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问题,是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有机化学实验应该如何教学才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实验技能, 更好适应社会的需求。笔者认为我们应转变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既注重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也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综合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实验技能, 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工学结合 有机化学实验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82-02
一、实施工学结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有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理论课学到的专业理论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和进一步扩展, 它是药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学科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学生能获得良好的实验技能, 熟悉并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思维。近年来中职学生的生源素质普遍下降,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兴趣。对于实验课,大多数学生在实验前没有预习,实验目的不明确,实验要求不清楚,实验时或是无所适从,或是照方抓药,不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不懂分析实验结果,更不知道将实验结果提高到理论认识上。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在实验前讲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有些还演示整个实验。学生听完之后照着老师讲的或演示的做一遍,整个实验过程只是简单的验证,机械的重复。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各种技术人才及生产工人。技术人才和生产工人都要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生产活动,因此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问题,是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有机化学实验应该如何教学才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实验技能, 更好适应社会的需求。笔者认为我们必须采用职业教育的新观念,按照职业教育特点和认识规律来设计课程、安排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工学结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一)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
现有的很多有机化学实验讲义选用的内容大多数是二战前后的经典实验,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适合于采用目前新的教学方法。且半个世纪来,随着现代有机合成化学的不断发展, 一些新的实验方法和合成技术不断涌现, 不掌握和学习这些知识, 就跟不上学科发展的步伐, 因此必须对教材进行整合和优化。
1.基本操作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基本操作训练有常压蒸馏、液液萃取、重结晶和熔点的测定等。蒸馏、萃取、重结晶在合成实验中出现的机会较多,过去曾一度认为,没必要对这些基本操作进行单独的训练。实践证明,对于职中的学生,有必要对这些实验基本操作单独进行训练。因为目前大部分职中学生不仅文化理论基础差,动手能力也差,且合成实验涉及的操作内容多,时间紧,没法对基本操作进行有效的训练。因此,必须将这些重要的基本操作整合为4个基本操作实验,进行单独训练,养成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规范的实验操作。完成以上基础训练后,设置一个二或三组分混合物分离的工作任务,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基本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
2.合成、检验实验项目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 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合成、验证性实验往往分开,无法完成一个整体性教学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将化合物的性质也合并在相应的合成实验中做, 这样每个合成实验都是比较完整的, 从化合物制备、分离、分析鉴定完成一个循环。但是在选择具体合成实验内容时,既要考虑对基本操作训练的要求,还要选用不同的化学反应类型及不同的实验装置,注重引导学生对不同实验装置进行比较。
3.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作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已越来越受到实验教学工作者的关注。设计性实验,就是要打破现成的实验方案,在一些特定的要求和条件下自行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和步骤,完成其实验要求[1]。开展设计性实验,学生要有一定的基础,由于有机化学实验往往是在职二才开设的,学生已学习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技能和有关知识,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因此,原则上开设有机化学设计性是可行的。考虑到目前中职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可将这部分可设计为选作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选择实验项目。
(二)改革教学方法
实验课的教学,教师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我们要把科学的思维方法贯穿于教学中, 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中去, 把过去“要我做” 变成“我要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基本操作实验”,强调规范化训练
基本操作实验是后面合成检验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基础,为帮助学生打好坚实的实验基础,我们要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进行规范化训练。而由于目前教学资源的缺乏,一般的有机化学实验课都只配有一名主讲教师和一名实验老师,而每班学生约有45名学生。由于学生多,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甚至有时学生不能看清楚老师的示范。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可结合优良的教学传统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课件或教学视频材料进行预习。通过标准化的基本操作演示课件和基本型实验教学课件,加之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和“指正”,规范基本操作教学。
2.“综合设计型实验”,强调启发式教学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我们要打破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端,引入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方式、方法和组织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導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完成一系列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2]。 课前组织和指导学生完成分组,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10组(3~4位学生为1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工作,学生在课前要明确任务,明确小组长,负责组内纪律、工作分工、工具设备和学习资料的管理工作等。教师引导学生在认真阅读指导书的基础上查阅文献,进行认真的准备,包括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反应条件、分离提纯和鉴定方法及实验操作,还可能有哪些合成途径等。查阅资料后组员进行讨论,整理出实验方案并交给老师审阅和修改,到实验室黑板上写好提纲或画好图,然后主持讲解并回答老师提出来的问题,只有方案通过了才能进行实验。
教师要逐步引导, 指导学生慢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先了解所合成化合物及相关化合物的物性常数,确立化合物合成实验方案,然后在老师指导下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实验,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写出实验报告[3]。通过这些实验教学,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调整实验考核方式
实验课成绩评定是检查教学效果和激励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4]。严格的考核是正确引导和激励学生的积极性,监督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及应用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有机化学实验的考核方式应加强平时考核的力度,增加了实验技能考试。实验课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占50%)、实验技能测试成绩(占50% )构成。平时考核为全程考核,包括考勤、纪律、实验过程中操作以及实验报告等。可采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利于公平公正的评价每一位学生。实验技能测试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学过实验相关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挑选与安排实验内容,设计成考题,由学生抽签决定其考试内容。可采用现场操作测试或现场操作测试和口试结合,考查學生对基本操作技能、实验基本原理的掌握和对实验中有关问题的分析和理解。
三、 结语
总之,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应转变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既注重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也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综合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实验技能, 更好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基于工学结合下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 王仙菊,黑河学刊,2009,8(147)107-108.
[2]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 赵志群,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浅谈我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J], 邓春梅,刘慧,广东化工, 2007, 34( 12 ) : 107- 108.
