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高效复习的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三政治复习要突出能力中心,围绕学法主题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加强解题指导、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夯实学习习惯,提高高考复习实效。
  关键词: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加强解题方法的探索;关注热点问题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05 -02
  
  高三政治复习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多地让学生去感悟知识、感悟世界,把学生从低效的时间加汗水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呢?总结近几年高三政治复习成功的经验,我认为要突出能力中心,围绕学法主题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引导学生重视对课本知识的归纳整理、学会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复习过程离不开重复,但不仅仅是重复而已。没有知识点的巩固、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思想认识的提升,这样“炒冷饭”式的高考复习,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习,自然不可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样的复习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点总体上都有所认识,但由于多种原因,对于每个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和掌握程度上却有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在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上,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认为回归教材,自主归纳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是重要法宝之一。构建知识结构体系,说起来好像是老生常谈之举,其实不然,用得好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具体如何操作?可分两步走。第一步,以知识点完整为标准,要求学生在一轮复习中以教材中的一课为单位,以《考纲》为准绳,以课本为依据,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在这一轮次,强调要求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包括教材的标题、大小子目及具体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做到细和实。理解各个标题之间的关系,然后用框架结构的方式,梳理出比较完整详细的知识体系图示。第二步,在二轮复习时,发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一两个例子示范,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更宏观地从整体上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而非把知识看成一个个孤立的片段。这一轮次建议以教材的单元为单位,进行梳理,注意把握两个要求,一是围绕主题,突出主干知识和重点,二是要提纲挈领。例如:对高中《政治生活》一、二单元,在二轮复习后我们可以概括出下列知识结构体系的示例让学生模仿。
  从以上结构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1.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正是由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公民能广泛地参与政治生活,享有真实的民主权利,也正由于我国的国体决定了我国当前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保障公民享有的权利。
  2.正是由于我国的国体决定了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从而加强对政府性质、宗旨、原则、职能等一系列内容的理解。
  3.通过知识结构图示,我们可以更宏观地从公民和政府两个不同行为主体的角度,认识理解相关知识点,从而为我们今后的解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至于出现知识点混淆打架的现象。
  4.由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这一主线,把公民的政治参与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因此,在从公民和政府角度回答为什么或是怎么做的问题时,都不会忘记我国国体这一重要知识点。
  通过这样长期的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科学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使学生的高三政治复习常学常新。而这些新的体验、新的发现、新的收获都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强化解题指导,熟练地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提升解题的能力
  通过高三复习阶段的练习反馈,我们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审题不严谨,二是组织答案不规范。在审题时有的漏落条件,抓不住知识的限制,特别是把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三者混为一谈;抓不住行为主体,不能有效区别企业、政府、消费者、经营者等角色或是把公民、政府、党组织等相关的知识混为一谈;抓不住中心词语,搞不清设问方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有的审题过程中思考分析不充分,急于作答。在组织答案时不善于总结解题经验和准确使用学科术语,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怎样有效地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呢?
  第一,要在思想认识上引导学生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审题与解题的关系。解题要做到有的放矢,必须首先重视审题这一关。有的学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至于题目的条件和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的解题自然容易失分。二是会做与得分的关系。要将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政治学科术语来表达,充分体现学科特色,只有规范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三是快与准的关系。在目前考试存在的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应该放在第一位,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才可能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就能解决的问题,一味地求快只能错误百出。
  第二,在实践中要有意识地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师要精心选题,抓实课堂的训练。课堂训练题要精心挑选,不符合课标要求的不选;容易引起争议、没有定论的题目不选;没有针对性、代表性、启发性的题目不选;表述不严密、经不起推敲的题目不选;自己没有做过的题目不选。二是努力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多思多练,培养题感和悟性。对于简析题、探究题,要提醒学生养成带着设问看材料的习惯,这有利于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先做先说,充分暴露问题、发现难点,教师然后点评。点评要突出思路方法,指出易错易漏的细节点,语言表述时要注意规范化。点评过程中对于典型例题,要善于作变式训练,让学生从中去体会和感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共性)的价值。讲评后要让学生及时归纳小结并记好笔记,要让学生自己去想一想,自己做的哪里与解答不同,哪里没有想到,该注意什么,哪一种方法更好,如果在题后加上几个批注,说明该题的题眼及巧妙之处,收益将更大。三是每次大型的完整的考试之后,要让学生分析试卷,做好改错反思。这一环节有些学生不太重视,老师要作强调并适当抽查或个别交流,这对启发学生真正认清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有意识地解决问题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对学生中存在的让人遗憾的审题之错,抄写填涂之错,表述不规范之错,通过几次小结后一般都记忆深刻并得到有效地控制和解决。