例如:某幼儿园,有一个月的主题是“动物运动会”,班级里根据这个月的主题进行了区域的更换:原本的美妆区域就变成了运动服装间,小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运动服装,然后到表演区进行服装表演。原本的照相馆就变成了存放一些运动器械,都是小朋友们从家里带来的,有滑板车、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各种运动器械。允许幼儿从活动区域借运动器械到教室外面的空地上运动。这些开放的游戏场地和封闭的游戏场地相互补充,静态与动态的活动区域相互补充,都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3. 材料的提供
幼儿“喜新厌旧”的速度是很快的,如果发现已经都能熟悉操作区角中的材料时,就要对区角中的材料进行一些及时的提升。学前孩子思想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较强,他们有了一定的是非观,这就为讨论建立区域活动的规则提供了可能性。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更明确理解规则从而达到自律。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要渗透在一日生活之中,多关注、多了解孩子。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文星幼儿园 江苏】
一、让孩子当主人,是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前提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相信孩子是发挥创造力的兴奋剂。教师要不断地给孩子创造自主探索的条件。在这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影响下,幼儿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思维得到尊重,并得到充分施展,这就为发展幼儿创造思维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和更加广阔的空间。如:科学活动《食品的生产日期》进行过程中,先给幼儿一个问题“你觉得食品的生产日期应该怎么样记录?”孩子回家以后,并不是急于自己想,自己记录,而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了解了各种各样的生产日期的记录方法,在活动中,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探索发现,讲述自己的记录方法,创造性地发明一些新的记录方法,在游戏活动中将自己的创造进行了很好的展示,如:有的在年、月、日中间画上图案,有的孩子更精确地写上了生产时间……在整个活动中始终引导幼儿自己探索,自己归纳,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想象、创造,大大开阔了幼儿思维空间。
二、创设疑问环境,是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基础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幼儿们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启发幼儿去探索,并产生联想寻求答案的愿望。
科学活动“茶”来源于幼儿对家中待客喝茶的关注,准备了一些茶叶,泡了一杯茶,提出问题孩子自己寻找答案:猜猜这杯子里是什么?盒子中的茶叶和杯中的茶叶一样吗?并组织幼儿自己运用不同的方法寻找答案。接着和孩子们一起展开讨论、观察活动,在他们的讨论中,设置疑问:茶的颜色和味道;在观察中,设置疑问:茶叶的颜色、形状不同;在泡茶、喝茶中,设置疑问:茶叶的变化。这些问题有步骤地指导幼儿进行探索,使幼儿感到探索活动的挑战性,从而使幼儿对探索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和愿望。
由此可见,在我们组织探索活动时,教师提问要适合不同年龄发展水平的幼儿,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提问要有启发性、递进性,能激发幼儿积极思维;提问要具有开放性,使幼儿充分地发挥想象、扩展思维,积极大胆地表达;且提问要由浅入深,简洁、系统,使幼儿能系统地掌握知识,唤起幼儿想象和思维,以及对活动的兴趣。
三、抓住瞬间火花,是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关键
孩子在活动中、生活中常常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想法、发现,产生表达的愿望。而我们往往希望活动的整个实施过程在自己的意料中,受自己的控制,不希望活动中出现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出于这种顾虑,有时在活动的实施中对于孩子瞬间出现的火花视而不见,当作没看到、没听到,其实这才是在思考、在发现,我们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注重随机教育,化被动为主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一阶段,孩子对于螃蟹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课间活动时总是围到自然角旁一起观看、讨论:“螃蟹它在水中会干什么?小螃蟹喜欢吃什么呢? 小螃蟹的爪子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螃蟹喜欢横着走路呢?”看到孩子有这么多的问题,于是,我随机开展了“我爱小螃蟹”活动,根据孩子的兴趣,组织他们自己收集资料,引导幼儿观察、尝试、交流,发现小螃蟹的生活特点。后来我们从观察“小螃蟹”过渡到观察“水母”,大家的兴致很高。还利用小螃蟹和小水母做主角编了故事,在中午讲故事比赛上来展现,孩子们的创造想象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四、提供开放空间,是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催化剂
1.环境的新颖和趣味性
幼儿对于新颖有趣的环境总是表现出特别的感兴趣,对于新的空间,孩子们都非常的兴奋,这时他们的思维与探索精神就处于最佳的状态了,所以,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创设新颖的环境,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启发,使幼儿可以自主获得很多有利于幼儿成长的信息。比如,中班幼儿的劳动热情是非常高的,我们可以为幼儿创设“种植角”“宠物角”等,让幼儿在这种新颖的开放空间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既可以让幼儿得到教育,也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2.开放的活动空间
根据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幼儿园阶段是培养自主性的一个好时期,这一年龄段的幼儿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活动范围大了,乐于尝试探索,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产生较强的独立愿望,怎样满足他们的需要呢? 就需要给幼儿更多的活动空间。学前幼儿好动,幼儿经常由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因此,在设立区域时,首先考虑到教室场地的安全,是否会让孩子感到压抑,区域之间是不是会互相干扰,例如,美工区是否靠近洗手池便于洗手,表演区是否靠近钢琴便于音乐伴奏等。例如:某幼儿园,有一个月的主题是“动物运动会”,班级里根据这个月的主题进行了区域的更换:原本的美妆区域就变成了运动服装间,小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运动服装,然后到表演区进行服装表演。原本的照相馆就变成了存放一些运动器械,都是小朋友们从家里带来的,有滑板车、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各种运动器械。允许幼儿从活动区域借运动器械到教室外面的空地上运动。这些开放的游戏场地和封闭的游戏场地相互补充,静态与动态的活动区域相互补充,都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3. 材料的提供
幼儿“喜新厌旧”的速度是很快的,如果发现已经都能熟悉操作区角中的材料时,就要对区角中的材料进行一些及时的提升。学前孩子思想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较强,他们有了一定的是非观,这就为讨论建立区域活动的规则提供了可能性。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更明确理解规则从而达到自律。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要渗透在一日生活之中,多关注、多了解孩子。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文星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