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执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面对的却是市场经济的需求,要适应市场经济必须走产业化道路。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大学体育产业化的经验,提出了加快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校体育 产业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40-01
一、高校体育产业化的提出
(一)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实质
体育产业化是一种动态的运行机制,指体育应由计划经济体制下按行政方式运作向市场经济体制下按产业经营方式运作转变。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实质,就是使高校体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符合现代体育运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开发体育的经济功能,把体育与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增强高校体育自身的造血功能,建立起高校体育的补偿机制,形成高校体育事业的良性循环。
(二)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的意义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观念是体育投入多产出少,或短期难见效益,只能靠政府拨款才能生存。事实上,体育的价值还体现在它的经济学意义上,它给社会带来的经济产出要远远大于对它的经济投入。体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坚持经济效益,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得益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体育要发挥出它的经济价值,就必须面向市场,必须产业化。
二、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现状分析
(一)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概况
全面健身计划的实施和素质教育方案的出台为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高校体育场馆由单一、封闭式管理状态向开放、有偿服务型转变,并逐步为社会所认可,为人们所接受。目前,我国高校的部分运动项目已经逐步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通过媒体的介入产生了较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我国近年来一直没有把高校体育纳入产业化的运行轨道,高校体育基本上还是依靠学校的单一投入维持运转,极少借助市场经济的运作和调控,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由于自身造血机能先天不足,我国高校体育运动队的发展举步维艰,运动队的成绩也呈下降趋势,至今无一人在奥运会上崭露头角。
(二)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现存问题分析
1.高校体育产业化意识淡泊,不能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传统观念认为,教育就是消费性公益事业,一切经费应由政府提供和控制,不应当实行产业化。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高校体育改革面对经济问题感到束手无策,总是寄希望于国家,不能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
2.缺乏整体的市场运作环境
体育产业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在理论研究上没有将体育产业理论形成规范的理论体系,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要素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何完善高校体育教育的产业结构,抓住产业结构中的重点要素和难点要素,以市场规则为基本法则,在产业结构的市场运行中完善产业功能,是我们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一)高校应重视体育产业的开发,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
高校体育产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会日趋多样化。如何有效地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目前还没有成功模式,但积极稳步地发展高校体育产业,面向社会全方位开发有偿服务,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社会客观需求。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应转变观念,走向社会、融入市场、涉足经营,充分发挥高校体育产业的资源优势,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重视体育产业的开发,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
(二)高校体育教师要改变现状,打破“吃大锅饭”的传统观念
市场经济机制就是竞争机制,它的法则是优胜劣汰。高校体育教师正处于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体育教师应当具备竞争的意识、竞争的品质、竞争的能力。体育教师要改变现况,首先必须打破“吃大锅饭”的传统观念,勇敢走向市场,艰苦奋斗获得所需。其次,面对高校体育教育产业化这门新的学问,体育教师必须重新学习,更快提高自身能力,这样才能立足于市场经济中。
(三)面向师生开辟新的体育消费渠道
高校师生处于一个特殊的高层次文化氛围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体育活动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为了丰富自身课余文化生活,追求个体的发展和享受,体育已成为首选方式。作为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一种方式,可以开展师生青睐的各种时尚体育活动,如:健身、健美、交谊舞、溜冰、游泳、网球等课外有偿训练辅导。
(四)加强高校体育产业开发的理论研究,大力开发学校体育的经济潜力。
体育产业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在理论研究上还没有将体育产业理论形成规范的理论体系。高校应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开发的理论研究,大力开发学校体育的经济潜力。高校体育科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的研究对象为竞技体育,随着高校体育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应改变这个思路,将体育科研的重点转向群众体育上来,科研成果直接为群众体育服务。同时,高校要成为体育科研成果的孵化器,为体育科研成果走向市场牵线搭桥。
四、结束语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高校体育产业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体育事业随改革开放的轨道发展壮大,但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执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面对的却是市场经济的需求。我们要认清和分析经济转轨给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所带来的问题,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让高校体育改革进入产业化,使高校体育贴近市场,依托社会,多方参与,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丽霞.高校体育产业化道路初探[M].哈尔滨: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8.