对于学生中存在的似是而非之错,主要是自己记忆不牢,理解不深,思路不清,运用内容不灵活,通过小结,让学生明白不能眼高手低,要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网络,突出重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总之,通过长期不间断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题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主动加强对热点问题的研究和思考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课程的教学建议提出,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中。而运用教材知识分析和解释有关社会现象,评价和探究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因此要保证高三政治复习课鲜活生动,就必须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关注重大时政热点,并能够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等多角度来挖掘时政材料的价值与生活材料的价值,逐步增强在新情境中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打造灵动高效课堂的“杀手锏”。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一年来社会生活中一些具有典型性、普遍性的问题,以及与学科重点知识关联度高、与学生生活关联度高的问题。可以重点关注以下三类:一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热点。如:涉及中学生金钱观、消费观、生态文明观、荣辱观等方面的题材(如关注模范人物)。这类热点往往能唤起学生的注意,产生思想认识上的共鸣,具有现实意义。这类热点的考查往往集知识、能力和价值判断于一体,对这一类问题的探究有利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社会热点题材。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也是当前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都体现了这一执政理念。在2010届高考复习中我们有意识地关注了以下热点问题:化解金融危机,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国庆60周年;加强民族团结;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上海世博会;修改选举法;关注民生,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抗灾救灾行动等。下半年可以联系中共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加强宏观调控稳定房市;首尔G20峰会;货币政策的调整;学习郭明义先进事迹;钓鱼岛撞船事件;安全问题等重大热点进行复习。第三是关注本地区社会热点问题。在省自主命题的情况下,反映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取得重要成绩的亮点,当前工作的重点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信息我们都要关心。在平时充分利用时事资料,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背景分析诠释同一概念和原理,再让他们碰到新情况时就会有似曾相识之感,从而沉着应战。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作为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在为学生提供共性教育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为学生谋求个体进一步发展打下必要基础。  关键词:学校管理;多样化;特色化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3-015-1    我校秉承“关注人、发展人”的办学理念,全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形成了“分类指导,分层推进,个性发展,人人成功”的办学思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把美术作为一种审美工具,能够灵活运用美术的方式进行审美活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导致机械的理论记忆和技能训练很显然难以适应新的课程要求。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转变思想,改变身份,调整教学方式,做美术课堂的主持人。  关键词:中学美术;理念转变;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40-1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历,绝大多数的学生
摘 要:有效撰写高质量论文,教师需要敏锐地把握住三个要领:一、为什么要重视论文的写作;二、怎样有效地撰写高水平的论文;三、怎样在论文写作的征程中前行。其中特别要用心关注和研究的是“科学选择论题”、“厚积原始素材”、“慎挑切入口径”、“大胆实验求证”、“实现理论嫁接”、“精心设计思路”、“恪守严谨文风”、“凸显细节亮点”、“完善体例格式”以及“锤炼精确语言”。  关键词:论文撰写;科学实践;艺术思考
摘要:在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在语文学习方式上总是倾向于发现式学习,摒弃历史悠久的接受式学习。而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实际上与建构知识的要求并不冲突、矛盾。在运用接受式学习时,教师应十分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文性,在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上,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语言传输、文字分析的现象,多种教学手段并用,突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优势,以学生实际生活作为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也是改造接受式学习的重
摘 要:阅读能力是人最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先生教会孩子自主读书”,阅读应该从儿童开始。由于幼儿不认识汉字,幼儿园的早期阅读与中小学学生的阅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我们对早期阅读过程中环境创设和多元阅读形式进行研究,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有效的形式和方法,激发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感受阅读快乐,养成阅读习惯,培植阅读品质。  关键词:阅读环境创设;多元阅读形式;集体阅读;自主阅读;亲子阅读  中图分
摘 要:本文运用古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名句简要说明诵读诗句的作用,明确读诗、学诗、欣赏诗的重要性,体味古诗句的语言美,同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意境情趣,积淀学生在古诗文诵读中的素养。  关键词:古诗文;诵读;积淀;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5-078-1   
摘 要:学生畏惧“动态网页制作”的学习,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合理组织教材内容,剖析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指导、激励、帮助学生系统地构建动态网页知识。  关键词:有效;动态网页;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2-044-1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第五章的内容,突出动态网页的“动”?我主要从以
摘要: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把握好意境的美,借助多媒体将学生带入诗词的艺术境界之中,就可以帮助学生从诗句的表层进入作品的“灵魂”,并由此获得美感。  关键词:古诗词;引领学生;感悟美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79-1一、反复吟诵,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  诗歌诵读,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朗读,更不能以背诵代替诵读。新课程标准中对背诵的要求是通过对诗
摘 要: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即创设趣味情境、鼓励质疑问难、营造讨论氛围、加强实践活动、组织自主评价。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创新;焕发活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3-082-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基础教育
摘 要:在当前教育的新形势下,教育受关注的程度日益增强。社会对学校的关注度、需求度、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所以,校长在学校主动发展、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要扮演适当的角色,才能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学校管理者。  关键词:角色;道德的模范者;杰出的领导者;方向的领跑者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