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外贸函电》课程改革是指通过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增强学生英语和外贸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阅读和写作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文章就形成性评价在《外贸函电》课程改革中的运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外贸函电 课程改革
一、传统评价体系的弊端
传统的外贸函电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讲授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传授的内容大多照本宣科,不具有灵活性与实践性。因此,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教师往往会采用终结性评价的方式测试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这种评价方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
1.考核内容单一,形式过于死板。
传统的评价体系在使用的过程中未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不能根据课堂实践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革,教师往往只能以闭卷的期末考试作为单一的评价形式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评价结果过于死板,缺乏灵动性。
2.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
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考试的形式,考试的内容过于呆板,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缺乏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掌握评价,容易打击课堂上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导致学生读死书,死读书。
二、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和价值
1.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形成性评价指教师与学生从事的一切旨在获得信息并诊断性利用信息以改进教学的活动。如果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在教学活动的进展当中进行,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反馈,将在评价中收集到的信息真正用于调整教学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及提高教学质量,这种评价就是形成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的价值。
形成性评价如果使用得当,就能显著增强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学習积极性,对原来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尤为明显。由于形成性评价属于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的主体由单一的教师扩散到教师和学生,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就能够意识到自己掌握知识方面的不足之处,利于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和改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1)形成性评价在教学方面的使用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常存在一个问题:教师讲授的知识与学生实际能够掌握的知识之间存在差距,有时差距还相当大,但教师可能毫不知情,这种情况在高职院校尤为突出。传统的英语写作如《外贸函电》等课程在教授的时候更偏向于词汇及语言点的掌握,教与学之间严重脱节。对于这类课程,尤其是《外贸函电》,实践性与时事性较强,这就更加需要师生加强互动,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学习中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困难,这样才能调整教学,满足学生因人而异难以预测的需求。
(2)形成性评价在学生学习方面的使用价值。使用形成性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教师找到教与学之间的差距,让学生明确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清楚掌握的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差距,并引导他们采取行动缩小差距。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才能帮助他们了解要实现的目标,自己的现状,以及即将实现的目标,最终找到自我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三、形成性评价的实践使用
《外贸函电》传统教学更注重英语语法及语言点方面的传授,采用的形式主要是教师讲解,这样的授课方式导致期末时只能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鉴于终结性评价的弊端,《外贸函电》在课程改革时首次加入了形成性评价体系,这样使得教学更注重过程化,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综合能力的高低。
1.评价主体多元化。
第一,学生参与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互相评价是学生参与的主要评价形式。在学生自我评价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基本能力,如阅读商务信件能力、沟通能力等进行自评,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该课程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了assessment sheet,主要从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词汇构成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教师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必须与教师评价相结合。首先,教师要示范学习方法和评价方法,帮助学生自评和互评;其次,学生制定和应用评价标准时,教师必须给予指导和支持,组织学生收集和编辑档案材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学习的目的,定期抽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给学生提供反馈意见。
2.学生档案配合评价量表,实现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比如阅读信件、回复信件等情况,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然后提供给学生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的成长状况。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档案掌握学生实时的学习情况,并且可以根据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订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3.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针对知识面全面掌握情况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侧重知识面掌握过程中学生努力情况的评价,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外贸函电》教学中,初次使用形成性评价但不能完全放弃终结性评价,使得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结果更可靠、可信,最终实现评价方式的完全转移。
四、结语
形成性评价体系在《外贸函电》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任务,制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策略,取得学习效果的自我监控、反思和调整的内部过程。此评价体系还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向学生提供高质量反馈信息,使学生不断向目标靠近的外部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光铿.英语教学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王静,于新松.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策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外贸函电 课程改革
一、传统评价体系的弊端
传统的外贸函电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讲授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传授的内容大多照本宣科,不具有灵活性与实践性。因此,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教师往往会采用终结性评价的方式测试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这种评价方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
1.考核内容单一,形式过于死板。
传统的评价体系在使用的过程中未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不能根据课堂实践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革,教师往往只能以闭卷的期末考试作为单一的评价形式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评价结果过于死板,缺乏灵动性。
2.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
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考试的形式,考试的内容过于呆板,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缺乏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掌握评价,容易打击课堂上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导致学生读死书,死读书。
二、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和价值
1.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形成性评价指教师与学生从事的一切旨在获得信息并诊断性利用信息以改进教学的活动。如果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在教学活动的进展当中进行,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反馈,将在评价中收集到的信息真正用于调整教学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及提高教学质量,这种评价就是形成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的价值。
形成性评价如果使用得当,就能显著增强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学習积极性,对原来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尤为明显。由于形成性评价属于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的主体由单一的教师扩散到教师和学生,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就能够意识到自己掌握知识方面的不足之处,利于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和改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1)形成性评价在教学方面的使用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常存在一个问题:教师讲授的知识与学生实际能够掌握的知识之间存在差距,有时差距还相当大,但教师可能毫不知情,这种情况在高职院校尤为突出。传统的英语写作如《外贸函电》等课程在教授的时候更偏向于词汇及语言点的掌握,教与学之间严重脱节。对于这类课程,尤其是《外贸函电》,实践性与时事性较强,这就更加需要师生加强互动,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学习中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困难,这样才能调整教学,满足学生因人而异难以预测的需求。
(2)形成性评价在学生学习方面的使用价值。使用形成性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教师找到教与学之间的差距,让学生明确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清楚掌握的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差距,并引导他们采取行动缩小差距。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才能帮助他们了解要实现的目标,自己的现状,以及即将实现的目标,最终找到自我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三、形成性评价的实践使用
《外贸函电》传统教学更注重英语语法及语言点方面的传授,采用的形式主要是教师讲解,这样的授课方式导致期末时只能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鉴于终结性评价的弊端,《外贸函电》在课程改革时首次加入了形成性评价体系,这样使得教学更注重过程化,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综合能力的高低。
1.评价主体多元化。
第一,学生参与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互相评价是学生参与的主要评价形式。在学生自我评价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基本能力,如阅读商务信件能力、沟通能力等进行自评,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该课程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了assessment sheet,主要从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词汇构成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教师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必须与教师评价相结合。首先,教师要示范学习方法和评价方法,帮助学生自评和互评;其次,学生制定和应用评价标准时,教师必须给予指导和支持,组织学生收集和编辑档案材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学习的目的,定期抽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给学生提供反馈意见。
2.学生档案配合评价量表,实现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比如阅读信件、回复信件等情况,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然后提供给学生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的成长状况。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档案掌握学生实时的学习情况,并且可以根据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订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3.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针对知识面全面掌握情况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侧重知识面掌握过程中学生努力情况的评价,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外贸函电》教学中,初次使用形成性评价但不能完全放弃终结性评价,使得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结果更可靠、可信,最终实现评价方式的完全转移。
四、结语
形成性评价体系在《外贸函电》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任务,制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策略,取得学习效果的自我监控、反思和调整的内部过程。此评价体系还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向学生提供高质量反馈信息,使学生不断向目标靠近的外部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光铿.英语教学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王静,于新松.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策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