[2] 连桂红等.关于体育产业几个关系概念的逻辑判断[M].济南: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
关键词 高校体育 产业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40-01
一、高校体育产业化的提出
(一)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实质
体育产业化是一种动态的运行机制,指体育应由计划经济体制下按行政方式运作向市场经济体制下按产业经营方式运作转变。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实质,就是使高校体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符合现代体育运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开发体育的经济功能,把体育与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增强高校体育自身的造血功能,建立起高校体育的补偿机制,形成高校体育事业的良性循环。
(二)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的意义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观念是体育投入多产出少,或短期难见效益,只能靠政府拨款才能生存。事实上,体育的价值还体现在它的经济学意义上,它给社会带来的经济产出要远远大于对它的经济投入。体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坚持经济效益,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得益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体育要发挥出它的经济价值,就必须面向市场,必须产业化。
二、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现状分析
(一)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概况
全面健身计划的实施和素质教育方案的出台为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高校体育场馆由单一、封闭式管理状态向开放、有偿服务型转变,并逐步为社会所认可,为人们所接受。目前,我国高校的部分运动项目已经逐步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通过媒体的介入产生了较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我国近年来一直没有把高校体育纳入产业化的运行轨道,高校体育基本上还是依靠学校的单一投入维持运转,极少借助市场经济的运作和调控,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由于自身造血机能先天不足,我国高校体育运动队的发展举步维艰,运动队的成绩也呈下降趋势,至今无一人在奥运会上崭露头角。
(二)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现存问题分析
1.高校体育产业化意识淡泊,不能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传统观念认为,教育就是消费性公益事业,一切经费应由政府提供和控制,不应当实行产业化。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高校体育改革面对经济问题感到束手无策,总是寄希望于国家,不能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
2.缺乏整体的市场运作环境
体育产业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在理论研究上没有将体育产业理论形成规范的理论体系,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要素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何完善高校体育教育的产业结构,抓住产业结构中的重点要素和难点要素,以市场规则为基本法则,在产业结构的市场运行中完善产业功能,是我们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一)高校应重视体育产业的开发,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
高校体育产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会日趋多样化。如何有效地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目前还没有成功模式,但积极稳步地发展高校体育产业,面向社会全方位开发有偿服务,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社会客观需求。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应转变观念,走向社会、融入市场、涉足经营,充分发挥高校体育产业的资源优势,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重视体育产业的开发,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
(二)高校体育教师要改变现状,打破“吃大锅饭”的传统观念
市场经济机制就是竞争机制,它的法则是优胜劣汰。高校体育教师正处于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体育教师应当具备竞争的意识、竞争的品质、竞争的能力。体育教师要改变现况,首先必须打破“吃大锅饭”的传统观念,勇敢走向市场,艰苦奋斗获得所需。其次,面对高校体育教育产业化这门新的学问,体育教师必须重新学习,更快提高自身能力,这样才能立足于市场经济中。
(三)面向师生开辟新的体育消费渠道
高校师生处于一个特殊的高层次文化氛围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体育活动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为了丰富自身课余文化生活,追求个体的发展和享受,体育已成为首选方式。作为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一种方式,可以开展师生青睐的各种时尚体育活动,如:健身、健美、交谊舞、溜冰、游泳、网球等课外有偿训练辅导。
(四)加强高校体育产业开发的理论研究,大力开发学校体育的经济潜力。
体育产业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在理论研究上还没有将体育产业理论形成规范的理论体系。高校应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开发的理论研究,大力开发学校体育的经济潜力。高校体育科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的研究对象为竞技体育,随着高校体育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应改变这个思路,将体育科研的重点转向群众体育上来,科研成果直接为群众体育服务。同时,高校要成为体育科研成果的孵化器,为体育科研成果走向市场牵线搭桥。
四、结束语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高校体育产业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体育事业随改革开放的轨道发展壮大,但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执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面对的却是市场经济的需求。我们要认清和分析经济转轨给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所带来的问题,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让高校体育改革进入产业化,使高校体育贴近市场,依托社会,多方参与,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丽霞.高校体育产业化道路初探[M].哈尔滨: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8.
[2] 连桂红等.关于体育产业几个关系概念的逻辑判断[M].济南: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