[4]面向环境学科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刘宪华,鲁逸人,朱能等,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12):18-19.
【关键词】工学结合 有机化学实验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82-02
一、实施工学结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有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理论课学到的专业理论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和进一步扩展, 它是药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学科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学生能获得良好的实验技能, 熟悉并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思维。近年来中职学生的生源素质普遍下降,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兴趣。对于实验课,大多数学生在实验前没有预习,实验目的不明确,实验要求不清楚,实验时或是无所适从,或是照方抓药,不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不懂分析实验结果,更不知道将实验结果提高到理论认识上。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在实验前讲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有些还演示整个实验。学生听完之后照着老师讲的或演示的做一遍,整个实验过程只是简单的验证,机械的重复。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各种技术人才及生产工人。技术人才和生产工人都要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生产活动,因此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问题,是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有机化学实验应该如何教学才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实验技能, 更好适应社会的需求。笔者认为我们必须采用职业教育的新观念,按照职业教育特点和认识规律来设计课程、安排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工学结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一)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
现有的很多有机化学实验讲义选用的内容大多数是二战前后的经典实验,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适合于采用目前新的教学方法。且半个世纪来,随着现代有机合成化学的不断发展, 一些新的实验方法和合成技术不断涌现, 不掌握和学习这些知识, 就跟不上学科发展的步伐, 因此必须对教材进行整合和优化。
1.基本操作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基本操作训练有常压蒸馏、液液萃取、重结晶和熔点的测定等。蒸馏、萃取、重结晶在合成实验中出现的机会较多,过去曾一度认为,没必要对这些基本操作进行单独的训练。实践证明,对于职中的学生,有必要对这些实验基本操作单独进行训练。因为目前大部分职中学生不仅文化理论基础差,动手能力也差,且合成实验涉及的操作内容多,时间紧,没法对基本操作进行有效的训练。因此,必须将这些重要的基本操作整合为4个基本操作实验,进行单独训练,养成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规范的实验操作。完成以上基础训练后,设置一个二或三组分混合物分离的工作任务,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基本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
2.合成、检验实验项目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 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合成、验证性实验往往分开,无法完成一个整体性教学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将化合物的性质也合并在相应的合成实验中做, 这样每个合成实验都是比较完整的, 从化合物制备、分离、分析鉴定完成一个循环。但是在选择具体合成实验内容时,既要考虑对基本操作训练的要求,还要选用不同的化学反应类型及不同的实验装置,注重引导学生对不同实验装置进行比较。
3.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作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已越来越受到实验教学工作者的关注。设计性实验,就是要打破现成的实验方案,在一些特定的要求和条件下自行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和步骤,完成其实验要求[1]。开展设计性实验,学生要有一定的基础,由于有机化学实验往往是在职二才开设的,学生已学习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技能和有关知识,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因此,原则上开设有机化学设计性是可行的。考虑到目前中职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可将这部分可设计为选作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选择实验项目。
(二)改革教学方法
实验课的教学,教师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我们要把科学的思维方法贯穿于教学中, 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中去, 把过去“要我做” 变成“我要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基本操作实验”,强调规范化训练
基本操作实验是后面合成检验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基础,为帮助学生打好坚实的实验基础,我们要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进行规范化训练。而由于目前教学资源的缺乏,一般的有机化学实验课都只配有一名主讲教师和一名实验老师,而每班学生约有45名学生。由于学生多,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甚至有时学生不能看清楚老师的示范。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可结合优良的教学传统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课件或教学视频材料进行预习。通过标准化的基本操作演示课件和基本型实验教学课件,加之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和“指正”,规范基本操作教学。
2.“综合设计型实验”,强调启发式教学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我们要打破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端,引入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方式、方法和组织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導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完成一系列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2]。 课前组织和指导学生完成分组,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10组(3~4位学生为1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工作,学生在课前要明确任务,明确小组长,负责组内纪律、工作分工、工具设备和学习资料的管理工作等。教师引导学生在认真阅读指导书的基础上查阅文献,进行认真的准备,包括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反应条件、分离提纯和鉴定方法及实验操作,还可能有哪些合成途径等。查阅资料后组员进行讨论,整理出实验方案并交给老师审阅和修改,到实验室黑板上写好提纲或画好图,然后主持讲解并回答老师提出来的问题,只有方案通过了才能进行实验。
教师要逐步引导, 指导学生慢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先了解所合成化合物及相关化合物的物性常数,确立化合物合成实验方案,然后在老师指导下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实验,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写出实验报告[3]。通过这些实验教学,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调整实验考核方式
实验课成绩评定是检查教学效果和激励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4]。严格的考核是正确引导和激励学生的积极性,监督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及应用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有机化学实验的考核方式应加强平时考核的力度,增加了实验技能考试。实验课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占50%)、实验技能测试成绩(占50% )构成。平时考核为全程考核,包括考勤、纪律、实验过程中操作以及实验报告等。可采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利于公平公正的评价每一位学生。实验技能测试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学过实验相关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挑选与安排实验内容,设计成考题,由学生抽签决定其考试内容。可采用现场操作测试或现场操作测试和口试结合,考查學生对基本操作技能、实验基本原理的掌握和对实验中有关问题的分析和理解。
三、 结语
总之,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应转变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既注重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也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综合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实验技能, 更好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基于工学结合下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 王仙菊,黑河学刊,2009,8(147)107-108.
[2]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 赵志群,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浅谈我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J], 邓春梅,刘慧,广东化工, 2007, 34( 12 ) : 107- 108.
[4]面向环境学科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刘宪华,鲁逸人,朱能等,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1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