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以教材为载体,全面落实三维目标,突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把握识字学词的阅读教学重要基础,感悟文本,激發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选择、分析,获得成长的元素。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以教材为载体,全面落实三维目标,突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通过我们教师的引导,和同学一起走进了文本,走进了课堂,体验对话中的感悟。
一、识字学词是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基础
识字是我们阅读的基础,教学只有解决了识字问题,扫除了生字障碍,了解了词语的基本内容,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文本,参与文本、教师以及与同学之间的对话。中年级的学生在识字能力上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方法技巧,如借助拼音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基本方法,以及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识字学词的方法,这些为中年级学生独立地,借助工具书主动识字,在词语、句子、和段落中随文识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识字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一是改变引领学生认读生字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哪些字容易读错、混淆,这种学生之间交流、提示,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还可以学生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相互启发,富有实效。二是把识字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如老师以小组为单位检查了学生的认读情况后,又引导学生回忆“这些生字还在哪些词语里见过”,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从形成的知识结构中进行反馈巩固,以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2.要体现中年级随文识字的教学特点。“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优秀传统教学法仍是我们新课程所要继承发扬的。把生字与词语联系,会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要注重对学生写字的教学指导。我们学生的书写不尽人意,除我们教师的字写得不够理想,不敢给学生做示范外,还有我们老师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到底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去指导,应该怎样指导。
二、感悟文本是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环节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课堂是平台,文本是依托,感悟是基础,没有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就无法实现三者的有效对话,所以语文课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进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过去我们的阅读教学偏重于串讲串问,偏重于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教学用的时间较多,收效却不大,那么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感悟、体验,感悟什么,体验什么呢?我认为感悟就是通过阅读走进文本,去了解领会文本要表达的深刻的内涵。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由读正确――到读流利――再到创设的情景中去读,学生在落实每一个读的过程的同时,从靠近文本到走进文本,到理解和内化文本,品味到作者蕴涵在文本中的情感。
1.钻研教材,找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突破点。课文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载体,教师要充分地把握和利用教材提供的有效资源,要思考如何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感悟以实现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方法的获得,情感的陶冶和价值观的形成之目的。
2.创设情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体验感悟文本。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都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折射出当时当地的人生态度和社会理想,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这一切都是通过文本所描述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出来的,学生只有通过以感性活动为基础的感受、感知,才能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对话,思考,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
3.深化认识,巧妙结合阅读感悟与理解内容。传统中我们对文章的语句,段落的理解大都采用问答式,剖析式,把一个个优美的篇章搞得支离破碎,也让学生逐渐淡化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对文本的理解,要避免机械的分析,和反复的追问,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感悟。
4.阅读教学应注重把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对中年级学生,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读书,也要把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如《搭石》一课后面的教学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时说“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若怀抱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若背着柴的年轻人来走搭石,假若碰上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走搭石,假若遇到残疾人来走搭石,家乡人也会把这当作理所当然的事吗?发挥想象,说一说,然后把他写下来。这样不仅停留在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上,而且延伸到写话的训练指导,使读、说、写达到和谐的统一。
三、情感激活是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的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作的诠释。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情感逐步丰富的课堂,生命逐渐完善的课堂,个性得到合理张扬的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而和谐融洽的情感是激活、延伸学生学习兴趣的保证。教师与学生与文本之间始终应有情感交融,教师可以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交流的用商量的口吻,和蔼的表情,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课堂要融入教师的激情,课堂要激活学生的学情,课堂要感悟文本的真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训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所以我们要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要带着“真情”走进课堂,用我们的激情激活学生的学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体验作者的真情。
因此,对小学中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该本着对学生发展负责的态度,用老师自身专业的业务水平,不断引领学生在识字学词基础上,展开和文本的对话,获得成长的多种元素。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以教材为载体,全面落实三维目标,突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通过我们教师的引导,和同学一起走进了文本,走进了课堂,体验对话中的感悟。
一、识字学词是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基础
识字是我们阅读的基础,教学只有解决了识字问题,扫除了生字障碍,了解了词语的基本内容,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文本,参与文本、教师以及与同学之间的对话。中年级的学生在识字能力上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方法技巧,如借助拼音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基本方法,以及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识字学词的方法,这些为中年级学生独立地,借助工具书主动识字,在词语、句子、和段落中随文识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识字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一是改变引领学生认读生字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哪些字容易读错、混淆,这种学生之间交流、提示,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还可以学生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相互启发,富有实效。二是把识字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如老师以小组为单位检查了学生的认读情况后,又引导学生回忆“这些生字还在哪些词语里见过”,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从形成的知识结构中进行反馈巩固,以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2.要体现中年级随文识字的教学特点。“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优秀传统教学法仍是我们新课程所要继承发扬的。把生字与词语联系,会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要注重对学生写字的教学指导。我们学生的书写不尽人意,除我们教师的字写得不够理想,不敢给学生做示范外,还有我们老师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到底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去指导,应该怎样指导。
二、感悟文本是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环节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课堂是平台,文本是依托,感悟是基础,没有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就无法实现三者的有效对话,所以语文课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进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过去我们的阅读教学偏重于串讲串问,偏重于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教学用的时间较多,收效却不大,那么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感悟、体验,感悟什么,体验什么呢?我认为感悟就是通过阅读走进文本,去了解领会文本要表达的深刻的内涵。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由读正确――到读流利――再到创设的情景中去读,学生在落实每一个读的过程的同时,从靠近文本到走进文本,到理解和内化文本,品味到作者蕴涵在文本中的情感。
1.钻研教材,找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突破点。课文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载体,教师要充分地把握和利用教材提供的有效资源,要思考如何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感悟以实现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方法的获得,情感的陶冶和价值观的形成之目的。
2.创设情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体验感悟文本。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都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折射出当时当地的人生态度和社会理想,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这一切都是通过文本所描述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出来的,学生只有通过以感性活动为基础的感受、感知,才能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对话,思考,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
3.深化认识,巧妙结合阅读感悟与理解内容。传统中我们对文章的语句,段落的理解大都采用问答式,剖析式,把一个个优美的篇章搞得支离破碎,也让学生逐渐淡化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对文本的理解,要避免机械的分析,和反复的追问,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感悟。
4.阅读教学应注重把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对中年级学生,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读书,也要把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如《搭石》一课后面的教学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时说“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若怀抱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若背着柴的年轻人来走搭石,假若碰上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走搭石,假若遇到残疾人来走搭石,家乡人也会把这当作理所当然的事吗?发挥想象,说一说,然后把他写下来。这样不仅停留在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上,而且延伸到写话的训练指导,使读、说、写达到和谐的统一。
三、情感激活是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的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作的诠释。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情感逐步丰富的课堂,生命逐渐完善的课堂,个性得到合理张扬的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而和谐融洽的情感是激活、延伸学生学习兴趣的保证。教师与学生与文本之间始终应有情感交融,教师可以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交流的用商量的口吻,和蔼的表情,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课堂要融入教师的激情,课堂要激活学生的学情,课堂要感悟文本的真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训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所以我们要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要带着“真情”走进课堂,用我们的激情激活学生的学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体验作者的真情。
因此,对小学中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该本着对学生发展负责的态度,用老师自身专业的业务水平,不断引领学生在识字学词基础上,展开和文本的对话,获得成长的多种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